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鄉村記憶: 捲磚瓦窯

1979年高考完後,我回到了村裡,在生產隊幹了十多天農活。一天,發小三蛋對我說:老爸在裡望南陽村攬了個捲磚瓦窯活,一天能掙一塊多錢,你也走掙點零花錢。我一聽十分高興,但也擔猶,就說:工資這麼高,又是技術活,我能幹了嗎?他說:沒下苦哩,肯定行。於是,在每天一塊多錢工資的誘惑下,我開始了第一次打工生涯。

鄉村記憶:   捲磚瓦窯

磚窯實景

三蛋父親是山東人,黑黑的臉龐,個頭不高,常常歪著的脖子,把他倔強不服輸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上世紀五十年代,憑著捲窯、燒磚瓦的技術,來萬榮打工,在我們村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三蛋姊妹六個,由於母親常年有病,貧窮的家庭,靠著父親一個人那堅強的肩膀扛著。他父親是個正直善良純樸豪爽好交朋友的義氣人,這個活,就是他義弟給介紹的,捲一個磚瓦窯六七十元。在那時,這可不是個低工資。小工除了我們兩個外,還有五隊暢水印和八隊暢惠民。

鄉村記憶:   捲磚瓦窯

裝窯

到南陽村後,我們把鋪蓋放到住戶家,便直接去了工地。在我們來之前,南陽村人已在村南十多米高的土崖(土話叫nai)上,挖好了三個十多平方米大,和崖高低一樣的的直洞。裡面兩邊是放磚坯和瓦坯的臺階,臺階大小,決定著窯裡裝磚瓦的多少。在直洞底靠平地的地方挖個小窯洞,是送磚瓦進窯燒烤的入口,窯點著後,入口就封了。最後用銑在圓型洞口鏟一個胡基(土坯)大小,有角度的坡型,磚瓦窯的雛形就建成了,帶有技術含量的捲窯,正式開工。三蛋爸首先讓我們在距離窯洞不遠的地方挖了個土坑,拉水車把水放到裡面,我們穿著短褲跳到裡面,用腳踩著和泥。還有兩個把坑邊的胡基,順著坑擺開。一切工作就序,開始捲窯。我沒捲過窯,就連見也沒見過。看見三蛋爸,一不放線;二不支架;三不加一點麥秸的泥;四一雙空空的手。這怎麼捲磚瓦窯呀?想起老戰鬥故事電影《地道戰》中的日本鬼子龜田,最後就是跑進一個磚瓦窯裡被打死的。影片中,窯哪麼高,上面只有一個小小的圓口,很是危險。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張思德同志就是犧牲在塌方的燒木炭窯裡的。十多米高的崖上,用胡基把它再加高一米多,我心裡開始忐忑不安起來了。便偷偷問三蛋,他說:捲這個窯不能支架、不能下線。泥裡更不能加麥秸,火一燒它就化成灰了,窯就塌了,只能用照泥(純土和成的泥)。胡基是土打的,用任何工具一拍就破,只能用手。我說:不怕塌了嗎?他說:胡基捲窯,越到上面越小,憑著收縮的力學作用,越收越緊,只要技術好,根本塌不了。聽了這話,我的心才算平靜了……

鄉村記憶:   捲磚瓦窯

點 窯

開始幹活了,我們幾個分了工。三蛋專門給老爸遞胡基;暢水印專門給三蛋跟前送胡基;我和惠民把和好的泥,一銑一銑鏟上,順著洞口攤好。這時,三蛋爸單膝跪在地上,接過三蛋遞過來的胡基,把它豎著平放在泥上,兩手用勁上下稍微移動一下壓穩,最後用手肘“啪”一拍,然後向左移動,接過另一個胡基。速度很快,中間根本沒有喝水抽菸時間。窯的圓型,靠的就是經驗和感覺。不知不覺多半個早上過去了,胡基捲了一尺高左右。他停下來說:休息一會……。十多分鐘後,又開始幹活。先用旁邊的土,把剛剛捲好的窯四周墊一下,然後用腳把它踩踩夯實在,再按照原來的分工繼續工作……

鄉村記憶:   捲磚瓦窯

胡 基

太陽越來越高,陽光越來越強,我們穿著背心短褲,一個個汗流浹背。我這個從沒下過苦,幹過這樣活的十七歲青年,手軟腿軟腳軟,只有在擦流到眼睛裡的汗水時,才能站著停一會。看著三蛋爸幹活,我心裡十分佩服,幾百上千個胡基,一個一個在他手肘“啪啪”拍打下放穩,沒一定功夫可不行。一天要拍多少下呀,就不疼嗎?中午吃飯時,望著他哪粗糙發黑的手,我暗暗佩服。這就是常在書上說的勞動人民的手呀。他用這雙鐵打的雙手,為家庭生活,為兒女成長,不停的拍打著“胡基”……。第二天下午,一個窯捲成了,用胡基捲成的一米多高,帶坡勢的窯周圍,用土夯得實實在在,圓圓的窯口有三五平米,從上往下看裡面,寬寬敞敞,一縷夕陽從下面的洞門射進窯裡,電影《地道戰》最後勝利的鏡頭,又浮顯在我的眼前……

鄉村記憶:   捲磚瓦窯

打胡基

一個星期後,我剛開始幾天,早上一起來全身疼痛的感覺漸漸消失,手上的血泡也乾枯了,三個磚瓦窯順利建成。回家時,我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資。如今想想,這又何至是十多元錢呢?他是我人生的首次歷練,更是對勞動的真正體驗。現在,有句時髦話說“高手在民間”,像三蛋爸那一樣,不放線、不支架,憑感覺、靠技術能完成這樣的工程,就是高手,是真真正正名副其實的民間高手!

鄉村記憶:   捲磚瓦窯

作 者 簡 介

郭澄,1962年生,萬榮縣太賈村人,就職於萬榮縣電影放映管理中心。熱愛文學創作,曾有多篇小文散見報刊《萬榮人》、《后土文化》《飛雲》雜誌和軍山文化傳媒、故鄉萬榮登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