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史海拾貝|諸葛亮與德宏

諸葛亮與德宏

東漢末年,爆發黃巾起義,全國響應。劉焉、劉璋先後任益州牧,坐守成都,但內不統一,外有強敵,無力統治南中(約今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南中地方大姓勢力強大起來。公元214年,劉備入蜀,企圖恢復對南中的統治,欲招降南中地方勢力,但益州大姓雍闓堅決反蜀,捉捕益州太守張裔解送給東吳,孫權遙授其為永昌太守。雍闓多次投書時任永昌郡功曹(執掌人事之職)呂凱和郡丞(副職)王伉,脅迫其反叛,但二人堅決附蜀。公元225年,諸葛亮出師南征,在滇東北一帶斬雍闓,七擒孟獲,平定益州、永昌、牂牁、越寯四郡。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諸葛亮雖然沒有到達德宏一帶,但由於他平定南中後,實現了夷漢相安等方針政策,在整個雲南乃至緬甸地區都留下極為深刻的影響。至今在德宏各民族中,對諸葛亮南征的傳說和紀念遺址還非常多。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諸葛亮在南中推廣漢族地區的先進耕作技術,現在德宏傣族有關於諸葛亮帶給他們耕牛的傳說:傣族人原來不會蓋房子,婦女不會做衣服,諸葛亮就用幾根竹棍把他的帽子支起來做樣子,教會傣族怎麼蓋房子,又撕下自己的衣袖教會傣族婦女做衣服,筒裙就是從那時開始才有的;在隴川有一座佔地200多畝的古城遺址,當地傣族稱為“允弄”(大城),傳說諸葛亮在此抗敵,此處遺址也叫孔明城;德宏地區的佛寺大殿屋頂重疊作兩層或三層簷,上小下大,也俗稱為孔明帽,是按諸葛亮帽子式樣建蓋的。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傣式建築

德宏的景頗族除了信神以外,最崇拜的就是孔明,祭祀時先請孔明,次請王驥,再請諸神,常說“孔明是我們的阿公阿祖,幫我們制禮立法”。近代傳教士進入時,藉助孔明聲望,稱“耶穌是孔明傳世,信耶穌就是信孔明”,以此讓景頗族群眾入教。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附近還有著名的“孔明寄箭山”,景頗族民間稱為“雷弄等撒”,相傳為諸葛亮凱旋時為了輕裝行軍,把一部分武器藏於此山一洞中。

阿昌族史事傳說當年諸葛亮南征時,帶兵來到了阿昌人居住的地方,他們學會了當地的語言,熟悉了那裡的生活習慣,同當地人融為一體,不少阿昌人還改姓漢姓。

在德昂族中則流傳德昂族曾同諸葛亮的部隊交戰。諸葛亮下令放火燒林,躲在裡面的德昂人終於敗在蜀軍的手下。戰爭結束後,活下來的德昂族男子幾乎沒有不負傷的,扶他們回家的婦女身上也有不少血跡,據說德昂族現在的服裝,不論男女均以黑色和紅色為主調,就是由此而來,黑色是被煙燻的,紅色則是血染成的。此外,20世紀50年代社會歷史調查時,在芒市三臺山凡是被調查組訪問過的老人,幾乎都知道孔明這個人物,並流傳著孔明教他們種地的故事。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樊綽《雲南志》還載:大洞川(今緬北江心坡)亦有諸葛武侯城,城中有神廟,當地人非常敬畏,禱告祝願、求其保佑的場面從未斷絕,甚至有些人雖騎馬,但遙遙見到神廟,便下馬走路,以示尊敬。

西南少數民族大都有將本民族與朝中某位重臣聯繫起來的習慣,目的是為了提高本民族的地位——就像諸葛亮普遍被西南少數民族崇拜一樣。德宏的少數民族崇拜諸葛亮的原因,除此之外,還與民族遷徙有關係,民族遷徙時,將發生在滇池地區的歷史事件帶到西部來。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聲威在德宏一帶的影響深遠。

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史海拾贝|诸葛亮与德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