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历史上有哪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但很多人相信他存在的?

逍遥骑士郑义


历史上并不存在,但很多人相信他们存在的人很多。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文学和历史的不同特质造成的。历史必须如实反映现实情况,而文学是可以虚构的,所以,历史的真实与文学的真实不是一回事。历史的真实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面文学的真实只要合情合理就行了。

之所以有许多人把历史上不存在的人物当成真实的,就是因为受了文学的影响。把文学当成了历史。金庸小说《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的历史知识,就是在茶馆里听书时得来的。茶馆中说书人讲的历史,在文学上属于“话本”,类于小说,虽然和正史有点联系,但大部分内容是虚构的。与真实的历史关系不大。

古代说书人说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播历史知识,而是为了宣扬儒家的道德理念。所以,小说话本中的人物,大都是某种抽象的道德理念化身。弄明白这个原因,我们就可以举例说明了。

《说唐》中的罗成,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的人物。许多人都相信,他确实是历史上存在的。但真实的历史上其实没有罗成这个人物。按《说唐》的内容,罗成是燕山罗艺的儿子,与秦叔宝是表兄弟。罗艺归顺大唐之后,与儿子罗成一起扶保李世民,后来罗成被李元吉陷害,在战场上牺牲。京剧《罗成叫关》,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罗艺,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的,《旧唐书》中有他的传记。但罗艺的结局与《说唐》是大不一致的。罗艺投唐之后,确实被封为北平王,可是,后来因为造反,被部将所杀。因此,他没有一个儿子保李世民的。

关于罗艺造反,史书上说的很清楚。这与他的老婆孟氏有关系。当时有个女的,懂相数之学,有很大名气。这个女人在初唐上流社会混的时候,结识了孟氏,二人成了好闺密。女人告诉孟氏,她是大贵之相。并说孟氏之所以贵,因为有罗艺的缘故。罗艺两口子在这个女人的忽悠之下,走上了造反,并身败名裂的道路,最终被部将所杀。

《旧唐书罗艺传》所载,是历史上真实的罗艺,据此,可以断定,罗成是不存在的。同时,戏剧《对花枪》中的姜桂芝等,都是不存在的,是文学形象。

《说唐》的影响挺大,《杨家将》影响也不小。杨家将中的穆桂英和杨宗保是历史上不存在的,完全是小说家的虚构。

《宋史杨业传》载,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但是他们的事迹与《杨家将》的故事有很大不同。杨业是从北汉归顺宋朝,并在与辽军作战中,战败被俘,绝食三日而死。此战中,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与父亲一起战死。

杨业的死,不是他个人的无能,而是当时的监军王侁和主将潘美的责任。因此,王侁被一抹到底,永不叙用。而潘美也降了三级。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们都升了官。《宋史》: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义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

可见,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名字与《杨家将》中无一相同。可见,《杨家将》中的名字是小说家的杜撰。

杨业的儿子中,有一个叫杨延朗,后来改为延昭,就是人们都熟悉的杨六郎。杨六郎这个称号,在杨家将中是因为他排行老六,故有此称。但历史不是此意。宋史中说,因为杨延昭打仗厉害,人也帅,故称之为“六郎”,这里的“六”与排行无关,与帅相关。就好比今天的“二”有时与性格相关,与排行无关是一样的。这一点,有专家在《百家讲坛》中讲过。

因为杨业的原因,杨家第二代七个人个个都有官职。但最厉害的,是杨延昭。宋史有介绍。杨延昭有三个儿子,宋史有介绍的,只有杨文广,可见,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曾经做过范仲淹的手下,也曾跟随狄青南征。在军中多有建树。

从正史的资料中很容易看出,杨宗保是文学虚构的人物。杨宗保是虚构的,那么他的老婆穆桂英在历史上也不存在。但穆桂英不存在,不等于杨文广不存在。这是历史和文学的差别。

与穆桂英相似的,樊梨花也不存在。薛丁山也不存在。

京剧《大登殿》中的薛平贵和王宝钏也不存在。

《大保国》《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杨波都不存在、李艳妃、李良都不存在。他们只是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历史上并没有这些事。艺术创造的目的是为了讲一个道德原则,讲一个理。

