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原子弹爆炸号称一百年不能居住,为何日本几十年就成了繁华都市?

Domilo


关于“原子弹爆炸号称一百年不能居住”这个结论,科学界好像也没有什么准确的说法说这句话一定是正确的。

关于这一点与核事故中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之间的区别很大。主要原因就是核爆炸之后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衰变的速度很快,而且与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是不一样的,此外两者的当量也是不一样的。

核爆炸之后会产生什么物质?

仅以美国在长崎丢下去的原子弹-小男孩为例,二战时美国在长崎丢下去的原子弹采用的核材料为铀-235,这种核材料在发生核裂变之后,会产生大量的衍生物,其中对人体有害的的物质主要有:碘-131、铯-137、锶-90、钚-239。

这四种物质中碘-131、铯-137、锶-90的半衰期比较短,分别为8.3天、30年和29.1年,也就是说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在经过超过70年的时间,早就已经衰减成其他物质,已经没有了毒性。

核爆炸的方式采用的是空爆模式,当量也并不大。

此外小男孩的爆炸材料中的60公斤铀-235中,只有大约1公斤铀发生了反应,这个爆炸当量大约只有1.7万吨TNT,其爆炸威力其实并不大,采用的放射性核材料也并不多,这无疑也减少了核爆炸之后产生的辐射对长崎地区所造成的影响。

而且小男孩原子弹采用的爆炸方式是空爆,这就使得在小男孩爆炸之后,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已经被抛射到高空大气中随风带飘散到了其他地方,而本地虽然也有放射性残留,但是在经过多年的衰变之后,人类基本上已经可以进入了。

核爆之后日本政府做了那些处理。

长崎原子弹爆炸之后,日本政府在后来对长崎地区进行恢复重建时,也采取了不少的处理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对中心部分地区采取更换地表土的方式进行修复。

因为长崎原子弹爆炸采用的是空爆方式,所以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都会沉积在地表,如果将地表上的土壤进行清理移除,那么对于减少核爆炸后期的放射性物质辐射,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

当然了,在二战结束后的早期,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对于放射性物质污染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意识的,在爆炸发生后没有多久,日本政府就开始了对长崎地区的重建工作,这也导致了进入长崎地区的日本人大量遭到了放射性污染,体内出现出血、肿瘤等放射疾病。这也证明核武器爆炸之后的放射性污染也是非常强烈的。


落下m


其实,并不是说原子弹爆炸后就多年不能居住,而应该是说遭受严重核污染的地区,才长时间不适合人类居住。而日本遭受核武器打击的广岛和长崎,由于当时的核污染程度并不大,加上污染物散去得快,因此并不影响这些地区的人类居住和生产发展。

与之相对应的切尔诺贝利,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其辐射方式和严重程度,都不同于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所以,时至今天,这些受辐射影响的地区,还被认为不适宜人类的居住。

首先,造成广岛长崎与切尔诺贝利情况截然不同的原因,最主要是两者核污染方式的截然不同;

二战末期,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放的是原子弹。其核污染性质属于“核爆炸”,因此持续性并不长。当时,核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蘑菇云,带动核辐射的尘埃上升至平流层,而平流层有着相当平稳的气流,进而把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大量吹走。

但切尔诺贝利则不同,核污染性质属于“核泄漏”,具有很长的持续性。如果当年苏联无法完成切尔诺贝利核石棺,堵住污染源,那么核泄漏将会不断的持续。因此,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可怕程度,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切尔诺贝利事故,也成为首例被国际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核事故。(另一例则是2011年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这才是为何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打击后,当地很快就又发展成为城市,而切尔诺贝利一带至今也还是无人敢住的原因所在!

