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沃爾瑪在中國頻繁關店,山姆大叔這是要撤退嗎?

沃爾瑪經歷了什麼?他們竟在三個月內關閉了10家門店,而且關閉的門店有些還是一些比較有象徵意義的門店:

3月7日,深圳南新沃爾瑪停業,營業時間:長達16年;

5月15日,唐山路南區萬達廣場店關閉,這是唐山唯一一個沃爾瑪門店;

5月28日,貴州遵義春天堡門店關閉,貴州最大的沃爾瑪店;

6月5日,沃爾瑪宣佈將在6月12日關閉福州聯信店和五里亭店,這是沃爾瑪進入福州17年來首次在福州關店。

另外,在這三個月內沃爾瑪還關閉了浙江紹興、內蒙古通遼、南京水西門、安徽蕪湖、上海寶山等累計10家沃爾瑪店鋪。

沃爾瑪在中國頻繁關店,山姆大叔這是要撤退嗎?

鬱悶的吃瓜群眾不禁想問:沃爾瑪這是怎麼了?

據悉,沃爾瑪在全球一共擁有8500家門店,主要分佈在美國、中國等15個國家,其存在的方式大多數為:沃爾瑪購物廣場、山姆會員店、沃爾瑪商店、沃爾瑪社區等,這幾種門店共同的特點就是:大!有氣派,是商業繁華的象徵。

沃爾瑪的體量與形象註定了沃爾瑪的閉店不是退出大中華區的信號,它是在有意的進行調整。在我們的印象中,沃爾瑪總是存在於商業繁華地段,而且還不時看到在一個黃金地段同時出現兩家沃爾瑪商店的情況,不過,就是這個現象導致了沃爾瑪積極的關閉門店。

沃爾瑪在中國頻繁關店,山姆大叔這是要撤退嗎?

這又是為什麼呢?

看表面的現象我們真的看不懂沃爾瑪在幹些什麼,下面我們說的稍微深入一點。原來呀,沃爾瑪進入中國的時候,其佈局針對的大環境是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與高速的城市化進程,所以他們的思路是:搶佔一線城市黃金地段,在新開發城區用自身影響力打造黃金地段。

於是我們可以在一線城市的黃金地段以及新開發區看到沃爾瑪,甚至可以看到不止一家沃爾瑪,這就是要迎合大量的新城市人口,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所以說,沃爾瑪用集群效應獲得了大量的消費者,這是成功的佈局。

那現在為什麼要閉店呢?

不過,時間發展到現在,這個策略到了不得不進行改變的時候,因為沃爾瑪發現:消費者變了,自己也需要相應的做出改變了。

沃爾瑪在中國頻繁關店,山姆大叔這是要撤退嗎?

消費者怎麼變了?首先是消費思想的改變

新生代的消費者似乎在擁抱電商和新零售,線下商超的擁抱了互聯網之後,似乎扎堆出現顯得很多餘。我們可以用天貓超市的思維來舉例:天貓超市的3km服務圈,只要求在方圓3km內有一家天貓超市即可滿足附近居民的日常消費品的線下與線上的需求,再多可能不會將利益最大化。所以說這個思想與沃爾瑪前期戰略有高度的矛盾,沃爾瑪也不想變,但早晚都是要改變的。

其次是消費者分佈的改變

沃爾瑪的用戶在哪?一開始在在一二線城市,現在也會出現在三線城市,也可能出現在一二線城市的新城區。近些年來,中國的交通讓中國消費者流通的速度與空間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沃爾瑪的點狀分佈需要更加的發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沃爾瑪一邊在大量的關閉門店,另一方面又在快速的開新門店。

在2017年,沃爾瑪關閉店鋪24家,但是新開的店鋪卻有27家;福州雖然關閉了兩家門店,但是沃爾瑪計劃會在福州新開25家門店,所以沃爾瑪的關店其實是在為迎合新時代的消費理念以及新形勢下的消費者分佈所做出戰略性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