记得多年前有专家在央视讲过关于《二进宫》里的小皇帝到底是谁?专家的结论是:他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我觉得,这种讲解毫无意义。原因很简单,戏剧家讲的是个理,没必要确指。定要确指,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我们承认万历登基的时候很小,只有九岁,但也不可能出现“怀抱着幼主爷把国执掌”这样的事。万历的母亲虽然姓李,但是万历上台的时候是高拱张居正掌握政权,也没听说过李太后的父亲掌过权。徐延昭说是徐达的后代,但徐达的后人什么时候有过剧中徐延昭那样的权利。兵部侍郎杨波也是一样的。总之,传统戏剧中的人物,许多都不能确指,也不必确指。

历史上没有的人物,人们相信他存在的还有很多。像杨家将里这些英雄人物的存在,体现了人们的道德追求和渴望,他们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上不存在,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存在。因为他们是榜样人物,可以鼓舞人们的勇气,使人们勇敢的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七月流火140400643


还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隋唐英雄传的时候,对里面相对软弱的男一号秦叔宝,印象并不算好。

当冷面寒枪俏罗成一出场,着实给了我惊艳的感觉。尤其是经过聂远生动的演绎,我生生爱上了那个英气逼人的少年将军。



等看到罗成被害,乱箭穿身时,我不觉的竟已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惋惜他的不幸,伤感他的结局。这样一个英俊帅气,武艺高强的英雄怎么会死?为此还生气的几天没看电视。

后来缓了过来,不快的心情平复了好多,但罗成生前的英雄气概,兀自在我心中挥荡不去。诚然,我中了罗成的“毒”,他也符合我理想中一个优秀古代武将的所有标准。

电视剧总是虚构的多,稍大时准备看一下有关罗成的史书传记,以助我更多的了解这位偶像。

也是到这时,我才发现了一个令我目瞪口呆的事实。历史上并没有罗成,他只是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罗成是基于猛将罗士信为蓝本,被小说家们加工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



一时间追星梦碎,不知所已。

像是失望,失望心心念的偶像一直都没存在过。又像是释然,释然我心中的偶像并没有惨死于乱箭之下。

慢慢自己愈发大了些,才明白罗成在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过真的不重要。至少在我心里,有着这么一位完美的偶像。

便如一个有缘无份的故人,不再会有联系,不再会有交集,但她仍真真切切的在这个世界存在。可是对我而言她又像不存在,因为她不会再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她唯一存在的地方,只是我的心里。

天涯何其远?一别两宽,再无相见之日。

罗成也好,生活中的某某也好,存不存都不重要。只要在我们心里的某个角落藏着这个人就够了。

内心是最远的距离,看不到摸不到。内心也是最近的距离,听的到念的到。


Ad哥哥


张三丰张真人、沈万三沈首富、李岩李公子都不存在,但古人和今人都愿意相信他们的存在。

1、张三丰张真人

《明史·方伎》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子其道号也。”张三丰在明朝就很火。

明成祖朱棣就在苦苦寻觅张真人,总想找到他学习一两下,不然怎么会花那么多钱给武当山,甚至修了金顶。

(张三丰)

在后来张三丰传说自然多了,今天的武侠、神怪都会提到张三丰,更是深入人心。大家都觉得这人存在过。

2、沈万三沈首富

大明1566里面有个沈一石,是首富,说不在就不在了。相传在朱元璋时代,有一个首富,有个聚宝盆,给朱元璋修城墙,给皇帝犒赏军队,为大明建立立了很大贡献.

