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中國歷史上曾經湧現出許多有文化修養、多才多藝、技法高超的釋道僧人,如隋智永、唐懷素等,他們以其精熟的技巧和殊異的情趣,創造了大量作品,而這些作品往往抒其懷抱,蘊含哲理,具有較深的藝術內涵和欣賞價值。白玉蟾便是一位很有才華和個性的道人書法家、畫家。學問宏富,道行高深,自然筆法超然不俗,非同凡響。在中國書法史上,白玉蟾並不是一個十分知名的人物,但他作為道士的身份卻播於人口。白玉蟾是道教南宗五祖的的實際創始人,其地位與當時道教內丹派北宗的一代宗師丘處機相當。也許是因為宗教家的身份,使他充滿了神秘色彩。他的身世和履歷讓對他感興趣的人大傷腦筋。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接受了他出生於南宋光宗紹熙甲寅(1194),卒於理宗紹定己丑(1229)的說法,終年三十六歲。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白玉蟾南宋道人,原姓葛,名長庚,字如晦,祖籍福建閩清,生於廣東瓊州(今屬海南省)。後因父親去世隨母親改嫁到了雷州,繼為白氏子,遂改姓白,名玉蟾,字以閱,又字象甫,號海瓊子、神霄散吏、白真人等。他天資聰敏,七歲能詩,十歲即赴廣州應童子科。白玉蟾後遇博羅泥丸真人陳楠,隨入羅浮山學道,凡九年始得其道。遍遊江南名山勝地。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被封為紫清明道真人。命館太乙宮,每往來於名山大剎,神異莫測,時稱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在他死後,被尊為南宗五祖。

白玉蟾博洽群書,能詩善賦,工書擅畫,極有造詣。《書林紀事》在描繪作為書法家的白真人時稱其“蓬頭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清氣爽”,為人豪爽俠義,狂飲而不醉,常乘酒興即席揮毫,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大字草書,若龍蛇飛動。他特別擅長草書,兼擅行書、篆書、隸書。其草書上追晉人,得“二王”(王羲之、王獻之)遺韻,行書則深受北宋黃庭堅影響,筆法蒼勁老健,縱橫舒展。惜其傳世書跡非常罕見。所畫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閩浙、粵、贛、鄂一帶頗有影響。近代一些書畫家的梅花、草書亦源於白氏。著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等書。

一、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白玉蟾《天朗氣清詩貼》又稱《四言詩帖》,草書,墨跡,紙本,縱二四·五釐米,橫五二·五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全詩凡十一行,共五十字,款署“玉蟾”。 《天朗氣清詩貼》是白玉蟾的傳世之作,從該幅作品看,行筆氣勢不凡,情感淋漓盡致,大有草書大家張旭、懷素的墨韻。 《天朗氣清》詩卷的寫作年代,已難考知。從傳世的三件作品看,白玉蟾尤善行草,評者以為“大字草書,若龍蛇飛動”。受懷素、張旭、黃庭堅影響很明顯,筆挾風濤之氣,韻度天成,在南宋書壇允推上品。

二、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白玉蟾《行書仙廬峰六詠卷》(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

此詩卷乃敘仙人張驚喜之事。自書七言絕句六首,分詠丹光亭、藏丹巖、梯雲棧、聽鶴臺、宣詔石、整衣壇六景。其一雲:“仙人不見張驚喜,尚有藥爐荒碧苔。”按:仙廬峰在湖南。宋?範致明撰《岳陽風土記》雲:“又有寶慈觀,乃張真人煉丹飛昇之所。弟子葬其衣冠,俗謂之衣冠塜。丹灶遺蹟尚在仙廬峰左。石臼二,因岩石為之。”《湖廣通志》卷十二《山川志?華容縣》:“石門山在縣東三十里,一名仙廬山,七峰甚高,有晉張驚喜煉丹處。”張驚喜為晉代道士。白玉蟾一生雲遊四方,據文集記載,他曾到過鼎州(湖南常德)。因此到岳陽完全有可能,但書寫年代不詳。此卷行筆舒捲自如,有《瘞鶴銘》之韻致。

