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的人把步枪绑在高射炮上?是什么操作?


没啥特别的,就是一种“以枪代炮”的训练手段,也可以看成是“外膛炮”的另一种版本,至于什么是外膛炮下面会说,这种“以枪代炮”的训练方法在我军在90年代中期之前的时期比较常见,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因为穷,没钱,所以只能采用这种用子弹来替代炮弹的训练方法,毕竟炮弹贵,子弹便宜,这个道理显而易见,而且在当时那个年代,就算是再有钱的部队,也不可能每次都拿实弹来打!

▲37高炮上的“枪”

▲小口径舰炮(25毫米高炮)上的“枪代炮”

不过,这种“以枪代炮”的训练,通常都是用在弹道较平直的中小口径加农炮上面(直瞄类火炮),像高射炮、小口径舰炮等, 比如上图所示,毕竟相对于榴弹炮这种弹道较弯曲的间瞄火炮来说,弹道低平的子弹明显不适合,用来训练难以达到真正的效果,所以,只有在高射炮、小口径舰炮等一些小口径直瞄火炮上,这种“以枪代炮”的训练手段才有一定的效果,除了射程有较大的区别之外,两者的弹道相似,所以可以在适当的距离上大致将枪的弹道和火炮弹道交汇,从而达到代替火炮射击的效果!下图是“枪代炮”训练手段中枪炮距离的对应关系表,大家可以看一下:

▲枪炮距离对应关系表

说完枪代炮,再来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外膛炮”,看下图,是美国的“特拉华级”战列舰,注意看主炮炮根处我用红框框起来的东西,那玩意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外膛炮”,其实就是一个固定在主炮炮管上,与主炮同轴的小口径火炮,其作用跟“枪代炮”一样,同样是用来代替主炮的实弹训练的,毕竟这是战列舰的主炮,妥妥的大口径火炮啊,炮弹有多贵应该不用我细说了吧,所以,对于这些大口径火炮来说,就更不可能每次的训练都用实弹了,只能用这些小口径的外膛炮来替代主炮的实弹射击。

▲战列舰主炮上的“外膛炮”

因此,不管是“枪代炮”还是“外膛炮”,其实都是在特殊的火炮训练手段,小口径直瞄火炮用枪,大口径火炮则是使用小口径外膛炮,而之所以用这些手段来代替火炮真正的实弹训练,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不管是炮弹太贵,还是担心炮管磨损,从而影响火炮性能,都跟钱有关,前者不用说了,后者也一样,有钱就直接换炮管嘛,担心这些干嘛!


哨兵ZH


把步枪、轻机枪等枪械,绑在高射高的炮管上,如此这般神一样的操控,也就出自咱们子弟兵之手了,不得不佩服此等脑洞大开的举措。

但实际上,却是节省炮弹、缺乏激光指示器等先进训练器材时的无奈之举,既是军队训练器材落后的象征,同时又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的聪明才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练兵就为打仗,军备训练常抓不懈。

尽管高射炮炮弹不是榴弹炮炮弹,价格不算太过高昂,但由于高射炮射速非常高,一般都是集火射击的,才能有效打击空中的目标,且都是以最起码的高射炮连为作战单位,一个连9门高射炮集中射击时,瞬间就能射出成百上千发炮弹,所以高射炮训练时真的打实弹,也是挺浪费人民币的。


当然,战时为拦截或打下空中来犯的目标,都会不惜炮弹的,后勤部门会提供大量炮弹,但真的要打下一架飞机,最起码需要消耗数千发上万发炮弹,所以高射炮打空中是极其耗费弹药的。

但平时训练时,不可能经常对空射击,射的都是人民币,一发高射炮弹需要上百至二、三百元不等的人民币,倘若训练时全连9门高炮集火射击,瞬间上万元乃至数十万元人民币打出去了。

谁用都肉痛,因此,就有人把步枪、轻机枪等枪械固定在炮管上,用来模拟相应的弹道和开火,就成为了可能,因为高射炮训练时追求的就是灵活快速地捕捉空中目标,检验的就是反应速度。

由于步枪、轻机枪可以打曳光弹,弹道轨迹非常明显,可以判断出高射炮兵是否瞄得准打得准,且7.62毫米和5.8毫米的子弹,要比最常见的35毫米和37毫米高射炮弹,不知道要便宜多少,子弹也就数元钱一发,训练时以子弹替代炮弹发射,能给部队节省大量的宝贵经费。


