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如何解读刘强东夫妇向清华大学捐赠 2 亿元的举动?

经此一役,你猜,再来个奶茶,甚至学业水平还不如奶茶的漂亮有钱热搜妹,清华招是不招?


说的更明确一点,清华和国内其他重视捐赠的大学根据奶茶等校友捐赠案例调整招生政策,尤其保送政策,只是时间问题。

(我非常喜欢配图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如何解读刘强东夫妇向清华大学捐赠 2 亿元的举动?

奶茶的个案其实牵扯的是校友捐赠和招生标准的问题。校友捐赠在美国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研究领域,但在国内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我倒很高兴这一波新闻为高等教育校友捐赠这个很有价值的话题带来了一点点热度。

从个人角度来说,刘强东奶茶妹妹两人我虽然都讨厌(说谎的人做啥好事我都没好感),但这次的举动我很愿意点赞。为母校捐款是双赢的举措,既圆满了自己的心愿,给母校做了贡献,又能带来产值回报,广告效应和未来的人才合作计划相信也会陆续跟上。我觉得也不必非要说是为了面子,沽名钓誉,贪图回报,毕竟有钱也不好好花的恶富豪大有人在,强东奶茶已经很良心。

但从更广泛的社会视角来说,校友捐赠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很复杂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仍然是国家拨款占了绝大部分,目前对校友捐赠现象的研究,思考,和政策建议,基本都是参照校友捐赠最成熟的国家——美国。近年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资金来源的论文大多会强调私人基金会和校友捐赠的作用,希望国内也能大力发展捐赠。但我觉得

校友捐赠机制不是百利无一害的,它给科研方向,招生政策带来的多方面复杂影响需要谨慎评估,发展过程也必须在效仿美国基础上做出有效改进。科研经费的增加本身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祸福相倚,一件好事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需要仔细评估,甚至通过政策设计加以控制的。至少从美国的历史看来,校友捐赠对招生制度造成的影响就受到很多指责,那么我国在建立自己的校友捐赠体系时,就要仔细设计避免这样的影响。另外,捐赠也会对科研方向产生影响,这个更复杂,就不是本答案的重点了。

美国人是如何研究校友捐赠的呢?Google scholar搜一下alumni giving,读下前十篇文章,就很明显了:实用的美国人最关心:什么样的校友最爱捐款?如何促进他们捐款?Alumni Giving下一大半文章都是在用统计数据建模分析捐赠者的个人特征,找出对捐赠行为和数值贡献最大的几个变量。(这个数据丰富程度国内真是羡慕不来...将来国内数据库起来了估计也能养活一大批人呢。)几篇文章看下来,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有强调,经济收入是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它的系数基本是所有变量里最高的,而且统计检验都显著。(Bruggink&Siddiqui, 1995; Clotfelter, 2003; Durango-Cohen, Durango-Cohen&Torres, 2013)

有钱的校友才爱捐钱,这很好理解啊。

那如何拥有有钱的校友呢?一种思路是引导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工作后走向人生巅峰,(这方面文献我还没开始收,有人愿意合作吗),第二种更简单的当然是,招有钱人做学生啦。

通过捐赠入学在美国是公开的,和中国的保送一样,是一种虽然标准不透明但“正儿八经”的录取方式(合不合伦理我们再说),叫做development case。招生中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能“bring more to the table”完全是公开的秘密,类似“录取所得捐助可以资助大量寒门学生”之类的辩护也是不绝于耳。但奇怪的是,关于development case的现状,数据,范围,影响几乎搜不到任何journal paper,对比美国招生数据之丰富,更觉奇怪。(我换了很多关键词都没搜到,如果有小伙伴指点迷津,不胜感激。)

与学者集体失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闻界对这一话题的高度关注。普利策奖得主Daniel Golden的The Price of Admission: How America's Ruling Class Buys Its Way Into Elite Colleges详细介绍了哈佛,杜克,布朗,圣母等多所大学对捐赠者和名人后代开后门的案例,第五章探讨了击剑、划船和马球这些贵族运动为何成为了研究型大学招生的重要标准:

“Still, it's debatable whether, and how much, colleges should value athletic prowess --particularly when opportunities to excel in sport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our society. Because fund-raising considerations influence colleges' choice of the sports they sponsor and the athletes they recruit. Athletic preference, like legacy and development, favors the wealthy, the white, and the well-connected.”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运动招生是一种不平等,因为有钱人会捐钱影响学校对某些特定运动和运动员的偏好。在美国,击剑划船马球这些穷人玩不起的运动就是最佳招生途径。

对比我国健美操特长生案例食用风味更佳。

如何看待周孟佳降分219保送北大? - 魏亮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周孟佳降分219保送北大?www.zhihu.com

如何解读刘强东夫妇向清华大学捐赠 2 亿元的举动?

第七章还写到了对亚裔的不公正待遇,非常好看。中文版译名叫《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看目录和引言翻译的应该不错。个案虽然好看,可是要全面评估校友捐赠对招生政策的影响需要全面的学术研究,而学者们都不说话,我也没得引...

扯远了,回到这次的事件,奶茶妹妹当初并不是通过捐赠入学的,但是当年清华招生时究竟是看中了她的个人素质,还是综合考虑了她能带来的新闻效应,投资回报?(奶茶学业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听听她作为南外毕业生的英语发音,再看看她的人生规划是跟学业素质还是跟网红身份关系更大,再多也不用我说了。)虽然清华不太可能预料到她今天捐这么一大笔钱,但是以她的家境和运作能力,招她回报会小吗。很不幸,现在并没有一个普利策记者替我们挖出当年的真相来。但我可以说个小故事:奶茶刚进清华时,我一同学在清华招办做助理,多次讲起去某些省市与北大抢状元时,如果状元是男生,一定会提起“来清华,就可以和奶茶做同学了哟!”很多男孩子都会两眼发光问学长你见过奶茶吗真人也那么漂亮吗...所以啊,我清招奶茶一点都不傻,互相利用,几时见过我清吃亏?

虽然现在国内校友捐赠还不太发达,对招生政策的影响也有限。但是经此一役,你猜,再来个奶茶,甚至学业水平还不如奶茶的漂亮有钱热搜妹,清华招是不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