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明朝哪位皇帝是被臣子所誤?答案絕對不是崇禎

一個封建王朝的興盛,不僅需要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還要有一眾精明強幹的大臣。群臣不得力,常常會誤君誤國。提起臣子誤國,不禁會想起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起義軍攻入京城,崇禎皇帝鳴鐘召集群臣卻無一人到來,仰天悲呼:"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明朝哪位皇帝是被臣子所誤?答案絕對不是崇禎

崇禎皇帝劇照

崇禎將亡國的責任都推到大臣們的身上是不客觀的,群臣的黨派爭鬥和以權謀私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崇禎皇帝的剛愎自用、多疑善變,責任也不可推卸。但是,在明朝確實有一位皇帝是被臣子所誤,而且是被忠臣所誤,那就是明惠帝朱允炆。

明朝哪位皇帝是被臣子所誤?答案絕對不是崇禎

朱允炆劇照

朱允炆即位之後,重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飽學之士。這幾位臣子也是忠貞敏達之人,輔佐朱允炆治理國家,著手改革社會的一些弊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也恰恰是他們提出的一項建議,將建文朝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項建議就是——削藩。

自古以來削藩就是容易引發軍事政變的導火索,就是在國力強盛,社會穩定的情況下削藩也要慎重行事,而齊泰、黃子澄等人在朱允炆剛登基不久就提出削藩確實有點不合時宜。不過就算時機不成熟,削藩成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因為整個國家的力量要遠遠超過一位藩王的力量。可是這幾位朝廷重臣雖熟知經史,但卻不諳軍事,做出了一連串錯誤的決定,白白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明朝哪位皇帝是被臣子所誤?答案絕對不是崇禎

朱棣劇照

首先在削藩的順序上,齊泰認為應該先削掉燕王朱棣,而黃子澄則認為燕王有功無過,怕輿論上對朝廷不利,主張先削掉其它藩王。這樣一來,正好給了朱棣充分準備的時間。後來靖難之役爆發,主帥耿炳文出師不利,黃子澄推薦李景隆接任主帥的位置。正是這位李景隆將朝廷的六十萬大軍斷送的一乾二淨,使雙方的優勢發生了逆轉。最後,在燕軍直指京師,距離南京只有三十公里時,連朱允炆都想離開京城暫時躲避,而方孝孺卻表示城中尚有二十萬士兵,應堅守待援。即使真的失敗,皇帝為社稷而死,也是理所應當的,朱允炆只得打消逃離京城的念頭。

明朝哪位皇帝是被臣子所誤?答案絕對不是崇禎

古代戰爭

就這樣,在這些忠臣的盡心輔佐下,朱允炆丟掉了自己的皇帝寶座,最終在一場大火中不知所蹤。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雖然在燕王奪得江山之後,並沒有辜負朱允炆的看重,個個堅貞不屈慘遭殺害,但是因為權衡不周,高估自己的能力輕視燕王,導致建文朝的覆滅,說其誤君誤國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