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小镇文化”本身就是一 种美的文化。美丽乡村的要义在于“美”。精致、精细、有品位,就是从文化方面对美丽乡村的“美”提出的要求。做到了极致,便会给人淡然而香的感觉,这本身就是文化。从村子的道路到村民的房屋,一砖一瓦、-草一 木中细细琢磨,处处体现文化内涵。粮画小镇的水系建设正是因为在小节点上下足了功夫,才得到来自国内外游客的赞赏,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确定主题文化

一个小镇一一个主题。关键词即主题。“小镇文化”特色就是突出主题文化,彰显自身魅力。例如,粮画小镇建有粮画基地、粮画体验小屋;教育小镇建有新华书店、昆虫馆;黄瓜小镇建有黄瓜博物馆、黄瓜美容院、黄瓜交易市场等。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科学整合,形成有机整体

强调多元文化和主题文化的关系问题。小镇不是孤立的,“小镇文化”是多元的,但一定是在有机统一基础上的多元化。 正如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健康生育观、红色文化、体育文化等,要突出主题,把各种文化有机融人其中,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这种融人是简单、简约、自然、和谐地融合,需要与小镇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 达到“增一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精准要求。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围绕主题和特色“制造事件”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通过“制造事件”,使其具有高效的新闻价值,达到宣传美丽小镇的目的。例如,黑妹小镇举办“麦田节”(图6.4),鹊桥小镇举办“七夕鹊桥会”,黄瓜小镇举办“黄瓜采摘节”,杂粮小镇举办“杂粮文化节”,诸如此类,都是“事件”。“小活动、大宣传”“小角度、大文章,其次,创新文化载体博物馆, 如黄瓜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杂粮博物馆、羊博物馆、轴承博物馆、漆画博物馆等。通过“制造事件”创新文化载体,宣传小镇,扩大小镇文化的影响力。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为全面推动“厕所革命”工程建设,该县成立了由县卫计、农业、城建、城管执法、交通、旅游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建设指挥部,计划用3年时间,帮助农户建设无害化厕所56031座、农村公共厕所170座、乡镇公共厕所20座、城市公共厕所20座、交通厕所2座、旅游厕所28座,力争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城乡公共卫生设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目标,其中偏远山区农村玻璃钢化粪池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旱厕改造”三年攻坚 增量提质方便群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