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马谡如果不丢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否攻克长安?

陈剑秋说事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根本就不是长安,所以无论马谡丢不丢街亭,诸葛亮都不可能攻克长安。

公元227年,魏明帝曹睿当了皇帝,诸葛瑾、张霸趁机发动对襄阳的北伐攻势。司马懿被给予独自带兵的权限,击败了东吴的攻势,司马懿以此功官拜骠骑大将军,开始了其领兵建政的人生新篇章。从223年至228年,这6年间,曹魏的主要攻势都集中在淮南与襄阳一线,与东吴拉锯作战,所以曹魏的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曹魏之所以如此布局,在于他认为蜀汉国小力弱,经夷陵一战后,已无一合之力,之所以放着不打,畏其路险而已。

诸葛亮在这年底写了《出师表》,率军进驻汉中,蜀汉各路军兵云集前线,是为蜀汉自夷陵兵败后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诸葛亮深知蜀汉国弱,仅有一州之地,百万人口,因此第一次北伐的既定目标是攻取陇右。赵云带1万多人出斜谷,只是用作疑兵,将魏军主力吸引到西南方,好让诸葛亮在西北方做事。

谋算已定。

228年春,诸葛亮誓师北伐。各部军兵踌躇满志,诸葛亮也是意气风发。天水、南安、安定皆降,陇右五郡中只有广魏和陇西郡不肯降。诸葛亮本以为占据陇右会耗费一些时日,没想到天公如此做美,陇右五郡已下三郡。诸葛亮因此得以迅速进兵,打了魏军的时间差,只要再有月余时间,诸葛亮就可以肃清陇右地区的魏军残余势力,从而将凉州等西北地区与关中地区隔断,为蜀汉军队进攻魏国建设一个稳固的桥头堡。

魏国当然也知道其中厉害,因此曹睿命张郃带5万军队火速前往增援陇西郡。曹睿也亲自来到长安督战,并从江淮和荆襄地区调集重兵前往关中。曹魏军来,必经街亭。因此,能不能将魏军拦在街亭之外1个月,就成为了第一次北伐胜利的关键。

可见,长安根本就没有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谋算中。如果诸葛亮大军直出街亭,与曹魏军队在关中地区鏖战,且不论胜败如何,单就千里馈粮就足以将蜀汉拖垮。如曹睿所言,诸葛亮占据汉中,据有形胜,本有优势。可是诸葛亮执意北伐,是舍弃了这一优势,更是让自己露出更大的破绽。如前军不能得胜,后军粮道又被陇西魏军截断,蜀汉军队进退维谷,其势必败。因此,在没有解决陇右这个侧翼威胁前,诸葛亮不会兵发关中。

张郃也是一代名将,之所以后来被诸葛亮所杀,可能也存在司马懿故意要整死张郃的因素,强令他出击败退的蜀汉军队。因此,以5万军队,将诸葛亮军挡住一段时间,撑到援军到来,应不会有问题。曹睿在长安就是援军即将到达的保证,魏军总不会放着皇帝的安危不管吧。

(张郃是魏国名将,为诸葛亮所忌)

至于子午谷奇谋,魏延的计策过于凶险,一旦魏延军被魏军咬住,为了救援这支孤军,将会迫使诸葛亮调整整体经略陇右的部署,可能会提前出现与魏军决战的局面。前文说过,在陇右的威胁没有彻底解除前,蜀汉大军前出关中的军事行动只能胜利,这是一锤子买卖。蜀汉军队的全部家底都在这里,一旦兵败,魏军势必乘势攻蜀,蜀汉政权可能立时就亡了。

所以,即使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的军事部署也是先吞并陇右。然而在诸葛亮经略陇右的过程中,魏国的援军也将源源不断的地到达前线。即使诸葛亮稳固地控制住了凉州,也只是与曹魏重兵集团对峙,如234年的渭水之战一样,同样占据不了长安。

说到底,还是诸葛亮的底牌太少了,他能够拿到牌面上的筹码只有10万军队,而曹魏却有40万之众,鼎盛时当不少于60万。所以,在诸葛亮接受三郡投降时,郡太守就曾对诸葛亮说:“如果你能阻断魏国援军到来,就能占据陇右。如果不能,终将无功。”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马谡以2万兵守卫街亭,确实有难度。但是诸葛亮只是要求一个月的时间,并没有指望马谡能够打赢,拖延时间,才是接听之战的根本。而马谡却“置之死地而后生”,摆出的是决战的阵势。以攻为守,非名将不能为。马谡初临战场,如此弄险,能不败乎?

