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疫情來襲,“錢多”、“活少”、“離家近”更加遙不可及

一場疫情打破了職場的“鄙視鏈”,曾經搞IT的、搞金融的,總對朝九晚五上班的有些小歧視,覺得自己996,他們不過就是955而已,而坐辦公室的又看不上線下銷售、線上微商,覺得無非就是油嘴滑舌全靠說。

而疫情襲來,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除了國家公務人員、前線抗疫情的醫護人員、保障人員,其他人全都變成了在家辦公007狀態。

而所謂的“職場鄙視鏈”,無非就是社會文化導致的職業認知偏差。

勞倫斯· 波特在《 禪宗與生活的藝術》裡說的,“ 社會教給我們的道理就是物質至上,只在乎那些可以‘ 計算’ 出來的東西”。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什麼是好職業?在別人看來有錢、有權或有地位,風光無限。然而當所有人都悶在家裡,三天不洗頭,穿著睡衣幹活時,似乎這些優越感都不再明顯。

所有看似有著“高低貴賤之分的工作全都被拉回了同一起跑線,人人都找不到”錢多、活少、離家近“的滿足感了,而這並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沒有學會MPS模式。

一、什麼是MPS模式。


MPS模式指的是意義(Meaning)、快樂(Pleasure)和優勢(Strengths)。尋找適合的工作(可以發揮我們的優勢和熱情)通常是很有挑戰性的。

其實所謂“錢多”、“活少”、“離家近”並不僅僅是普通的字面含義,深入思考,它體現著人類的內在需求。結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進行如下拆解: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二、為什麼“錢多”、“活少”、“離家近”這麼難實現?


“錢多”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人們想要付出和回報成正比,在工作上受到了肯定和重視,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尊重和成就的幸福感。

“活少”意味著工作時間具有彈性,可一定程度上自由掌控,讓人擁有可以兼顧家庭、社交和身心健康滿足感。

“離家近”除了代表著減少通勤帶來的時間浪費和身心疲憊以外,也代表著希望可以與家人、朋友更多相處的需求。讓自己獲得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掌控感。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其實,能夠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僅僅取決於人類的認知與評判。

不是“錢多”、“活少”、“離家近”難實現,幸福感、滿足感、掌控感,這些本就是因人而異,而我們之所以得不到,是因為將“錢多”、“活少”、“離家近”的衡量和判斷標準交給了別人、交給了社會世俗,而自己,早就在別人的評價裡迷失了自我、忘記了初心。

1.為了功成名就而奮鬥,往往陷入“溺水模式”,錢多活多離家遠

《幸福的方法》書中提到“溺水模式” 有兩個特點:有從痛苦中解脫的強烈願望;一旦解脫,我們常會把那種舒適誤認為是幸福。

年僅32歲的曉琳已經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層,在北京有房有車。在普通人看來,可以說是功成名就了,可她自己並不這麼覺得。為了儘快晉升到總監的位置,上著007的班,賺著年薪70萬的薪水,但過得不幸福、不滿意,更沒有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最後呢,錢多了沒錯,但活多到投入和回報永遠不成正比,無法兼顧家庭、沒時間社交,過的很不幸福。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2.為了該做的事情而奮鬥,會陷入“習得性無助”,錢少活多離家遠

大部分人,都會因為社會和世俗的普遍認知,而放棄想做的去做該做的,最終該做的做不好,想做的沒做成。

就像《幸福的方法》中所說“人非常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當失敗或無助時,我們經常會選擇放棄,甚至感到絕望。”

小娜按照父母的要求進入了事業編單位,在父母眼中是個體面的工作。可小娜卻深陷痛苦中又無能為力。最基層的財務崗,工作極其單一,辦公室的大姐們看她年齡小,工作也都推給她。

疫情爆發後,小娜從大年初二就到崗值班,說好的輪班就變成了她一個人的997。幾次跟爸媽提出要辭職,都以這份工作體面而否決,還不到30歲的她,無力反抗,似乎一眼就看到了老。

而許許多多人跟小娜一樣,趕著錢少活多離家遠、自己還不願意做的所謂“體面”工作。慢慢失去了曾經的夢想和希望。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3.為了短期利益而奮鬥,陷入“享樂主義”,看似錢多活少離家近。

當然,這世界上也有另外一種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信奉著及時行樂、逃避痛苦的人生格言。

相信每個人身邊都存在這樣的人,上班遲到、下班早退,只要不會被開除,好像公司員工守則的下限就是為他量身定製的。工作吊了郎當、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就是真人版的“死豬不怕開水燙”。

你問他有什麼職業規劃和目標夢想,他會告訴你上一天班賺一天錢蹦一天迪,再配上一句港片裡的經典臺詞“做人吶,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這種人就是典型的“享樂主義型”,自以為享受當下、極盡快樂,實則就是浪費時間、透支生命。

《幸福的方法》中提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冷血的歹徒被警察打死後,被天使應允了不勞而獲、整體吃喝享樂的生活。當他實在耐不住寂寞,向天使請求去就算去地獄,也要離開時。天使變成了魔鬼,告訴他,其實這裡就是地獄。”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三、善用MPS模型,找到屬於你的“錢多”、“活少”、“離家近”


1.四個象限特殊日誌法,找到你的人生幸福感

想在工作中受到了肯定和重視,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尊重和成就,得先搞清楚,現在的你,正在按照怎樣的人生模型生活著。

《幸福的方法》中作者講四種人生模型總結為四種漢堡。素食漢堡對應忙碌奔波型人生,垃圾漢堡對應享樂主義型人生,最差漢堡代表虛無主義型人生。

雖然不知道現在的你屬於哪種模型,但如此類比,我想你肯定哪個都不想選。當然,作者也提出了第四種漢堡就是“感悟幸福型”漢堡。

作者這樣描述它:“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夠享受當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過目前的行為,他們也可以擁有更加滿意的未來。”

而這,可以使用“四個象限的特別日誌”法,讓你從既往人生中自省,逐漸靠近“感悟幸福型”的人生。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回顧自己以往的生活,在這四個象限中,分別記錄自己在某個人生階段或者某件事情上的選擇符合那種人生模型。

忙碌奔波型,可以記錄下你忘我忙碌的經歷,思考原因,以及對你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享樂主義型,記錄你只顧享受的經歷,思考從中得到了什麼?又損失了什麼?

