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面对内忧外患的南宋,禁军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面对内忧外患的南宋,禁军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摘要:首先南宋禁军保留了部分北宋时期禁军的军事职能。三衙禁军作为与各支御前诸军平行的三支屯驻大军,重建完成后日益壮大,成为南宋重要的主力军之一,在南宋前期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宋禁军职能和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南宋人对禁军有了不同的看法,大体上过于贬低禁军存在的价值,普遍认为自从禁军丧失了全国正规军的地位之后,无存在的必要,甚至要求将禁军与其它军种合并或者直接废除禁军这一军种。


引言

南宋的军队主要由屯驻大军、禁军、厢军、土军、弓手组成。禁军不仅保留了部分军事职能,而且拥有了许多贴近政治生活的职能,在南宋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一、禁军的作用


首先南宋禁军保留了部分北宋时期禁军的军事职能。三衙禁军作为与各支御前诸军平行的三支屯驻大军,重建完成后日益壮大,成为南宋重要的主力军之一,在南宋前期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衙禁军由皇帝直接领导,担负着维护首都和皇帝自身安全的重要任务,是宋高宗南下往返各地中重要的护卫力量。南宋的防线主要分布在沿江和四川等前沿重地以及临安一带,十分依赖天险,这就需要大量的兵力进行防守,而三衙作为南宋的中央正规军之一,在南宋前期与金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镇压地方叛乱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关于派遣三衙前去地方镇守驻扎的记载不绝于史书,特别为朝廷所依仗,多次被派往这些地区参与作战和防御。可以说这些三衙禁军是南宋朝廷派往这些地区监督其他军队的重要力量,代表了皇帝自己的势力,起到了协调各方面实力的作用。随着外部局势的转变,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军政腐败的加剧,三衙禁军的战斗下降,其主力军的地位逐渐被地方上兴起的新军所取代。


面对内忧外患的南宋,禁军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地方上南宋在沿置北宋时期设立的禁军编制和规模,在此基础上,部分地区人员和编制有所增减。各路屯驻的禁军,不再是国家的正规军,而是转变成为了地方上最重要的常驻部队,是维护地方稳定的重要,作为地方部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具有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职能,在战争爆发则用来补充正规军作战,或者协同正规军直接参与作战。禁军作为地方驻扎镇守防御的主要力量,与其他地方军重承担起了维护地方稳定的重任,是地方维护治安,捕捉盗贼平定叛乱的重要力量


南宋禁军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加强了,具有了许多与厢军相似的功能。宋代使用禁军和其他军种承担起军用物资纲马的运输、防御工事和城墙修筑等各种工作,这些工作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力役负担,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农业生产劳作,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禁军还从事各种手工生产劳动,负担起部分为了满足皇室和官员需求的例如手工业的制造、和宫殿的建造工作。通过服务官员,对于防止官员扰民,使人民可以更加安心地从事生产劳作,禁军正是通过这些职能的实施,对南宋社会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内忧外患的南宋,禁军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二、南宋人对禁军的评价


南宋禁军职能和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南宋人对禁军有了不同的看法,大体上过于贬低禁军存在的价值,普遍认为自从禁军丧失了全国正规军的地位之后,无存在的必要,甚至要求将禁军与其它军种合并或者直接废除禁军这一军种。

例如南宋著名的史学家李心传就认为禁军作为承担杂役的军队,可以和厢军合并:今禁兵但供厮役,大抵如昔之厢军。将官虽存,亦无职事,但以为武臣差遣而已。愚谓不若并禁军于厢籍,而改御前军为禁军,所在以帅臣节制之,而都统制之官为之副贰,庶几兵民权出于一,而缓急可以责成,则合祖宗制兵之意矣。他认为南宋的禁军仅仅是作为承担各种劳役的杂役部队,其作用和地位相当于北宋时期的厢军。


虽然保留了北宋时设立的东南十三将和京畿第二将等的设置,但是因为不再是作战部队,这些禁军的军职,变成了武官的荣誉性帖职。认为当时的禁军,虽然保留了禁军的名号,但是职能与禁军并不相符,名不副实,不如将禁军并入到厢军系统中,而将御前诸军改为禁军,让所在地的帅臣统领,各都统制长官为副将,统一兵权比较符合祖宗时期的军制思想。绍兴初年大臣章谊的上奏更加直白,“然独州郡之间,禁旅猥多。主兵之官,流品冗杂,捐金帛以招无用之兵,捐仓廪以养不战之卒。”直接指出州郡所养的禁军虽多,但是因为带兵之人来源复杂,朝廷花费军饷养的都不堪战斗的无用之兵。“今温州军兵猥多,几倍于祖宗旧制,廪费衣粮,耗囊财用”,当时温州的禁军比北宋多数倍,只是虚耗军费而已。