其次,两者的核原料当量也同样差距甚大;

当年美军所投放的核武器,虽然破坏力也还是很惊人,瞬间就带走了几十万小日本的性命。但那毕竟还是第一代核武器,因此不论当量还是装药量,其实都无法与现代核武器相比。比如:投放到广岛的原子弹“小男孩”,其威力为1.7万吨当量,但里头的铀实际上只有64千克,而且当中只有不超过1千克的铀参与了核裂变,而真正转化成能量的物质更是只有0.6克。

可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爆炸使核电站内的四号反应堆完全被炸毁,内部的8吨强辐射物质被泄露,其辐射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400倍。

此后,大量外泄的核辐射物质随风飘散,包括今天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许多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核辐射污染。核辐射物质甚至还不断飘散至东欧地区、北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地区。其辐射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而这些正是为何日本的广岛长崎遭原子弹打击后,很快又发展成大城市;而切尔诺贝利地区,却至今仍无人敢住的原因所在!



这些历史要读


都说二战是在广岛、长崎上空燃起的核爆的火焰中结束的,而到了今天,广岛长崎两座城市依旧繁华。回想同样遭到过核事故的切尔诺贝利,再想想受到核爆伤害之后痛不欲生的人,别说人类了,任何生物在受到核辐射之后都会枯萎衰败,那日本却没有成为一片废土,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没有面临浩劫,首先我们要谈到这颗核弹的质量。那个时候,美国刚刚把研发的核武器拿出来用,这两颗刚刚面世的核弹还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也就是威力不够大。最初的两颗核弹并没有产生美军预期的爆炸效果,而是远小于预期的威力,不过美军仿佛提前预知了这点,就十分放心地把它们拿来投入使用了。

冷战结束之后,包括苏联在内,美国科学家也相继提出了“核冬天”理论。该理论使用了多组数据、多个实验结果佐证,极力证明核武器的威力大得超乎想象,被核武器轰炸过的土地将寸草不生、变为废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想必他们夸大核武器功用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对人类文明的负责任和道德感,有意夸大核武器威力,以抑制各国对核武器的使用。

不过,这两颗核弹还是在广岛长崎投下了,但却并没有给两座城市造成预期那么大的伤害。这还有一点关键原因,就是两颗核弹的弹头在到达日本的土地之前——在高空就引爆了。

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和广岛长崎的核爆还是有一点区别的,由于美国投下的两颗核弹在空中引爆,这种引爆方式导致辐射粒子在土地上停留的时间很短,又被日本沿海的海风很快就吹散,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来说,为土地上遗留的放射性物质很少,广岛长崎受到的损害基本也是纯粹的爆炸所产生的。所以这片土地过了几十年后,依旧繁华如一日,也没出现什么畸变物种和儿童,看起来相当和平。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站在日本国家的角度看,其实让本就国土面积不广的日本舍弃掉这两座城市也不现实。众所周知二战结束之后的日本政府虽然是败方,但依旧很要面子,具体就表现在要重建广岛和长崎上。在检测了这一片的数据没什么大问题之后,政府就开始大力重建广岛长崎了。

不过虽说如此,要是环境监测指数不达标,政府肯定是绝对不给这片地方住人的,最好的解释在于原子弹的辐射并没有之前传言中的那么强烈,至少在十年后能够达到轻松入住的标准。如今的日本不仅重建了广岛长崎,还在爆炸中心修建了公园,供游人观赏。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还有不定期抽奖送红包哦。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首先

抛开剂量谈影响都是耍流氓

广岛的小男孩,当量1.6万吨,内部的浓缩铀是60公斤,冲击波摧毁了十几平方公里

但是根据后续数据推算,广岛的原子弹有效裂变的比重非常小

作为核爆本身,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是高空爆炸,广岛原子弹爆点在离地600米左右,辐射物来了个天女散花,或许可以飘得远散的匀,但是对核爆中心的影响也相应削弱了

空爆时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源都扩散在空气里,随着不断扩散,浓度会一直降低,一般来说空爆核弹在两周后辐射强度就会降低到人体可以短时间承受范围,再过一段时间就能降低到自然水平,换句话说广岛早就跟其他城市的环境没啥区别了。

