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高血壓每天什麼時間最危險?

花逝戀夕


查出高血壓,當然要更注意高血壓的風險和危害。人體的血壓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有的時間段會高一點,有的時間段會低一些,對於高血壓患者也是一樣,掌握自己的血壓波動規律,瞭解血壓的峰值時間,對於預防高血壓帶來的心腦血管風險,選擇降壓藥物的服用時間,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晨峰高血壓介紹和注意事項

通常對於血壓來說,都有“兩峰一谷”的波動規律,即上午8~9時是一個高峰,而下午16~18時是一個高峰,夜間休息時間,凌晨時間血壓會降到低谷。這是典型的血壓波動規律。

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應當格外警惕“清晨高血壓”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早晨醒來後,人體的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瞬間激活,心臟的輸出量和心跳速度都會有所增加,血壓也會出現在一天中的最高峰值,這就是“晨峰高血壓”的產生機理。

晨峰高血壓通常與發生心血管風險事件的“清晨時間”不謀而合,一項日本的研究表明,晨峰高血壓是引發腦卒中的獨立風險因素,而另一項研究則表明,有晨峰高血壓現象的患者,患腦出血的風險和幾率都有所增加。

因此,對於有晨峰血壓的高血壓患者朋友,應當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避免晨起鍛鍊身體,特別是避免晨起後劇烈運動,劇烈的運動會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縮,進一步升高清晨血壓,引發不必要的高血壓風險;

2. 避免晨起情緒劇烈波動,情緒的波動也是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之一,晨起時不妨先醒來後多躺一會,不要起的太急,也不要焦急暴躁,保持好心態的平和,有助於晨峰高血壓的控制。

3. 有排便困難情況的晨峰高血壓患者,應儘量避免在晨起後排便,以免引起腦出血的問題;

4. 選擇長效的,能夠良好控壓的降血壓藥物,控制好晨峰高血壓也是很重要的,推薦選擇長效的,每天服用一次就能夠有效控壓的降壓藥,每日清晨服藥,長效的普利類藥物,如福辛普利,賴諾普利等,沙坦類藥物,纈沙坦,替米沙坦等,地平類的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控釋片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是晨峰高血壓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晨峰高血壓是值得警惕的,但還有很多情況,患者並沒有晨峰高血壓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瞭解自己的血壓波動規律,在血壓的高峰期避免劇烈運動,情緒波動等,在血壓高峰期前2~3小時服藥控制,是預防高血壓產生的心血管風險的好辦法。

因此,歸根結底,要了解高血壓什麼時間風險最大,還是要了解自身血壓的波動規律,最好能定期的進行血壓的動態監測,及時的根據動態血壓監測的結果,調整相關的生活規律和用藥時間,總而言之,高血壓的危險時段瞭解了,更有助於控制血壓的平穩,減少高血壓帶來的心腦血管風險。


李藥師談健康


丁香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天當中,清晨是高血壓的「火山時刻」。


血壓一般和人的情緒、狀態、飲食及時間有關。

即便是一個血壓正常的人,血壓水平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這種規律可以簡單概括為:

  • 8:00~10:00:清晨起床後,血壓明顯上升,出現第一個高峰,然後下降;

  • 17:00~18:00:接近傍晚,血壓從低谷再次升至第二個高峰;

  • 2:00~3:00:夜間血壓降至最低,進入低谷,如此循環。

這種血壓波動範圍大約在 10%~20%,如果變化幅度過大,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尤其是高血壓人群,如果控制不好血壓,清晨可就真成「火山爆發」的時刻了。

因此,丁香醫生建議高血壓患者在清晨要尤其注意血壓控制。

比如,早上起床慢一點,活動量小一點,堅持用藥,不要隨意調整用藥或停藥,準確測量血壓等等,如果實在控制不好,記得及時和醫生商量,找到專業的解決辦法。


說好的一天之計在於晨,咱可別用來讓火山爆發呀……


丁香醫生


每天什麼時間點血壓最高,最危險這要從血壓的節律性說起:

人類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血壓節律。主要表現為夜低晝高。夜間交感神經張力下降,副交感神經張力增強,血壓降低;晝間情況則相反。正常人動態血壓波動曲線呈雙峰一谷的長柄杓形,血壓在2:00~3:00時處於最低谷,自凌晨覺醒後血壓急劇上升並於8:00-9:00達到峰值,白晝基本上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多數人有雙峰(08:00~09:00和16:00~18:00),18:00以後血壓呈緩慢下降趨勢。

