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甲午戰爭,堅持打下去會怎樣?

用戶58934733210


不請自來,我是架空歷史頻道的北狼後裔,下面就有我來分析“甲午戰爭堅持打下去會怎樣?

導語

提起甲午戰爭我們普遍會想到,甲午戰爭中國的戰敗,無能的清政府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使得我們賠償日本兩億白銀,同時最重要的是,將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臺灣島割給了日本,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就在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

那麼如果清政府堅持打下去會怎樣?

這得要從經濟、政治兩個方面來分析

經濟上

現在有不少人都認為甲午戰爭使日本財政緊張撐不了多久!如果清政府堅持打下去,那麼日本會首先崩潰,但是這一看法並不正確,清政府未必比得過日本。

日本對中國開戰後,共籌集了22523萬日元的軍費,到戰爭結束時,共開支了20047.6萬日元,結餘2475.4萬日元。從表面上看上看,似乎日本籌集的軍費已經花的差所剩無幾了!

然而,日本的這個軍費開支並沒有算到《馬關條約》簽訂之時,而是解職到了1896年3月,不但包括了之後日軍進攻臺灣的軍費開支,還包括了安置退伍士兵等一系列開支。到簽訂《馬關條約》時,日本的軍費開支遠遠沒到20047.6萬日元這個數字。

另外,日本的這個統計數字中並沒有包含在戰爭中所掠奪所得。據日方資料,日本當時共在戰爭中掠奪了價值8982.2萬日元的物資和大約相當於3000萬日元的現金。

所以在《馬關條約》簽訂時,日本實際可用的軍費應該已經超過了5000萬日元,大約相當於3000萬兩白銀。另外日本所籌集的軍費,主要是通過發行國債所得,如果真的不夠,大可以舉借外債。在日本當時局勢佔優的情況下,要借外債並不困難。

而反觀當時的中國國內情況恰恰與日本相反

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開支了6000萬兩白銀,其中借了大約4000萬兩的外債。

時間來到1895年3月4日,當時清政府無論在海戰還是陸戰都失敗了。從1894年9月15日的平壤之戰,清軍遂全面潰退,而日軍以微小的代價佔領了朝鮮全境;

到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海戰,鄧世昌以及全艦大部分官兵葬身魚腹,壯烈犧牲;

再到1895年1月威海衛之戰,清政府耗費重金打造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最後1895年3月9日,遼東大部分清軍防線被日軍擊破,導致遼東喪於敵手。

此時節節敗退的情況下,清政府要繼續靠借外債維持戰爭是十分困難,所以實際上當時財政上應該緊張的是清政府,在經歷以上這些戰敗,以及財政緊張,光緒只能承認戰爭的失敗,由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到日本馬關與日方進行談判。

政治上

我認為很可能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那麼日本將攻佔北京,而這個結果是慈禧和光緒都無法承受的,那麼清政府的權威和威信將會進一步削弱,不僅如此國內的權力帶來洗牌。為什麼?

這得要從甲午戰爭前說起!

甲午戰爭前明治政府排了宗方小太郎作為間諜潛入中國,試探中國的民情,最後他得出結論:

“彼因起於滿洲異族,奪取明亡之天下,正如元之於宋,出自異族而統治中國則一也!”

大致意思:絕大多數漢人對於滿洲人奪取了漢人江山一直不服,滿漢之爭由來已久,因此日本政府覺得如果製造滿漢矛盾,可以減輕日本在戰爭中的損耗。後來甲午戰爭開打,黃海海戰日本獲勝後,在入侵中國本土時,為了讓中國的老百姓不要抵抗日軍,日本發佈了居心可測的《佈告十八省豪傑書》書中提到:

“滿清氏原原塞外之蠻族,即非索命之德,又不行了無功於中國……夫貴國民族之與我日本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諧榮之宜,不有仇之情也。”

不僅如此,當時的漢人真的信以為真,據《日清戰爭實記》記載日軍進攻滿洲九連城時,當地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日軍;在進攻岫巖的時候,當地老百姓跪拜相迎,還嚷著日軍推翻滿清復興大漢江山;日軍進攻蓋平時,附近的熊嶽城等地的青年,居然紛紛跑來解決日軍的運輸問題。由此可見當時,因為滿漢矛盾,清政府很難讓老百姓和自己一起齊心協力,而且沒有像日本日本一樣樹立現代民族意識。

