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韓信放到三國會是什麼水平?

付宇慧


把韓信放到三國裡,是什麼水平?這個問題我先不做回答。

公元208年,曹操率70萬大軍南下,發動赤壁之戰。假如此時郭嘉還活著,跟隨曹操一同出兵。孫劉聯合齊力抗曹。

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沒將船隻連在一起,但因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曹軍水土不服,船隻晃晃悠悠,曹軍戰鬥力大減。諸葛亮和周瑜密謀一夜,無果,還是選擇採取火攻,只不過需要更多的船隻和死士。

戰役異常激烈,曹軍雖兵力優勢極大,但戰鬥力下降較大,況且孫劉採取火攻迷惑曹軍,戰爭一度異常膠著。

突然一陣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只見得曹軍後面又殺來了一支軍隊,曹操頓時心慌,定睛一看,原是人稱淮陰侯的韓信偷襲自己。曹軍大敗,趁機逃走。韓信一路追著曹操,直至關中,韓信趁機拿下關中,曹操見勢不妙,逃亡長安,韓信緊追不捨,再次拿下長安。不得已,曹操退回北方,休養生息。

韓信為了擴大勢力,頻繁騷擾曹操。好在曹操軍師郭嘉尚在,為曹操出謀劃策,韓信卻是久攻不下。

四分天下之後,諸葛亮開始籌劃北伐。首次北伐,諸葛亮10萬大兵壓境,意在奪取關中。韓信絲毫不亂,深知街亭之地已是空城,但卻駐村著諸葛亮的全部糧草。於是韓信在長安擺出陣勢要攻打曹魏,卻暗自出兵來到街亭,將街亭偷襲下來,諸葛亮得知街亭已丟,大驚不已,但隨即冷靜下來,斷定長安已是一座空城。於是率軍前往長安,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長安,韓信不得已將兵力退回漢中據守。

次年,諸葛亮聯合曹魏,對關中形成包圍之勢。諸葛亮和郭嘉約定,拿下關中後,關中歸蜀國所有,長安歸魏國所有,但魏國要給蜀國10萬銀兩。二人商議,對關中圍而不攻,不久,關中因為城內缺糧,大批士兵夜晚投降,關中不攻自破。

一代兵仙就此隕落。

現在我再回答,韓信如果去了三國,會是什麼樣的水平。

一定有許多人說,韓信必定天下無敵。

但三國時期,能人輩出。前期諸如郭嘉、周瑜、諸葛亮、龐統、魯肅之類,個個都是曠世之才,後期如司馬懿、鄧艾、鍾會、姜維、魏延、呂蒙、陸遜等等,也都非等閒之輩,多一個韓信,不多,少一個韓信,不少。

三國局面是註定的,能者如諸葛亮、司馬懿都無法改變格局,就算是來個韓信,最多就是誰有韓信,誰勝算多一些。

但是如果韓信碰到司馬懿這種堅決閉門不出的人,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陌上說歷史


如果韓信放到三國,是屬於頂級水平,而且是唯一的頂級水平,沒有一個人與他是一個檔次,無論在三國的那個時期,黃巾軍時期、十八路諸侯反董卓時期、群雄割據時期、赤壁之戰時期、劉備入蜀時期、諸葛亮北伐時期還是後三國時期,我甚至可以這樣說,曹操、劉備、孫權、袁紹這四位君主中的任何一個只要任命韓信為大將,那麼他都能統一全國。

韓信的戰略能力在三國屬於頂級水平

劉邦在出關進攻關中之前,韓信就幫劉邦分析過,劉邦如果進攻關中必勝。原因在於關中的三個王,章邯、司馬欣、董翳原本為秦國的將領,他們帶領著秦國的士兵出去打仗,自己活了下來,而秦地的子弟卻全部被殺,所以他們在關中實際上是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也失去了手下士兵們的信任和支持的,一旦將軍失去了手下士兵的信任和支持,要想驅使士兵們為他打仗是不可能的了。同時劉邦在入關的時候因為與秦地的百姓約法三章,得到了秦地百姓的好感和支持,項羽到了關中之後大肆殺戮,之前坑殺了20萬秦軍,入關之後又在咸陽放了大火,秦地的百姓自然是不會支持項羽的。所以如果劉邦出關進攻關中地區,那麼關中地區的百姓必然會歡迎劉邦,而秦地的三個諸侯王,章邯、司馬欣和董翳手下的士兵們也不會為他們打仗,容易一觸即潰。