三、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足軒銘》卷為白玉蟾為友人周耎長高士所書,後餘紙上有元虞集詩題和明代收藏家項元汴、清皇十一子永瑆、守虛子、榮郡王綿億,崇恩及近人吳湖帆、潘靜淑等題跋、題名,鑑藏印記有項元汴、耿嘉祚、安歧、永瑆、奕繪及清乾隆內府諸印。安歧《墨緣匯觀》和顧復《平生壯觀》均有著錄。此卷作於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白玉蟾時年33歲。此件書法行草相間,結體率意而不失沉蘊,筆勢清勁爽健,用意超凡脫俗,有晉人風度,為名家精品,世所罕見。銘文豪邁豁達,表現出作者之樂天知命。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白玉蟾是道教南宗五祖的實際創始人,“身通三教,學貫九流”,精通丹法、雷法。宋寧宗嘉定年間,詔徵赴闕,召對稱旨,封為“紫清明道真人”,是海南歷史上第一個名動朝野的才子。他多才多藝,學識淵博,能詩善賦,工書擅畫,著述頗豐,成就卓著,集道主、詩人、書法家、畫家於一身,是海南第一位土產的全才式的名家大師。

篤志修道 名播天下

白玉蟾從12歲起跟南宋四祖陳楠(陳泥丸)學道,16歲“專思學仙,毅然就道”,青年時在黎母山一帶活動。《瓊山縣誌》載:“嘗於在黎母山中遇仙人,授以洞元雷法,養真於松林嶺,長遊方外,得翠虛陳泥丸之術”。白玉蟾的弟子彭耜在《海瓊玉蟾先生事實》中說:“得太乙刀圭之妙,九鼎金丹之書,長生久視之術,紫霄嘯命風霆之文,出有入無、飛昇隱顯之法”.23歲隻身渡海,拜師學道,雲遊天下。他在《華陽吟》中寫道:“一從別卻海南船,身逐雲飛江浙天。走遍洞天尋隱者,不知費幾草鞋錢”。足跡遍佈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湖北、四川等省,遊歷於羅浮、武夷、龍虎、天台諸山。《瓊州府志》說他“時或蓬頭跌足,往來麈市;時或青巾野服,浮沉人間”。“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不管是修心、修性、修神,白玉蟾都十分強調一個“忘”字,以作為根本要訣。他說:“忘物、忘我、忘心、忘性、忘神”,就能“神全、性全、心全、我全”。他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以內煉為基礎,以禪理入道,融道教修命之術與佛教養神之方于丹道一爐之中,又寓內丹於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內練成丹,外用成法”的特點。他創造性地融會三教,自成一派,對五代以後道教的修煉方術有較大影響。

嘉定十一年(1218年),寧宗降玉香於江西玉隆宮,白玉蟾“為國升座,觀者如堵”,從而名聞天下。後又被邀九宮山瑞慶宮主持國醮,竟有“神龍見於天”,欽差“具奏以聞”,寧宗皇帝看到奏摺,龍顏大悅,“有旨召見,先生遁而去”。作為宋代道教南宗五祖、內丹理論家,白玉蟾曾立“建宗傳法”之所,佈道施法,“四方學者,來如牛毛”。他先後收留彭耜、留元長、陳守默、詹繼瑞等人為弟子,改變了張伯端至陳楠以來南宗一般單傳的歷史。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行吟江南 詩人情懷

白玉蟾自幼聰慧過人,又受到較好的教育,“天下有字之書,無不經目”,少年時代就顯露出色的詩才。12歲赴廣州應童子科考試,主司命賦《織機》詩,白玉蟾生髮想象,不囿俗套,獨出機抒:

大地山河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

虛空白處做一匹,日月穿梭天外飛。

這首詩想象大膽,奇特,氣勢不凡,四座驚為神童。但它並不符合儒教“溫柔敦厚”的詩教觀,主考官員覺得這孩子太狂傲而沒有錄取他。初試科場遭到不公正的對待,使白玉蟾幼小的心靈蒙受了沉重的打擊。他轉而憤世嫉俗,改走仙道。在祖父故交陳楠師傅的啟蒙點撥下,有靈氣而好奇心強的白玉蟾走上了修道求仙的道路。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他歷經千奇萬苦,飽嘗世態炎涼,餐風露宿,居天定所,漂泊四方,歷遊了南宋半壁江山。祖國的大好河山賦予白玉蟾靈感,詩思泉湧,所到之處均留下優美的詩文。在這些詩中,他充分表達了對先輩道侶的追慕和敬仰,對山川壯麗景色的讚美和鍾情,其中《景德觀枕流詩》寫得傳神和忘情:

寒泉瀉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綠。

幽人一種泉石心,倚溪看此數椽屋。

窗外飄噴萬斛珠,枕邊玲瓏一片玉。

山間驚龍嘯欲飛,澗底銀蟬清可掬。

敲磐愁驚曉鷺眠,停徑坐看昏鴉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響入松濤震崖谷。

清淨取見絕絃琴,廣長舌相無生曲。

客來坐此亦忘機,溪南溪北千竿竹。

全詩寫得清新自然,俊雅飄逸,淡泊超然,體現了白玉蟾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寫作技巧。像這樣的寫景詩在白玉蟾的詩作中隨處可見。他“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才華橫溢,且行且吟,落筆成章。三教典故信手拈來,山川景緻涉筆成趣,清新之中不乏仙韻,自然之中透著道風,別有情趣,獨具風格。他的山水詩達到了很高成就,在《全宋詩》中多有記載。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其七絕《早春》一詩入選《千家詩》: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裡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詩作清新淡雅,香色俱備,濃淡有致,遠近有別,彷彿江南早春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白玉蟾長年浪跡江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夜深人靜風起霜濃之際,免不了想家,他對遙遠的故鄉海南有著深沉的懷念和眷戀:

家在瓊崖萬里遙,此身來往似孤舟。

夜來夢趁西風去,目斷家山空淚流。

這大概是歷史上,在詩歌文章中為這座海島流下的第一行眼淚。在白玉蟾眾多的詩詞歌賦中,有對修道的感悟,有對人生的感慨,有對名山勝境的讚美,有對世事時政的評說,也有對民生憂患的愛國情懷。他以深厚的國學功底,坎坷的人生閱歷,高超的寫作技巧,酣暢淋漓地發揮自己的文藝術才華,達到了“揮灑文墨,信筆而成”的爐火純青的境界,向世人展示了一個苦行修道者極為豐富精神世界,秉持了古代文人學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理想。他的詩賦在南宋文壇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筆走龍蛇 尤妙梅竹

白玉蟾博學多才,除了道法高深、詩賦出色之外,琴棋書畫,無不精通。宗教家的身份與文人才華的絕妙結合,共同造就了一個多姿多彩的白玉蟾。史載他“博洽儒書,竟禪理,善草書、篆隸,尤妙梅竹。”其弟子留元長說:“真草篆隸,心匠妙明。琴棋書畫,間或玩世。所以交者,盡時髦世彥。雖敬慕之者,不可得親,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白玉蟾的傳世書法作品僅存三件。

松林修煉 結緣儋州

松林嶺,古時稱儋耳山,儋州北部主山。《儋縣誌》載:“山在州東北二十里,高八十丈,舊多松樹,頂上園聳,下分八腳,恰如三山聚成。山石皆五色,頂有石室,名博望臺,高大可一丈,容人站立,山北有巖名北巖,高不及博望臺,面寬大過之。仙人白玉蟾與高僧和靖皆曾修煉於此。鄉人刻有神像祀,名‘白衣公’,禱叩殊驗”。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謫儋時賦《儋耳山》詩:“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旁石,盡是補天餘。”此山鍾靈毓秀,鬱勃崢嶸,又得仙氣名詩,故而明時評為儋州八景之一 ——松林晚翠。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白玉蟾青年時到松林嶺修煉,從而與儋州結下緣份。儋州北部的木棠、松林、光村等地區,民間對“白衣公”的奇人奇事流傳甚廣,至今尚有年初一祀拜“白衣公”的習俗。《儋縣誌》還就松林山記載一段奇事:“前明許行人子偉,未第時,讀書其中,蒙白衣顯佑至發跡。後製為八仙賀壽儀注,以報感德。至今猶演習焉。”許行人是儋州鎮大屯村癢生郭岐山的義子許子偉,中舉後,先當塾師,後上松林嶺白衣公廟苦讀三年考中進士,授官行人司行人。從而更壇加了松林嶺和“白衣公”的神秘色彩。此後,白衣公廟香火不斷,求拜者甚多,民間也有一些村莊設有白衣公廟。據說白玉蟾在儋州留下兩首詩,一首是《送春郊行》:“怨風怨雨總皆非,風雨不來春亦歸。越烏殘啼花影瘦,吳蠶眼老柘蔭稀。枝頭紅綻梅初熟,口角黃幹燕學飛,我亦欲歸歸不得,擔頭猶掛一蓑衣”。另一首是《山居》:“松竹成林雲氣深,洞門風冷綠苔陰。落花飛盡春山在,幽鳥聲中動客心。”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與丘處機相當的一代宗師白玉蟾書法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