畢竟清政府是一個異族建立的封建政權,他們非常害怕漢人起義推翻自己。他們只是漢人的寄生蟲,只要能保證自己的統治就行,漢族百姓的艱辛和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不值一提的,所以割地賠款實在無關痛癢。

如果但是清政府不投降而是繼續打下去,那麼南方會出現獨立的現象,原本已經逐步做大的漢族官僚集團會脫離清政府的宣佈獨立,並且列強也會扶持新的代理人,中國也就成為一盤散沙,最後,逐步分裂中國

結語:所以說清政府不投降,堅持打下去,對清政府是及其不利的。


架空歷史—北狼後裔


1895年2月,在威海陷落、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後,中日軍隊又在牛莊、營口展開激戰,最終仍以清軍的失敗而告終。

日軍佔領營口後,隨即開始了田莊臺之役,這是本次戰爭中的最後一戰,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陸戰。

田莊臺位於營口北面,既是遼河下游的重要水陸碼頭,也是通向錦州、山海關的必經之路,清軍當時集結了關外的所有精銳兵力,合計七十營二萬餘人,作最後一搏。

此時,日軍也動用了主力部隊兩萬人,在優勢炮火的支持下,攻破清軍防線後突入市區。日軍司令野津道貫鑑於牛莊巷戰的教訓,下令將田莊臺縱火燒燬。

到第二天早上,這座原本繁華的市鎮被化為一片焦土,眾多田莊臺的居民和未撤退的清軍,也都葬身火海。

由此,遼南所有城鎮要塞,都已被日軍佔領,大清帝國的湘淮諸軍,銳氣盡喪,已無心再戰。

這時,朝廷中的主戰派個個緘口不言,小皇帝光緒召見軍機大臣討論戰事,“問諸臣,時事如此,戰和皆無可恃,言及宗社,聲淚併發”。

由於害怕日軍繼續進軍,清廷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屈膝求和。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清廷當時選擇遷都繼續再戰,或許就不會有甲午賠款割地等事。

這一假設,從歷史的覆盤推演和利弊來看,卻要做具體的分析。

從陸戰和海戰的表現看,清軍不敵日軍是基本的事實,不容否認。尤其是陸軍,兩者基本存在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代差,如果繼續再戰,日本順勢攻下北京,應該是較大的概率。

那麼,如果清廷遷都再戰,無非是此後八年抗戰的提前上演,但要注意當時,之後的抗戰雖然打了八年,如果沒有美國外部因素介入的話,恐怕就不是八年,局勢發展也完全不可預測。

道理很簡單,當時的中國完全沒有重武器製造能力,憑藉自身的力量趕走日寇恐怕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換到甲午年也是一樣。甲午年的清軍同樣沒有再生能力,試圖以遷都再戰就能擊敗日軍,無疑是一廂情願。

而從日軍方面來看,無論從戰力和數量乃至財政支持上,都不能和之後軍國主義化的日軍相提並論,換言之,甲午年的日軍可以佔領北京,但想大面積佔領中國,卻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如此,如果沒有外部因素介入的話,中日會陷入漫長的對峙時期,這對雙方來說都不是好的選擇。由此,日本方面同樣考慮到這點,其最終的結果恐怕仍舊是議和結束。

從這個角度而言,慈禧太后決定議和,也未必是最壞的選擇。因為它可以避免更多的傷亡和損失,即所謂“止損”。至少,相比於之後的各種戰爭,甲午戰爭對國內老百姓的波及很少,也算是一種好處了。

按:慈禧太后統治時期,雖然有各種戰爭,但對國內百姓都影響很小,這相比於之後的各種混戰,對老百姓來說也算是一種德政了。

最後,至於說什麼遷都再戰清廷就會覆亡,看庚子年事情就清楚這是無稽之談了。蔣介石輸成這樣尚且成為民族核心,何況當時的清廷呢?

那時的老百姓,有口飯吃就行了,哪來這麼多的亂黨!