(沈万三)

然而朱元璋把他杀了。今天顾诚先生已经考证明朝没有沈万三,但大家都相信他存在。

3、李岩李公子

相传李岩是秀才,跟着闯王起兵,是制将军。后来由于牛金星陷害被杀。故事有鼻子有眼。但顾诚先生经过严格考证,李岩不存在。但现在很多人都相信,许多著作还在说有。

(李岩质疑)

历史上有好多人不存在,但大家喜欢相信他存在,女神貂蝉、女神西施、甚至女神杨玉环都传说去了日本、潘金莲也不存在。

(四大美女)

参考文献:

顾诚:《明朝没有沈万三》、《李岩质疑:明清易代史事探微》、《明末农民战争史》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在我们所了解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人其实并不存在,但是却依旧有很多人相信他存在,下面先列举5位代表性人物。

其一:花木兰

记得还是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一句诗词就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而花木兰最早的出现就是南北朝流传的一首《木兰辞》中出现,文中讲述的是父亲年老体弱,无法当兵,但是朝廷有规定,无奈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直到衣锦还乡,但是对于这个人,史学界一致认为,没有此人。“史书无确载”就是说没有资料真实记载这个人物的。

其二:穆桂英

同样是巾帼不让须眉,穆桂英挂帅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带领杨家将打败了辽国,拯救了大宋江上,然而历史上确实没有此人。

穆桂英是历史演义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其三:武松

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晓,他的名声可是相当当的,“三碗不过岗”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武松打虎”的故事也流芳百世,家喻户晓。但是在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个猛人吗?答案当然是没有,这个人完全是小说杜撰虚构出来的,其实不仅仅是武松,《水浒传》中的除了宋江,史进外,大多数的角色都是虚构不存在的。

其四:貂蝉

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杨贵妃,西施,貂蝉。

其他三位美女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貂蝉确实杜撰出来的美女,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她的存在是董卓与吕布的重要纽扣,这是小说抒写的必要性,再加上在历史文献中确实没有可供考究的证据,所以貂蝉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

其五:陈真

我们对陈真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电影《精武门》的描述,我们知道他是霍元甲的徒弟,武功高强又爱国,最后还把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虽经过很多版本的演绎,但是人物刻画的中心思想是不变的,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陈真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但是霍元甲却真是存在。

其实在古代的小说中,必然会刻画出一些人物来符合整个故事情节,这也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或许这些人物的原形真实存在,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我相信历史终究会给我们答案。


东哥聊历史


我来说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却很多人相信存在的人物,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应该是中国最为出名的巾帼英雄了,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连我8岁的侄女都会唱,实际上这些都要归功于《木兰辞》的传播,特别是当其入选小学课本,并成为语文重要考点的时候,熟读并会背诵已经成为了基本要求。而后越来越多以花木兰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亦提高了其在大家心中的信任度。但实际在真实历史中,没有任何关于她一丁点的记载。

甚至当花木兰成为IP后,N多城市为了争取到“花木兰家乡”,打造“花木兰景区”开始撕逼。其中动作最快的是湖北黄陂,拿出康熙年的《黄陂县志》,上说:“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于是便昭告天下黄坡是“花木兰之乡”,2005年又出资搞出新编楚剧《少年花木兰》。但是湖北人还觉得不够,于是2011年黄陂区财政直接拿出了1000多万建造花木兰景区。

黄陂人这么瞎搞,河北顺平人不爽了,他们拿出了更早的证据:明代文学家徐渭的南戏本子,《雌木兰替父从军》,在这出南戏里,木兰自称姓花,就是顺平人。

安徽亳州对此不屑一顾,翻出了《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志》和《颍州府志》,这些方志上都写着:木兰姓魏,亳州人。于是不仅弄出来“木兰祠”,把“花木兰故里”整到了亳州第五批非遗项目评选中。

当然了,最大的赢家还是河南商丘虞城。他们打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亲自出面弄了个“中国木兰之乡”回来。为了彰显自己对花木兰的尊重,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05年后更搞出了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

算是这场争夺战最大的赢家。

问题还有关于有哪些很多人不相信他是真人的但他的的确确存在的?我觉得这里面首推应该是杨家将里面的从杨三郎到杨七郎

说道《杨家将》,很多人都知道实际上杨家诸子里面真正能干的只有杨延昭,也就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并且杨业还有个二儿子是早年就在战场上战死的。于是很多人就不相信杨业还有五个儿子,因为他们在历史中没啥记载。


