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罗山庙仙乡:流调“疫”线上的病毒“侦察兵”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暴露史、接触史等相关信息,以便能快速判断感染来源和锁定密切接触人群,为疫情防控提供精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起到“侦察兵”作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罗山县庙仙乡副乡长朱可维就是这样一位流调工作战线上的“侦察兵”。他主动担负起流调工作重任,与时间赛跑,与病毒面对,在最危险的战‘疫’前线,把危险困难留给自己,守护一方百姓平安。从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那一天起,他就日夜奋战的抗疫一线,全程参与指导前期准备和后期流调工作,全力以赴当好群众生命健康的忠诚卫士。

罗山庙仙乡:流调“疫”线上的病毒“侦察兵”

流调工作必须与病例人员、密切接触人员面对面的“刨根问底”,才能精准掌握活动轨迹,全面精准排查,提升确诊病例的准确度,为疑似病例救治赢得时间。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一样,流调工作也大大增加了被感染的风险。

从忐忑不安到从容应对,朱可维可谓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历程。“以前从没接触过流调,更别说参与了,当到隔离人员家敲门时,咚咚咚的声音分不清是敲门声还是自己紧张的心跳声。”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提起第一次入户流调的情形,仍让他记忆犹新。不会咋办,学!白天时间忙,就在夜晚学,找书籍、上网查,虚心问,遇到有用的就记下来,笔记记了满满一大本,他形容简直跟当年高考复习一样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学习,他掌握了一定的流调业务知识,为开展流调工作开展打实的基础。

为切实把流调工作做实做细,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抽调乡机关干部、纪检委员、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等精干力量组成流调队,建立“驻点布网、包干下沉、巡回指导”的流调工作机制,实行流调工作日报告制度。积极协调流调队、派出所、卫生院、隔离观察点等多部门发挥自身职业、技术等优势,健全流调工作联动机制,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对密切接触者周密排查、跟踪管控,精准掌握重点人员情况,确保流调工作无缝对接,达到程序规范,数据精准,判断有据,管控有效。

罗山庙仙乡:流调“疫”线上的病毒“侦察兵”

在入户调查时,他总是抢上前去敲门喊人,把调查对象请到大门口,让大家保持安全距离,再进行询问。“不要怕麻烦,把情况问细问深,这样才能探查真相,掌握实情。”他常叮嘱流调队员要注意问话方式,既要问得的清楚,又不能引起反感,把“功课”做得扎实些,记录记得详细些。对碰到有些不理解的群众,他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疏导情绪,打消他们的顾虑,用真心取得群众的支持。每户调查表填完后,他总要再审核一遍,碰到记得不细致、有遗漏的,再次询问,直到通过为止。白天流调工作结束后,他又召集流调队员,对当天流调情况进行研判,分析查找问题,磋商解决办法,开展业务培训,对流调案例、流调报告等相关材料严格把关,力争做到再细致、再缜密,每天忙到夜晚十一、二点是常事。在他的精心努力下,全乡流调工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保障调流工作开展,他还向乡党委争取调配了1辆专用车,为调流队员配备了防护服、医用口罩、护目镜、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物品,切实解决流调队员的后顾之忧。每次出门前,他亲自检查队员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穿戴齐备后才出发,回来后,督促流调队员立即清洗、换装,对车辆进行消毒,把用过防护用品送到专门的垃圾箱内,组织人员及时清理,用心保护流调队员的自身安全,为流调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罗山庙仙乡:流调“疫”线上的病毒“侦察兵”

“遇事冲锋在前,做事一丝不苟,办事雷厉风行,待人真诚热情,真是我们的好‘队长’!”这是流调队员对他一致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