畢竟,這場戰爭對國內百姓的波及面很小,大多數國人根本不知道有什麼甲午戰爭。

再說了,那時也沒有天災什麼的。就算想造反,又哪來的能力?那可是熱兵器時代。


坑爹史冊


公元1894年,按照我們中國的干支紀年,這一年是甲午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我們稱之為甲午戰爭,日本稱之為日清戰爭。這場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二十多年後,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也要試試自己的能力,所以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

甲午戰爭以日本的勝利結束,日本政府的嘗試得到了巨大的回報,由於中國的鉅額賠款,日本國力大大的增強,甲午戰爭後簽訂的(馬關條約),中國失去了對朝鮮半島的控制。遼東半島、臺灣極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軍費2億倆白銀,對日本開通了四地通商口岸。

當時,清政府一直是看不起日本的,如果繼續打下去,無非就是三種結局。

第一種:僵持下去

中國和日本僵持不下,倆國進入持久的戰爭。

第二種:清朝失敗

因清政府的無能導致失敗。

第三種:清政府勝利

我所重點說的第三種 日本畢竟國家很小,資源也沒有什麼資源,甲午戰爭日本雖然勝利了,日本也是近了國家所有的力量,雖然日本勝利了,但是勝利的勉強。

可是,清政府在戰爭中沒有出多大的力,朝廷和國內都在打著自己的算盤。中國還是有很大的實力和日本打下去,而日本是一定耗不過中國的,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清政府不願意全心全意的打下去那?

如果清政府全心全意的堅持打下去,清政府一定能取得勝利,可是這裡面有一個大問題,如果清政府堅持下去,勝利之後,清政府也明白,清政府可能必然失去皇權。

因為那個時候,清政府所用的管理軍隊的都是漢臣了,清朝滿人在軍隊中已經沒有什麼能打仗的人了。清政府入關後,滿族人口本來就少,又是統治民族,享受著榮華富貴,貴族子弟不是鬥蛐蛐就是遛鳥、抽大煙、逛窯子,早就沒有戰鬥力了 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八旗兵和綠營兵不堪一擊,倆年不到,半壁河山就成了太平天國的天下。而清政府這時候如果堅持打下去,必須依靠李鴻章的淮軍,還得調其他的漢軍將領 ,這種情況下,戰爭勝利後,清政府是不可能控制和駕馭漢將的,那個時候,清政府就完了,這就是清政府不可能堅持打下去的原因。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可能在甲午戰爭後,中國就進入軍閥混戰或一個軍閥取得勝利,提前結束滿清。




歷史的循環


甲午戰爭,如果光緒等人堅持打下去,其實日本也佔不到什麼便宜。甲午戰爭,日軍參戰軍人17萬,參戰軍夫15萬,其中軍人死亡1.34萬,負傷3800多人,軍夫死亡7000。日軍一共死亡2萬人,負傷3800人。

日軍老底就是7個師團,連同軍夫已經死亡2萬人,而清軍才損失3.5萬人,其實從全國來說,清軍還有60萬配備洋槍的軍隊還沒有參戰。根據日本自己的情報,日本認為清軍還有61萬戰鬥部隊,這些部隊擁有1700門火炮,23萬枝洋槍,以及4萬枝老式火槍,就在在遼東,清軍的6萬主力,還保持完整。

在日軍攻擊田莊臺的時候,清軍2萬對戰日軍3個師團,日本人當時稱:“日軍合大兵而戰。以田莊臺之役為始,清軍兵力亦不下六十餘營,是田莊臺之役實一大戰鬥也。”經過激戰,日軍雖然取勝,但是據日方記載,“敵兵殊死奮戰,我軍亦應戰極烈,彼我炮聲,如百雷齊發,彷彿天柱將裂,地軸已傾。”

而且由於清軍阻擊,日軍第5師團想包抄合圍的計劃也破產了。在這甲午戰爭最後一戰當中,清軍主力並沒有受到嚴重損失,大部分部隊都撤出戰鬥進入下一個位置。日軍只是取得了向錦州,山海關或者奉天進發的資格,就已經讓清廷擔心日軍一舉打到北京,而匆匆開始議和。

遼東清軍精銳6萬主力都在,如果在東北慢慢打,從南方和西北方向增援新部隊上來,日本的財力恐怕第一個受不了。清軍山東前線的最高長官李秉衡三次上奏摺說本財力已盡,希望繼續打下去。

日本國內部隊已經都到了我國戰場,而且那時日本兵役制度剛剛開始不久,根本沒有什麼預備役可以動用。現在已經是日本軍力的最頂峰,再也沒有更多部隊可以派出來。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也不得不承認:“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而去年來繼續長期戰鬥之我軍隊人員,軍需固已告缺乏。”無論是戰鬥損失,還是非戰鬥損失,日軍損失2.4萬人才導致清軍損失4.5萬人。以這個比例打下去,清軍再損失幾萬人也不會怎麼樣,可是日軍再損失2萬多人,就要失去戰略進攻能力了。


