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都师出同一门,为何埃尔法加价比威尔法"野蛮"多了?


都师出同一门,为何埃尔法加价比威尔法

在国内汽车市场,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实行"双车战略"。比如大众有帕萨特和迈腾,本田有皓影和CR-V,丰田有卡罗拉和雷凌,可以说,双车战略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了现在合资车型们抢占市场的常规手段之一。

而除了上面所说的轿车以及SUV领域之外,MPV市场也有不少"姊妹车",而最受到大家瞩目的便是丰田旗下的埃尔法以及威尔法了。

师出同门,但车各有价

既然是姊妹车,肯定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

比如在设计风格上,两者就有明显的差别。像埃尔法采用的是"铁血战士"的前脸风格,而威尔法采用的是分体式大灯设计,并有大面积镀铬装饰,而威尔法还在尾灯上采用透明样式,与埃尔法拉开差别。

都师出同一门,为何埃尔法加价比威尔法

在内饰上,两车则保持了一样的设计,埃尔法有的航空座椅威尔法都有。当然,同样是定位高端商务MPV市场的威尔法,配置水平也不会低于埃尔法。只是在各自的短板上进行了互补,埃尔法拥有行李箱位置记忆、第二排座位高低调节、多媒体系统、导航、大灯延时关闭五项配置。而威尔法则拥有全车无钥进入、后排控制多媒体以及运动驾驶模式三项配置。

虽说两者是各有各的优势,然而在价格上却相差甚远。作为时下非常受欢迎的高端商务车,埃尔法和威尔法的价格可都不低,起售价在70多万元。但你若是想用原价买它肯定是干不起的,从网上查询的消息来看,埃尔法还是一如既往的凶猛,终端售价还得加两位数的加价,而作为姊妹车型,威尔法却显得很温柔,甚至从最新行情来看,它在不少地区都是有现车不加价,这待遇简直和埃尔法没得比。

都师出同一门,为何埃尔法加价比威尔法


为什么埃尔法加价如此"野蛮"?

我们上文也说过了,威尔法和埃尔法其实是各有各的好处,不存在谁比谁要差很多的情况,

可为啥埃尔法就能加价如此猛呢?

都师出同一门,为何埃尔法加价比威尔法

这还得从埃尔法的历史说起了。埃尔法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最为常见,经常作为一些港澳明星们的座驾,曝光率自然少不了,还被人们亲切的冠以"保姆车"的称号。虽然被亲切地唤作"保姆车",但是埃尔法高得离谱的实际成交价令人望而生畏。埃尔法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得起的,反而是习惯前呼后拥被包围着出行的影视歌星、社会名流的最佳座驾,也只有商贾巨富、当地土豪才会真的用得起如此奢华的保姆。即便是悬挂着三叉星铭牌的奔驰商务车,也很难与之正面抗衡。有了如此B格加成,国内埃尔法在广汽丰田的销售渠道如此热销,也是不足为奇。

再来看看威尔法,它可不如埃尔法这么有名。虽说在本田的本土市场日本,威尔法与埃尔法定位接近、价格相当,但大家要知道的是,埃尔法早在2011年就已经引进国内销售,这意味着它比威尔法先来华8年多。而如今的埃尔法都已经到了第二代了,威尔法只是去年才开始引进。相比之下,更早来到中国的埃尔法已经拥有很好口碑积累和极高品牌认可度,这是威尔法所不具备的。

都师出同一门,为何埃尔法加价比威尔法

何况埃尔法可不是一般车,它可是国内一款响当当的"加价神车"。其出现加价还一车难求的局面,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埃尔法本身的品牌价值。很明显,这种品牌溢价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而是靠着长期的热销慢慢积累下来的。毕竟要是你走在街上问有人认识这两款车不,或许大家也都是只识埃尔法不识威尔法。买个百万豪车却无人care,这不是有苦说不出吗?

对于丰田的这种双车战略,其实大多数的表现都是有好有坏。而落到埃尔法身上,这样的结果更是必然。毕竟埃尔法这款车在本土市场日本就不是什么豪华车型,也就是一般的MPV,售价折合成人民币大概20到40万元。但来到国内市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品牌溢价的提升,所以埃尔法才会出现加价几十万也一车难求的局面。那你觉得这两款车怎么样呢?你更喜欢加价两位数的埃尔法呢?还是可以现车直接提走的威尔法呢?

你喜欢哪款呢? (单选)
0人
0%
埃尔法
0人
0%
威尔法
0人
0%
都买不起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