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張仲景的醫聖之路

醫聖的名字由來

距今一千八百三十一年前,在古南陽郡涅水北岸一個叫涅陽的大村鎮裡,張家誕生了一個男孩。滿月的時候,全族百餘口都來祝賀。大家看到孩子長得眉清目秀,十分可愛,人人讚不絕口。幾個族中長輩連聲催著孩子的父親說:“孩子這麼伶俐,可得起個好名字啊!”當父親的低頭略一沉思馬上抬起頭來,微笑著說道:“我看就取一個單名‘璣’,父老以為如何?”話音剛落,只見一個同族弟弟張伯祖輕拍雙手,口中低低念著:“張璣,掌璣。”突然高聲稱讚道:“好個張璣,真是咱們張家掌上的珠子啊!”大家聽他一嚷,先是一愣,立即明白過來:“璣不就是珠子嗎?好名字!”愉快的人們紛紛端起桌上的酒杯,為這個可愛的孩子,為孩子這個好聽的名字,滿滿地幹了一杯。

這個孩子,就是後來中外皆知,被後人尊為醫聖的大醫學家張璣,字仲景,生於公元15O年。

張仲景自幼立志

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從小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啟蒙以後,他除了努力學習一般兒童應該學的課業外,還喜歡博覽群書,尤其喜愛讀前人留下來的醫學著作。當時南陽經常有瘟疫流行,每次瘟疫到來,都不知要奪去多少人的生命。輕者村村聞哭聲、家家戴重孝;重則路斷人稀,田園荒廢。兒童時代的張璣心裡常常想:“我要是個醫生,能治好這些人的病該多好啊!”

張仲景的同族叔叔張伯祖是當時南陽一帶的名醫,經常四出給人治病。有一天,鄰村一位農民得了傷寒病,來請張伯祖去看,正巧張仲景在叔父家裡,於是張伯祖便帶著仲景一起去給診治,經過用藥,患者很快好了。張仲景親眼看到叔父這高超的醫術,心裡讚歎不已。他十分羨慕地問:“叔父的醫道這麼高明,是怎麼學來的?”張伯祖聽了,笑笑說:“我行醫這麼多年,也沒有什麼經驗可說,但是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想成為一個醫生,必須勤求古訓,博採眾方”。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張仲景恍然大悟,於是拜張伯祖為師下功夫鑽研醫藥,精究方術,決心做一個能“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踐之厄,中以保身長全”的好醫生。

從此以後,張仲景每天除了在家鑽研醫書之外,一有機會,就跟著張伯祖外出治病,通過實踐來驗證從書本上學到的醫學理論,加深對醫藥理論的理解,豐富自己的臨床經驗。晚上,虛心誠懇地請張伯祖 傳授醫術。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張仲景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完了《內經》、《難經》等書籍。平時,處處留心觀察,蒐集了許多民間治病的驗方。張伯祖看張仲景這樣勤奮好學,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便把自己所有本事都傳授給他。

十幾歲的張仲景拜張伯祖為師,勤奮鑽研醫術決心為民除疾的事,很快在南陽郡傳開了。一天,仲景去拜訪同郡一位當時在朝中名人何顒,何顒和他交談以後,發現他的志向十分堅定,非常飲佩地對張仲景說:“你這樣熱愛醫學,又這樣聰明而勤奮,將來長大後不論做官還是寫詩詞文章都不一定能有多大成就。但是,你一定能成為一個有名的好醫生。”仲景聽了笑著說:“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張仲景的醫聖之路

張仲景行醫故事之妙手回春

張仲景經過幾年刻苦鑽研,醫術提高很快,在全郡都出了名。找他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他從不擺架子,最反對“竟逐榮勢,企踵權豪”。不管貧、富、貴 、賤,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找他治病,他都立即前往,並且認真診斷。就連外出採藥時遇到病人,他也主動給人家治病。有一年夏天,張仲景到桐柏山區採藥,路過山腳下一個村子時,聽到陣陣哭聲,一打聽,原來這個村子裡正鬧瘟疫,還死了不少人。有一戶人家老兩口只有一個兒子,偏偏得了時疫,病得不省人事。老兩口束手無策,哭得成了淚人。鄰居們都來探望,看到孩子病成了這樣,不住地陪著嘆氣。只聽有的說:“好一個後生,怕是沒指望了。”又一個人說:“要是南陽那個張仲景來咱這裡,孩子就有救了。”張仲景聽了,便豪不猶豫地走進屋對老兩口說:“老人家,不要哭,我來給弟弟治病,好麼?”老兩口見走進來一位眉目清秀、儀表端正的青年人 ,便馬上起身讓座。張仲景給病人摸了脈,又摸摸肚子,深思了片刻,對老人說:“老人家,你兒子得的是傷寒症。因耽誤了,表病已入內,熱積腸胃便閉,吃點涼藥,通通大便把病邪瀉出去就好了。”老兩口聽了連聲說:“先生說的對,說的對!”張仲景給病人開了藥方。經過兩天精心治療,病人很快就好了。村裡人聽說來了好醫生,紛紛前來找他治病。張仲景便在村子裡往下來,很快把村子的病人都治好了。等他走後,村子裡的人們才知道他便是張仲景,個個讚不絕口:“真是個好醫生啊”