深度軍事




圖為日本富士級戰列艦,排水量在12000噸,如果打下去,日本連戰列艦都有了,還怎麼打?說到底,被動的海防思維對抗海權理論下的海洋力量發展,這是以卵擊石。

甲午戰爭打下去,滿清王朝會輸的更慘。很多人以為甲午戰爭還有的打,可是如果看看歷史上這個時期的滿清王朝和舊日本,你會發現國家區別很大。首先是軍制區別很大,日本當時建立了海軍部,陸軍部等專業的軍事領導機構,也參照德國設計了總參謀部體制,由參謀部制定國家總體軍事戰略和戰役學說,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同時將軍隊從武士轉為士兵,也就是從過去的封建領主軍隊,轉為國家軍隊,什麼是國家軍隊?



復原的定遠艦1比1模型,定遠排水量7000多噸,和日本即將服役的富士級戰列艦沒得比,即便他沉沒時是日本沒有的先進軍艦,但當時是海軍科技大發展時代,定遠艦還在巡遊四海時,富士級已經上了船臺。

日本當時的士兵由國家統一招募,給予較高待遇,設在統一的軍隊編制下,由陸軍部和海軍部主管,並且由國家統一支付軍餉,提供待遇和後勤保障,建立軍銜制度等軍事行政制度。而當時的滿清,號稱國家軍隊的滿八旗已經腐敗,有戰鬥力的只有各地組織的團練和鄉兵,各種派系和私兵盛行,湘軍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北洋海軍也可以看作是李鴻章的閩系力量。當時清朝內部混亂,軍隊不受國家統一領導,國家也不撥付軍餉和後勤,大量團練兵都是就地取補,也就是在當地擄掠物資,堪稱是匪,社會地位也不高,多是為了生計而去找個老爺當私兵。日本當時的軍隊已然國家化,都明白為國而戰,社會地位也高,當兵成為榮譽,綜上所述,滿清軍隊戰鬥力首先就差了很遠。



圖為鎮遠艦後主炮。那是一門105毫米火炮。

其次是國家戰略理念有差距。滿清當時提到海軍必提海防二字,然而海軍屬於天生在海上機動作戰,搜尋敵軍主力艦隊,在合適時機發動進攻作戰的力量,屬於一種機動作戰兵力。把陸地思路代入海洋,想要打造海上長城去防禦,等於放棄大洋機動作戰能力,僅能在敵人選擇的時間,敵人選擇的地點去抗擊準備充分的敵軍,這種海防的思路可真是錯的離譜了!日本當時已經開始傳播海權論,逐步建立通盤的國家海洋開發和海軍力量的建設計劃,新的前無畏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已經推上船臺,如果甲午戰爭打下去,日本全新的戰列艦隊必將會沿著清朝東部海岸線巡航封鎖,從任何一個日軍願意選擇的點發動炮擊或登陸作戰,這樣的戰爭有的打嗎?

可喜的是,如今形勢逆轉,我國成為海軍強國,也在國家制度和建軍思路,戰略戰役理念上大幅度領先日本,成為海陸並進的大國,再也不會犯過去的錯誤了,願天佑中華!



如今的人民海軍在國家總體海洋發展規劃的指引下,邁向遠洋,再也不是那個只會被動挨打的海上陸軍了!

回答者: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日軍是很弱小,但打入北京無非是第二個清軍入關。也就是說再打下去,日本的國力大小沒有意義,因為它再小也比入關前的後金強大。

因為清朝中央一旦動搖,中原就會很快分裂割據

想當然金軍南遷,把燕京留給了蒙古人。蒙古在當地只留了木華黎,和1萬5千人的部隊。靠著扶植蒙古偽軍,就屢屢吊打金朝部隊。作為金朝的後裔清朝,是不會不知道這段歷史的。

所以清朝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日軍進入北京。以當時軍事力量來看,日軍打入北京是大概率事件。

甲午戰爭當時的口號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對當時民智未開的百姓來說,是很有煽動性的。一旦日軍進入北京,清朝有可能面臨解體。日軍可以複製蒙古、後金的做法通過扶植本地軍閥來對付清朝。