▲劉邦因為韓信才得到了天下

劉邦聽從了韓信的建議,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等人交手的時候果然如韓信預測的一樣一觸即潰,劉邦也就順利地攻佔了關中地區。

之後劉邦出關中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其戰略也多來自於韓信,當劉邦在彭城大敗的之後,韓信為劉邦制定了“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的戰略措施,劉邦按照韓信的戰略措施,佈置了四道戰線與項羽對抗:他自己是一道戰線與項羽主力對峙;韓信是一道戰線在北方開闢新的戰場;彭越是一道戰線,與項羽展開游擊戰;英布是一道戰線,在南部與項羽作戰。

在這四道戰線的作用下,項羽逐漸失去了先期的優勢,最終被劉邦擊敗於垓下。可以說劉邦能戰勝項羽完全離不開韓信,韓信的戰略方針被劉邦全盤採納,也是依靠著韓信的戰略思路,劉邦最終戰勝了項羽。

韓信的作戰能力在三國屬於頂級水平,且他這個層次只有他一個人

韓信的軍事作戰能力百年難得一遇。當他出井陘剛經營北方戰線的時候,手上只有三萬人馬,他卻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就射這區區三萬人馬,竟然先後擊敗了趙國、燕國、齊國等北方大國,韓信的大軍也成為了劉邦項羽之外的第三大勢力,具備了左右時局的能量。當時韓信加入劉邦或者項羽的任何一方,任何一方都會戰勝對手。


項羽為對付韓信,派出了他手下第一大將龍且,帶領一半的楚軍對戰韓信。韓信當時應該是5萬人,他的對手龍且手上有至少10萬人的精銳部隊。如果說之前的戰役沒有戰勝國強大的對手的話,那麼這一戰他面對著當時威震一時的名將(龍且在對戰韓信之前戰勝了英布)則更是能體現他的作戰水準。

▲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大將,他的損失對於項羽來說是無法彌補的

對戰的時候,韓信與龍且隔著濰水對峙,韓信命人到河的上游用沙袋築起了堤壩,第二天先對龍且發動進攻,然後詐敗,龍且以為韓信大軍崩潰,便追過了河,正當龍且的部隊小部分過河的時候,韓信令上游的士兵決開堤壩,大水頓時淹沒了渡河的楚軍,而龍且帶領的少部分過河的軍隊也遭到了韓信優勢兵力的痛擊,很快便擊殺了龍且。

可以說戰勝龍且,對當時的格局影響很多,項羽不但喪失了手下第一大將,還損失了一半的主力人馬,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至於最後一戰的垓下之戰,並不能說明韓信的軍事作戰能力強於項羽,畢竟韓信是40萬對戰項羽的10萬。

而我們縱觀三國時代,在軍事上能夠做到化腐朽為神奇的還沒有一個人。周瑜在軍事作戰能力上和韓信有一拼,問題在於壽命太短;劉備手下第一大將關羽大意失荊州,過於輕敵,韓信不至於會犯關羽那樣的低級失誤;張遼雖然能夠威震逍遙津,但他無法改變戰略格局,這方面和韓信相差太遠,只能說是將才而非帥才。

▲周瑜或許可以與韓信一拼,可惜壽命太短

其實三國時期所有的大將他們的能力雖然很強,但是沒有人能改變戰略格局,而且在對戰一流大將的時候也很少有大勝的記錄,換了是韓信的話,則完全不同,韓信無論對戰多強的對手都能大勝對手,相信龍且這樣的人放在三國也是頂級戰將,但他是韓信的手下敗將。

韓信唯一的缺點是政治能力近乎低能

韓信唯一的缺點在於不會搞政治,當然作為一位大將來說,並不需要這方面的能力只要能打仗就是他最大的價值。

韓信的政治低能體現在當他成為劉邦項羽之外的第三大勢力的時候沒有聽從手下的建議自立為王另立山頭,最後當他幫劉邦打下江山後被鳥盡弓藏,導致了悲劇的結局。

當然,作為一員大將來說這點並不是致命的缺點,隨便找個和他搭檔的謀士就可以了。

因此綜合以上來說,韓信如果在三國時代,軍事能力來說絕對是唯一的頂級水平,能幹過當時的任何軍事上的對手。


老威觀史


看了一幫吹捧的我就笑了,項羽要聽范增的早沒劉邦什麼事了,看看楚漢戰爭那些個劉邦的對手有一個可比劉,曹,孫的嗎。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成為昭烈皇帝,歷史上也就朱元璋比他更難了吧,曹操生性多疑,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在曹操面前斷然行不通。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守成之主,江東十二虎臣,四大都督。