但是实际上,杨业一共还是有七个儿子的,只是剩下五个,也就是从老三到老七,这辈子就是靠杨业的威名在宫里混个差事,自然历史只是轻轻提到一笔,并没有其余记载了。


三观粉碎机


谢谢题主的提问。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答友都列举了盘古、炎帝、黄帝、大禹、貂蝉、苏小妹、陈真、花木兰、张三丰、李元霸、李元芳、薛平贵与王宝钏、杨家将(部分)、展昭、丘处机、傅满洲、福尔摩斯、荷马等,也有人列举了李向阳、王二小、胡汉三、周扒皮、黄世仁、秋香等人,还有很多人提到了李岩。

实际上,李岩这个人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李岩的老家是河南省杞县西寨乡黄土岗村。为什么?因为在李岩的老家发现了乾隆时期编纂的《李氏族谱》,其中明确提到了李岩及其生平事迹。

诸位答友说过的人物不再重复。说几个大家没有提到的。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据考证只有36人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其余72人都是不存在的。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宋江等36人在梁山聚义,最后在海州战败,投降了张叔夜。这是有关梁山好汉较为可靠的历史记载。

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以及把“海伦”劫走的“帕里斯王子”都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古希腊,“海伦”只是“姑娘”的统称。古希腊史书中经常有多名“海伦”先后被劫走的记载。

“鬼谷子”几乎也是不存在的。“鬼谷子”号称战国奇人、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创始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都自称为“鬼谷子”的学生。但“鬼谷子”的生卒年月一直无人知晓,连出生地也有至少五种版本。如此显赫的人物,这种情况难道不是很蹊跷吗?而且据传他终年隐居,“智慧绝伦”、“鬼神莫测”,极其神秘。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本古书记载过“鬼谷子”的生平事迹。据推测,“鬼谷子”只是一个地名,也有人推测是一个门派,还有人考证只是一个称号。总之,“鬼谷子”人物虚构的可能性极大。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本人是名历史爱好者,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历史很有趣,真真假假,可能的不可能的,有些历史人物很有名,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事实上他们可能并不存在。

我是弹指间的历史,今天便总结一下历史上不存在,但很多人都相信他存在的人物。

欢迎品尝。

一、苏小妹

一说道宋朝,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苏轼,毕竟从小到大背过太多的苏轼的词,那时候真是苦不堪言。

苏轼名气虽大,但是和他的妹妹苏小妹比起来,还是要矮上半截。


苏小妹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南宋无名氏的《东坡录问答》。

“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便是其中的一句。

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有“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清代文人李玉的《眉山秀》里,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苏小妹的才华横溢、文思敏捷。

据考证,历史上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完全是古人杜撰,为了提高苏轼形象的。

毕竟妹妹都有如此才华,哥哥肯定更不会差。

二、公孙策

我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电视剧就是《少年包青天》,断案如神的包拯,英勇无畏的展昭,还有智慧与儒雅并存的公孙策。

的确,一提起包拯很多人都会想起公孙策。


公孙策作为北宋开封府主薄师爷,帮助包拯破了很多大案,再加上精湛的医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公孙策是不存在的。

他只是小说《三侠五义》中创作出来的人物。

三、李元芳

元芳,你怎么看?

这句走红网络的台词,与李元芳息息相关。


在《神探狄仁杰》中,这位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千牛卫大将军,在与狄仁杰的配合下,破了许多超级大案,深受人们的一次。

曾经一度,我以为历史上真的有李元芳这个人。

实际上,李元芳是杜撰的,为编导钱雁江创作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


弹指间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介绍两位很多人以为实际上存在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人物,这两个人物一个是西方历史中人们口口相传的傅满洲博士,一个是存在于韩国神话中但是却被当成真实存在的檀君。

在西方的说法中,傅满洲博士是一个中国人,大量活跃在西方的小说以及电影中,是上个世纪西方人专门用来抹黑华人形象的一个特殊角色。

而檀君则是韩国传说中开创了庞大王朝的神话君主,是韩国人借以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产物。


傅满洲博士角色的出现

傅满洲博士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小说角色,是由一个英国小说家在欧洲有着强烈排华情绪下通过自己手中笔书写出来的人物。

