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胡適不滿意《西遊記》結局,於是自己改寫了一版

每日7點,文化早餐 ▵ 點擊 讀 史 關注 / 置頂公眾號

博文 |

通識| 知古 | 鑑今 | 有品有趣

看過《西遊記》的人應該都記得,唐僧師徒必須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才能取得真經,但當他們從靈山取經返回長安時,菩薩發現他們還缺了一難沒有經歷,於是又讓他們在歸途中連人帶經落入通天河,算作最後一難。

胡适不满意《西游记》结局,于是自己改写了一版

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劇照

當年,胡適認為這所謂的最後一難未免過於牽強寒傖,便自己提筆改寫了一版。原著的第九十九回目叫“九九數完魔剗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胡適將其改成“觀音點簿添一難 唐僧割肉度群魔”,開頭寫因為菩薩發現還缺一難,唐僧師徒突然跌落到某國的一座塔邊。當晚唐僧獨自掃塔,結果遇上一群妖怪“索命”……故事就此展開。

胡适不满意《西游记》结局,于是自己改写了一版

胡適

作家熊培雲寫有《假如我改》一文,認為胡適的改寫充滿了慈悲、寬恕和犧牲精神,更符合佛教教義。否則,原著《西遊記》只是一部“和尚與保鏢的歷險記”,愧為經典。

滿懷好奇的小編找來了熊培雲的文章,以及胡適改編的西遊記結局。

看過這兩篇文章後,親愛的讀者,你們怎麼看?

胡适不满意《西游记》结局,于是自己改写了一版

假如我改《西遊記》

胡适不满意《西游记》结局,于是自己改写了一版

熊培雲

有一年採訪“哲學烏鴉”黎鳴老先生,他和我談到中國的四大名著是“四大絕望”。雖然我並不完全同意黎鳴先生的具體表述,但實話實說,我對四大名著一直沒什麼好印象,《紅樓夢》除外。

有此印象,恐怕和我對文學的理解有關。我素以為文學是關乎心靈的事。可是從《三國演義》到《水滸傳》,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經受了多少陰謀詭計!

又學到了多少陰謀詭計!毫不誇張地說,在我人生成長的初年,我在國內沒有讀到過一本堪稱哺育我心、助我成人的作品。直到有一天,我幸運地讀到了《約翰·克利斯朵夫》,正是這本小說讓我在人生的危難之際脫胎換骨。

那麼,是不是這些小說都不成氣候便可以扔掉了呢?也不是。正如胡適先生當年所說,我們還是可以由著整理國故,並借鑑外來文化的精華,完成文明的再造的。而這方面,胡適先生也做了些嘗試。其中最有意義的一次,就是改寫《西遊記》。當然,這是一次質的提升,而不是像現在的導演一樣,低級到只會換幾個演員翻拍。

早在上世紀20年代,胡適曾和魯迅說過,《西遊記》的第八十一難即書中第九十九回,未免太寒傖了,應該大改一下才能襯得住一部大書。不過,雖有此心,卻因為無此閒暇,一拖就是十年。直到1934年,胡適終於騰出幾天時間,努力寫了六千餘字,把《西遊記》第八十一難重寫了一遍,並將它發表在當年7月的《學文月刊》上。

胡適改寫的《西遊記》第九十九回是“觀音點簿添一難,唐僧割肉度群魔”(見《胡適文集》卷五第338頁),僅從題目中便可以得知,

胡適改寫的是唐僧如何割捨肉身以超度妖魔鬼怪的故事。短短一節,寫盡了慈悲、寬恕和犧牲精神,為地藏菩薩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作下完美註解。

……

關於《西遊記》的缺憾,我是相信胡適的判斷的。沒有胡適所主張的“唐僧割肉度群魔”這一節,《西遊記》同樣愧為經典。事實上,也正是對這種犧牲精神的推崇,胡適認為“謀個人靈魂的超度,希冀天堂的快樂,那都是自私自利的宗教。盡力於社會,謀人群的幸福,那才是真宗教”。在胡適眼裡,這些宗教只是謀求個人靈魂超度的自私自利者,因為他們只為了追求自我精神的圓滿,而未能擔當任何社會責任。在我看來,如果一個人一生的目的只是為了死後能夠進入天堂,那他這一生,也只是“不爭人權爭鬼權”的一生。

有意思的是,在我為寫作鄉村書稿而整理虛雲老和尚的一些資料時,發現這樣一個說法:耶穌曾經隱匿三載,在印度學習佛法,受《阿彌陀經》的點化。先不論此說真偽,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精神相通,世界上大的宗教,都是要教人自救與救人的