再說下三國,和楚漢戰爭時代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國已經開始進入戰略井噴的時代了,漢初三傑提出過什麼牛逼的戰略嗎,先入咸陽者王。三國呢,挾天子以令諸侯,隆中對。三國是徹底進入了戰略佈局,陰謀詭計,爾虞我詐的時代,漢初就一個張良陳平,但是三國呢,賈詡,劉曄,法正,郭嘉,諸葛亮,司馬懿等鬼謀不勝枚舉。從大背景來說三國的戰鬥更加激烈,劉邦放到三國也統一不了天下,韓信作為歷史上出將入相的人物是很了不起。但是魏蜀吳三國君主更不是庸碌之輩,韓信來了他的計策必然被賈詡,法正,陸遜等名將謀士識破,更何況以曹孟德多疑,諸葛亮之穩,孫權之地利,韓信到了三國也不過是周瑜,司馬懿一個級別而已。


十萬頭牛


別說放在三國了,泱泱華夏五千年,找不到第二個人能超越韓信的軍事才能。

有人說白起,需知白起打仗靠的是什麼,七分靠兵力,三分靠運籌。在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軍隊便有了質的飛躍,此話怎講?以前秦國的兵隊打勝仗了沒什麼獎勵,而變法之後秦國只要有士兵砍了敵軍的頭顱,就能夠加爵位,於是之後秦國只要一打仗,士兵們就會殺紅了眼。虎狼之師就是這麼來的,白起帶領的是這樣的軍團,加上秦國本身雄厚的兵力,不打勝仗才怪。

還有人也許會說諸葛亮,諸葛亮會打仗只是演義的說法,看看正史就明白了。還有項羽,曹操,李世民,徐達之流,也曾打過敗仗,不是十分的耀眼。也只有韓信是百戰百勝的,還有人可能會說孫武,翻翻史料,孫武打得仗都屈指可數,他存在的年代只是比較早,加上他流傳的一本兵書,所以才有很多人膜拜,如果要論實戰,不一定強過韓信。





如史如畫


韓信放到三國,是個什麼軍事水平?對於這個問題,我把韓信分為三個角度放入三國,分別是三國鼎立前期,三國鼎立中期,三國鼎立後期,韓信的軍事才能發揮作用。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中國漢初傑出的軍事家,中國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以“兵仙”著稱,光從頭銜來看,放眼整個三國,只有諸葛亮、曹操能與韓信相提並論,但是這裡討論,不以頭銜論,而是以三國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把韓信放入三國,是什麼水平?大家都知道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韓信在三國時代是否能橫掃天下?

三國鼎立前期,韓信進入,這個時代是天下混亂時代,諸侯紛紛獨立,開始逐鹿中原。韓信這個時候切入,最先投靠的會是袁紹,當時袁紹實力最強,但是韓信也會跟其他人一樣,得不到袁紹重用,也看得出袁紹不能成大器。韓信會另選明主,最終會投入到曹操手下,曹操與劉邦有相似之處,都會用人和展覽人才,韓信步入曹操帳下後,有荀彧坐鎮後方,又有眾多謀士和名將可用,再加上北方混亂,韓信輔佐曹操完全可以橫掃北方,屢戰屢勝,無對手可言,一直打到赤壁之戰停下來。

韓信打到赤壁之戰後,很有可能會選擇退兵,理由有以下幾點,第一,東吳歷經三世,國力雄厚,非速亡之國;第二,東吳人才濟濟,不乏軍事人才,即使無法對抗韓信,但是防守東吳搓搓有餘;第三,東吳擅長水戰,韓信擅長陸戰,兩軍交戰東吳具有絕對優勢;第四,東吳擁有長江天險的地利優勢,韓信強攻必敗無疑。所以韓信面對這種情況,會用兵的韓信打赤壁之戰毫無優勢而言,必定會選擇退兵,再擇機會進攻東吳。

