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王昌齡為什麼不是唐代絕句首席?

天降祥瑞152


在唐朝詩歌的江湖裡,王昌齡有"詩家天子”的美譽。在王昌齡之前,七絕是不甚流行的,由於王昌齡李白等人的大力推廣,才有了七言絕句之盛。因此在七言絕句這個論壇裡,王昌齡是當之無愧的“七絕聖手″,絕對的論壇版主。

關於"詩家天子”的稱謂,史家是有爭議的。

一種說法,王龍標的詩,格調高昂,氣勢雄渾,七絕詩獨步天下。更是邊塞詩的開山鼻祖。在邊塞詩的領域,開疆擴土,當的起詩家天子之號。

王昌齡創作邊塞詩時,岑參才11歲,是標準的小屁孩。高適當時還沒有去邊塞。詩家天子,名至實歸。

另一種說法,詩家天子是"詩家夫子″的筆誤。唐詩的江湖,有詩仙,詩聖,詩豪,詩鬼…,卻沒有一個和帝王沾邊的。是製版工匠的筆誤,將夫子去了頭,變成了天子。於是製造了這一千古疑案。夫子這個說法,才更靠譜。王昌齡講過詩,辦過詩歌培訓班,是詩壇的孔夫子。呵呵,這個評價也不低,孔子那可是聖人啊。

天子說也好,夫子說也罷,七絕聖手卻是無可爭議的。在盛唐時期的七絕的領域,王昌齡無人能出其右。即使詩仙,詩聖也只能屈尊其下。

放眼唐朝,七絕能與王昌齡比肩者,只有杜枚。杜樊川雄姿英發,杜樊川春風十里。然而,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汾陽張文卓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首先搞清楚以下幾個概念。

首先何謂古體詩和近體詩?唐代之前的詩我們稱之為古體詩,唐代和唐代之後的詩我們稱為近體詩,也就是格律詩。初唐是中國詩歌史上格律詩正式形成的時期。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有五言、七言及排律;絕句也有五言與七言兩種。

然後我們再回到這個問題。既然絕句既有五言也有七言,而王昌齡擅於的是寫七言絕句,甚至他在當時的風頭蓋過了李白,被譽為七言絕句的“詩天子”。王昌齡的七言絕句情景交融,感情充沛,所傳下來的詩作可以說都是經典。

前些日子,日本援華物資上所題寫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就出自王昌齡的名篇《送柴侍御》。

所以說論整個絕句,王昌齡不能就說是首席。個人認為對於古詩詞來說,我們只要欣賞感受就好了。每一位詩人都各有所長,都有不朽的詩篇流傳於世,至於哪位詩人更出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風情萬種的汪


王昌齡,字少伯,生於盛唐,尤其擅長七言絕句,他的七絕成就很高,被後人稱為“七絕聖手”。他是盛唐詩壇一位著名詩人,名噪一時,被人們稱為 “詩家夫子王江寧”。

據《舊唐書》記載,王昌齡為京兆(即長安,今西安市)人,《唐才子傳》說他為開元十五年中( 727年)進士。王昌齡進土及第後,補秘書省校書郎。校書郎自古由文學之士擔任,為當時所重。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開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貶嶺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即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同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

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一帶。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據《舊唐書》本傳和《新唐書 ·藝文志》記載,王昌齡有集五卷,唐時傳世之本,今已難覓,《全唐詩》收王昌齡詩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齡詩文便只這些了。

王昌齡其詩為盛唐“中興高作”,選入的數量也為全集之冠。這些都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絕聖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

盛唐是詩的國度,大家名作多如星雨且大都璀璨奪目。因此,即便是王昌齡詩作為後人廣為稱頌,但其光芒還不足以蓋過李白和杜甫兩位文詩壇巨匠。


青白世界


王昌齡(698一757)字少伯,陝西長安人。他和李白是同時齊名的七言絕句大師。如盧世漼"紫房餘論"說,"天生太白,少伯以主絕句之席,勿論有唐三百年,兩人為政。亙古以來,無復有驂乘者矣"。王世貞,胡應麟也有類似的看法。批評家們對這兩位詩人的七絕詩雖然極其推崇,也有將他們兩人比較,企圖區分優劣的。