国平军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有很多老兵退役,不能有很多新兵入伍。如何让新兵快速掌握战斗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训练是最好的办法,越贴近真实,训练效果越好。但任何军队也不可能完全用实弹训练。因为:

1、实弹训练有很大危险,对没有充分掌握技能的新兵会造成危险。比如新兵在手榴弹投掷中就发生过意外。

2、实弹训练限制很多。靶场设置、枪械弹药准备、射击指挥等都有严格要求,安全要求很高,实施难度大。

比如大口径榴弹炮射程很远,实弹射击要划定安全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确保群众安全,场地时机要求很高。日常训练不可能随时有这种标准啊。

3、都用实弹训练,任何军队也承担不起巨大花费。现在大型高科技武器装备,从弹药消耗到武器维修、保养、更换都非常昂贵。

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士兵掌握足够技能,只要目的达到就行,完全没有必要浪费。

▲苏35战斗机模拟训练系统

所以,充分的利用模拟仿真器材提高训练水平,是作训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国家针对相关领域积极研究,陆续研发了战斗机模拟训练舱,坦克模拟训练机等先进装备,单兵训练也有空包弹、教练弹,以及各种激光模拟训练设备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激光模拟交战训练系统,击中后冒彩烟,显示受伤或阵亡

以前没这么多电子设备,各国军人发挥聪明才智,想出了“以枪代炮”、“以炮代炮”的优秀训练方法。

比如海军战列舰上的主炮,不但口径吓人,制造成本也吓死人。身管寿命非常短,两三百发就要更换,炮弹价格也贵。但这么复杂的武器,炮兵和校射人员不经足够训练,不可能积累经验熟练掌握。

所以各国海军用次口径小炮代替主炮射击(俗称“外膛炮”),既完成训练,又减少主炮损耗,保护身管膛线,将真正战斗力投入到实战中。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战列舰上就用“八厘炮”(改造的76毫米高平两用炮)固定在主炮炮管上训练。

▲日本扶桑战列舰上的“八厘炮”

为了让二者弹道更接近,还要进行调整,将目标靶缩小,将距离挪的更近,使射击效果和主炮差不多。俄军岸防炮上也有外膛炮,美国军舰上也一样“以炮代炮”。

▲美军战舰上的外膛炮

在我国民国时期东北军中,海军代理司令沈鸿烈曾创立海军三宝——点的、装填、外膛炮。点的是瞄准训练工具,装填是装炮弹训练工具,外膛炮就是射击训练工具。

坦克兵训练也有各式各样的外膛枪、内膛枪工具。苏联T-34坦克炮管中插入30毫米航炮,以枪代炮射击训练。我军早期坦克训练也用12.7毫米高射机枪代替,后来在军工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开发出内膛枪,可以放在炮管里边,大幅提高训练效果。

▲30毫米航炮

当时坦克兵一年只有4发实弹射击机会,通过以枪代炮,用很少的花费就能开展大量训练,部队整体射击水平快速提高。

美军虽然财大气粗,但训练中一样用替代品。二战时,美军坦克与步兵协同训练,很多新兵听到炮声惊慌失措。为提高适应能力,美军在M4“谢尔曼”坦克炮管上装上空气炮,用甲烷燃料发出巨大响声,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M4坦克上的空气炮

这种训练方法今天仍广泛使用,只是技术更高级更先进。现在的坦克内膛枪,已经能与稳像火控系统连接起来,具有射击精度高,误差概率与实弹相同,模拟性强、通用性好的优点。

高射炮、坦克炮、反坦克炮弹道平直,以枪代炮就很好;榴弹炮、迫击炮弹道弯曲,用枪模拟效果不好,所以用次口径小炮代替。

▲俄军反坦克炮训练

就连无后坐力炮、火箭筒也同样能用枪模拟训练。训练弹能多次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综上,以枪代炮、以炮代炮是一种非常实用,效果优秀的训练方法。随着电子技术提高,更多的训练弹、模拟机,甚至VR虚拟现实设备都投入军队训练,帮助士兵更快更好的训练,达到更高的战术水平。