三國鼎立中期,韓信切入,這時候三國混亂格局已經結束,韓信這時候切入,只有魏蜀吳三國可選,無論選擇哪國,韓信的作為都會非常小。如果韓信選擇魏國,魏國雖然是三國最強,但是想要一口氣滅掉蜀國和東吳,基本上是沒有可能,三國中國任何一國發起進攻都不佔天時地利人和優勢,都屬於逆天而為,這是用人的智力在改變時代,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韓信無論是滅蜀還是滅吳,都會失敗,蜀國有險要的地利優勢,還有擅長山地作戰的士兵,東吳有長江天險的地利優勢,有擅長水上作戰的將士,而且這兩國軍隊均是有能統帥帶隊,韓信伐這兩國,魏國強大的鐵騎和優勢兵力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如果韓信強行伐這兩國,結果是韓信可能取得一些小勝利,也可能會敗,但滅不了這兩國。

如果把韓信放在蜀國,出現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等待諸葛亮隆中對說的等待天下有變,奪取中原,如果是這樣,韓信與諸葛亮會孤老終生,等北方天下有變時,這兩人活活老死了。第二種可能是配合諸葛亮北伐,分兩種情況,一是諸葛亮鎮守成都,為韓信提供足兵足糧,韓信北伐,這樣的配合雖說會配合的非常默契,但是韓信以絕對劣勢去打魏國,即使前期能取得一些小勝,或者一些小城池,但是當韓信面對司馬懿這類人物時,司馬懿死守,韓信也進不了魏國半步,即使諸葛亮能提供足兵足糧給韓信提供足夠的北伐時間,但是司馬懿死守,韓信必定退兵,無功而返,不是韓信不如司馬懿,而是司馬懿不跟你打,任憑韓信奇謀再多,以無計可施。而韓信面對的也是善於出奇謀的司馬懿,韓信隨時也可能會被司馬懿奇襲,畢竟司馬懿輸得起,韓信輸不起,司馬懿有資本吃敗仗,韓信資本不夠,如果諸葛亮與韓信同時北伐,魏國會更加全面死守,連基本的出戰可能都不會有了,而且還會調高端軍事人才去前線抵抗,只要魏國死守,蜀國必定會因糧草不足退兵,加上兵力分散,魏國的防守壓力也會減輕很多,更容易死守,魏國沒人打的贏韓信、諸葛亮,但是能守住這兩人進攻的軍事人物大有人在。

如果把韓信放到東吳,韓信將與諸葛亮共同北伐,這跟諸葛亮隆中對兵分兩路北伐很相似,但是當時缺乏天下有變這個條件,所以兩人共同北伐,北伐成功步伐也會很艱難,即使是韓信、諸葛亮這兩位中國傑出的軍事家揮師北伐,也很難取得北伐成功,滅掉魏國,不是兩人能力不夠,是時機不對。我們來看看魏國當時的實力,魏國在曹家三代治理下,兵強馬壯,人才濟濟,百姓安居樂業,將士能征善戰,中國十三州,魏國佔據九州半,無論是從兵力、人才、國力、還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都在魏國,而魏國君主又是明君,魏國並非速亡之國。韓信、諸葛亮同時北伐,魏國兵力會被分散,韓信配合諸葛亮,不會像孫權那樣每次都狼狽而歸,前期兩人會取得一系列小勝利,當打到魏國重要城池時,魏國會採取守勢,諸葛亮面對司馬懿死守,鄧艾這時候也很可能會提前出現,面對韓信,即使鄧艾打不過韓信,但是用優勢兵力防守韓信還是搓搓有餘。所以再這段時期,任何人放在這個時代,都會顯得很平凡。

三國鼎立後期韓信切入,蜀國劉禪昏庸,蜀國勉強靠姜維支撐,東吳孫浩更加殘暴,東吳勉強靠陸抗支撐,此時魏國由司馬炎掌權,司馬炎前期相比其他兩國君主,算是不錯的明君。如果韓信投入到蜀國和東吳,結局是被宦官殺害,要麼就看著國家滅亡。如果韓信投入魏國,那麼就會領兵滅吳蜀,這時候韓信完全有能力滅掉這兩國,這時候出兵無論是先滅蜀還是吳,韓信完全有能力滅掉這兩國,這時候韓信有很多優勢。第一,東吳、蜀國人才不濟,勉強靠一人支撐,如果韓信派有能的統帥分幾路大軍攻擊,這兩國僅憑一人支撐,難敵數手,必定有一路會被擊破;第二,由於兩國君主昏庸,人才流失,民心潰散,軍心潰散,險要地勢防守力量薄弱,給敵人有機可乘;第三,蜀國、魏國此時面對魏國而言,除了有地利優勢,天時人和已經轉向魏國,再加上地利優勢防守薄弱,很難抵抗魏國的進攻;第四,三國之間國力懸殊過大,蜀國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國力開始走下坡路,東吳孫浩掌權後,國力開始逐漸下降,而魏國國力雖然也在下降,但是相比這兩國,魏國要遠超吳蜀,此刻打長久戰,吳蜀打不起。所以在這時期,韓信完全有能力一統天下,但是一統天下後,結局也一樣被司馬炎殺掉,如鄧艾一樣。