。若非如此,定然是丟失了根本。難怪李敖在其小說《上山·上山·愛》中借主人公之口說出這樣的話:“真正的佛門信徒,當知真正的功德絕不在蓋廟斂財等謀求小集團的利益上,正相反的,真正的功德乃在捨棄這些,以利蒼生。今天的所謂佛教徒,他們不知真正的佛教不在蓋廟建寺,而在大悲救世;真正的和尚不在古剎梵音,而在為生靈請命。”

遺憾的是,中國出版界至今仍未出過一本胡適先生增補的《西遊記》。而在互聯網上,人們已經將孫悟空降妖伏魔的故事簡化為一個“中國定理”——“沒後臺的妖精就地正法,有後臺的妖精都被接走了”。

回到前文,我可以斷言胡適先生的修改足以讓《西遊記》成為真正的經典。讀者如果不嫌我小題大做,我也願意追加一點點嘗試。在此,僅為孫悟空橫空出世提點修改建議。孫悟空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而是自己拿個錘子鑿出來的。也就是說,孫悟空首先是一個將自己一點點鑄造成器的“self-mademan”。如果他有此功力,如來佛的那幾方石頭,恐怕也壓不住他了。如此一來,從孫悟空到唐僧,成人與成佛的答案都有了。

就好像如果沒有寬恕,《基度山伯爵》就只能算一部普通的俠盜小說,還是上面的觀點,如果沒有提升,《西遊記》不過是一部關於一個癩和尚和他的一群保鏢的“西天曆險記”。

胡适不满意《西游记》结局,于是自己改写了一版

《西遊記》第九十九回(節選)

觀音點簿添一難 唐僧割肉度群魔

胡適

話說唐僧四眾掃塔,到得最上一層時,明月已近中天;遠望殑伽河變成了一道光耀的銀河;四野靜穆,但見茫茫銀霧,湧起一個出塵的世界。唐僧到此不覺一聲叫絕。行者沙僧也都凝望出神。連那八戒也不覺搖頭擺耳,舞蹈起來。唐僧本來早已走得疲乏了,就在那塔頂上靠著石欄坐下。坐了一會,他捨不得走了,對三個徒弟道:“徒弟啊,我當年離了長安,在法雲寺裡立了弘願,上西方遇寺拜佛,見塔掃塔。一路上歷盡多少艱辛。那回在祭賽國掃塔,被妖魔敗興。還有那回在荊棘嶺上,雖然也是一個月白風清的良夜,又被幾個松妖杏怪攪纏了一夜。今番取得經典回朝,難得在這千年古塔上清清閒閒的賞玩這無邊月色。你們三人可先下去看守經卷,在塔下洞門裡歇息。我要在這塔上打一回坐,定一定心。”

行者料無意外危險,便叫八戒沙僧同去塔下等候。八戒笑著回頭道:“師父早點下來罷!莫要被月光鉤起了凡心,又要累大師兄上毛穎山找尋玉兔兒去!”

他們下塔去訖,唐僧正襟打坐,凝神入定。他在定中,忽然聽得空中有人喊道:“聖僧隨我來,了一件公案去者!”他覺得身體起在空中,跟著那人,在月光裡飄到一個平陽大地,落下支來。他定神四看,只看見整千整萬的異形怪狀的鬼怪,也有像人形的,也有獸身人面的,也有完全獸形的,也有一身九頭的,大都是渾身血汙,破頭折腳,肢體不全。這些鬼怪見唐僧來了,登時起了大擾攘,一霎時鬼哭魔嚎,喊聲震天。唐僧只聽得四方八面齊聲喊著“唐僧還我命來!”“唐僧還我命來!”

唐僧雖然身經無數災難,到此也不免心驚膽顫。只聽得那個同來的人低聲說道:“聖僧不必驚慌。小神奉菩薩法旨,引聖僧來此結否一件公案。這些冤魂都是聖僧從東土西來求經一路上所遇見的大小妖魔的鬼魂。他們當時妄想要吃聖僧一塊肉,可以延壽一千年,所以在路上興風作浪,與聖僧為難。幸有齊天大聖,天蓬元帥,捲簾大將,一眾保護前來。這些都是金箍棒和釘鈀底下的死鬼,因為得罪了聖僧,永遠打入惡道,不得超生。現今他們都奉地藏王菩薩法旨,來到這裡請聖僧結此公案。”

