11.25 劉邦的用人之道:這3種不能用

說起漢高祖劉邦,不得不說說這個人用人之道。大家都知道的,劉邦這個人,缺點非常的多,而且不管是智慧還是武力,他都不如人,可是為什麼他能一步步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成長到一個時代的開國皇帝呢?當時項羽的實力比他高了不是一點半點,可是最後的贏家確實劉邦,這是為什麼?正是因為他獨特的用人之道!

劉邦的用人之道:這3種不能用

劉邦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知人善用,但是你知道嗎?他有三種人絕不對用!

1、 沒有才能的人

劉邦的用人之道:這3種不能用

劉邦這個人對於個人的才能是十分看重的,他絕對不會用你的出身來決定你的才華!只要你有足夠的才能,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那麼你就是劉邦的座上賓,就會對你委以重任。比如說樊噲,在沒有跟隨劉邦之前,以屠狗為生,可以說是出身卑微了。可是在後來鴻門宴上,樊噲救了劉邦一次。如果沒有這次的相救,劉邦差不多也就沒有以後的故事了。自從這一次樊噲體現了自己的價值之後,得到劉邦的重用。

2、 對自己不忠誠的人

劉邦的用人之道:這3種不能用

這就不得不說一說劉邦手下第一悍將韓信了,但是為何說韓信不忠呢?因為有一次劉邦被困滎陽,這是韓信要求劉邦封他為齊王,不然很有可能就不過去救他了。劉邦不得已只能封他為王。至於韓信的下場,大家都清楚,被呂后殺了,這麼一個朝廷重臣,如果劉邦不首肯,呂后怎麼可能敢動手呢?

3、 沒有缺點的人

劉邦的用人之道:這3種不能用

大家一定覺得這第三點是不是非常的奇怪呢?要知道,劉邦在成為了皇帝之後,內心一直惶惶恐恐,生怕自己打下的江山被人奪去,自己還有這麼多的缺點,如果一個人沒有缺點,那麼他就會懷疑是不是想要搶奪自己的皇位。所以蕭何十分的聰明,在後期多多少少的暴露自己的一些缺點在劉邦面前,所以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