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書法考試已經到了10級,臨帖也能臨的一模一樣,但自己寫就不知道該怎麼寫,即使寫出來也不好看,應該怎麼辦?

珍惜內女人


題主書法考試過了10級,臨帖也能一模一樣,但自己寫出來也不好看,不知道該怎麼寫。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觀點,僅題主供參考之。

首先,題主臨帖能和帖上的字一模一樣嗎?記得啟功先生九十歲時,臨趙孟頫的字,幾位道內之人誇他臨得有八分像時,啟功先生就笑得合不攏嘴了。題主說能臨得與帖上字“一模一樣”,著實讓我十分吃驚!“一模一樣”是什麼概念?就是字形與帖上一樣,神韻與帖上一樣啊!如果真如題主所說,那你就不得了啦!佩服你!

題主的臨帖作品呢?能否發出來讓大家一飽眼福呢?

既然能臨的與帖子上的字一模一樣了,為什麼還為寫書法作品犯難呢?

我的意見是:可以先集字創作。集字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也是書法作品啊。集字創作,是不少書法家常用的一種創作手段。集字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有根有源的,更是高雅可品的。雖然別人會說你的作品是某某古帖再現,但真正做到古帖再現,也是彰顯書者的書法功力的。集字創作的書法作品,也可以流傳後世的。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先撇開“一模一樣”,嘗試在七分像的基礎上加上三分自己的東西(個性),統幅在保持原帖純度百分之六十的情況下,在確保不失法度(筆法和字法)的前提下,根據章法佈局需要,對字的結構進行調整,讓其與原帖上的字的結構有所變化,比如:橫,豎,撇,捺,點,折,提,鉤,視其情況進行變化處理,該大變時就大變,該小變時就小變。但有一點應該記牢:無論怎樣變,都不能失去法度!這個很重要的!



另外,要大膽用墨。書法創作須在自然書寫下進行,不可做作,更不要寫一個字補一次墨。在書法作品中,要把墨的濃,淡,幹,溼,焦充分予以表現,也就是說,要把濃,淡,幹,溼,焦在書法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筆墨當隨時代。當下的書法創作,提倡的是“滿格佈局”,作品四周不宜留白太多,正常情況下,四周留白5cm足矣!

學習書法,不但要認真深入臨帖,而且還要深入讀帖,還要認真領悟其書法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高雅可品的優秀作品。

學習書法,悟,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各位網友討論!


中州耕牛堂主


現在的書法考級一般都是入門級別的,也就是說你考過了十級基本就等於是入門了,萬里長征才走完了第一步,這才是一個開始,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書法的考級主要考的是從整體上對於書法的認識和理解,一般的考級1-3級都會考楷書,4–6級會考楷書和隸書,7–9級會考楷書、行書、隸書,到了10級可能會加上草書,用三四年的時間考完了10個級別,基本上算是把書法的五種書體瞭解了一遍,並不代表真正懂得了書法。

由於這幾年時間為了考級需要學習的書體比較多,也比較雜,出現了離開字帖不會寫字或者寫不好的情況也很正常,因為你沒有把一本字帖寫熟練、寫透徹,腦子裡沒有字形,這就像拿了駕照未必敢開車一樣,你還不熟練,還需要再重新開始練習。

而之前考級所學習的內容對你以後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你的認識和視野會比普通的初學者要開闊很多,對於筆法的理解能力也要強很多。

建議

建議題主從之前練習的五種書體裡面選擇一種書體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好好地寫上兩年,把一本字帖寫熟練,寫透徹,到時候自然就可以信手書寫了。

還是賣油翁說的那句話:無他,唯手熟爾!


不二齋


然後冒昧的問一句:您這所謂的書法考試是為了爭名奪利還是豐富自我修養啊?和著您學習書法純粹是為了考級,然後拿著證書四處招搖炫耀,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名望和知名度嗎?

先恕在下冒昧直言了。

但類於閣下者比比皆是,其終極目的不是為了真正從書法精義來探求摸索,而是純粹為了一己之私,既想出人頭地又想名利雙收。但不得不說,閣下的這種態度卻真的練不好任何一種書體,塗抹描摹可以,離開了輔助柺杖就“抓瞎”,這種現象本就不正常,也難以完成自我的進階和救贖。

在下也習練過幾天書法,雖然感覺依樣畫葫蘆是一種提升的捷徑,但並不是唯一,也不是絕對,書法精義還需要從內心生髮出一種敬畏和崇尚,從血液裡去溶解和凝結書法宏旨,使整個兒身心真正融入於國之瑰寶的傳承和詮釋,才能使自我的書寫水平真正躍上一個可喜的臺階,進而全面得到提升,不斷豐富和完滿自我的個人學養,而不是竊得一時之機,暗自竊喜或大肆炫酷。

