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抗體試劑有望成為“復陽”死循環終結者

近期隨著出院病例“復陽”現象的增多,如何通過多種檢測手段完善診斷標準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在最新版的診療方案中,抗體試劑首次被納入診斷標準,向標準的完善邁出了第一步。

抗體檢測首次納入確診標準

在3月4日發佈的第七版診療方案中,將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抗體陽性納入確診標準,並詳細規定IgG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提示“復發”風險,有效地解決了部分患者“復陽”後是否需要再次入院接受治療的兩難問題。

軍隊前方專家組組長劉又寧教授3月5日在《新聞1+1》節目中表示,抗體檢測在臨床上是很重要的,比核酸檢測更有意義。“因為核酸檢測只能得出是不是有病毒存在的結論,無法判斷病毒是死是活,而急性抗體IgM的陽性意義很大。” 劉又寧教授說道,“我們因此把血清學抗體檢測稱為金標準。”

上個月,廣東省被曝14%出院患者出現“復陽”的情況,對此,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在2月25日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做出回應。他表示:“肺炎是一個遷延性比較長的疾病,有的患者可能兩三個月才能恢復。從目前大部分病人來看,肺部炎症在吸收過程中,還不能說是完全達到了臨床痊癒,還可能會間歇性的存在排毒現象。”

宋鐵還表示,從微生物的特性來看,人感染病毒後就會產生抗體,實驗室觀測發現年輕的人會在兩週內產生抗體,這種抗體是保護性抗體(IgM),即使出現核酸檢測陽性,病毒傳播的風險也很低。但是,老年人產生抗體需要的時間長,可能會不斷排毒,在康復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成為傳染源。因此“復陽”患者是否仍然帶毒,也是因人而異的。

IgM抗體一般為保護性抗體,也是初次體液免疫應答最早出現的抗體,IgM提示新近發生感染;IgG在免疫應答中起到中和毒素的作用,一般為慢性或者隱形感染或者體內對病毒有免疫力。

在一篇由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和周鵬研究員2月17日發表在EMI雜誌(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的論文中,中國研究人員就已經通過對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的對比發現,患者在接受治療首日,IgM抗體和IgG抗體的陽性率都相對較低,一些患者甚至檢測不出;在接受治療第5天,幾乎所有患者抗體檢測就都呈陽性。而從早期到後期,IgM陽性率由50%上升至81%;IgG陽性率由81%上升至100%。而後期核酸檢測的陽性檢出率較低,這也說明患者在治療後期的病毒載量顯著降低。

上述研究作者強烈呼籲通過IgM和IgG抗體檢測來確認患者的感染是否完全治癒,並稱“抗體檢測和核酸檢測缺一不可”。

不過目前抗體檢測試劑有一個技術難點就是交叉反應。一位上海公共衛生臨床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道:“很多抗體血清都是會交叉反應的,因為病毒特別大,如果血清去做病毒的某一個部位的檢測,可能無法說明究竟是何時感染的哪一個病毒抗體呈陽性。”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解釋稱,抗體是具有特異性的,能識別相應的病毒抗原,從而被誘導出來激發人體免疫,這是免疫檢測方法的基礎。所謂“交叉反應”,是指不同抗原,存在共同或者類似的抗原決定簇結構,能與同一抗體結合,導致抗體與不同的病毒來源的抗原結合的反應。典型的例子是,SARS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引起抗體抗原的交叉反應。

臨床表現應成為核心診斷依據

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的效果目前仍在研究觀察階段,專家認為未來有望被納入出院標準。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徐海波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入院診斷增加了抗體檢測,抗體檢測的效果目前處於研究觀察階段,後續的診療方案還會繼續改進的。”

徐海波教授認為,出院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患者不再具有傳染性。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將抗體檢測納入出院標準是有必要的,即便無法完全解決目前診斷方案中存在的缺陷。”他同時提議,臨床CT診斷的參數評估也應該更加嚴格。

不過除了診斷試劑檢測,大多數臨床醫生認為,出院標準最重要的核心判斷依據仍然應該是病人的臨床表現。“試劑檢測只代表了病人某一個時間段的情況,但是病人的臨床表現是會不斷變化的,所以需要持續評估。醫學不是人們想當然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急救中心主任趙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趙剡的觀點也得到了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顏學兵教授的認同。顏學兵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所在的醫院對出院康復患者進行持續的監測,其中也有發現核酸檢測復陽的,但是目前尚未發現復陽有傳染性的情況。

“核酸復陽可能是因為體內還有病毒的片段,因為有些人的排毒週期會相對較長,這和病毒感染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比如發燒,我們不一般不把它叫做‘再次感染’或者‘復發’。” 顏學兵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是也不排除感染過的病人是否還會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要密切監測。現在我們對這個病毒還沒有完全瞭解。”他認為,判斷康復病人是否已經治癒,仍應主要基於其臨床表現。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名36歲的治癒康復出院的武漢患者在集中隔離觀察點突然死亡,而死因則為“新冠肺炎”,這引起人們對出院標準的高度關注。

對此,多名臨床醫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死亡原因尚不明朗,到底是不是“新冠肺炎”直接導致的死亡仍有懸念。他們猜測,更有可能的觸發年輕患者突然死亡的原因是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而非肺炎本身。因此對於出院病人的臨床表現必須加以嚴密監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