張仲景行醫故事之分清主次,對症下藥

張仲景有一次,他給一個害傷寒的病人治病。到病人家裡後,他先聽病人家屬介紹說,病人八年前因出疹子沒有忌酒肉,結果落了個拉肚子的病,一直拉了八年,現在又得了傷寒,剛得病時,只喊頭痛,現在已經七天了,七天來夜不能眠,經常說胡話。拉肚子比過去更嚴重了 ,簡直象是流水一樣。張仲景先撫了病人的脈,發現脈洪大而浮,觀病人滿面發赤,煩躁口渴,舌生黑苔。於是開了個竹葉石膏湯的方,單是石膏,一劑藥就開了一兩。病人吃了後病仍不見輕,於是他又把石膏增為二兩。病人的家屬一看藥方,耽心地問:“這不會對病人有妨礙嗎?”張仲景耐心地對他們解釋說:“傷寒是熱邪在作難,這是從外部傳染進去的急病,不馬上治就會立即喪命。而拉肚子已經八年,不是突然發作。治病應先抓主要的,下重藥,然後再慢慢地治拉肚子這個老毛病。”病人家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立即按方給病人吃了一劑藥。當天晚上病人就能安然入睡,而且不說胡話了。第二天又吃了一劑藥,病就立即見輕,連吃了幾劑,傷寒就止住了。但是照樣拉肚子,於是仲景又開了脾腎雙補丸方,外加黃連、幹葛、升麻,按痾痢來治療,不到一個月拉肚子的病也治住了。“八載沉痾,一旦若失。”

張仲景行醫故事之候色驗眉

到了晚年,張仲景行醫到了京師。這時他的醫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他能“察斷人病初起於微末,掌握生死之轉機”,人們都稱讚他是“扁鵲再生”。有一天,他見到侍中王仲宣,這時王仲宣二十多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張仲景卻斷定說他有病,並且告訴他這種病四十歲時才能發作,症狀是掉眉毛,眉毛掉完後半年就會死去。讓他趕快服用“五石湯”。王仲宣聽了這話,簡直認為是胡說八道,根本不相信,沒有吃藥。又過了三天,張仲景看了看他的臉色說:“你的氣色根本不象吃過藥的樣子,你為什麼這樣輕視自己的生命呢?”然而王仲宣仍然執迷不悟,不肯相信仲景的話。二十年後,果然王仲宣開始掉眉毛,又過了一百八十七天,就死去了。

張仲景的醫聖之路

張仲景博採眾方集百家之所長

張仲景儘管醫術高明,遠近聞名,但他從來不滿足於已有的知識,只要聽到哪裡有好醫生或者有治病的好方子,總是不顧遠近,不辭勞苦地趕去求教。他有一個好友叫寧遠,在郡府裡當書辦。一天閒暇無事,到仲景家中下棋閒聊。談興正濃,張仲景忽然望著寧遠臉上的氣色,半晌不說話。寧遠驚問其故,張仲景為他仔細診了脈息,然後說:“你患了消渴之症,現在初發,不易覺察,三個月之後,頭痛不眠,尿量增頻,謂之上消;六個月後,飢渴難忍,小便濃稠,謂之中消;一年之後,背發疽瘡而死,謂之下消。現在幸虧發現的早,還可以治療”。於是就為他開了一個藥方,寧遠從張仲景家中告辭出來,大笑不止,心中想道:“人人都說醫生善於大驚小怪,故弄玄虛,想不到仲景也學會了這一套。我那裡有什麼消渴之症!我且不吃他的藥,等將來無病時,來給他開個大玩笑。”便將藥單扯碎,順風撒掉了。三個月後,寧遠雖然感到有些頭痛失眠尿量增多,但他仍不在意。六個月後,病勢來得厲害了,每日飢渴難擋,並且小便濃稠。寧遠這才慌了手腳,急忙去拜望張仲景。仲景見狀,長嘆一聲說:“病已進入中消,毒已入內,氣血全消,非人力所能挽回了,還是早日準備後事吧!”寧遠悽悽惶惶回到家中,心中好不愁悶,心想:反正六個月後難免一死,倒不入出門去遊名山大川,樂得快活半年。況且聽說茅山有一道士,醫術通神,只是不肯輕易給人看病,我順便去尋訪了,或者可以得救。於是他就到郡府辭了職務,回家變賣了田產,獨自往深山之中去了。一年之後,寧遠回到郡府,前去拜見張仲景,張仲景一見寧遠,不僅照樣活著,而且氣色極好,脈息平和,甚至還年輕了許多,不由大吃一驚,說:“寧遠,你一定是遇到了神人了!”寧遠把這一年中自己如何到茅山,如何在清玄觀當童僕,老道如何給自己治病,一五一十地給張仲景講了個仔細。仲景聽完感嘆地說:“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我差的太遠了!”說罷便焚香朝茅山拜了三拜,然後對家人說:“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決心到茅山去一趟,拜師學醫。”就這樣毅然離開了家鄉。