而且初期的小男孩和胖子,辐射物量本身比较小,核爆后又不能持续产生辐射物,核爆最可怕的后果是大量的核辐射带来的影响,而高温和冲击波造成的伤害是可以很快(相对)恢复的,所以并不为怪

关于辐射,核爆产生的辐射与核电站泄漏产生的辐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核爆产生的核素大多为短半衰期,所以过一两年就没事儿了,核电站产生的核素长半衰期的很多,因此很长时间内都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相比之下,核电站泄露才是真正的长时间污染,因为核电站的放射源多,又不能扩散掉,只能留在那里不断放出射线,所以污染时间才长,比起早就归于平静的广岛,目前还在泄露放射性物质的福岛才叫可怕。

此外,在原子弹爆炸后大概一个月,有一场台风袭击了九州岛。那场台风带来的降水很大,令广岛市区大规模洪水泛滥,淹没了很多地方。但也恰好是这场台风,对广岛核辐射净化起了很大作用

再次,纵然后续辐射灾难比预计的影响会小一些,但是并不是说没有,据统计除了直接死去的十数万人,间接致死于核爆的日本人也已经超过10万,至于究竟当地的核辐射残留或许相对较多,但对人类影响已经微乎其微

此外即使是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地方,照样生机勃勃,所以说我们对于核辐射,核武器的认识,肯定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


小布人文


核武器的问题,还是都问W君吧。

就拿长崎说吧: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在原子弹爆炸点的位置修建了一个公园以纪念这次打击。

公园内有一个喷泉就是原子弹当年的爆炸点了。爆炸点的周围还修了一个景观矮墙。

中央有一个小纪念碑。纪念碑的下方的金属小蘑菇就是当年核爆炸的精确位置了。

在公园内随处可见的是当年爆炸点周围的建筑残骸。

现在这个公园是长崎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里面还有大量的其他国家赠送的纪念碑,其中就包括我国送的一座雕像:

这座和平少女像是我们在长崎核爆炸30周年的时候送的。

题主可以看到这里并不是寸草不生,不适合居住吧?

核爆炸的辐射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可以自行修复的。主要是因为核弹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东西的半衰期从几天到几十年不等。而且核弹内到铀和钚的含量其实只有几十千克,并不是特别难清理。核弹爆后百年寸草不生说的是很不科学的。

即便是有几百吨放射性燃料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其周边的动植物现在还是存活的。

只不过有些动植物收到的放射性很严重严重畸形了。

对于原子弹爆炸和核电站核泄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量级参考。

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分别是1.5万吨当量的“小男孩”和2.1万吨当量的“胖子”。

下面就是小男孩的等比例模型:

小男孩原子弹是一颗以铀-235为主要裂变原料的枪式核弹。其内部装有大约64千克的铀。在爆炸的时候,有大约1千克的铀参与了爆炸反应,而直接转化成能量的铀-235却只有不到1克。

这是小男孩相关的数字资料,先记着,一会说区别。咱们再说“胖子”。

“胖子”是美国的标准第一代核弹。除了爆炸的这颗“胖子”外,美国还生产了大量编号叫做MK4的核弹,其结构和特征和“胖子”是完全相同的。

“胖子”是一个典型的钚內爆式核弹,其内部有一个6.4公斤重的钚-239球形核心,在爆炸的时候大约有1千克的钚参与了反应,释放了大约88太焦的能量。计算一下则也是大约消耗了1克多一点的钚-239。

在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一部分放射性材料分裂产生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大量释放的中子被周围的物质所捕获产生感生辐射。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核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其实是很少的(当然前提是要和什么比)。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核弹里面就那么几公斤或者几十公斤的核材料。并且——即便是没有反应掉的核材料也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以小男孩为例,内部装的64千克铀在原子弹爆炸瞬间其实就已经汽化了。汽化后基本上就会充满整个原子弹爆炸的火球。也就是大约半径180米左右的空间内会相对比较均匀的分布。