晝夜血壓節律的喪失與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密切相關,某些惡性心腦血管事件,比如心梗、腦梗也和血壓節律密切相關,這些惡性事件尤其喜歡發生在清晨(早晨6-8點),於是清晨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魔鬼時間”。

一般來說,人醒來後在床上不活動血壓還是比較平穩的,伴隨著起床活動血壓會逐漸升高,如果這種升高過於高那麼就形成了“清晨高血壓”或者說“晨峰高血壓”。具體定義是:清晨(晨峰)高血壓是指清晨醒後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起床後2小時或清晨起床6點~10點間的血壓。此時段如果家庭血壓測量平均值≥135/85mmHg和(或)診室測量血壓平均值≥140/90mmHg,則可診斷為清晨(晨峰)高血壓。

清晨(早晨6-8點)是猝死、心肌梗死和卒中等疾病的高發時段,清晨血壓升高是促發心腦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目前提倡使用每日一次用藥即可控制24小時血壓的長效降壓藥物控制清晨血壓,對其檢測和評估可使用家庭血壓監測、24小時動態血壓以及診室血壓測量。關於長效藥物的使用時間也是一門學問,不同人不一樣,因人而異,有時候血壓控制不佳,並不一定需要調整藥物,只要調整一下用藥時間就可以解決問題。


張之瀛大夫


高血壓每天什麼時間最危險?針對這一問題,家庭醫生在線網特別邀請專家做了以下回答。

高血壓每天什麼時間最危險很難說,還是要看具體個人的血壓波動情況而定。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在血壓高峰值和血壓低谷值的時間點最危險。

什麼時間點可能是血壓高峰值?

對大多數人來說,清晨6—8點為第一個血壓高峰,到下午4—6點為第二個高峰,也是全天血壓最高的時間。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多發於這個時間段。

什麼時間點可能是血壓低谷值?

中午12點至下午1點為第一個低谷,凌晨1—2點是第二個低谷,也是全天最低點。低血壓可發生跌倒傷害,可以導致全身器官供血不足,尤其是有心血管病變的患者。

除了峰值,波動的幅度也決定了危險度。正常人的血壓,在一天中也是處於波動狀態的。但如果血壓波動過大,對身體就非常不利。一些患者的收縮壓(高壓)甚至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由220毫米汞柱降至110毫米汞柱,然後又急劇升高。這種波動幅度很大的血壓對患者的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影響也很大,常常會引發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的併發症。

建議所有高血壓病人應該堅持每天在清晨,中午,下午,臨睡前測量血壓,能更好掌握血壓在一天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從而預測血壓是否在全天24小時內均得到平穩控制,同時也能判斷出目前所選擇的降壓藥物是否能長效覆蓋24小時,為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重要的依據。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


這個問題已被多次問及。“高血壓每天什麼時間最危險?”,當然應該是每天血壓波動幅度最大,或過高或過低(高血壓患者也是發生低血壓的高危人群)的時間最危險。由於每位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規律、作息時間不同,合併疾病不同,服用的降壓藥物不同(長效、短效,降壓強度),血壓異常的時段也盡不相同。比如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夜間和清晨血壓升高,吃短效降壓藥的患者血壓會時高時低,還有體位性低血壓、餐後低血壓的患者也很危險。但清晨高血壓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並且和心腦血管事件高發有關。

清晨高血壓是高血壓的一種表現形式。正常人清晨醒後血壓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是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升高過快或幅度過大,會增加發生心腦血管事件如腦卒中、心臟病的危險。清晨高血壓是指清晨血壓高於正常(家庭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135/85mmHg,診室血壓≥140/90mmHg)。清晨血壓是清晨醒後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後2小時或早晨6點到10點間的血壓。清晨時段是猝死、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高發時段,清晨高血壓與此有關,因此危險。清晨高血壓還與靶器官損害(左心室肥厚,頸動脈粥樣硬化,腎臟損害)有關。

血壓的晝夜節律有兩個峰值時段,分別是清晨6到10點、下午16點到20點。清晨是血壓峰值的第一時段。清晨人剛從睡夢中醒來,體內的自主神經系統也開始交接班。夜間是迷走神經為主,所以心率較慢,血壓較低;醒來後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兒茶酚胺、腎上腺素水平也升高(可以增加心率、收縮血管),因此心率增快,血壓升高(有人醒來時會感覺心跳快)。加上體內的一些激素水平也在清晨升高。這些改變原本是為人體開始一天的活動做準備的,但對於高血壓患者,會導致這個時段血壓明顯升高。

