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中國340噸重鐵疙瘩一通猛錘,砸出最強炮兵,美俄造不出乾瞪眼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尤其是解放軍,對火炮有天生的感情。啥炮沒有,要啥有啥。火力嘎嘎猛,小編和朋友們一樣,就喜歡靜靜地看解放軍火炮四射。


中國340噸重鐵疙瘩一通猛錘,砸出最強炮兵,美俄造不出乾瞪眼


因為在那個落後的年代,老有人喜歡拿炮轟我們。以至於到今天,解放軍擁有世界第一的火炮量。可火炮這玩意造起來也很費勁。炮管需要耗費從材料的製造,到自緊前加工,內外徑的加工,自緊處理,以及內膛、藥室、膛線、外壁、螺絲、溝槽等等,完成時的檢查以及射擊後的檢查前後數十道工序。

國外生產火炮普遍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設備—精鍛機。這種設備最大的好處就是快。加工炮管毛坯時可一次性精鍛出槍炮膛線。


中國340噸重鐵疙瘩一通猛錘,砸出最強炮兵,美俄造不出乾瞪眼


啥叫精鍛,就是在坯料四周對稱性的分佈錘頭,然後對坯料沿徑向進行高頻率的鍛打。坯料邊旋轉邊作軸向送進,減小坯料徑向斷面尺寸,軸向延伸。坯料在軸向送進的同時,錘頭按程序前進後退,讓坯料的外形變得平整或具有一定的錐度。其實說白了就相當於在毛坯裡插入一根帶有膛線的芯棒,在管子的外面用特質的錘子高速猛砸,活生生的砸出型。個把鐘頭就能弄完一根炮管。要使用傳統的人工作業,師傅們至少得花好幾天的時間。

歐美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用起了大口徑厚壁鋼管精鍛線。而我國還是一點點的車削。然而就是用這樣的老法子,建立了強大的中國炮兵裝備。不是他們死板,這種設備可是奧地利GFM公司的專利,產量將近600臺,出口到了很多國家。前蘇聯擁有70臺,美國拿到了60臺,德國50臺,日英法各有十幾臺。


中國340噸重鐵疙瘩一通猛錘,砸出最強炮兵,美俄造不出乾瞪眼


2000年以後,我國的軍工企業砸鍋賣鐵好不容易才引進了幾臺,都派上了大用場。但畢竟是買的外國二手貨,維護很費錢,而且壽命也不長了。我國必須自主研製精鍛機。就在這個時候,我國奧特萊特精鍛機開發中心主動請纓,在公司數十位研發人員和工程師的努力下,成功研製出了國產340噸級精鍛機,並在大連裝機運行,終於填補了國內臥式精鍛機的空白,使得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能造出精鍛機的國家。就連曾經的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和如今的美國都不行,就這難道還不能說一聲厲害了中國製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