那么这里就得说火球的体积了,180米半径的话,一个球体大约是24429000立方米大小。64千克的核材料完全汽化后,平均每立方米的铀只有0.0026克,这是千分位的数值。基本上是属于一个很低很低的量级了。而且这些火球内的铀还会随着大气扩散开来,随着大气参与稀释很快大气中铀微粒的浓度就会降低到百万分之零点几的级别。所以基本上可以这样说,靠核材料造成的污染是及其有限的。

核爆炸中的核辐射其实主要来自于爆炸瞬间以及爆炸之后的感生辐射。但瞬间的核辐射很快就会消失,而感生核辐射则会在爆炸后的几周至几个月内降低到安全水平上。

这也就是说核爆炸的辐射其实并不长久。

反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样的的事故,在爆炸的时候有大约50吨的核材料烟尘进入了大气。这可比原子弹爆炸几公斤、几十公斤的量级大了很多,而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并不是核爆炸,爆炸温度没有那么高,也不会产生一个直径几百米的火球让核材料均匀分布。因此,大量的放射性材料就泄露到了核电站周围,这样此消彼长浓度就是核爆炸的几万倍。

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再看,由于不是核爆炸,泄露出来的还是较为原始的铀、钚、镎这样的长衰变周期的放射性物质,因此,这块地方的放射性则会真的需要到几十万年后才可以降低到安全水平。

当然了切尔诺贝利地区也并不是没有人敢住,还是有一些居民的。在距离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距离400公里左右的隔离区内,现在还有一袭人坚持住了下来。

——距离、空间和时间 往往都是稀释伤害的有效手段。有十几年的时间(用不了几十年),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原子弹的位置其实就已经适宜居住了。


军武数据库


原子弹爆炸之后号称一百年不能居住这说法有些夸张了,毕竟曾经没有人实验过,只是美国科学家的一种猜测。但是很多人就会问了,美国在日本投放两个原子弹之后为什么日本在短短几十年之后就让他变成了大都市呢?这和预测的100年也相差太大了吧,说到这里,这可能就要涉及到当年美国投放原子弹的爆炸高度,原子弹的重量等等问题上了,这些方面的不同也可以使得原子弹的危害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当年在日本投下的其中一颗原子弹是代号叫小男孩的,这颗原子弹采用了64公斤的铀235,投放是过程是经过了严密的实验的,由最优秀的B29轰炸机投放,并且采用空中引爆的方式,预定高度是600米,当时就造成了广岛数十万人死亡,后期因为辐射等等原因有死去几十万,可见威力还是挺大的。



但是就比较而言,这比科学家预想的威力要小很多,首先因为装药的量比较少,其次就是利用率的底下的问题使得在原子弹爆炸之后没有产生更多的持续危害。除了这个自身的原因之外就是因为当时美国采用的是空中的引爆方式,而不是在落地之后再爆炸,仅仅是这个方式就使得爆炸产生的危害减少了很多,爆炸之后所有的有害物质便挥发开来了,放射性的物质没有集中在中心区域便很难造成百年寸草不生的情况。



原子弹爆炸之后产生的致命性物质有四种,冲击波,光辐射,放射性辐射和放射性物质的核辐射,前面的三种在爆炸一段时间过后便会消失,而造成科学家预言的百年寸草不生就是因为第四种东西的存在,这种东西可以造成上百年的持续破坏,但是广岛所处的地形比较特殊,靠近海岸,所以海风,雨水等等方面的原因都可以使得这种物质得到一定程度的稀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慢慢消失。



而日本在投降后进行重建的时候也对爆炸中心区域的土地进行了一层抛光,也就是把曾经被破坏的土地进行铲除,这样以达到人们生存的标准,综合以上的原因,日本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肯定可以恢复到被炸之前的样子。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在二战进入最高潮、最白热化的时候,因为日本人抵抗顽劣的原因,美国人把他们辛辛苦苦研究制造出来的原子弹丢在了日本广岛与长崎两座城市。