對清朝來說,這是不可接受和非常可怕的。當然清末跟以往不一樣,會有列強的干涉。但問題是列強願意統一的清朝,還是分裂的中國對他們的利益,清朝是不清楚的。


銫媒體


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照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為甲午戰爭。從1894年7月25日開始,到1895年4月17日結束,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戰爭就結束了。最終日本獲勝,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如果甲午戰爭堅持下去,清朝集中優勢兵力與日本開戰,日本必敗。甲午戰爭開始,雖然日本蓄謀已久,清朝倉皇迎戰,戰爭打了幾個月,清朝的陸軍和北洋水師損失嚴重,日本佔了上風。但是,清朝的綜合國力要強於日本。清朝的陸軍總兵力達96萬,而日本的總兵力為24萬。而清軍實際參戰部隊以淮軍為主,只有十餘萬人,還不如日軍的17萬人。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一戰,損失慘重,但是主力尚存。如果戰爭持續打下去,拼的就是綜合國力,日本資源有限,清朝如果動用全國之力,日本必敗。但是歷史不能假設,清朝也沒有這麼做。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總之,如果中日甲午戰爭持續下去,論持久戰的話,中國必勝,日本必敗。



樸實的大車


這場戰爭真得很難堅持下去。

從1894年8月1日宣戰、到18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清軍具有戰鬥力的軍隊戰鬥意志幾乎全部都被瓦解了。

平壤之戰,一觸即潰,馬上就逃跑了;黃海海戰,大清30年洋務自強的成果在四個小時之內灰飛煙滅;鴨綠江江防之戰,3.04萬清軍僅虎山陣地馬金敘、聶士成頑強抵抗,但勢單力孤,被迫撤出陣地,其他諸部見敗立即就潰逃了,3萬人的鴨綠江防線僅一日就土崩瓦解。

金旅之戰,也是一日時間,日軍剛發起總攻,大部守軍就逃跑了,導致日軍在旅順製造了慘無人寰的旅順大屠殺,殺了中國兩萬多軍民。

其後威海衛之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一個時代就這樣被終結。

最後一戰遼東之戰,僅十天時間,清朝一百多營六萬大軍就從遼河東岸全線潰敗。

日本發動的甲午之戰,除了黃海海戰略有損失以後,打得都異常輕鬆,完全沒有遭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到底這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清軍如此不堪一擊呢?

在我看來,武器裝備的落後,國力基礎的落後,軍事技術的落後,這些都是重要的原因,但其實也可以不是主要的原因,畢竟後來全面侵華戰爭爆發的時候,全國大部分領土淪陷,中國軍民團結一致,還是保住了西南半壁進行持久戰,最後將日軍拖垮在了中國戰場上。

清軍之所以如此一觸即潰,不堪一擊,最關鍵的因素是軍隊還是舊式軍隊,此時此刻的家國意識還不那麼強烈,國人距離覺醒還有一段路要走,將官們沒有打下去的信心,一接觸稍有敗績就立馬逃跑,士兵們還有什麼打下去的慾望?在大局上,朝廷對這場戰爭準備也是十分粗糙,倉促之間開戰,對敵人毫無瞭解,對自己也毫無瞭解,這樣兩頭抓瞎的戰爭怎麼可能會贏?

至於題主所言的堅持下去,在我看來,第一個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日軍打到了北京,慈禧老佛爺和他的朝廷出逃,然後國家尊嚴從此刻起蕩然無存,諸方大佬開始尋求自保,有良心的繼續抵抗,沒良心的直接投降,日軍以戰養戰繼續進攻東三省華北地區。

如果大清朝廷被打沒了,或者說被打到信用破產,日軍便沒有了議和的對象,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之前的一些列戰略意圖只能提前展開。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步是攻佔臺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

估計來不及實現第一步和第三步,就要展開全面戰爭了。這對當時國力的日本來說是個壞消息,但也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清政府如果打沒了,賠款各種利益就不復存在,這樣也只能接著打咯,唯有打到一方投降,這個戰爭才能了結。

而中國方面的可能,或許便是提前進入一個超級混亂的時期,沒有統一的政府,或者統一的政府已經破產,號令不動地方了,各方派系開始抬頭,有救亡圖存的,有無恥賣國的。估計辛亥革命都要提前爆發。