诸葛亮撤军汉中,还把三郡军民数千家都迁徙到了汉中。“会马谡败,三郡不守,亮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

(虎啸龙吟惊天变)

对此,宋代史学家评论说:“则亮负于民而民不负亮,痛自引咎而谢遣之,使崤陇之民晓然皆知吾心,则后日之举,不患其不至。”这些平民百姓,原本是心向蜀汉才投降的,诸葛亮不能守卫一方太平,已是罪过;再迁徙数千家百姓,则更是让百姓背井离乡,更是罪过了。其他州郡见了,以后还怎么敢投降呢?

迁徙了这数千家百姓,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魏国的实力,却使得陇右地区百姓坚定了跟随魏国的政治路线。所以司马懿听到后,说:“如果诸葛亮日后北伐无能为也,因为他失去了陇右百姓的民心。”


而知而行的历史


诸葛亮的目的是为了占据陇西凉州以获得战马资源跟人口。所以攻打不攻打长安不重要。相反只要控制陇西凉州,与汉中同时出兵,居高临下,长安城又是唾手可得。蜀国跟吴国不一样,吴国起码有长江天堑,而且水战吴国无敌,不说打出去,至少自保有余。蜀国跟魏国那是实打实的陆战,野战。跟魏国打,人,战马,粮草是重点。蜀国地小本就缺人,缺粮,缺战马。而陇西凉州在曹操灭了马超以后就经营多年,且期间并无战事,凉州盛产战马资源。在那个时刻,魏吴正在交战无暇西进,陇西又偏远,且将士久未作战。而诸葛亮准备充足,有一套周密部署,可以说天赐良机。如果一举拿下陇西,控制凉州,守住街亭。那么以地图来看,街亭汉中同时进军,居高临下,关中平原唾手可得,天下两都起码可以先占一个。不得不说诸葛亮是一个很厉害的战略家,也许他军事能力不行。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把子午谷奇谋能吹上天。真不知道冒那么大的险,攻个长安城有什么战略性的意义存在。子午谷全长296公里只有12公里没有河流链接。连续奔袭,且无法带太多粮食,攻城器械,孤军深入,区区两万人就算一个不死全到。一群人在长安城下看风景吗?但凡稍微有点脑子的,坚守不战,饿都能饿死魏延军。再者,即使侥幸攻下,长安城腹背受敌。诸葛亮从街亭到长安,战一路,魏援军从洛阳到长安,急行军。不论是距离还是行军速度,蜀国都不占优势。这种摆明没有把握的事跟有把握占领一州之地,孰轻孰重,心里有杆秤。可以说诸葛亮是一个很优秀的队长,却带了一群坑队员,唯一一个个人能力很突出的还在闹脾气,就是这样。