所以韓信在三國鼎立前期和後期,都能成就一番作為,但是在三國鼎立中期,不會有太大的作為。在三國前期,韓信沒有對手而言,除非是跟曹操為敵。袁紹、袁術、呂布、劉備、馬超等這些都遠不是韓信的對手,當遇到周瑜時,周瑜不一定能打得過韓信,但是防守韓信,還是沒問題。三國能跟韓信過招的人物,也就諸葛亮、司馬懿兩人,司馬懿雖說打不贏韓信,但是司馬懿的防守能讓韓信無計可施;諸葛亮與韓信對戰,首先可以排除韓信的奇謀,諸葛亮的防守太嚴密,韓信在諸葛亮面前根本沒有奇謀而言,如果韓信使用奇謀,我相信韓信會敗的很慘,司馬懿在諸葛亮面前就無奇謀而言,滷城之戰慘敗,張頜戰死,偷襲孟琰慘敗而歸,作為軍事謀略家的司馬懿對於諸葛亮都沒有絲毫的奇謀而言,韓信也一樣,奇謀是針對地方防守漏點進行致命一擊,這類人物往往是匹夫之勇,不懂謀略,不懂防守。諸葛亮與韓信正面打,諸葛亮有八陣圖,八陣圖是一中攻守兼備的陣法,這種陣法千變萬化,能抵禦各種進攻,殲滅敵人,八陣圖防守有餘,但是追擊不足,如果正面直接交戰,加上諸葛亮的神弩韓信必敗,會敗的很慘。

至於曹操拿來跟韓信相比,曹操更擅長軍事統帥,善於利用身邊的人才,至於親自帶兵打仗,曹操遠不如韓信、諸葛亮、司馬懿等人。


汐水柔情


如果韓信在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說真的,他會被壓制的沒那麼出彩了。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武將時期

東漢末年,從一開始是武將的天下,呂布為什麼能得到董卓的喜歡,而且能名震天下?還不是因為有了天下第一的武力嗎?關羽張飛為什麼早期就能夠威名遠揚?還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力值爆表嗎?從這裡可以看出起碼早期韓信是不能出人頭地,不能那麼突出的。而且在三國早期有一個猛將帶出去,那得多威風呢。三國早期各個將領都喜歡單挑,不是看你有多會用兵。

諸侯爭霸時期

這個時期,一般的主公都會自己帶兵作戰,就是說身臨一線作戰。從來不會放兵權給你把握在一個人手中。而且極具有帶兵作戰才能的除了曹操,袁紹,孫堅之外,其餘人我不覺得會給韓信發揮其才能。可以說是不識人之明,為什麼沒有說劉備,抱歉,這個時期劉備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就不錯了,而且他如果有兵的話,會給關羽張飛。話說回來曹操他自己軍事才能本身就不低,而且從他建立政權到魏國兵權都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劉邦為什麼能給韓信帶兵作戰,全領兵權,是因為他本身沒有這個才能。至於袁紹,我覺得他更看重的是顏良文丑那種猛將,不然為什麼不會重用張郃。孫堅他本身從出道都是自己帶兵的,而且他手下更為可以信用的有黃蓋,程普,韓當等人所以我覺得沒必要把他那麼點兵權給韓信。至於如袁術,劉表之類的其他諸侯,兵權政權更是把握在世家手上,而且他們本身就沒有那種開疆闊土爭霸的心理,所以更不可能會重用韓信。

魏蜀吳,人才濟濟時期

到了三國時期,我們都知道魏蜀吳,如果恆信能投靠一方的話,那它的才能才有可能會發揮到。但是這個發揮也有一個度量,不可能給你發揮到了極致。因為我們看三國時期各大兵權都是掌握在君主手上。先說曹操這方,曹操可以說是謀士如雨,猛將如雲,而且掌握重要兵力的都是他曹世家族或者是夏侯家族的,所以說如果韓信在曹操這方只能說他的才能可以得到發展,但是沒有那麼光彩。