和风漫谈


这个装置的标准名称是“枪代炮”,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步枪射击的便利性来使日常在炮场中进行训练的士兵能更好的增强实战瞄准射击的效果,这种装置一般都是在高射炮兵部队里进行训练使用。如何训练使用,下面冰雹会详细的讲解,可以说“枪代炮”的发明真的是我军基层官兵的聪明才智的体现。

针对题目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有人把自动步枪绑在高射炮上,而是在炮管上使用特制的步枪固定架将自动步枪固定,而自动步枪的扳机上则有一个固定装置(起到了模拟扣动扳机的作用),这个装置连接在高射炮兵(一般是一号射手)的脚踏板上,一旦完成目标的追踪后就可以进行射击。



我们知道,日常的高射炮兵的训练大都会是在炮场进行,打实弹只能到野外训练演习场才能进行,如此日常如何才能让士兵真正的感受到射击实战体验和检验瞄准及对于目标的击中情况成为了高射炮兵的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我军基层官兵根据日常的训练情况,发明创造了使用自动步枪发射子弹射击目标来代替火炮的实弹射击,效果非常好,这个发明应该是在80年代中期,后来在全军的部队进行推广,可谓了不起。

具体训练时,在每门高射炮前段一定的位置会设立相聚大约30米左右的两个高度为十米左右的杆子,杆子顶端有滑轮,杆子下面也有滑轮,同时会有一台小型的电机来带动滑轮转动,而滑轮上则有很结实的较细的线,线上会在一定的距离上用黑色的胶布进行缠绕,这个黑色的胶布上会固定一个小夹子,而夹子下面会夹一张较小的直径约为5厘米的靶纸,这就是“模拟的空中目标”,炮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捕捉到这个目标并踩动踏板进行射击。



非常科学的训练方法!!!!!!


冰雹蓝天


▼先上图,这就是题主所说的将步枪绑在高射炮上的操作,其实这是一种模拟训练法,老兵们将其称之为“枪代炮”训练。步枪并不是简单的绑在炮管上,而是有特殊的击发机构控制,炮兵们在训练的时候和操作正常高射炮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就是踩踏扳机,没有加步枪的高射炮打出去的是37毫米的高射炮炮弹,而加了步枪的扳机连到了步枪扳机。一脚下去听到的不是炮弹的怒吼,而是步枪哒哒哒……是不是很喜感?其实这是无奈之举。


进行这种模拟训练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节约经费。是真的穷啊,上个世纪8-90年代我们的军队为了服务经济建设军费一砍再砍,穷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主要精力放在了怎么保持军队运营,赚点钱,吃饱肚子。仅有的一点训练经费也经常被挪去用来买粮食填饱肚子,但是穷归穷,训练不能落下啊。于是前辈们就将步枪绑在了炮管上。谁都知道枪代炮训练效果不如直接火炮开火,但是炮弹贵啊!炮管也贵啊。幸好步枪不是特别贵,子弹也便宜,所以枪代炮成了当时各高炮部队风靡一时的训练方法。



真是难为前辈们了,不过现在我们有钱了,炮弹随便造!▼这是辽宁舰上的1130近防炮,这种火炮也是高射炮的一种,其射速可以超过10000发/分,瞬间就可以清空弹鼓。它使用的炮弹是30毫米穿甲弹,单枚价格虽然不是特别贵,但是一个连发出去,可以瞬间倾泻数百枚炮弹,好几辆豪车没了。这在那个以枪代炮训练的年代是想都不敢想的,每门炮每年的实弹射击次数和使用弹药都是严格规定的,最大限度降低实弹设计训练次数,节约经费。第二,用杀伤力更小的枪代替炮进行模拟训练,降低新兵在操作不熟练时误操作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这种训练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步枪在发射故障时的危险程度要低于火炮,非常适合作为模拟训练。目前我们国家保留的老式高炮已经不多了,主要用于新兵和民兵的训练。新兵刚入伍民兵则并非现役军人,他们对响声巨大的火炮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而且对武器装备也不熟悉。这个时候使用枪代炮训练不仅可以保证安全,也可以给新兵一个缓和的过程。


