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诸葛亮与德宏

东汉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全国响应。刘焉、刘璋先后任益州牧,坐守成都,但内不统一,外有强敌,无力统治南中(约今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南中地方大姓势力强大起来。公元214年,刘备入蜀,企图恢复对南中的统治,欲招降南中地方势力,但益州大姓雍闿坚决反蜀,捉捕益州太守张裔解送给东吴,孙权遥授其为永昌太守。雍闿多次投书时任永昌郡功曹(执掌人事之职)吕凯和郡丞(副职)王伉,胁迫其反叛,但二人坚决附蜀。公元225年,诸葛亮出师南征,在滇东北一带斩雍闿,七擒孟获,平定益州、永昌、牂牁、越寯四郡。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诸葛亮虽然没有到达德宏一带,但由于他平定南中后,实现了夷汉相安等方针政策,在整个云南乃至缅甸地区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影响。至今在德宏各民族中,对诸葛亮南征的传说和纪念遗址还非常多。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诸葛亮在南中推广汉族地区的先进耕作技术,现在德宏傣族有关于诸葛亮带给他们耕牛的传说:傣族人原来不会盖房子,妇女不会做衣服,诸葛亮就用几根竹棍把他的帽子支起来做样子,教会傣族怎么盖房子,又撕下自己的衣袖教会傣族妇女做衣服,筒裙就是从那时开始才有的;在陇川有一座占地200多亩的古城遗址,当地傣族称为“允弄”(大城),传说诸葛亮在此抗敌,此处遗址也叫孔明城;德宏地区的佛寺大殿屋顶重叠作两层或三层檐,上小下大,也俗称为孔明帽,是按诸葛亮帽子式样建盖的。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傣式建筑

德宏的景颇族除了信神以外,最崇拜的就是孔明,祭祀时先请孔明,次请王骥,再请诸神,常说“孔明是我们的阿公阿祖,帮我们制礼立法”。近代传教士进入时,借助孔明声望,称“耶稣是孔明传世,信耶稣就是信孔明”,以此让景颇族群众入教。陇川县陇把镇吕良村附近还有著名的“孔明寄箭山”,景颇族民间称为“雷弄等撒”,相传为诸葛亮凯旋时为了轻装行军,把一部分武器藏于此山一洞中。

阿昌族史事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带兵来到了阿昌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学会了当地的语言,熟悉了那里的生活习惯,同当地人融为一体,不少阿昌人还改姓汉姓。

在德昂族中则流传德昂族曾同诸葛亮的部队交战。诸葛亮下令放火烧林,躲在里面的德昂人终于败在蜀军的手下。战争结束后,活下来的德昂族男子几乎没有不负伤的,扶他们回家的妇女身上也有不少血迹,据说德昂族现在的服装,不论男女均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调,就是由此而来,黑色是被烟熏的,红色则是血染成的。此外,20世纪50年代社会历史调查时,在芒市三台山凡是被调查组访问过的老人,几乎都知道孔明这个人物,并流传着孔明教他们种地的故事。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樊绰《云南志》还载:大洞川(今缅北江心坡)亦有诸葛武侯城,城中有神庙,当地人非常敬畏,祷告祝愿、求其保佑的场面从未断绝,甚至有些人虽骑马,但遥遥见到神庙,便下马走路,以示尊敬。

西南少数民族大都有将本民族与朝中某位重臣联系起来的习惯,目的是为了提高本民族的地位——就像诸葛亮普遍被西南少数民族崇拜一样。德宏的少数民族崇拜诸葛亮的原因,除此之外,还与民族迁徙有关系,民族迁徙时,将发生在滇池地区的历史事件带到西部来。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声威在德宏一带的影响深远。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