下面來說孫權這一方,從周瑜到魯肅再到呂蒙再到陸遜這四大都督。可以看出,如果周瑜在孫權邊,有周瑜,魯肅、呂蒙在的話,他可能只能領兵作戰一方。有可能等到預謀稀釋之後,如果周瑜在早期投靠了孫權,他的才能可能才會被髮揮到極致。因為孫權用陸遜也是無奈之舉。但是東吳水兵居多,韓信能不能指揮得了水兵爭霸天下,那還另當別論。即使是出兵與魏蜀兩國爭奪,但是我不覺得他能突破諸葛亮或者司馬懿的防線。

最後我們來說劉備這一蜀國的,我覺得韓信如果能想盡快發揮才能應該投靠劉備,但我不覺得劉備會一開始那麼信任他給他那麼大的兵權,而且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作用更大。再者,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可以領兵作戰,獨守一方。而韓信最主要的作用我覺得就是一個輔助的作用。

最後我總結一下,韓信以他自身的才能,不管放在哪個時期,他都絕對是頂尖的軍事天才,但是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在三國時期,各位君主可不像劉邦那樣,他們都是有一定的軍事才能身經百戰能夠獨自領兵的,所以我覺得他們不會放兵權給韓信全權代理。這樣的話就限制了韓信的才能。所以說韓信如果在三國時期不會能盡情的發揮才能。


史極揭秘人


韓信素有“兵仙”之稱,可以說此人是用兵如神。但是韓信是秦末漢初之人物,若放在三國韓信會是什麼水平呢?

首先,三國更注重的個人英雄主義比如:“過五關斬六將”、“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斗”、“三英戰呂布”等等。韓信在歷史上一般以統帥身份出現,大多是“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被後世評為“國士無雙”、“功高無二”、“功高無二”,簡單來說韓信是以智謀而出名,雖然本身也有武藝,但是更多的是個人的智謀。暫且韓信以智謀而來到三國,那麼韓信會是什麼水平呢?

自立為王

韓信與曹操有些相似之處,曹操此人善於用兵且也有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官渡之戰”;曹操本人也會些武術,雖然不是很高吧!但這是兩人的相似之處。其二,兩人出身低微,但這也是兩人的不同之處。

曹操低微是因為曹操是宦官之後(本姓夏侯,過繼為曹姓宦官),可以說名聲不是很好,在三國那個講究身份、出身的年代。雖然名聲不好,但是家中也有些資本。曹操起兵之時,其父曹嵩也拿出了不少錢財。

韓信是“窮”啊!常常去別人家吃飯,不是別人請是家中無糧無米。可以說經常肚子捱餓。其經典的“胯下之辱”就是因為貧窮的原因。這也造成了歷史的韓信,雖有遠大的志向但總是投奔別人,不是自立為王。一個字“錢”。這是倆人的差異。

論帶兵打仗恐怕曹操不及韓信,武力值暫且兩人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沒有起兵的資本,若韓信能學習曹操“盜墓”之本能,可能韓信的上限可能會達到曹操之地位,甚至會統一中國,但是裡邊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為將者與為王者中間所考慮的層面是不同的、利益角度也不同。

至於劉備、孫權就不在比較了。劉備恐怕領兵作戰能力、武力皆不及韓信。至於孫權是家大業大已有“三世”之基業。

投奔他處

若韓信在三國出世為早的情況下,他很大的可能會跟誰袁紹的。袁紹的家族“四世三公”且名聲在外。但是此人有些像低配版的相項羽,都是剛愎自用、好大喜功,但此人的武力值是遠遠不及項羽的。

所以,若韓信跟隨袁紹很大的情況會和郭嘉有些兒相似。郭嘉此人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經常給袁紹出謀劃策但不被採納,鬱郁不得志。可能會投奔他處,投奔何處呢!劉備有諸葛亮、孫權有周瑜,所以郭嘉最好的去處就是投奔曹操。

以曹操用人之能,必定會重用韓信的。韓信比之郭嘉,更健康、更長壽且有武力。所以很大可能會助曹操一統天下。因為筆者認為韓信能代替曹操身邊的郭嘉,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之時,有很多的謀劃都是出自郭嘉之手。至於結局,筆者認為韓信可能會有一個好的歸宿,不會像歷史那樣被呂后所殺害。但有人說了荀彧不是也有很大的功勞嗎?不是也被曹操所暗殺嗎?因為荀彧的內心是一直反對曹操為王、為皇的他只忠於漢室。但韓信有很大可能被削兵權,給以一個閒職。曹操此人是個奸雄啊!但天下大平之後肯定會採取相應的措施的。

綜上所述,韓信若放在三國上限能達到曹操的地位,成為一方諸侯。下線則為郭嘉成為出謀劃策、能戰善戰之臣。

若韓信放在三國是什麼水平,你是怎麼認為呢!