另外一些人則正確地指出,王,李之間,只有異同,難分優劣。"大概李寫景入神,王言情造極。王宮詞,樂府。李不能為。李覽勝,紀行。王不能作"(胡應麟,"詩藪")

"李俊爽,王含蓄。兩人詞,調,意俱不同,各有至處"(葉變,"原詩")。

上述觀點應該是客觀的,可信的。





木山文


如果沒有李白,

似乎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不過千年前少了一個文學家,

《全唐詩》會變薄一點點,

但程度相當有限。

如果沒有李白,

幾乎所有唐代大詩人的地位都會提升一檔:

李商隱不用再叫小李,

王昌齡會是唐代絕句首席,

杜甫會成為最偉大的詩人,

沒有之一。

如果沒有李白,

我們應該會少背很多唐詩,少用很多成語:

說童年,沒有青梅竹馬;

說愛情,沒有刻骨銘心;

說享受,沒有天倫之樂;

說豪氣,沒有一擲千金;

浮生若夢、揚眉吐氣、仙風道骨

這些詞都不存在;

蚍蜉撼樹、妙筆生花、驚天動地

也都不見了蹤跡。

如果沒有李白,

我們的生活應該會失去不少鼓勵:

犯難了,說不了長風破浪會有時;

想辭職,說不了我輩豈是蓬蒿人;

處逆境,說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賠了錢,說不了千金散盡還復來;

更不要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如果沒有李白,

我們熟知的神州大地也會模糊起來:

我們不再知道黃河之水哪裡來,

廬山瀑布有多高,

燕山雪花有多大,

桃花潭水有多深,

蜀道究竟有多難;

白帝城、黃鶴樓、洞庭湖的名氣

都要略降一格;

黃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風景

也會失色幾許。

如果沒有李白,歷朝歷代的文豪詞帝也會少了很多名句:

沒有舉杯邀明月,蘇東坡未必會有把酒問青天;

沒有請君試問東流水,李後主不會讓一江春水向東流;

沒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金庸的武俠江湖將會天缺一角《俠客行》。

千百年來蜀人以李白為蜀產,

隴西人以為隴西產,

山東人以為山東產。

一個李白,

生時無所容入,

死後千百年,

幕而爭者無數。

是故,

無處不是其生之地,

無時不是其生之年,

他是天上星,

亦是地上英;

亦是巴西人,

亦是隴西人;

亦是山東人,

亦是會稽人;

亦是潯陽人,

亦是夜郎人;

死之處亦榮,

生之處亦榮;

流之處亦榮,

囚之處亦榮;

不遊、不囚、不流、不到之處,

讀其書、見其人,

亦榮亦榮。

幸甚至哉,

我們的歷史有一個李白;

幸甚至哉,

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李白。

你是謫仙人,

你是明月魂


肥嘟嘟的小魚


準確的說雨李白齊名。

七絕聖手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譽稱。王昌齡以其七言絕句藝術精湛而得名。語出明代胡應麟《詩藪》:"七言絕,太白(李白)、江寧(王昌齡)為最。"王昌齡是著名的邊塞詩人,尤其擅長七絕,其中名作《出塞》被推為唐代七絕壓卷之作。

《出塞》從寫景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同時慨嘆守將無能,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隴上老妖


誰是首席?

這要後人認證。要歷史認證。還有一點,要時代認證。

當今首推李杜,但根據治政需要,也可以是陸辛。文化從來都為政治服務。


雸夜青藜


因為有人寫的比他更好啊,所以就不是。


海壇藍


簡單點說,1、王昌齡的部分七絕詩不像李白的那樣朗朗上口,讀在嘴裡疙裡疙瘩。2、他的七絕詩不像那樣感動人,撼動人心。因為時間原因,不能找出幾首,兩相對照,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