动人而璀璨的核焰火如同美丽的花朵一般在这两座城市缓缓绽放,在把这两座城市拖入地狱的同时,也给世界营造出了一丝令人无法忘却的美感。

原子弹爆炸和核泄漏的原理

原子弹的爆炸是通过完全裂变核物质所引发的,威力极其惊人,在爆发的同时会带来超高温与毁灭性极其之强的冲击波,与此同时虽然会带来很强的核辐射,但是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核辐射是短暂性的,虽然在爆火乍过后会有所残食,但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会被自然逐渐稀释掉辐射的影响力。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有很大的可能是把原子弹爆炸和核泄漏搞混淆了,首先我们要知道,原子弹爆炸和核泄漏是根本不同的两件事情。

首先一颗原子弹的核装量最多就几十斤,但是核电站就不一样了,核电站的核物质是以吨来计算的,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泄漏,虽然不会造成原子弹那么恐怖的杀伤力,但其中散发出来的辐射却绝对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核物质不完全裂变产生电能,而核泄漏就是这些核物质在不完全裂变的过程中不小心渗透出来的突发事件,和原子弹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而相比对环境的影响来说,核泄漏绝对远超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以及福岛核泄漏事件。

因为虽然原子弹可以将一座城市夷为平地,但是在爆炸过后,这些城市仍旧是可以继续住人的,但是核泄漏就不行了,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中有两件非常重大的核泄漏事件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核泄漏,这一场泄漏直接导致了一座城市变成了无人能踏足的死城,因为受到核辐射的影响,起码有十几万人在后来痛苦的死去,在死去的过程中,他们的内脏、皮肤或者溃烂或者畸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痛苦万分的。


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欧洲,也陷入了恐慌之中。

2011年的福岛核电战泄漏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在福岛发生核泄漏的时候,日本首相给日本自卫队下达了清理核废料的任务,但是最终被日本自卫队的全体成员给拒绝了。

因为有着切尔诺贝利前车之鉴的原因,根本没有人敢去清理核废料,最后是在一些70岁以上老人的自告奋勇下,福岛的核废料才开始进行了清除。

在前段时间还有新闻报道出日本人以研修生的名义从越南骗了很多人到福岛上清理核废料,由此可见核泄漏的影响之大。


如果从量级上来说,福岛核泄漏是要超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但是因为福岛临海的原因,在核废料被日本人冲入了太平洋之后,核辐射对人们的影响才没有那么恐怖,而切尔诺贝利就不同了,因为身处内陆,所以就造就了悲剧。

关于美国投原子弹的谣言

自从当初广岛、长崎被美国人扔了两颗原子弹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两座城市又重新恢复了生命力,焕发了异样的光彩,拥有了以前所没有的繁华。

因为对原子弹爆炸以及对核泄漏了解不够清楚的原因,所以一个谣言就流传了开来:

不少人因为广岛、长崎恢复迅速的原因,所以对美国人向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的事实感到了质疑,他们举出了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例子,觉得这两座城市在核泄漏之后受影响这么大,而广岛、长崎不受什么影响的原因,所以就将原子弹事件称作了骗局。


然后他们举出了日本人在战后对美国人毕恭毕敬的举动,无不想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对的。

但其实这种说法是根本不可信的,只要分得清原子弹爆炸和核泄漏区别的人都能察觉得出这种说法的荒诞。

日本人对强者的崇尚

至于日本人为什么对美国人毕恭毕敬,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崇尚强者,唐朝时期,日本人在白江口被大唐军队击败后,他们全面学习起了大唐文化。

