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造車4年,負債9億!特斯拉逼著理想汽車IPO?

據路透社最新消息,理想汽車在美國已經申請了IPO,計劃籌資至少5億美元,最早將於2020年上半年上市。

此前也傳出不少關於理想汽車海外上市的消息,C輪融資後曾有媒體報道理想汽車在搭建離岸架構籌備海外上市。日前,江蘇省國資委官網掛出的一則《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0.91%的股權轉讓公告》,有業內人士指出,國資背景投資方此時退出應是為理想汽車海外上市做準備。

這次理想汽車爆出上市計劃也暗示了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的“野心”,李想曾對媒體表示:我已操盤過百億級公司,希望再操盤一家千億級公司。

根據它之前的公告及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度,理想汽車營業收入約為1.7億元,淨利潤約為-7.19億元,資產總額約為47.32億元,負債總額為8.3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營業收入約為527.76萬元,淨利潤約為-6.29億元,資產總額約為58.42億元,負債總額為9.31億元。結合較大數額的淨利流出以及互聯網造車融資環境的變化,此時理想汽車謀求ipo,也是順勢而為。

估值29億美元

四大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威馬)中,理想汽車融資不算快,當年很多人曾擔心理想汽車的造車經費不夠用,李想曾說,“基本上我和樊錚幾個人就能把車做到大規模交付,把車造出來,賣車的錢就已經夠了。”

對於融資,李想其實一直採取相對小心的態度,這與他之前的創業經歷或有關聯。

2005年,李想創建了汽車之家網站,汽車之家如今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汽車網站,但在08年金融危機中也曾面臨現金流斷裂的窘境,彼時汽車之家的元老級合夥人和部分小股東以“他作為第一負責人卻融不到資”為由要罷免李想,隨後薛蠻子給李想拉來了澳洲電訊的投資,李想本來是猶豫的,但形勢所迫,後者以7600萬美元拿下之家55%的股份。隨後澳電多次增持,李想等管理層所持股權則被不斷稀釋。2013年底李想帶領汽車之家在紐交所上市,2016年,澳電要將汽車之家賣給平安,管理層反對,兩次提出私有化都被拒絕。

按照李想在微博中的表述,隨後理想汽車是這樣誕生的,“2011年想離開汽車之家去創業,我和秦致(汽車之家CEO)說了想法。秦致說我們必須把汽車之家做到50億美元以上才能讓我走。我就留了下來,也一起做到了50億美金以上的市值,在2015年6月離開了汽車之家,創辦車和家(理想汽車前身)。一年之後,平安收購汽車之家。”

近期完成5.3億美元C輪融資後,理想汽車累計融資15.75億美元,估值達到29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這輪融資,美團王興個人承包了近3億美元,這一舉動或與美團2018年推出的無人駕駛配送開放平臺相關業務有關,理想汽車曾開發的SEV(微型電動小車項目)可以變成自動駕駛配送車,為美團打造為無人物流車。

造車4年,負債9億!特斯拉逼著理想汽車IPO?

另外,2018年 3 月,理想汽車宣佈與滴滴組建合資公司,在共享出行、自動駕駛的規模化應用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電動車運營相對於燃油專車擁有更大的成本優勢,可能借助理想汽車的增程式技術解決專車成本問題。

從這些投資和合作來看,從擅長汽車營銷的汽車之家走出來的李想似乎打開了一些2b端的應用場景,而沒有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c端市場一個籃子裡,不過這些都只是雛形,具體效益還要看技術。

避開特斯拉競爭

1月7日下午,特斯拉已經在上海超級工廠正式面向普通用戶開啟了大規模交付儀式。中信證券的一份研報預計,從2020年Model 3在中國銷量將達到15萬輛,未來穩態銷量有望達到30萬輛以上。同時,1月3日,國產特斯拉Model3將售價由35.6萬元下調至32.4萬元,疊加享受2.5萬元電動車購車補貼,到手價由35.6萬元降至29.9萬元(環比-15%),實現對競品燃油車型30萬元的平價,降價進展大超出市場預期,國內造車新勢力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理想汽車似乎一直在試圖避開與特斯拉的競爭,獨闢蹊徑。產品上,理想汽車目前的定位主要為家庭用戶,產品側重有三排座椅的大型SUV和MPV,就是“奶媽奶爸車”,即理想 ONE,避開了競爭激烈的轎車市場。而技術路徑也選擇增程式混合動力方案,該技術車輛動力完全由電動機提供,燃油發動機主要用於發電(相當於裝了一個燃油發電機給電池充電)。

從產品上來看,SUV是近年的熱銷車型,2019上半年,德系SUV銷量同比增長37.2%。但是,特斯拉也開始把視線放到中國市場的這一領域,suv車型國產Model Y項目已經正式啟動,據悉Model Y與Model 3是在相同平臺生產,且能夠共享70%以上的零配件,性價比可能更低,理想汽車與特斯拉的競爭也將避無可避。

從技術上看,增程式電動車最大的優勢就是燃油發電可進一步彌補電池續航的不足,兼顧純電動車的動力性能以及解決純電動車的續航短板,但它比純電版更重,也導致提速變慢、行駛電耗明顯增加等問題。而純動力電動車主要有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兩大問題,但是目前特斯拉超快充技術已經進入第三代,能夠在5分鐘內完成120公里的續航補充,這相對於之前是一個50%的提升,隨著續航和充電問題的不斷改善,有可能進一步弱化增程式電動車的續航優勢,未來純電時代也將到來。

但在現階段來看,從新能源發展的初衷——能源、環境的角度出發,混合動力(插電式、增程式)汽車能夠大幅降低油耗,同時不需要大規模的充電基礎設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燃煤發電佔比過大、大氣汙染嚴重問題,增程式技術是以滿足現階段電動出行需求的一種具有意義的技術。

理想汽車去年年底剛交付了第一款產品理想ONE,這款產品擁有較高的續航里程,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到700km,市區工況續航里程達到1000km。不過,交付後用戶也在微博上陸續爆出了一些“排放系統故障”、加速踏板失效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理想汽車官方及李想都作出了回應並向用戶致歉。除此之外,中信銀行還停止對於理想汽車客戶的貸款,對此李想還發表公開道歉,“對不起車主們,還是我們自己實力不夠強,害得用戶也跟著被銀行欺負。”

日前,工信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7936號建議的答覆》(下稱《答覆》),明確指出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開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設立燃油汽車禁行區等試點,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統籌研究制定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是大勢無疑,這個領域肯定不缺發展機會。交付只是第一步,未來理想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還算比較靠譜,不要讓一味的質疑和謾罵打擊了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研發積極性,還是要給中國的新能源企業一些機會和耐心,發展屬於中國的新能源造車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