張仲景深知,不失時機虛心求教眾醫,博採眾方,集各家之長,融為一體,靈活掌握,是飛速提高醫療技術、造福於人的一條捷徑。然而,當時一些中醫,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子孫,甚至出現了“傳媳不傳女”的信條。自己的女兒尚且不傳,更何況外人。由於醫學知識和經驗長期得不到交流,因而醫療水平提高很慢。張仲景對這種:“各承家傳 ,始終守舊”的風氣十分痛惡,他認為這樣下去“難治大病”,自己總是想方設法來突破這種不良風氣的束縛,儘量把更多的醫療經驗繼承過來。當時南陽有個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沒有子女。他整天發愁後繼無人,飯吃不下,覺睡不著,慢慢憂慮成病了。當地的郎中們來給沈槐看病都縮著頭,老先生的病誰也看不好,越來越重了。張仲景知道後,就直奔沈槐家來。他仔細察看了病情,知道是憂慮成疾,馬上開了一個藥方,用五穀雜糧面各一斤,卵成蛋,外邊塗上珠砂,叫病人一頓食用。沈槐一看這個藥方,心裡不覺好笑,他命令家人把那五穀雜糧同做成的藥丸掛在屋簷下,逢人就指著這藥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親戚們來看望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見過五穀雜糧能治病?笑話笑話!”朋友們來看望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能一頓吃五斤面?滑稽滑稽!”同行的郎中們來看望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我看幾十年病,聽都沒聽說過。哈哈!哈哈!”他一心只想著這件事可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在腦後了,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了,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斗膽在魯班門前耍錛了。”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張仲景的醫聖之路

晚年著書流傳千古

張仲景由於勤奮好學,學問出眾,醫術超群、造福鄉梓,加之為人誠懇,不論貧賤,有求必應,因而南陽老少尊卑,對他都很欽佩、敬重,青年時期已經聞名於全郡。漢代選拔人才充任官吏無考試製度,朝延規定每年郡國首相可推舉一個德、才兼備並且有聲望的人稱作孝廉,憑此資格可出任地方官,孝廉因為是推舉的,所以後人也稱為舉人,漢靈帝在位時,張仲景被舉為南陽郡的孝廉,並因之而出任長沙太守,這時他才三十多歲。

在長沙任內,張仲景並沒有因為每日繁雜的地方政務而沖淡和荒蔬對醫學的愛好和研究。相反,他身為地方長官,從廣泛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了疾病對百姓的危害。一有機會,他便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留心各種疾病,注意蒐集民間方劑,閒暇時間,則召見地方名醫,商討醫理,誠懇求教,以融匯各家經驗,不斷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

公元一九五年(建安元年)以後,大規模的傷寒病又開始在全國各地漫延流行,不到十年時間,僅張仲景自己家族二百多口人就病死了一百三四十口,單因害傷寒而死的就有九十多口,親人的噩耗,使張仲景十分悲痛。“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他深知當時的醫生大多數“不肯探求醫經,推演新知,各承家傳,始終守舊。問病狀務在口舌敏捷,辯脈象按寸不按尺,按手不按足。草率處方,難治大病。”這樣下去,不知還要有多少性命將會喪失在病魔手中。於是,他毅然辭去太守職務,不顧自己五十六歲的高齡,決心住址總結前人的醫學理論,根據自己豐富的臨床實踐,參考一生收集的大量民間方劑,埋頭刻苦著作。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於“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辯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在這部著作中,他就中醫診斷和治療兩個方面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對以前中醫學說中的陰陽五行學說予以新的解釋。系統地闡發了祖國醫學的理論、診斷和治療原則。診斷方面,在辯明症狀時,他分析是陰症還是陽症,由陰陽而辯證論治和理法方藥原則,實際上成了以後中醫的準繩,從而推動醫學向科學化前進一步。

張仲景的醫聖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