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以“鹽”之姓,冠“城”之名(一)

以“鹽”之姓,冠“城”之名(一)

鹽城歷史悠久,建縣已2100多年。從開始的鹽瀆縣,到今天的鹽都區,縣名多次易更,地理幾經變遷,縣治頻繁更迭,可謂變化多端。為使今天的人們瞭解鹽城的歷史,現就縣名變化情況作一簡要敘述。

鹽城因“鹽”成名。從初名鹽瀆、鹽城到現時的鹽都,都離不開一個“鹽”字,這與當地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源分不開。

遠古時期的鹽城稱古淮夷地。古代淮河直接入海,從上游桐柏山區帶來大量泥沙,經海潮、風浪作用形成沙洲,使鹽城得以成陸。《元和郡縣誌》說:“鹽城,本漢鹽瀆縣,州長百六十里,在海中”。據當地考古發現,曾出土過有孔石斧等文物,與新石器晚期的青蓮崗文化屬同一系統,因此推斷,鹽城成陸於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並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居住。相傳原始社會末期,北方曾有一個叫“奄及”的部落南遷,留下部分族人於淮夷之地,這就是鹽城人的祖先。

在唐堯、虞舜和夏朝時期,鹽城這片“淮夷地”為禹貢揚州之北地,商朝時屬徐州三南地,周屬青州。春秋吳國強盛之際,這裡屬吳,吳國曾在淮揚開邗溝,東北通博支、射陽二湖,北至末口入淮以通糧道。從而開始了江淮之間的商品交流,促進了這一帶的社會經濟發展。吳越爭霸,越王勾踐乘吳王夫差北上大會中原諸侯之際,發雪恥之師攻吳都城,夫差自中原退師南返時,封其民於江淮之間,為鹽城有史記載的第一次移民。越國滅吳後,鹽淮轉而屬越。後來,楚懷王佔領了越國的地方,將鹽淮地封給了楚將昭陽做屬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他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鹽淮地屬泗水郡。秦始皇在五次大規模出外巡遊的過程中,曾由長江口沿海北上,經過鹽淮地,舊時鹽城北門外有地名鐵柱崗,相傳就是秦始皇路過的“驅山峰以填東海”的遺蹟,實際上是在這裡澆鑄鐵柱,以鎮海龍的舊址。

秦以後,鹽淮地曾為西漢射陽侯劉纏的封地。劉纏就是項伯,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曾在“鴻門宴”上救了劉邦的性命,因此在劉邦當上皇帝后,賜項伯以劉姓,封為射陽侯,以示恩賜。西漢初,鹽淮一帶屬古射陽縣,《方與紀要》、《揚州府志》、《淮安府志》都說,射陽故縣,在今鹽城西九十里,其在寶應者為鎮,在鹽境者為村。可見,射陽故城應在寶應這一帶地方。

西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從古射陽縣劃出鹽瀆縣,與射陽縣“分湖為治”,二縣分界在射陽湖東,並屬臨淮郡。這是鹽城設縣的最早記錄。所謂鹽瀆,瀆,詞典的解釋為河、溝。就是鹽河的意見,據說當地先民在此煮鹽,為了運鹽外出而開河渠,故以鹽瀆名之。據明萬曆《鹽城縣誌》載,鹽瀆在縣“西九十里,其支流出大縱湖入官河,東入塘河,達安樂港,經侍其汊入射陽湖。”由此可見,鹽瀆縣是因縣內有鹽河而命名的。

鹽瀆縣建立後,一直“有縣無治”,就是說,當時只設鹽鐵官,沒有派縣丞,仍由射陽縣丞代管。直到東漢熹平元年(公元172年),朝廷才派孫堅任鹽瀆縣第一任縣丞。孫堅是三國吳王孫權的父親,他是見之於史書的鹽瀆縣第一任縣丞。按照漢制,縣丞是輔助縣令的官職,在今天來說,相當於副縣長。按理說,鹽瀆是大縣,朝廷理應派縣令,但究竟派沒派,當時縣令是誰,已失考。相傳,孫堅做鹽瀆縣丞時,他的父親孫鍾,奉老母在城南種瓜為業,今鹽城中學校園東側的一口古井,就是孫鍾當年挑水種瓜之井,明清時,孫堅故居尚有遺蹟,後毀於戰火,不復存在。

鹽瀆古城究在何處?明、清以來的《鹽城縣誌》,都說在縣城西北九十里,與古射陽縣隔湖相對。其實是誤傳。據一九五七年秋,鹽城北門外發掘出的大面積漢代遺址考證,古鹽瀆縣的古城,就在鹽城北門外東北部沙井頭一帶。這處漢代建築群遺址,發掘出古瓦井九口,磚井四口,屋基多間,以及鍊銅鐵的場所,還出土了大批漢代文物,如戰國封泥,漢代瓦當,銅鐵器物,表明此處當是鹽瀆縣的縣治或鹽鐵官署。由此可見,今鹽城市區東北一帶,即使不是縣治所在地,但在秦漢時期已是一個人煙稠密,鹽鐵興旺,漁農繁榮的城鎮了。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連年兵災,鹽城地處魏吳邊境,為兵家爭戰之地,受害尤甚,一度居民四散,縣廢地墟。曹操做了魏王之後,他怕孫權渡江據北為屏,“徵令江淮之民內徒”,將民戶遷往徐州,泗州一帶,民皆驚走,“江淮十餘萬眾,渡江而東”,使江淮之地“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鹽瀆,射陽兩縣皆荒廢了。直到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統一中國後,招江淮流民返回故里,還鼓勵吳人北遷,規定吳人,特別是百工(手藝人)北遷者,可免除徭役二十年,使人口大增。西晉太康二年,恢復了鹽瀆縣。

東晉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將鹽瀆、射陽兩縣分為鹽城、東城、左鄉、山陽四縣,鹽城始有其名,屬徐州。南北朝時,劉宋以鹽城屬山陽郡,北齊時將山陽郡分開,在鹽城設射陽郡。南朝陳時又將射陽郡改為鹽城郡。隋王朝統一天下後,改鹽城郡為鹽城縣,隸屬楚州淮陰郡。隋末,煬帝淫暴,民不聊生,群雄四起。在《隋唐史書》所列的隋末起義群雄中,兩淮農民起義領袖韋徹,大約在隋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他率領一支起義軍佔領了鹽城,在鹽城稱王,置射州,將鹽城縣分為新安、安樂、射陽三縣,並在鹽城修築了臨時宮殿,地點就在今鹽城中學東邊,統治鹽城達七年之久。現鹽城西北樓王鎮附近有大城頭,小城頭遺址,據傳即為安樂縣故城城址。唐高祖武德四年,韋徹歸順唐朝,射州復為鹽城縣,隸屬淮安道。唐末,朝綱不振,各地軍政長官擁兵割據,鹽城為吳王楊行密所據,屬楚州。據說楊行密曾在鹽城建立行宮,偏安一時。南唐時,鹽城又改屬泰州。從漢朝到唐朝,這一段時期內,縣治體制變化不定,廢置紛紜,這種狀況直到唐朝後期方有改觀。宋朝以後,鹽城縣治沿革較前相比,變動不大。宋朝以鹽城屬楚州。元末時,草埝口鹽民張士誠聚眾起義,據有鹽城。明太祖朱元璋平張士誠後,設鹽城縣,屬淮安府。明清以來,一直未有變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