那人說完,唐僧一時沒了主意,扯住那人問道:“我的三個徒弟都不在我身邊,叫我如何了得這件公案?”那人道:“這件公案只有聖僧自了,齊天大聖諸人都助不得力。”

那人說完,拉住唐僧起在半空中,用手指著下面一隊隊的妖魔鬼魂,一一說與唐僧道:“那邊是雙叉嶺的老虎。那是兩界山的老虎。那是五行山腳下被行者打死的六賊。那是鷹愁陡澗被龍吞了的馬。那是觀音禪院撞死的老和尚。那是黑風山的白花蛇與蒼狼怪。那是黃風嶺的虎先鋒領著無數狐兔獐鹿的鬼魂。”

他轉過身來,指道:“那個女鬼是白虎嶺的白骨夫人。那兩個小孩子是碗子山波月洞黃袍怪的兩個兒子,被八戒沙僧摜死的。這邊是平頂山蓮花洞的幾百小妖,領頭的是壓龍洞的九尾狐精和狐阿七大王。那邊三個道士是車遲國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那邊那個跬跬拜拜的老怪物乃是通天河裡設計捉拿聖僧的老鱖婆,率領著一班打死的水怪魚精。”

那人又轉向右邊,指道:“那邊百十個鬼魂乃是金兜山獨角兒大王手下的小妖。這邊二三十個人鬼乃是楊家莊上孫行者打死的賊人。那邊是琵琶洞的蠍子精,這邊是大鬧西天的六耳彌猴。那邊一大隊是牛魔王的小夫人玉面公主領著摩雲洞的小妖。這邊一小群是碧波潭的老龍一定,同著他那九個頭的駙馬。”

說到這裡,那人向前一指,笑道:“聖僧想還認得這幾位朋友!”唐僧細看時,卻是荊棘嶺上的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雲叟,杏仙一班花妖樹怪。

那人又指道:“聖僧請看,那邊紛紛攘攘的是小雷音黃眉大王的五七百個小妖,和獅駝洞的萬數小妖。這邊爭爭吵吵的是盤絲洞的七種蜂妖,黃花觀的七個蜘蛛精,竹節山九曲盤桓洞的猱獅雪獅等等七個獅精。前面那兩盞大燈籠是稀柿衕的大蟒怪的一對眼睛。右邊那個艾葉花皮豹子乃是隱霧山折嶽連環洞的南山大王。左邊那一大群牛,乃是金平府玄英洞的闢寒大王,闢暑大王,闢塵大王,領著他們手下的許多山牛精,水牛精,黃牛精。”

那人團團轉了一遭,回頭對唐僧說道:“聖僧,這一案裡的人鬼妖魂全在這裡了。地藏王菩薩的名籍上記著,這一案共有五萬九千零四十九名。這都是當年要謀害聖僧的性命,要吃聖僧的肉想延壽長生的。聖僧如何處分這一案,想必自有權衡。小神交代明白,暫且告退。”說完,那人按落雲頭,把唐僧送在一座石磴上,竟自揚長騰空去了。

唐僧在半空中看了那幾萬個哀號的鬼魂,聽了那慘慘悽悽的哭聲,他的恐懼之心已完全化作慈悲不忍之心。他想到今天說過的白兔捨身的故事,想到佛家“無量慈悲”的教訓,想到此身本是四大偶然和合,原無足繫念。他主意已定,便自定心神,在石磴上舉走雙手,要大眾鬼魂安靜下來。

胡适不满意《西游记》结局,于是自己改写了一版

敦煌莫高窟捨身飼虎圖

那時無數鬼魂看見唐僧站在月光中,莊嚴之中帶著慈祥,個個都感覺著一種不可思議的威力。大眾見他舉起雙手來,手心向下,月光正照在手背上,大眾都漸漸安靜下來。一會兒,真個全肅靜了。

唐僧徐徐開言道:“列位朋友!貧僧上西天求經,一路上聽得紛紛傳說:‘吃得唐僧一塊肉,可以延壽長生。’非是貧僧捨不得這副臭皮囊:一來,貧僧實不敢相信這幾根骨頭,一包血肉,會真個有延年長命的神效;二來,貧僧奉命求經,經未求得,不敢輕易捨生。如今貧僧已求得大乘經典,有小徒三人可以齎送回大唐流佈。今天難得列位朋友全在此地,這一副臭皮囊既承列位見愛,自當佈施大眾。惟願各山洞主,各地魔王,各路冤魂,受此微薄佈施,均得早早脫離地獄苦厄,超升天界,同登極樂!”