無筆



韓信是楚漢之爭中劉邦帳下的頭號名將,韓信暗度陳倉還定三秦、虜魏王豹、大破趙國、滅亡齊國、濰水之戰、垓下之戰十面埋伏擊敗項羽取得了一次有一次的勝利,終其一生幾無敗績。這種水平的韓信放到名將輩出三國時期也是頂尖的,接下來我們就來對比一下三國名將和韓信的差距吧。

韓信以一己之力就滅掉了魏國、趙國和齊國以及逼迫燕國投降,三國時期完全沒有擁有這種能力的軍事將領。

楚漢時期的一國在漢末三國時期可以算作是一個地方勢力,滅亡地方勢力最多的一個集團是曹老闆的公司,就以此為例子。在所有滅掉地方勢力的戰爭中,曹老闆都是親自掛帥,親力親為,其手下的將領沒有獨擋一面完成過任務。例如,打袁紹親自出馬,打劉表親自出馬,打馬超親自出馬等等,都是在曹操的親自領導下取得的勝利。不僅是曹操手下人如此,劉備以及孫權那邊情況也是這樣,都是要老大親自出馬。因此在三國時期,沒有一個在老闆手下打工的將領有韓信這樣的能力。

接著我們在來看看具體戰鬥上面的對比

韓信指揮最出彩的一次戰鬥就是滅亡趙國的井陘之戰,韓信以區區數萬之眾大敗趙國的二十餘萬大軍,不僅其兵力處於決對的劣勢,而且還是遠道而來的攻擊者,三國時期有將領能夠打出像井陘之戰這樣厲害的戰鬥嗎?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還真有這麼一次戰爭可以媲美韓信的井陘之戰,那就是江東周郎指揮的赤壁之戰。在赤壁之戰中,根據《三國志》的明確記載,周瑜此戰只有三萬人馬,而曹軍雖號稱有八十萬之眾,實際則最多二十幾萬,因此從軍力對比上和井陘之戰差不多。


雖然周瑜也是擊敗了曹操,但是在兩個地方與韓信還是差了一點。一、曹軍遠道而來的,並且不習水戰,在赤壁之戰前還出現了瘟疫,周瑜面對的壓力沒有韓信那麼大。二、周瑜在赤壁之戰勝利後,取得的戰果很小,僅僅是多拿下了一個南郡,人家韓信可以一戰定乾坤滅掉了趙國。

綜上所述,韓信如果在放三國與同時期的將領比較,韓信是決對的王者。不管是蜀漢的五虎將,魏國的五子良將還是東吳的十二位江表虎臣,這些頂級的將領都沒有韓信厲害。


浮沉的歷史


韓信絕對是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但是劉邦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卻不完全是韓信的功勞!



劉邦能夠取得最後勝利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整體實力的一邊倒!也就是各方勢力的實力是不平衡的。

劉邦手下,武將除了韓信,還有很多出色的優秀將領,不知韓信一個人;至於劉邦手下的謀士則是數不勝數。而項羽雖然手下猛將如雲,但是手下像樣的謀士卻只有范增一個。就這麼一個范增,按照劉邦的話說,還是“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韓信處於這麼一種實力對比之下,便可以肆無忌憚地施展自己的才華。也正是在這種幾乎沒有對手的情況下,成就了韓信的一世威名!



《三國演義》中,徐晃面對趙雲、黃忠,也是採用“背水紮營”。王平勸說徐晃:“昔者韓信料敵人無謀而用此計;今將軍能料趙雲、黃忠之意否?”結果徐晃在被趙雲和黃忠打得大敗!

雖然是小說家言,但是也反應出了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毛宗崗認為:“古史甚多,而人獨貪看《三國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於三國者也!”

