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偃师市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总面积668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2013年),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是考古学家认定的“最早的中国”。先后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卫生先进市、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县(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

一、历史沿革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西汉时期的偃师县

1、战国属韩。秦置缑氏县,治今偃师市东南缑氏镇,属三川郡。西汉置偃师县(治今偃师市东老城),属河南郡。东汉、三国魏属河南尹。西晋废偃师县入洛阳县。

2、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废缑氏县,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复置。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偃师县,废缑氏县。大业初复置缑氏县,属河南郡。

3、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废偃师县,四年复置。熙宁五年(1072年)废,八年再置偃师县,废缑氏县。偃师县仍属河南府。金兴定后属金昌府。元属河南府路。明、清属河南府。

4、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5年因洛水涨溢,县治由老城迁至槐庙(即今偃师市区)。

5、1948年属洛阳专区,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3年改属洛阳市。1993年撤县设市,由洛阳市代管。

二、地名来历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在此筑城,取“息偃戎师”之意,得名偃师。《名胜志》:“周武王伐纣回,偃息师戎于此,故名。”

三、旅游景点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1、会圣宫碑。山化镇寺沟村的凤凰山上,有一通“中州第一巨碑”——会圣宫碑,千年前北宋皇室祭扫陵墓,先要在此缅怀先祖功德。该碑上刻飞鹤流云牡丹纹,帽顶盘守六条浮雕舞龙,碑额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碑铭”,整体刀工精美,浑然天成。碑文文字之多,为全国碑文之最,其撰文、书肘、铁笔并称三绝。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2、刘国故城遗址。刘国,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约于前599年前后建立。《左传》《国语》等史籍有记载。春秋时期,刘国因周项王季子,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同母兄弟刘康公始封于此地而得名,亡于周贞定王前后,历时约200年。刘国故城建在缑氏镇陶家村北一个三面临涧、地势高的天然半岛上,东西宽约650米、南北长约1220米,城东、西、北三面临涧,涧深约20米,以崖代墙,为我国建都史上所罕见。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3、水泉石窟。水泉石窟位于偃师市东南30公里万安山断崖上,坐东朝西,依山面水,开凿于北魏至唐宋期间,整座石窟足在一个原始溶涮的洞壁上凿龛造像而成。窟深6.5米,宽4.8米,高约12米。窟面略呈呈方形,后壁中央雕主佛两尊,现仅存北侧一尊,高约3米。窟壁间雕大小佛龛400多座,造型各异的石佛造像1000多个。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4、玄奘故里。位于偃师市缑氏镇,著名的唐代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玄奘,出生在距洛阳市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属今偃师市缑氏镇东北1公里凤凰台的陈河村。该村处在白马寺和少林寺两大佛教名寺之间,由207国道等道路相通,交通方便,是一处极理想的有价值的旅游圣地。玄奘故里主要包括故居、陈家花园、西原墓地三大部分。

河南洛阳偃师市----玄奘故里

5、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西距汉魏洛阳故城约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古城遗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经过15年的勘察、发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两面较直,北垣东段向东南斜收,为避开城址东南一个陂池,东垣中段偏南部位的墙体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