小说中,傅满洲博士是一个长得非常阴险、有着一脸坏相的瘦高华人。

他阴险的面庞上,吊着两根如同罗汉眉毛一般的胡子,鼻子挺拔如同鹰钩,再加上一双绿油油的眼睛,简直符合了所有西方人对华人的讨厌形象。

小说家所写第一本关于傅满洲博士的小说名叫《傅满洲博士之谜》,是在我们民国开始之后的第二年出版的。

在他的小说里,傅满洲博士是一个阴险毒辣而又聪明无比的华人,他凭借着自己远超当地“单纯”白人的聪明,专门在欧洲这个白人世界从事着各种破坏工作,俨然就是一个恐怖分子。

在那个时代,因为华人劳工普遍吃苦耐劳、善于干活的原因,所以在华人大量涌入欧洲后,他们的工作饭碗被抢走了不少。

再加上历史中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欧洲,给欧洲带来了无尽痛苦的历史回忆。

当时他们可不管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是从哪里来的。

在他们看来,这些游牧民族都是从我们土地上入侵到欧洲的,所以自然就把这个锅给扣到了我们身上。

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英国小说家书写的傅满洲博士在欧洲开始拥有了市场。


这个小说家拥有着很敏锐的市场嗅觉,在发现傅满洲博士在欧洲如此受欢迎后,他接下来马上写了一个关于傅满洲博士各种邪恶故事的小说系列。

在他众多关于傅满洲博士的小说出版后,他的小说很快风靡了全欧洲。

最后这本小说的影响力蔓延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在1924年被美国的好莱坞搬上了大银屏,开始通过电影的媒介广为传播起了这个角色。

相比于欧洲,美国人当时对华人的情绪同样不是特别好,甚至当时他们还出台过相关的排华法案来限制华人在美国的工作。

从这方面来说,傅满洲博士在美国同样是有着巨大市场的。

在小说转换成电影之后,傅满洲博士的形象彻底深入了许多西方人的内心中。

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因为对事实不够了解,所以不少西方人就产生了以为傅满洲博士在历史中确有其人的错误想法,以为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邪恶的人存在。


其实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拿我们武侠电影中的陈真来说吧,在历史中,霍元甲这个人确实存在过,但是霍元甲的弟子陈真在历史中却是不存在的。

只不过在上个世纪许多香港电影的狂轰乱炸下,使得陈真这个形象深入了人们的内心,然后才使得一些人产生了以为陈真在历史中确实存在的想法。

这种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为什么那么多西方人会产生出以为傅满洲博士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想法。

傅满洲博士在20世纪的西方广为流传,除了二战爆发、西方和我们走在同一战线时有所消停之外,在20世纪的中早期以及后期,傅满洲博士这个角色一直在他们的各种电影中出现。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傅满洲博士的电影才慢慢在历史中减少了起来,一直到现如今,虽然西方的各种媒体上一直有着傅满洲博士的形象出现,但是已然没有了早前那般庞大的曝光率。

这就是西方很多人以为历史中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韩国人口中曾经统治了我们大半土地的檀君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存在于韩国神话中但是被韩国人当成了真实历史人物的檀君。

在韩国人的教科书记载中,檀君是一个大概出生于40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大概在我们传说中的唐尧时期出生,是韩国历史中檀君朝鲜的开创者。

檀君所开创的王朝统治区域非常庞大,在4000年前到公元前几百年前的时代里,一直长期统治着我们的东北、北方、中部以及日本岛的大部分地区。





在他们的说法中,这位檀君活了大概1000多岁,在退出权力巅峰之后,前往一座山中做起了山神。

在他们上个世纪开启了寻找文化自信的热潮后,这些事情就被他们明确记载在了自己的教科书中。

虽然可能活了1000多岁的记载并不会在教科书中写明,但是关于檀君以及檀君朝鲜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写了下来。

在他们自己的说法,檀君的历史是韩国历史中一位和尚通过我们三国时期的魏国史书记载,摘录到他们国家的,但是无论人们怎么翻阅三国时期的史书,都一直找不到韩国人所说的这个记载。

所以通过这方面,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历史中是不存在檀君这个人物的,这只是一个野史、神话中的人物。

但却因为韩国人寻找文化自信的原因,从而被他们在教科书中当成了事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到搞笑的问题。