在近代史的黑船事件发生后,日本人要全面学习起了欧美文化科技。

从日本人的性格上来看,他们对能打败自己的人是没有太大脾气的,他们对强者保持了绝对的崇尚,他们会汲取对方优秀的地方然后转化为自身的优势。

二战之后,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和美国人紧密联系了起来,并最终凭借着美国人的战争援助开始完成了战后的腾飞。

所以说这个提问是错误的,原子弹的爆炸根本不存在100年不能住人的说法,如果是大规模的核泄漏的话,倒有可能制造出一个永久性的死亡禁区,因此我们要把核泄漏和原子弹爆炸区分开来,原子弹下无冤魂,当时死在原子弹下的都是日本这台恐怖战争机器的零件。


孤客生


原子弹爆炸号称一百年不能居住,日本几十年就成了繁华都市,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日本当年遭受原子弹爆炸的城市只有两个:广岛和长崎。她们分别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被投掷代号为“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两颗原子弹在爆炸当时就造成了7万人和10万人的死亡及失踪,而此后到1950年由于放射性造成的癌症等相关疾病共有20万人和14万人。而据2010年的最新数据,广岛因原子弹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26万人。可见,原子弹的危害绝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过去的,因此无论广岛和长崎现在多么繁华,也仍然处在原子弹引起的核辐射的威胁之中!

而为什么原子弹即使爆炸过后数十年,都有如此大的威力,主要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核反应有关。在核反应过程中极具放射性的铀元素要衰变成相对放射性极低的铅元素需要很长的时间,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甚至铀元素衰减一半的时间都需要45亿年。因此,一旦一个地方被核辐射污染,那么要想清理,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证明,广岛和长崎仍然是核辐射的灾区,核辐射的阴影依然存在!


地震博士


以前一直有这么种说法:核武器爆炸后寸草不生,上万年无法住人,这种说法其实是对核武器的作用做了夸大。广岛和长崎原子弹受到装药重量、爆炸位置、爆炸环境等等综合作用并没有形成上百年的恶性后果,更不存在寸草不生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但切尔诺贝利也没有寸草不生的情况,反而是各种生物生存的天堂。

开头先插个题外话,很多人认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也是核反应堆核爆炸,其实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反应堆内蒸汽聚集发生爆炸,在爆炸的同时大量带有辐射的蒸汽和尘埃从破裂口向外逃逸。核电站用核燃料浓度达不到直接爆炸的条件,浓度一般在20%一下,武器级核燃料浓度超过90%,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高度白酒能点燃啤酒点不燃。

回到广岛问题上,投掷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为枪式起爆方式,装药为64公斤铀235.由B29轰炸机空投,起爆高度设定为空中600米。为什么广岛之后之后能迅速恢复,这与小男孩本身装药和爆炸高度有关。

1.小男孩装药量少而且利用率非常低,内部装药64公斤,实际在链式反应瞬间参与反应的不到1公斤,利用率仅1.5%左右,而且爆炸完就结束了,没有新的核物质生成。而切尔诺贝利仅泄露出去的放射性物质就达到8吨,1.5对比8吨可以说很少了。而且切尔诺贝利由于是核电站,内部核燃料都是深度反应,产生了大量其他高放射性产物,所以实际上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严重程度和辐射水平远远高于广岛原子弹攻击。

2.广岛原子弹是距离地面600米处爆炸,空中爆炸产生了类似于天女散花的效果,将放射性物质大面积扩散而不是集中在爆心区域,这就减弱了爆心区域的辐射水平。而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使得很多核尘埃被扩散到很大的区域,降低了爆心的尘埃集聚水平。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在地面发生爆炸,爆炸中心土壤核物质聚集程度要高于广岛。而且切尔诺贝利放射性物质达到8吨,聚集效果非常明显。

3.广岛在海边上,受到海上影响比较大,核爆之后来自海上的风会带走相当一部分放射性物质。

4.异地重建,广岛在经历原子弹爆炸后进行了异地重建并将相当一部分土壤进行了铲除。

所以综合了广岛的地理环境、小男孩的装药量还有空中爆炸的模式使得广岛在短时间内就恢复到正常的辐射水平。这是与核电站爆炸有很大区别的,实际上核电站由于放射性物质量非常大而且副产品放射性强,一旦发生事故其产生的后果比原子弹要高。

最后我说点别的,看到有些人在这宣扬原子弹轰炸广岛是假的这种观点,你们看地摊文的时候能不能也带着脑子?

