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日本偶然截获中国一份情报,明明都是中国字,却一头雾水无法理解

世界文化,各有特色,存在即合理。哪怕是再小众的语言,只要有人使用,能够进行交流传承,都是可行的。二战时期,美国情报部门中的风语者们使用的纳瓦霍语便是一个典型的象征。中国曾经也因为语言文字的特殊性,在被日军截获情报时,让敌人空欢喜一场。

日本偶然截获中国一份情报,明明都是中国字,却一头雾水无法理解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一种交流方式。我国汉字有将近10万字,其中既有简体也有繁体。如果说到语言,除了普通话,各个地区的方言也都十分富有意义。如果要说稀少且珍贵,那么少数民族文化,便是中国的“精粹”。所以不用说是外国人,就算是中国人,也未必能够完全掌握中国的所有汉字和语言。曾经日本就因为,看不懂方言而吃了“大亏”。

日本偶然截获中国一份情报,明明都是中国字,却一头雾水无法理解

二战时期,日本的军工业比较发达,外加派出的间谍层出不穷,导致我国很多的情报,都被日本截获。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时候,中国的方言就给破译情报的日本工作者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因为我军被日本情报工作者,提前掌握了行踪,导致任务失败。国内的电话线早已被切断,就连电报也被日军截获。

日本偶然截获中国一份情报,明明都是中国字,却一头雾水无法理解

为了及时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部队里的云南战士提出使用云南方言白族语作为传递信号。只需要将白族语编写成特定密码即可,这一方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一瞬间,中国版的“风语者”立马组建完成。

日本偶然截获中国一份情报,明明都是中国字,却一头雾水无法理解

白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文化程度并不低。他们当地人很多都识字,操作电报机对于战士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经过简单的培训,接收电报的一套流程都已经被战士们操作得行云流水。反而日军在截获我军电报后开始一头雾水,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句子的意思。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火星文”?白族语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军队取得了很多次战事先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