甚至我怀疑,韩国人现如今那么热衷于和我们抢文化、抢历史,可能就建立在这种把传说当成历史的基础中,才会变成如今这般的模样。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很多人相信存在的人物,一个是西方人口耳相传的傅满洲博士,一个是韩国人明确记载在历史教科书中的檀君,虽然他们一个存在于西方,一个存在于韩国,但或多或少都与我们有着一些关系。


孤客生


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这个人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苏小妹的故事在流传,这就导致了大家都觉得,苏小妹这个人是存在的。

流传中的苏小妹还嫁给了苏轼的学生大才子秦观。

我们说个苏轼和苏小妹之间的故事,因为他们都是有才的人,所以,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很有趣。

苏小妹的额头很大,苏轼为了嘲笑她,就做了一首打油诗。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也不甘落后,她灵机一动,张口就给了苏轼一个有力的回击。因为苏轼的脸比较长,为了讥讽苏轼的脸长,她赋诗一首。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你看苏小妹是不是很厉害。

话说苏小妹出嫁的那一天,等新郎把客人送走之后,苏小妹关住了房门不让新郎秦观进屋。但是,想进屋的话,就要答对她出三个问题。

秦观那可是大才子,他觉得自己肯定能对答如流的。

可是,就在他答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他傻眼了,这是一个对子,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就是苏小妹出的,让他给出下联。

这下可是难住了秦观,他着急呀,毕竟这个题答不完,他就不能完成洞房花烛夜了。

正在他苦思觅想的时候,苏轼来了。

苏轼知道苏小妹肯定会为难秦观的,所以他来解救秦观了。

当秦观把题给苏轼看了之后,苏轼拿了一块石头,向水里投去,以此来给秦观带来启发。

秦观当然明白苏轼的意思了,他张口就来下联:投石冲开水中天。

真是完美的对子,秦观在苏轼的帮助下,终于通过了苏小妹的测试,在那一夜成功的拥着没人入睡了。

很可惜的是,这些故事都是杜撰的,真是的历史上苏小妹上不存在的。


史学达人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是《说唐》里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是宇文化及的儿子,被杨广封为隋朝天宝大将军,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隋唐第二条好汉,可惜,遇上一生的宿敌排名第一的李元霸,大战于紫金山,终究不敌李元霸,被撕成两半。



颜值

宇文成都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头戴一顶双凤金盔,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黄花马,使一条凤翅镏金镗,重四百斤。这颜值和气场可赶上三国第一猛将吕布,高壮勇猛,仪表堂堂。

武力

宇文成都几乎承包了《说唐》等小说里的精彩打斗场面。他曾于南阳力挫排名第五的伍云召、四平山击败排名第四的雄阔海、伍云召以及第六的伍天锡三人联手。还曾经一招打败秦琼,因气力不佳输给排名第三的裴元庆,晋阳比武输给排第一的李元霸。



性格

宇文成都是个悲情英雄,他念大隋对他天高地厚之恩,不顾众将对他远离昏君、安身保命的良言相劝,苦尽愚忠。明知杨广逆天游江南,他依然护驾南巡。

宇文成都又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人一镗一骑这就是全军统帅天宝大将,可是即使如此他亦没有泯灭天性里的仁慈与柔软。


花灯夜他横镗立马巡视长安,鲜衣怒马如金甲战神,就是这样一个战神却不忍伤熊阔海性命,仅仅拉断了他的弓给以正告;面临爬行在地的女子,他没有以此挟制秦琼等人要他们屈服,他却道:放了她,他们不是一伙的;面临被扔过来阻挠他的士兵本以为他会一脚踢开以显大将军的威仪,但他却单手接住放在一边;忠臣受难他不忍直视,拼着欺君罔父他也要放忠臣一条生路,不杀妇孺不欺微小,不论战场之上还是殿堂较量都光明正大,顶天立地。

结局

十八路反王进逼扬州,截杀杨广。宇文成都以重伤之躯撕战袍、裹枪伤,横刀立马,仍打败几大战将。李元霸遂振锤出马,李元霸念成都之勇,几次不忍杀他,这次最后决战之前,他还对宇文成都做了最后的劝降,宇文成都笑答:“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