比基尼环礁在经历过23次核爆,但是在1997年达到人类居住标准,难道这23次核爆都是假的?难道美国也是在比基尼环礁引爆了23次弹药库?

那些说广岛的蘑菇云是因为击中弹药库产生的,动脑子想想,在战时交战地区把相当于1.5万吨TNT当量的炸药存放在一个弹药库中?日本脑子是不怎么好用,但是不至于蠢到把能瞬间摧毁一座城市的炸药堆在一个地方。而且广岛弹药库被击中那么美国这么幸运的在3天之后准确击中了长崎的弹药库?日本在广岛弹药库被击中之后无动于衷的还傻傻的让长崎那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的炸药堆在一起?

其次,有人说爆炸后根本没有核辐射,那么如何解释战后广岛白血病发病率是其他地区的17-20倍?如何解释受到核辐射的人死亡时癌症率比其他地区高42%?别告诉我是你们去故意传染的。

还有,在爆心周围那些瞬间变成等离子体留下影子的事例比比皆是,那么你们告诉我什么弹药库爆炸能产生那么强大的光辐射能在瞬间让人灰飞烟灭?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各种视频照片幸存者调查报告你们选择性忽视,非要去相信那些地摊文?仅仅被击中一座弹药库日本用得着那么急着投降吗?你们说这些话对得起那些在二战期间为正义殉职的官兵吗?


雏菊西瓜Peterpan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盟军的三面夹攻下宣布投降后,战场上的法西斯国家,剩下的日本在苦苦支撑。为了逼迫日本投降,此时将原子弹研制成功的美国,决定对日本进行原子弹打击。1945年8月6日,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强大的杀伤力造成了是日本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恐惧。日本军国主义依旧苟延残喘的时候,三天以后另一场厄运,同样的发生在日本长崎。



原子弹投放以后美国日本几乎向全世界宣告百年之内广岛和长崎不能在居住。然而战后不久,广岛和长崎便又重新回归,开始重建并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这不禁让人称奇,甚至有人开始怀疑二战中美国究竟有没有向日本长崎投放原子弹。对比在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不仅使得当地变成一座空城更是到今天仍然有人生活在核的阴影下,畸形儿,重病缠身等情况依旧发生在当初核电站周围群体中。


但是我们阅读相关资料就可以发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所散发的核辐射能量药远高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据说要达到400倍以上。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中,携带有60公斤的铀,在爆炸过程中裂变的又只有一公斤。不管是“小男孩”还是“胖子”,两颗原子弹都是在距日本地面550米的空中发生爆炸。在两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分别造成了广岛,长崎7万人和4万人当场丧命。有相关资料记载广岛和长崎因为原子弹爆炸的持续影响达到了30多万人。原子弹将多山的长崎改变了地形,很多山体直接夷为平地。在爆炸范围内的就是连蟑螂都惨遭灭绝厄运。


所以这两颗最开始的原子弹,也是唯二使用在战场上的两颗原子弹,他们在爆炸时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是他们留下的辐射肥料还是相对较少的,但是也造成了长时间的影响,只是没有100年。这一方面除了能量相对较小,也与日本海洋性气候多雨多风,天气的多次冲刷有极大的关系。再加上空中爆炸很多废料滞留于空中,甚至升到了更高层,向其他地方飘散,分散了辐射量。

不管如何来说,战争是可怕的,原子弹是可怕的,我们爱好和平,向往和平,愿永远没有战争,没有核武器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