服降壓藥的患者出現清晨高血壓還提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吃的降壓藥不足以維持24小時降壓療效。吃短效降壓藥時,降壓效果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樣血壓就會上下波動,對血管損害很大,血壓突然過度升高時就會有危險。所以建議高血壓患者服用長效降壓藥(必要時調整服藥時間),降壓療效要能夠覆蓋24小時,使血壓保持平穩降低。還要注意避免可能導致血壓劇烈波動的各種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各個方面。

清晨高血壓還要注意檢查治療夜間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

高血壓患者血壓過低時也是危險。高血壓患者也是容易發生低血壓的人群。由於動脈硬化,血管的舒縮調節功能不好,改變體位時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進餐後,由於胃腸道血流量增加、腸道激素分泌等原因可以引起餐後低血壓。低血壓可以發生跌倒傷害,可以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在冠心病、頸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的患者更是危險。體位性低血壓常發生於體位改變或久站、行走時,餐後低血壓最常見於早餐後30分鐘到2小時內、以及午餐後的時段。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都俠廣場舞


春雨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高血壓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高血壓本身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血壓升高對血管的破壞所造成的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嚴重併發症,例如冠心病、腦卒中、腦溢血、腎衰等。因此,對於血壓水平的長期監測與控制至關重要。

不少患者認為每天測一次血壓就夠了,其實並非如此。無論是正常人還是高血壓患者,其血壓水平都是24小時波動的。

正常人在晨起清醒後(早6點至早8點)血壓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血壓晨峰”現象),而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在清晨血壓升高的速度幅度都更加顯著,同時清晨服用降壓藥前恰恰也是藥效最薄弱的時間段。

因此,清晨高血壓可以說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的危險因素之一,清晨時段也成為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最危險的時段。

高血壓患者要關注日常血壓的全天候管理,尤其加強晨起血壓的控制。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規範化地使用降壓藥物是治療的關鍵。

每一位高血壓患者都應重視正確、科學的自我血壓監測,詳細記錄每天不同時段的血壓水平,醫生才能根據每一位患者的血壓波動情況來選擇最合理的單藥或聯合用藥治療方案,調整服藥時間,實現個體化治療。

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還要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堅持低鹽、低脂、合理膳食,戒菸限酒,保持心情舒暢,適量進行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等)。高血壓患者最佳的運動時間應為下午4-6點,並且務必根據自身身體狀況把握運動強度。

此外,由於每位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規律、作息時間、合併疾病、服用的降壓藥物不同(長效、短效,降壓強度),血壓異常的時段也盡不相同。比如服用短效降壓藥的患者血壓會時高時低,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夜間血壓升高明顯,不少患者還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餐後低血壓,這些特殊情況也需要加以特別關注,進行相應的科學管理。

希望春雨醫生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歡迎關注頭條號【春雨醫生】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喲。


春雨醫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高血壓最危險的時刻🔑

無論是健康人還是高血壓患者,血壓都有晝夜節律變化:清晨血壓高、夜間血壓低。因此,清晨是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降壓藥也大多選擇清晨服用。



血壓是怎麼形成?

心臟的收縮和舒張交替進行,推動著血液在血管每流動,血液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就是血壓。當心髒收縮時,大量的血液射入動脈,此時血液對動脈壁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俗稱高壓);心臟舒張時,動脈管壁的壓力下降,此時的血壓稱為舒張壓 (俗稱低壓)。理想血壓是<120/80mmHg。

高血壓的危險在哪裡?

(1)長期持續的血壓升高,會造成動脈硬化,引起心、 腦、 腎、眼以及全身各處血管損害,嚴重時會發生腦卒中、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腎功能衰竭、 主動脈夾層、眼底出血等疾病。

(2)血壓急劇升高,會引發高血壓危象,甚至腦出血等。



高血壓最危險的時刻——清晨

(1)每個人一天24小時血壓都存在節律變化:血壓隨早晨覺醒起床而上升,日間持續處於較高狀態;晚上血壓逐漸下降,在睡眠過程中降到最低,夜間2-3點為最低谷。因此,清晨血壓最高,最容易出現高血壓急症。

(2)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相互影響,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容易發生血栓形成。而清晨時血小板最活躍,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基礎,導致血栓栓塞疾病(心梗、腦梗)。

為了預防高血壓的危險發生,需要做到:

(1)血壓達標是最重要的,身體狀況好,儘量降血壓控制<130/80,之前不能超過140/90。80歲以上老年人或者合併嚴重疾病患者,可以先將血壓降到<150/90,再進一步控制到<140/90。