面对内忧外患的南宋,禁军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宋孝宗朝周必大认为北宋禁军将官任命十分严格,而南宋时期,系将禁军的许多将官并没有经过选拔就直接任命,很是散漫。这些军事长官不通晓军法,只知投机取巧,取悦上官,禁军中的强壮士兵都被他们当成了取悦上级的工匠杂役使用,从将领的选拔和普通士兵的管理方面均可看出禁军的管理并不严格。各路系将禁军情况如此,可想而知,各地的不系将禁军的情况肯定更加糟糕:至于择帅加详谕以久任其在,今日尤为急务,如此则稍有帅臣之实矣。昔神宗皇帝初置将、副,其选甚重。比年小使臣不经边任者往往得之,军情兵法,惜然不晓,但知诌辞媚色,以奉守帅,勇夫壮士,专充工匠杂役之用。诸军禁军将领有名无实,将官所用非其人,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旦出现外敌入侵,国内可能出现贼寇趁机发动内乱,会造成国家动荡。


他希望三省枢密院可以落实对诸路禁军的考察,统计各州郡的禁军数量,填补阙额,严加训练。并于现有的副总管、钤辖等长官中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通晓军事的人兼任统制官,使禁军恢复其军事方面的职能,使其名副其实。宋孝宗时期李椿上奏直接指出南宋哪些为有用之兵,哪些为无用之兵:三衙卫士、江上之兵、荆襄之兵、蜀边之兵,有用之兵也;诸州厢、禁军,诸路将兵,无用之兵也。他认为南宋时期的三衙兵、屯驻在长江湖南襄樊一带和四川地区的屯驻大兵是南宋的有用之兵,而诸州系将、不系将禁军和厢军,作为南宋的非正规军队,都是无用之兵,李椿是从战争的角度来划分军队是否有用。薛季宣在奏章中将南宋各军给予定位,他认为周世宗和宋太祖设置的禁军就是南宋的三衙禁卫和各州的不系将禁军。而宋神宗将兵法设置的禁军是南宋各州郡要地驻扎的系将禁军。宋高宗收回大将军权后设置的三衙和御前诸军就是屯驻大军。南宋只有屯驻大军可堪战斗,其他系将禁军、不系将禁军,基本上等同于杂役军,大部分被官吏所私占用,负担各种工作,容易引发各种事端。今惟大军可供战伐之用,将兵而下,废为皂隶之役,官吏战破,无几则窜名广破,卖工私役者众,适足以为污吏之资,游手之多,无法之久,干阑狂啸之事,因之而生。比虽少加简阅,绳以军政,人情玩习犹无益也。臣之所谓冗兵者此也。


面对内忧外患的南宋,禁军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这些被私役的禁军军队很少参加军事训练,大多被官员用于获得人情,获取利益,只是虚耗军饷,薛季宣认为这些都是国家的冗兵。由李心传各人对禁军的评价可见,他们对禁军的评价很低。他们一般从对敌作战和防御这个首要军事职能的角度去评价南宋的禁军,因为禁军丧失了正规军的地位,不能承担国家防御外敌的任务,被认为是“无用之兵”,是国家的冗兵,除了给财政带来了负担之外,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要求将禁军并入厢军系统,甚至要求直接废除这个军种。有意或者无意识的选择忽略掉了禁军在地方政治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南宋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宋代的祖宗之制是三衙统领全国禁军,禁军是国家正规军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


经过两宋之交的战争,禁军丧失了国家主力军的地位,不再是承担主力作战的军事力量,不能承担起抵御外敌,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任务,但是却仍称为禁军,这样是名不副实。但作者认为,从上文的南宋禁军职能和对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作用来看,南宋禁军继续存在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三衙禁军,是抵御外敌镇压内乱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南宋的政治和军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上的禁军,作为南宋军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南宋时期仍然拥有数十万的兵力禁军依然是地方上最重要的武装力量,除了承担着维护地方稳定的重任,还与厢军等其他军种一起承担起了各种名目繁多的琐碎工作,为南宋的社会秩序的正常进行和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内忧外患的南宋,禁军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