三國能人輩出,不是曹操、諸葛亮等人無能,而是能人太多!三國時代是棋逢對手式的對抗,已經不是天才狂虐庸才的時代了!

這正如毛宗崗所說,“觀才與不才敵,不奇;觀才與才敵,則奇!”



一個天才與狂虐其他庸才,沒有什麼稀奇的;一個天才和另一個天才對抗,這才是真正的對抗。韓信只是處在一個沒有與之匹敵的年代,沒有經歷過相同等級的對抗。真得到了三國時代,韓信在同等級之間對抗,則未必能有楚漢相爭時代的功績!

更何況三國已經不是一個天才和天才對抗的時代,而是一群天才和另一群天才對抗的年代了!

即便韓信之才能在三國時代凌駕於眾天才之上,但是韓信一個人的才華則必然無法與之匹敵!韓信個人的性格弱點,註定韓信只能狂耍個人才智。在這點上,韓信比關羽還要差之甚遠!



在三大勢力成形之後,韓信註定融入不了任何勢力。東吳一方,韓信連想都別想,根本就進不了們;劉備一方,韓信恐怕混得未必能比在項羽那裡強多少;或許只有在曹操那裡方能一展才華,但是曹操能夠重用韓信的可能性也不大。

只有在三國時代初期,各方勢力都不大的時候,韓信方能加入某一勢力。這些勢力裡,還要拋去袁紹兄弟的勢力。最終韓信還是要面對其它勢力的團隊對抗!韓信最好的出路就是從這些弱小勢力中,加入到曹操的陣營!

在曹操的陣營中,韓信永遠也不可能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如果到了後三國時代,充其量也就是鄧艾、鍾會之流。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

韓信如果處於三國時期,恐怕他很難發揮自己在楚漢之爭中的優勢。因為有以下幾點導致韓信恐怕無法發揮出自己真實的實力。

韓信領兵打仗在當時絕對是十分強勢的,但是他卻不會治國,如果將韓信放到蜀國,單從政治上方面上韓信肯定比不過諸葛亮,並且治理軍隊的韓信跟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相比基本也在伯仲之間。在當時,劉備去世時將蜀國的精銳消耗殆盡,並且這時蜀國已經彈盡糧絕了韓信也是沒有辦法管理如此破敗的蜀國。並且韓信還給自己招兵自己訓練士兵,並且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士兵們去應對如此強大的魏國,恐怕只能是以卵擊石。


在當時如果分配一個像蕭何一樣的人給韓信,恐怕還能勉勉強強說得過去。但是在當時劉禪十分昏庸,並且沒有任何能力,甚至韓信北伐之時,劉禪絕對能一直拖著韓信的後腿。甚至劉禪還可能會聽從小人的讒言,這時被誣陷的韓信恐怕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怎麼可能獲勝呢?。本來還韓信就跟諸葛亮相差不多,並且劉禪還不相信韓信那麼這樣的話,恐怕還行很難成功。在當時,魏國的人才非常多,而司馬懿熟讀兵法,再加之當時蜀國的糧食供應不上,蜀軍要跑到很遠的地方作戰,本來就是遠道而來,就算韓信這時有再大神通,恐怕也難以打敗以逸待勞的魏國軍隊。在當時韓信面對紙上談兵的那些敗將,可以說是非常強勢,但是司馬懿可不是莽夫,他一定會躲在城裡不與蜀軍相爭,那麼蜀軍只得因為糧草供應不上退兵。並且在當時如果韓信僥倖贏了一場,那麼對於魏國來說也不算什麼,畢竟魏國當時國力雄厚,但是蜀國在當時如果打了敗仗,那麼說可能會直接被滅國。


並且在當時蜀國北伐,並不佔天時地利人和中的任何一條,並且在當時韓信跟魏國打個平手就算可以了,更不用提北伐成功的事了。並且劉邦跟項羽當時使實力相當,並且當時韓信用著天使地利,而項羽眾叛親離失去了很多人心,項羽又實行封王政策,所以導致的各地軍閥十分混亂,甚至很多軍閥都投奔了劉邦。所以當時項羽完全是眾叛親離,於是項羽的勢力變弱了很多,韓信可以勉強將其打敗,所以當時韓信幫助劉邦之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但如果韓信到了三國時期,沒有了任何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之一,並且東吳和魏國內部一直很穩定,人心也非常齊。所以當時弱小的蜀國根本不可能打敗他們兩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更不用提統一全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