其实除了枪代炮之外,还有40火代火箭深弹和炮代炮。▲上图是一张上个世纪我国海军训练的照片,图中的武器是火箭深弹,是那个时代我们国家军舰的标配装备。就算是如今已经强大的海军依然有不少舰艇装备火箭深弹,在新闻媒体采访拍摄的时候来一个齐射,非常有视觉冲击力。但是上个世纪我们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为了节约经费,战士们将40毫米火箭筒绑在可火箭深弹的发射管上,训练时发射的是比火箭深弹便宜得多的40毫米火箭弹。
炮代炮是又怎么操作呢?▲上图的96A坦克炮口有一个特殊装置,是一个枪代炮装置。但是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坦克训练可没有这种专门改造的枪代炮装置。所以老兵们将30毫米的航空机炮搬上了坦克,使用30毫米航空机炮来代替105毫米的坦克炮,这也就是所谓的炮代炮了。不过30毫米的航空机炮炮弹比坦克炮炮弹便宜,但是经济性依然不如使用步枪,而且效果也相差无力,所以工程师们索性设计了一种直接可以放进坦克主炮炮口的枪代炮装置。


赤焰哒哒哒


其实这是在军事训练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做法。

将步枪安装在高射炮等这些武器上,然后将扳机等和高射炮这些武器的开火机构相连接,这样一来在训练时就能通过步枪来模拟高射炮射击训练了。而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费用更低。普通的步枪弹成本一般在几块钱,而一发小口径高射炮弹就要高达数百元了,如果所有训练都用高射炮弹实弹进行训练,那么训练花费将会大大增加。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武器的损耗问题。高射炮等这些武器,也是有使用寿命的,尤其是炮闩/身管等这些容易磨损的部分,如果使用的是实弹,实弹花费巨大不说,还会加速消耗高射炮的使用寿命,这又会增大装备维护方面的开销。

其实,除了高射炮,像一些反坦克炮、火箭筒等武器,也是专门有类似的训练设备的。比如俄军就有在反坦克炮炮闩内加装一个小炮闩,用发射14.5毫米枪弹来模拟练习坦克炮的使用。像一些先进的火箭筒,由于使用实弹练习过于昂贵,于是诞生了训练版,比如美军的M136AT4火箭筒训练型,就能多次使用,达到降低训练成本的作用。

当然,即使再怎么模拟,还是不如实弹训练更为有效,因此往往是将模拟和实弹训练相结合,这样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用户5770541302


将步枪、机枪或者冲锋枪固定在火炮之上是一种传统的训练项目,学名叫做枪代炮射击,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省宝贵的武器弹药,并且防止炮膛磨损,提高火炮寿命,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模拟真实射击,以达到射击指挥和射击诸元修正的训练效果。不过由于枪支的射击距离始终不可能与火炮相比,因此通常只用于小口径的高射炮或者舰艇近防炮的直瞄射击训练,大口径间瞄火炮很少使用这种训练方式。


除了枪代炮训练之外,在军队中还有弹代弹训练,例如使用价格更低的水泥弹模拟真实的航弹进行空袭训练,使用普通的火箭弹模拟反潜火箭弹等等。
▲弹代弹训练,使用40火箭筒代替反潜火箭弹

普通的步机枪在200米之后精度会出现较大误差,因此枪代炮训练通常将枪支和火炮的瞄准基线延长至200米左右进行重叠,在这一距离设置靶标,可以较为准确的体现出真实的射弹散布,也能最佳的反映出火炮瞄准手的真实训练操作水平。国内为了枪代炮训练专门开发了一种56式空爆弹,在到达200米距离后,如果子弹没有击中靶标,尾部的曳光剂就会点燃子弹中间的抛射火药,从而将子弹炸开,避免其远距离飞行伤人。



火炮虽然不是什么很高技术水平的武器,但是其弹药也不便宜,例如普通的30毫米高射炮弹,其成本通常在30到100元之间,而88毫米高射炮弹价格就在100元以上,100毫米高射炮弹的价格就更是几百甚至上千元。舰艇的速射防空炮弹就更贵了,大多数近防炮目前采用的都是钨合金或者贫铀合金穿甲弹,其材料稀缺导致价格非常昂贵,例如我国的1130近防炮,虽然炮弹口径只有30毫米,但是一发次口径钨合金尾稳脱壳穿甲弹的价格就接近1000元人民币!对比普通子弹不到10块钱的价格,枪代炮训练确实非常节省弹药!
▲1130近防炮所使用的次口径尾稳脱壳穿甲弹