我的韩信七出七进


这个问题我不想多解释,大家可以翻开谷歌地图看看当时的情况,为什么诸葛亮不选择近道而选择岐山这条道。眼光短浅的是看不到玄机的,比如魏延那个被人称为奇谋的路线吧,我不是说,就算长安被魏延打下来又怎么样?四面楚歌的地形你认为守的到吗?那个时候关羽已经失去荆州,唯一的能打到洛阳路线就只有长安了,要想永久性的拥有长安,西凉一带是必须要收复并稳住的,如果一丢,就算有长安也是空谈。而街亭是长安连接西凉的必经之路,当时西凉一带已经掌控到手,赵云部已经从后方赶来,但是当时的情况是魏国大军已经打到街亭门口了,当时诸葛开会说要人守街亭时居然没有一员大将敢站出来,哦不,除了马谡。而马谡刘备就提过醒,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为什么还要马谡去?那是有原因的,虽然这个马大哥没单独带过兵,去守个卡口还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诸葛亮觉得他能守到,因为诸葛还有张王牌,那就是赵云部,但是谁也没想到,马谡败的这么快,还没等到赵云部赶到就垮了。我想当时诸葛是这样想的,让马谡去锻炼锻炼,稳赢的局势,只要马谡安装诸葛亮的去做,当道下寨,很明显,街亭就那么一条道,守到路口就好了,然后趁魏军攻打马谡时,诸葛亮引赵云部包抄,然后诸葛亮自己再来个亲临战场打打气,这场战就收工了。守好街亭后再在凉州一带屯兵屯粮,稳扎稳打,完全可以来持久战。可是天不帮蜀,第一次伐魏失败后,诸葛就知道已经没有这么好机会了。因为魏国万万没想到蜀国会来的这么快,因为魏国曹操去攻打过蜀国,连曹操都觉得可以不设防的地带居然被蜀国打过来了。


卖地瓜的小男孩


先说好,咱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更不是当事人,所以不能说全部真实历史,只能猜测历史形象。我们从一些史书和个人传记看,先说诸葛亮其实北伐是不得已的,刘备集团成立后,他都属于是外来者,哪怕他号称汉帝皇叔,所以他占据了荆州后,又打西川,之后又打汉中,因为他打过的地方总有人不服,总会在下面使绊子,所以需要打仗显示他的威赫和实力,也包括刘备在关羽死后称帝,这个是比较匆忙,而且刘备的政治格局也基本上是被固定了,荆州旧部第一、刘璋旧部第二、益州本土垫底,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尤其是益州本土士人,诸葛亮虽然做了一些措施,但是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北伐就是一个必然的举措。诸葛亮北伐的时机也不错,开始都比较顺利,一上去,魏国雍州三郡降蜀,但是诸葛亮首次的北伐应该就是西都长安,我估计他自己心里一次是灭不了魏国,也到不了洛阳的,毕竟路线是个很大问题,所以他是要到长安,并且在那里站住脚,这样一来就可以显示威严和实力,并且告诉蜀国刘璋旧部和益州本土文武,蜀国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同样也是警告孙权,所以我们去看诸葛亮的《出师表》,仔细去琢磨,诸葛亮其实已经写出蜀国的内忧外患的。我们现在回过头看马谡丢失街亭,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派他去??别人推荐吴懿和魏延,难道诸葛亮不识人吗?一种是任性、一种是诸葛亮觉得街亭必须由智谋过人的人驻守,马谡是比较有谋略的人,而且跟诸葛亮的关系是恩犹父子,但是马谡还是丢了街亭,也就是魏国打街亭的人智谋应该不在马谡之下(顺便提下,司马懿没参与诸葛亮的首次北伐战争),既然马谡守不住,那凭什么吴懿和魏延就能守住街亭?当然如果马谡侥幸守住了街亭,诸葛亮是可以继续进兵了,但是诸葛亮真的能过曹真大军吗?司马懿是非常赞成曹真这个人的,有勇有谋,所以哪怕诸葛亮到了长安脚下,都很难攻下长安,就算攻下长安,也难以过潼关,所以就算是马谡没有丢失街亭,诸葛亮也难以到长安,更难以灭魏国。


苏霸赛压锦


不能,就算街亭不失,蜀国也无法长期在陇右立足,后勤和国力始终是困扰着蜀国,让蜀国无法取得更大的军事成果的根本原因!以蜀国的国力,只能和魏国打耗时较少的歼灭战,而且是己方歼灭敌人自身损失不大的歼灭战,拉锯战蜀国是玩不起的。

试想,若是街亭不失,按照剧情发展下去,蜀魏两国之间的战争不就会朝着拉锯战的场面发展下去么,而拉锯战是蜀国玩不起的,所以即便是马谡不失街亭,猪哥亮仍然是无法收复长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