個人以為:學習書法也和其他學識一樣,都需要腳踏實地而不是虛名浮躁,只有沉下心來接續傳承,用心血凝造當代書壇圭臬,才能在未來真正贏得名望,真正鑄就名家,也能真正實現書法之於你我的最大價值。

祝你好運。



龍吟148119260


從題主介紹的個人情況看,書法考試己經到了十級,臨帖也能臨得一模一樣,但是......。

敝人之見,您如從這一步遲遲走不出來,長期懵圈,實際應該是一個當前書法教學思想的受害者了。我建議,您要當機立斷,放下以前的學業羈絆,重構一種觀念方法,再行實踐。好則見效甚快,輕鬆轉局。如不領悟,求出無期。

可以講,以前的無用功下得已經不少,冤哉枉也。譬如,如果真心想學書法,而卻醉心迷於考級,就是誤入歧途。古語講"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在哪裡,效果就在哪裡。一步步考級,而自己不明就理,教者又不點撥,是屬領受誤導了也。時間功夫浪費在了不重實效的過程中,這叫"無用功″。如遇"明師",不受忽悠,即可少走彎路。

再如臨帖,觀點方法有"正"丶"誤"之區別。誤導入誤區,纏縛愈久,出離愈難。一在手頭,二在意識心念。執求於象,死在表相。特別是遍遍雷同於原帖,纖毫入微,如印刷翻版,到此大受表揚讚歎,於是沾沾自喜。稍有不同便被認為是臨帖不成功。此為臨帖目的方法的導向誤區。

如已在臨寫路子上浸淫日久,不能出帖自立,肯定都有思想方法上的誤區。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功不唐捐。笨功夫不會白下,方向調整,只是一念的轉變。悟透立轉,很快見效。當機立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一,心空清零。不背前期所學所練之累,甚至將法帖丶作業,收起,擱置一邊,不再輕易去翻看。

二,放心大膽。熟記一段詩文。寫出來。懸之於壁。自審自看,筆法丶字法丶章法,哪裡不順眼?重參舊學,再煮夾生飯。

三,廢作三千。拿出前期學書法的決心,"士別三日,定當刮目相看″。


真空妙有無量壽


這個問題,不由讓我想起了《射鵰英雄傳》裡,靖哥哥初學降龍十八掌時的笨拙,空有一身功夫卻手忙腳亂。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知識沒有完全消化,不會靈活運用。

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多背帖。把碑帖放在一邊,依據記憶來書寫,讓書寫更熟練,逐漸擺脫原帖,這其實也是一個出帖的過程。

2、集字創作。把碑帖中的一些字抽出來,組成一些新詞進行創作,並逐漸增加字數,直至集字成篇。

3、仿意創作。先照原帖臨習,之後按照原帖風格,書寫其他內容,並與原帖比較,不斷改進,逐步提高創作水平。

照此進行訓練,相信你很快能丟開碑帖,能夠自己創作。由臨到創是每位書法家必經的過程。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臨一模一樣,是字的字形,而不是字神韻,還是很正常的一種普遍現象,而神韻象的自古無有有人或者了了無已。這就叫做入帖了,解決了入帖難,這一書法瓶徑問題。出帖難,這一書法瓶徑,如何解決,是題主面臨的困惑不得其解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很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廣大書法愛好者,書法吃迷者,普遍存在的而又不好解決的問題呢?筆者認為:臨帖的過程,就是尋法求法得法的過程,臨帖臨象了一樣了,書法的法,找到了嗎?記住了嗎?掌握了嗎?能會熟練運用了嗎?等等。如果到了書法創作階段,能否寫既有法而又無法的書法創作作品。所謂書法的法,一是筆法,五個點的運規轉規律,二是漢字結體規律,三是氣和韻,氣韻如何合一規律,等。要懂要通要會用,在書法的實踐活動中,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書法體系和書法理論,才能從臨帖中走出來,走向大自熊,走向自由書寫的境地!那是一種幸!,一種快樂!一種自豪感!