唐僧言訖,那數萬鬼魂齊舉手歡呼,鬼聲啾雜,辨不出他們說的什麼,只聽得一片“聒噪!聒噪!”“多謝佈施!”“快吃唐僧肉!”

唐僧又舉起兩手來,叫他們靜聽。他又說道:“列位朋友!請忍耐片刻。讓貧僧留個遺表,給小徒帶回大唐。”好個玄奘和尚!他脫下袈裟,反鋪在石磴上,他咬破右手中指,寫下血書遺表:

沙門玄奘言:臣奉命西來求法,歷時一十七載,艱危萬重,而憑恃天威,心願獲從。遂得見不見跡,聞未聞經。所求得大乘真經五千零四十八卷,今命徒弟悟空等齎送回朝,流佈東土。惟求法弘願已了,微軀已無足戀,茲於本日在婆羅涅斯國殑伽河上,捨命佈施,下以超度途中枉死鬼魂,上以為國家祈天永命。臨絕上聞,不盡依依。

他又留下遺囑給行者三人:

玄奘賴爾等護持,得遂求經弘願。經典至重,望爾等星夜齎送回朝。玄奘微軀已於今夜佈施西天路上爾等所害諸枉死鬼魂,了此十七年公案。此是修菩薩行人本分內事,爾等不必哀傷。經典到達之日,即是玄奘不死之年。此囑。

唐僧寫完,將度牒裹在袈裟裡,脫下緊身衣服,抽出十七年不曾用過的戒刀,坐在石磴上,從左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用刀尖挑了,遞與靠近身旁的鬼魂,笑道:“這是唐僧肉,可惜不多,請你們每人吃一口罷。”一個小妖接過來,咬了一口,傳遞給第二人,這時唐僧又割下第二塊肉來了。這些山妖水怪,被唐僧的大慈悲感動了,倒也講點禮數,每人只咬一小口,不爭多論少,也不爭肥瘦;吃了肉的都慢慢散開去,讓沒吃肉的擠近前來。唐僧一塊一塊的割去,血流下石磴,石磴面前成了血池。一些魚精鱉怪,便跟著老鱖婆,在血池裡喝血。盤絲洞裡乾兒子,——蜜蜂,螞蜂,蠦蜂,班毛,牛蜢,抹蠟,蜻蜓,——也都飛來吸血。

唐僧把身上割得下的肉都割剔下來了,看看只剩得一個頭顱,一隻右手還不曾開割。說也奇怪,唐僧看見這幾萬餓鬼吃得起勁,嚼得有味,他心裡只覺得快活,毫不覺得痛苦。

這時候,那團圞的月亮已快要落下地去,在長河那一邊,月光平射過來,照著那個孤稜稜的和尚頭,那頭的黑影子足足有幾百路長,在那幾萬鬼魂的頂上晃著。這時候,忽聽得半空中一聲“善哉!是真菩薩行!”唐僧抬起頭來,只見世界大放光明,一切鬼魂都不見了。

唐僧如從大夢裡醒來,定心一看,兀自坐在那三獸塔最高層上的石欄邊,分毫不曾移動。抬頭望那月亮已將落下地去,東方滿天的紅霞,太陽快起來了。他伸手摸腿上身上,全不見割剔的痕跡。他心裡驚怪:難道是我在定中做了一場噩夢?正驚疑間,只聽得塔的下層有腳步聲響,行者與八戒上來,八戒喊道:“師父出定了嗎?天快亮了。”唐僧心裡覺得快活,也不說破,站起來同他們下塔去。

下得塔來,只見沙僧牽著龍馬,傍邊立著八大金剛,齊聲向唐僧道喜,說道:“恭賀聖僧一夜之中,了得此公案,圓成九九劫數!一念無量慈悲,三千大千諸佛菩薩同聲讚歎。可賀,可賀!”

行者三人都不懂得金剛說的話,爭問師父夜來在塔上做了什麼。唐僧不得已,把夜來的奇境說了一遍,說完,解開袈裟,看那裡面隱隱約約的好像還有許多金字,細看時又都不見了。師徒四眾都諮嗟稱異。八大金剛催促道:“聖僧功行完滿,就此回東土去罷!”有偈為贊:

吃得唐僧一塊肉,五萬九千齊上天。

如夢如電如泡影,一切皆作如是觀。

胡适不满意《西游记》结局,于是自己改写了一版

. End.

喜歡的朋友一定要點 好看 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