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补栏积极 仔猪价格大涨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春节以来,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之下,猪价、猪肉价格并未因需求的被动大幅缩减而下滑,反而逆势上涨,根本的原因还是猪少了。这也是节后猪鸡走势严重分化的本质上的不同点。


补栏积极 仔猪价格大涨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2月份第2周(采集日为2月12日)全国生猪产品价格全线上涨。活猪价格方面,30个监测省份活猪价格均出现上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37.2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7%,同比上涨196.7%,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历史前高38.18元/公斤还有不到1元的距离。从地区来看,区域价差比较明显,其中,华南地区活猪平均价格较高,达41.57元/公斤;西北地区较低为33.01元/公斤。同期全国猪肉平均价格59.0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2.6%,同比上涨160.9%,已创历史新高,其中华南地区猪肉均价较高,为65.92元/公斤;西北地区较低为52.88元/公斤。全国仔猪平均价格81.0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8%,同比上涨262.1%,已突破2019年第45周的前高79.37元/公斤。


补栏积极 仔猪价格大涨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值得关注的是,仔猪价格率先突破了2019年的历史前高。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节后交通运输不畅,饲料、种畜禽、活猪运输普遍受到影响,虽然近几日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之下,农产品流通阻力已经明显减弱,但难度依然还是存在的。对于生猪养殖来说,只要饲料供应有保障,节前集中出栏过后,节后压栏的压力并不大。相对来说,补栏的影响更大一些,尤其是对于中小养殖场户来说。所以,仔猪外销的难度很大,而且从目前的仔猪价格来看,外购仔猪育肥的利润其实并不是非常高。和自繁自养相比,如果外购仔猪价格在1500元,250斤出栏,每斤完全成本至少要高4-5元,而实际上,节后部分地区30斤仔猪价格已经涨到2000元。而且,还需要考虑到非瘟的风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仔猪还是意外的率先创出了新高,值得思考。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日前,养猪大户温氏开始外购仔猪育肥,印象中这应该是温氏首次外购仔猪。目前国内养殖规模前五强上市猪企,温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温氏自有仔猪育肥产能配合度比较高,有多少仔猪投放多少,而牧原的仔猪除了自己育肥外,还有一部分会外销,而正邦、新希望、天邦都存在既有仔猪外销又有外购仔猪育肥的情况,当然,比例都不是很大。


补栏积极 仔猪价格大涨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从温氏和牧原的能繁母猪数量来看,2019年底两家企业基本处在同一水平。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底,温氏种猪已达到170万头左右,其中能繁母猪存栏是120-130万头;2020年年底能繁母猪存栏计划做到200万头。2019年底,牧原能繁母猪存栏量128.32万头,后备母猪存栏72万头。论后备存栏牧原比温氏略胜一筹。

2019年,温氏共出栏生猪1851.66万头,较上年减少16.95%,牧原共出栏生猪1025.33万头,较上年减少6.88%。2019年,两家企业都没有完成最初的出栏目标,而且出栏量都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以数量来看,温氏依然遥遥领先。

但2020年,温氏持续多年的猪业第一的宝座或将失手。根据温氏2月5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坦言,预计2020年生猪出栏量会比2019有所下降,而在1月份,温氏还乐观的预期2020年的出栏量不会低于上一年,这也意味着温氏2020年的生猪出栏量或低于1850万头,连续两年下降。

而2月14日牧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则继续释放着积极的信号。公司现有存栏已经达到1000万头,1月配种量达到35万头,1月份仔猪出生量超过200万头,2019年底公司新建成的育肥产能在2600-2700万头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的生产需要。有机构预计牧原2020年生猪出栏量达到2200万头,同比增长115%。

这或许也是年后牧原、温氏股价走势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截至2月19日,牧原股份市值已经突破2300亿元,而温氏市值依然还在2000亿元以下。

短短一个月,温氏为何快速下调出栏预期,温氏解释主要是非瘟疫情防控难度仍较大,同时种猪生产效率下降。而种猪生产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三元母猪生产效率的不达预期,这个或许是今年全行业都将面临的难题,能繁母猪存栏的回升并不意味着产能的回升,仔猪依然稀缺,这或许也是近期仔猪价格率先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一向稳字为先的温氏为何也开始外购仔猪育肥,尤其是在仔猪价格已经涨上天的情况下,原因或许有几个。首先自然是对2020年行情的看好,企业高价外购仔猪必然还是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其次或许是为了维护农户资源,公司2019年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对应的是农户资源的流失,根据公开数据,温氏2017年合作的养猪农户有2.1万户,但到2019年底已经降至1.9万户,下降幅度达到10%,这样的趋势,对于未来公司7000万头出栏目标的实现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再次,或许也是基于市值管理和业绩的压力,尤其是在今年养禽业务突遭巨变和同行加速赶超的压力之下。(文章来源:畜牧大集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