結果可能就是雙方稀裡糊塗地瞎打,日本資源跟不上優勢就會漸漸喪失,畢竟近現代戰爭,沒有工業支撐很難繼續下去,而不是古代戰爭那樣只要有糧食就行了,

其後雙方可能會進入一個勢均力敵的情形。日軍當時階段的工業基礎和國力支撐不住大規模的軍隊消耗,先進的軍隊優勢會逐漸喪失,而中方可能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做抵抗的人沒有什麼實力,有實力的自保心態比較重,一盤散沙大概就是中方的一個局面。

在我想來打到最後估計是一場不了了之的戰爭,日軍可能會單方面停戰,但其戰略意圖也有可能實現了一部分,比如臺灣不在了,或者東三省不在了。而中方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一個無政府的亂世來臨,各方角色粉墨登場,加速了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革命的形式估計都要大變樣。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江畔初見月


這是個假設歷史問題,只能進行邏輯推演,那就得分幾個層面來談:

其一,軍事。軍事的問題又要分幾個層次,就是清軍是否有能力在延長的戰爭進程中打幾個勝仗?或是有沒有能力繼續抵抗下去?如果清朝遷都再戰會有什麼後果?

就歷史現實來說,前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不能。因為清朝經過近代化軍事訓練的軍隊,或稱“洋操”軍隊,就是淮軍和練軍,總數10萬人左右,這部分力量能夠調動野戰的主力就是甲午戰爭初期調入朝鮮的部隊,他們的表現如何,歷史已經給了答案,即使是最能戰的聶士成部,也只能以密集隊形排槍對射而不潰散,當日軍白刃衝鋒的時候,也一樣丟盔棄甲。類似的情況,從朝鮮到遼東,從遼東到遼西、山東比比皆是,涵蓋的營頭不只是淮軍,也有東三省練軍和後來增援的湘軍。

究其根本,並不是淮軍一家的問題,而是通病,其中最狠的兩條就是,在營兵丁缺額嚴重,淮軍精銳開拔前在營兵數也就是定額的三成,其餘部隊都是臨時就地填補、招募,這部分人的戰鬥力是負數,所以只能用密集隊形約束,否則自己就散了;另一點是兵不訓練,清軍即使是練洋操的部隊也極少訓練,武器保養也基本不做,營頭軍官則幾乎全部為裙帶關係,以至於天津武備學堂出來的軍校生都無處工作。

必須說明的是,淮軍在各軍中還算好的,至於老湘軍等部,拉上來的其實就和老百姓差不多,裡邊穿插一些老兵,對於新的連發步槍相應的戰術戰法也是一竅不通。

所以,在淮軍被打崩了之後,清朝其實已經拿不出與日軍沒有明顯代差的近代化部隊了,至於綠營、民團之類的,他們的戰鬥力在5年後的義和團戰鬥中已經得到了驗證,除了禍害老百姓,基本沒什麼卵用。

其二,財政。我看有些朋友信心滿滿地回答,綜合國力上日本弱於中國,我不知道這種類似於清末清流名臣的自信是怎麼傳承下來的。

我們還是看看數據:

清朝,根據《光緒會計表》所提供的官方統計資料來計算,光緒七年(1881年),歲入8234.92萬兩,歲出7917.145萬兩,光緒十七年(1891年),歲入8698.48萬兩有餘,歲出7935.5241萬兩,盈餘達到高峰期。

再看日本政府,1884至1888年間,政府年均財政總收入已經達到了8300萬日元。而甲午開戰前的1889-1893年,日本政府年均總收入已經超過1億日元。按當時日元與清朝庫平銀的比價1.4:1計算,日本政府年均收入已經達到7000萬兩白銀,與清朝年收入已差距不大。

再來看戰費,開戰後清政府採取借商款,節流,借洋債等各種手段籌集戰費,籌得款銀6009萬兩,其中實用於戰費的有4465萬兩,剩餘1654萬兩。

在戰後日本公佈其戰費籌措收入的使用情況,計有:1893年日本國庫剩餘的現金2344萬日元;公債發行所得11680萬日元。特別資金7896萬日元;陸海軍恤兵捐納金278萬日元、軍資捐納金16萬日元等,合計決算實際支出款20047.6萬日元。