除了省钱之外,枪代炮还能有效减少炮弹对于炮膛的磨损,提高武器装备的寿命!火炮身管多采用无缝钢管通过深孔加工和身管自紧等技术制造而成,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寿命已经提高到了5000发以上,小口径的速射火炮甚至能达到1万发以上,但即使是这样的高寿命也经不起日复一日的实弹磨损,如果每次训练都使用实弹射击,膛线要不了几年就会被磨平,这门火炮也就宣告报废了,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军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因此即使是外军,也常有枪代炮训练。



但是枪代炮训练终究只能是高度模拟,部队要想体现出真实战斗力和训练水平,实弹射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每年的年中或者年尾,部队都会组织一次野营拉练或者海训,除了普通的日常训练之外,还有野战工事的构筑和防空、防生化演习,当然最后的重头戏就是实弹打靶演习,这一成绩是否合格关系到整支部队能否过个好年,所以部队不管是纯粹的操炮训练还是枪代炮训练,其实都是围绕实弹射击考核进行的!


军武吐槽君


不是什么骚操作,是一种枪代炮的军事训练而已。中国有句俗话叫“好钢用在刀刃上”咱们虽然军费不少,一年大约一万多亿人民币。但是咱们也不能浪费啊,把剩下来的经费用在像歼20,055,航母,轰20这样先进武器的研发上,岂不是美滋滋。

枪代炮训练的学名叫做“外膛枪”,还有一种“内膛枪”。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省钱,一发子弹才多少钱?,也就10几块,而一发炮弹最便宜的也得一万元以上,一发125毫米尾翼稳定钨芯脱壳穿甲弹的造价高达5万元以上,咱们用同等的费用就可以达到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果,或者说达到同等的训练效果就可以省下更多的军费。



不光是弹药的问题,各种武器装备都是有使用寿命的,训练一次就有耗损,少用一发,就相当于延长了一次装备的使用寿命,还可以省下后期维修保养的钱。

但是效果在怎么好都比不过实弹射击的,所以一般来说这种枪代炮的射击和实弹射击交叉训练,以此来保证解放军的战斗力。


军武小咖


步枪绑在高射炮上这个操作并不始什么骚操作。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件。甚至可以说步枪绑在高射炮上开火算得上是自古以来或者由来已久。买得起用不起存在于很多装备上,而部队里这点也非常常见。高射炮的弹药其实算不上什么高精尖的弹药。不过高射炮这种装备通常都是集群使用。短短几秒十几秒就能打出去几百上千发弹药。如果是战时这样的消耗没什么的奇怪的,而平时训练这样的开销就显然让人无法接受了。

一发高射炮弹百来块到两三百块不等,要是训练时期全部用真家伙那这成本确实高了点。更何况防空部队训练时也主要追求的是反应速度,相比用高射炮的实弹进行演习把步枪机枪等轻武器固定在炮管上用来模拟相应的弹道和开火是非常实惠的。这些轻武器弹药便宜很多而且维护方便,补给简单。

采用曳光弹的轻武器也能很好的展现防空部队训练的成果。另一方面轻武器的射程会小很多,对于演习场地的限制会小很多。35mm口径的高射炮炮弹哪怕是大角度开火如果弹头未爆搞不好能飞出去十几公里,那么部队演习就需要封锁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方。而用小口径武器靶场就不需要那么大了,在演习训练的时候封锁一个方圆十几公里的地方就好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实类似的操作还有很多。大家都很喜欢的大口径远程火箭在很多训练的时候会在大口径炮管里套一个小管子,训练时主要使用便宜的小口径弹药。理由和上面差不多。总而言之一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量啊。


兵器次元


看着这个问答,我笑了,这已经是多少年没有看到的事了,若干年前,我做为操作者之一很多次参与实施这种训练。 这种训练是我军在群众性大练兵的背景下,广大基层官兵发挥聪明才智,总结出的符合实际的一种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的产生是在当年军队,累紧裤腰带,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下,为提高训练成绩,结合部队的装备,训练场地,训练时间,等条件,将冲锋枪或者轻机枪,固定在高炮身管之上,使冲锋枪或者是轻机枪的瞄准基线与高炮身管的瞄准基线相一致。采用曳光子弹,进行瞄准和射击,通过观察弹迹来效正以达到提高训练成绩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