虛無主義型,記錄那個令你特別痛苦或絕望的時刻,描述當時以及現在對它最深刻的感受。

感悟幸福型,描述你人生中特別幸福的時刻或經歷,重溫當時的感受,並記錄下來。

使用四個象限的特殊模型,可以在這一週、一個月或一年的時間維度中,對自己的人生就是覆盤和反思,而在虛無主義型、感悟幸福型兩個象限內,要儘可能選擇不同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來記錄和描述。

“人和事業一樣,也有利潤和虧損。但不同的是,衡量人生成就的標準既不是金錢,也不是譽、 聲望或權力。 衡量人生成就的標準應該是幸福。聲望和金錢都只是實現幸福的手段。”《幸福的方法》寫到。

而當你不斷用“四象限”來審視自己的人生時,記錄人生高光或低估時刻的感受,你會慢慢從內心出發,在工作中找到擁有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的幸福體驗,而這,恰恰就是人人都期望的“錢多”的工作。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2.善用GTD高效工作法,讓你的工作告別996

GTD是“Get Things Done”的縮寫,意識是“把事情做完”,是由戴維·艾倫《搞定》系列書籍中提到的高效工作法。分為捕捉、明確意義、組織整理、深思和參與/行動五個步驟。

以前面提到的曉琳為例,她的工作和生活顯然已經處在了失衡的狀態,而運用GTD高效工作法可以讓她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掌控感,從而實現對工作時間的彈性管理,對家人、親友的交流與關注。

1)捕捉:搞清楚現有的狀況,並把所有事情都列示出來。

曉琳可以採用我們常說的TO DO LIST,在每天早上起來後,把今天所需要完成所有事情(包括工作、生活、社交)都列在待辦清單上,而這個待辦清單並不意味著她要全部做完。

這是利用了“吉德林法則”,也就是把難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一半了,因為只有認清若問題,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比如,曉琳當天需要完成的內容如下: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2)明確意義:區分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

運用美國時間管理大師史蒂芬·科維發明的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的四象限法則進行分類。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例如緊急情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限時完成的工作或會議;

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例如準備工作、預防措施、人際關係的建立或個人能力的提升;

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信件、報告、會議或迫在眉睫的急事;

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忙碌瑣碎的事情,不重要的會議、電話或郵件等。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根據四象限法則,曉琳將一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分類填入重要、緊急的表格中,明確各項事務的先後順序。

3)組織管理:到底如何開展工作。

《搞定3》中作者提出了3D原理,可以幫助我們區分,處理各類不同層級事務的方式。

第一個D:“DO”,如果事務緊要並且短時間內處理掉就親自處理;

第二個D:“Delegate”,是分配、委派的意思,也就是如果你自己親自做費時費力且效率不高,或重要級相對靠後的事情,就可以分配給其他人來做;

第三個D:“Defer”,是臨時擱置的意思,如果暫時意義不大,但未來有可能變得意義很大的事情就可以歸為此類。

按照3D理論,曉琳可以把她當日的安排,做如下分配: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對於Defer中的事項,可根據前面兩部分事情的完成情況,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逐一完成。

4)深思:及時覆盤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對於工作、生活的覆盤和反思,應該貫穿我們生命的點滴之中。對當今職場精英來說,並不是必須做到吾日三省,但至少每晚睡前在早上的清單後,隨便寫上幾筆今日的反思和自省,足以在個人工作和成長之中,快速從量變達到質變。

5)參與與執行

當曉琳完成了上述四步以後,可以讓她做到排除各種干擾信息,將自己有限的精力聚焦於高效的執行層面。如此以來,既能做到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準時、高效完成,又能做到將部分工作分配下去,提升下屬的工作能力,同時還能留出時間享受生活、陪伴家人、進行自我提升。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3.成立你的“幸福董事會”,獲得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

人類是群居動物,當我們受困於工作時,疏離了與父母朋友的聯繫,“離家遠”的狀態就會被無限放大且延伸,讓人無法從既有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中感受到幸福。

《幸福的方法》中作者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方法:“成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會”,成員是那些關心 你和你的幸福並對你的幸福有著重要影響的人。讓他們監督你的計劃,並給予及時的建議。同時你要和他們經常會面,討論哪裡進行得好,哪裡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以及哪些項目可能需要改進,等等。”

使用與親朋好友共同學習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如何對待他人的評價、如何獲得當下的幸福感,既可以讓我們獲得人際關係網中的認可和滿足,又可以促進周圍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向幸福的狀態正向發展。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英國哲學家大衛· 休謨曾說過,“人類刻苦勤勉的終點就是獲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藝術創作、科學發明、法律 規定,以及社會的變革”。

其實,“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一直都在每個人身邊,這種工作就是我們有的選時,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兒並沉浸其中,沒得選時愛上我們應該做的事兒,在工作和生活的點滴之中尋覓到幸福、富足的人生狀態。


學會MPS模式,你就可以擁有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體驗

我是 ,職場女戰士、鋼鐵審計師、國家認證曼陀羅心理治療師,關注我,一切研學職場情商真諦,探討職場晉升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