李行子


說實在的這是所有學書法遇到最大的問題。不光是你,我想幾乎所有人都會出現這種現象。我們現在臨帖高手有許多許多人。但這些人自創作品就太遜色了。其實他們也很苦惱。所以有人主張不臨帖當然了絕大部分人是主張臨帖的。


不主張臨帖的人,想另闢蹊徑不想受太多規矩約束。比如法度不想受法困住。從而產生今天書法,俗,怪,醜這就是今天書法代名詞。但是這些人也給這些書法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藝術書法。聽起來很雅很高大上。其實殊不知他已經脫離書法範疇。藝術太廣太廣了,廣的無邊無際無論你搞什麼都可以叫藝術。無論你怎麼畫也叫藝術。而書法就不同了,書法為什麼叫書法而不叫書字,不叫書寫也不叫書畫而是叫書法。它是有法度的,是有規矩的,是有約束的。所以有人說書法不是藝術。至少它是邏輯性很強的東西。並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我個人認為,萬物皆有法書法也不例外。沒有法想把書法寫好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我個人是支持臨帖的。


大家都知道入帖容易出帖難。我十級書法都過了,而且臨摹有模有樣,可是當自己寫的時候卻寫不好。出帖還是非常困難的,自古以來能出帖的人也沒幾個如張芝,王羲之,張旭,懷素這些人都出帖了開山立派了,所以他們都是大師。自古以來真的沒有幾個人出了帖。林散之說過,二十年未必學的進,二十年未必學的出。出帖是所有學書法人夢寐以求的事,出了帖就是大師了。

書法要想出帖唯有苦練基本功。多學多悟功到自然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急不得!出帖的人哪一個不是勤學苦練出來的。如張芝每天幾乎不出門洗筆把小河染黑了,如王羲之上茅房都在研究書法又如懷素把鐵板寫穿。書法沒有捷徑非要勤學苦練不可。話又說回來即使出不了帖也沒關係,誰叫我們天生悟性不高呢!但我們要有工匠精神。突破不了就罷了,至少我們能把這個文化傳承下去。也就足也!切不可敗壞我們的文化。我是江上人希望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探討!謝謝!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基礎已經形成,武學上來說,你的內力已經足夠深厚。內力是招式的基礎,同樣的招式不同的內力打出的效果完全不一樣。不過,從你的提問來看,你已經形成了思維慣性,你現在要做的應該是拋掉之前學到的東西,忘記之前的招式,重新靠自己的基礎形成自己的風格,這一步要想邁開很難,但是一旦成功就可自成一派。可以多看看自然萬物,從中領悟出書法的奧義,或者自己對書法的理解。曾經我也喜歡寫毛筆字,直到有一天,我開始問自己:什麼才是毛筆字,難道用毛筆寫出的字就是毛筆字嗎? 不過,後來直到現在都想不明白。你能告訴我嗎?


梁爽62191187


書法考試過了十級,臨帖也能臨的一模一樣,但卻不知道怎麼寫!


不知道你的十級是什麼機構讓你過的。莫不是交高昂的考級費用過的吧?

學習書法,不是為了應對考試。學習掌握一項技能,為的是能夠應用。我們老一輩的書法家,書法一級都沒有,但卻能隨心所欲的揮灑。你說考級重要,還是真才實學重要?

學以致用,是學習書法的目的。臨帖的目的,就是在臨帖之中,找到運筆的方法,結構的規則。假如如你所說臨帖時能夠寫的”一模一樣”,用筆的方法就完全已經掌握。為什麼不能獨立書寫的能力呢?這是你不善於總結,習慣於依賴。所臨寫的東西沒有形成牢固的記憶。



要產生牢固記憶,在臨帖時,要把字完整的看清楚,每個細節牢牢的記住,點畫的下筆要領弄清楚,下筆後,就要靠記憶把這個完整的寫下來。從一個逐步逐步增加到二個三個 ,直到可以把一句話全部都能寫下來。這樣,學習的字就能牢固的嵌入腦中。在離開字帖時,也能輕鬆的書寫。


子衿書法


說明你的臨摹學習沒有達到背臨或意臨的層次,如果達到了形神俱似,惟妙惟肖的背臨或意臨的水準時,你在試試。

還有就是你學習的是“死法”,不是“活法”,也就是還沒有學會變通,或者說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多數習書者都會經歷這個過程。

如果達到了背臨和意臨的水平,再進行習作創作時,可以進行集字創作,這時,簡單的是隻要將與書寫內容有關的字中,按照一定的款式形制背臨下來,落上款,即可完成一篇習作。技法更加嫻熟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審美感覺,不妨對背臨下來的字適當做些細微的調整,以使其通篇更加和諧統一(有時候的集字習作沒有原作好看,也與通篇字與字之間,不和諧有關)。


再者,是沒有學會利用原帖現有的點畫線條、和偏旁部首進行組合成字的訓練。一旦在習作創作作品時,遇到原來字帖中沒有的字,就不知如何是好了。也可以借用其它字帖中的字,當然最好是同一書法家的字。

當然,集字創作只是臨摹學習書法的一個較高極階段而已。學習一家書法,最好能夠學到掌握其點畫線條造型、結構布白技巧和章法規律,能夠根據其風格特點創作作品,這才是臨摹學習書法的較高一級階段,然後技法嫻熟,心手雙暢,神融筆暢之時,自然進入通會的自由經典,任筆揮灑而無不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