這筆公佈的日本軍費收支決算的終止時間是1896年3月,也就是包括了甲午戰後日本對澎湖和臺灣用兵的軍費支出。

也就是說,甲午戰爭中,日本使用的軍費尚不到2億日元。摺合庫平銀14319萬兩,是清廷內部搜刮加外借外債所得的兩倍還多。

最重要的是,這還只是日本在國內的所得,甚至不需要到國際金融市場上舉債,日本的軍費財力已經是清朝的2倍,而日本明顯還有餘力,因為他們預期批准的軍費預算案是2.5億日元,就是說在國內預備了1.78億兩白銀的戰爭經費。

事實上,隨著戰爭的進行,中國在戰場上的失敗,頻繁向外國銀行借債以填補戰費的清政府反倒不斷慘遭拒絕,沒錢打下去的不是日本,而是清朝。

對了,請千萬注意,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甲午戰爭中日本舉借了外債,真正的大舉外債是十年後的日俄戰爭。

第三,我們來看政治。前兩條我們說明了清朝沒兵、沒錢,耗不下去。最後說,如果這個農業國真的不管不顧耗下去的結果。

日本是有直隸作戰計劃的,所謂兵力不足,財力物資枯竭,根本不靠譜,日本從1870年代開始建立新式陸軍,20年時間,已經擁有足夠的預備役力量來補充前線部隊或者新建部隊,這個大家可以看宗澤亞的《清日戰爭》一書,裡面有很多日本的一手材料。

之所以沒有執行直隸決戰計劃,實在是李鴻章的外交嘗試,以及沒有必要。

當時的日軍完全具備突破防線佔領北京的能力,但這可能會造成清政府的垮臺和地方的動盪,這一點是各國外交官的領頭羊,英國所不能允許的。所以,北京其實是日本軍刀下的人質,就是為了綁票要錢的。

至於說打人民戰爭,遷都再戰,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人民”對於近代軍隊來說不堪一擊,卻會對清朝的地方政權有巨大的損害,放出去容易,收回來可能就是王侯四起的爛攤子了。


劉三解


我認為,甲午戰爭中國本就處於會輸的一方,無論這場戰爭持續多久,中國最終都會輸。原因在於李鴻章的戰略規劃。縱觀整個甲午戰爭前後,李鴻章根本就沒有設計任何反攻日本本土的計劃,而是一味地綏靖,如放棄琉球。

如果下過棋就知道,無論象棋,圍棋,軍棋,五子棋……只要是個棋類就可以試試,一方完全攻擊,一方完全防守,防守一方絕對會輸。戰爭也是如此,比如像題主所說,一直打下去,總會有個頭吧?日本人攻不下山海關,攻不進北京,但是拿下遼寧省大部倒是沒問題。好了,問題來了,如果這個時候日本主動議和,條件是中國割讓臺灣,遼東,膠東,澎湖,朝鮮,賠款3億兩,但是會返還遼中,遼北,遼西,你們覺得李鴻章會不會同意?日本撤離遼北,遼中,遼西的時候進行大屠殺,把所有物資掠奪一空,你覺得日本人會不會做到?然後,你們覺得李鴻章會怎麼樣?

所以,以李鴻章的戰略手段,這一場戰爭在開戰以前中國就已經輸了。其實,我一直認為以當時中日兩國國力,這一戰本不該輸。中國戰略縱身十倍於日本,一旦朝鮮開戰,就集結陸軍援助朝鮮,同時訓練一支精銳陸軍由北洋水師護送於日本登陸。同時,北洋海軍炮轟日本各大港口。當然,中國本土也會被聯合艦隊襲擊,不過你毀我一港,我毀你一港,雙方付出代價一樣嗎?

登陸日本的部隊,比如登陸於日本伊勢半島,一兩千人的部隊,在伊勢半島瘋狂的破壞,然後部隊一路北上,攻擊愛知縣,同時海軍巡弋於伊勢灣附近,等待約定時間就炮轟岡琦一代,然後接應陸軍上船,接著繼續找到日軍防禦薄弱處繼續炮轟,登陸,破壞,炮轟。接應。如此辦法,在朝鮮作戰的日軍將不得不回到本土。

但是,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因為其海軍不足以於海上全殲北洋水師。至於陸軍,他們只是一個島國,被這樣打法,他們陸軍又能有什麼作為?最後,日本只能提請議和,議和的時候中國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將其聯合艦隊一股腦搬回家。

唉,當然,我這一想法只是紙上談兵,但是我真的覺得這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當時就有一位中國外交官打算這麼幹,可惜沒來得及實施,馬關條約已經簽訂了,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