(2)勤測血壓,尤其是清晨血壓。

(3)低鹽低脂飲食,堅持運動,戒酒戒菸。

(4)降壓藥應該早晨服用,除非經測量確實是早晨正常,下午晚上高的血壓。



段醫生特別提醒:

(1)高血壓患者清晨最危險,並不是說只要早上血壓達標就可以。

血壓達標要求平穩,大致意思就是每天的血壓不能波動太大。

(2)高血壓患者在清晨最容易發生急症,也不是說其他時間就不發生。

高血壓患者不管什麼時間出現心慌、頭暈、四肢麻木、暈厥等情況,儘快就醫,不要耽誤。

(3)血壓達標是硬道理:越早降壓越早獲益,長期降壓長期獲益;血壓達標最大獲益。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一天中高血壓的危險時刻有2個:上午6-10點、晚餐之後。

第一個危險時刻——上午6-10點

  臨床統計發現,在早晨6-10點這個時間段,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是其他時段的3倍,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70%。血壓晨峰通常以動態血壓為基礎計算,一般採用覺醒後2小時內的血壓平均值減去夜間睡眠時的血壓最低值,如果≥35 mmHg即為晨峰血壓增高。

  控制好清晨血壓,是防治心肌梗死、腦卒中發作的重要一環。對絕大多數患者來說,清晨血壓是管控全天24小時血壓的風向標,通過監測清晨服藥前血壓,可以很好地判斷患者的降壓治療方案是否能夠真正控制24小時血壓。因此,早晨這段時間,要注意按醫生指導按時服藥,控制好清晨血壓。

第二個危險時刻——晚餐之後

  很多人每天晚餐吃的都不準確,比如吃得太晚、太豐盛、太飽都會使身體受損。

  人在吃東西時血糖、膽固醇含量會升高、血流量也會減慢,研究顯示,晚餐後至少1小時再睡可以減少約2/3的中風風險,每多等20分鐘,中風風險再降10%。如果保證吃飯時間與睡覺間隔60~70分鐘以上,中風幾率可降低66%。

  吃得太豐盛、太飽,加上菸酒應酬,會導致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緩慢,容易集聚而形成血栓,加之飽餐後血壓容易波動,對本已受到損傷的血管造成不良影響。

除了每天的這兩個時刻,還有一些行為會引起危險,也應引起重視:

1、氣溫突變時

血管會熱脹冷縮,這就導致高血壓患者冬季血壓會升高,因此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同樣,如果氣溫驟然上升,外周血管擴張,會使心腦供血減少,會增加缺血性意外事件的發生。

2、用力排便時

老年人年紀大,胃腸蠕動功能差,是便秘的高發人群,便秘時大力排便,腹壓升高,進一步增加了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這增加了原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的危險。

3、停用降壓藥時

臨床上經常看到一些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血壓恢復正常後擅自停用降壓藥導致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發生的案例;也有些患者在突然停藥後會發生出汗、頭痛、失眠、臉部潮紅和血壓回升的症狀,甚至血壓比治療前還高很多,這是“ 停藥反跳”現象,非常危險。


高血壓管家


患有高血壓人群越來越多,是一種已經比較普遍的慢性病,高血壓危害到身體的健康,會導致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產生。對於高血壓患者要時刻注意血壓情況:

  • 血壓的波動幅度大、過高以及過低的時間最危險。高血壓人群由於作息時間、服用藥物及合併病症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導致血壓異常的時間段也會不同,比如:對於睡眠呼吸暫停的人一般夜間和早晨的血壓會升高,服用短效降壓藥物的人血壓會出現忽高忽低的情況;

  • 清晨高血壓是最為普遍現象,根據血液的晝夜規律,可分為2個值峰段:清晨6至10點,下午4至8點。晚上以迷走神經為主,心率相對慢、血壓也較低,到了早晨醒來後以交感神經為主,興奮及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升高,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 高血壓患者餐後也是比較危險的時間段,飲食後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及激素的分泌等可能會出現餐後低血壓症狀,出現心、腦、腎等的供血不足。高血壓患者因為動脈硬化,血管舒縮調節不好,體位變化時易產生體位性低血壓。所以高血壓患者進餐後也是存在危險的時間段。

高血壓患者需注意

1. 在起床後1小時內,服用藥物及早餐之前進行測量血壓;

2. 高血壓患者要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一天中不可大於6克的鹽攝取量,對於脂肪類、菸酒類等都要進行限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