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投身金華樓市悠著點

投身樓市悠著點 且看買房眾生相.

有關人士再次提醒:房子是拿來住的

近年來,許多城市相繼出臺人才政策,“搶人大戰”不斷上演。

作為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區,迅速崛起的金華,也吸引著大量青年才俊前來安家落戶。記者連日來走訪市場發現,有在杭州、上海工作回金買房置業的,有在金華上學畢業後留下工作的,更多的是因鄉情難捨回鄉置業,又或被人才政策所吸引來到金華的。而隨著房價起伏,也有更多人或投資或置換,投身其中,他們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你和我。

投身金華樓市悠著點故事一

不是剛需的剛需

今年4月,在市區某學校工作的小李終於成為房奴,買了期房的他每個月要還一萬多元的按揭款,幾乎是他和未婚妻的全部收入。而這筆貸款,他們將承擔20年。

小李來自市郊,家裡有一幢新建的四層樓。伴隨城市化的浪潮,這幢金華二環路邊的農房也變成了店面,一樓出租。小李的父母都是實打實的本地農民,他們用辛勤的勞作培養了兩個兒子大學畢業,並在3年前咬緊牙關建起了這幢新樓。

開始談婚論嫁的小李本來和未婚妻商量好,三樓裝修好作為婚房先住著,等過兩年緩過勁來再考慮買一套商品房。可是這一波猝不及防的漲價潮讓小李懵了,原來一萬多元均價的期房,一轉眼就漲到了兩萬多元,新樓盤還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經過長達一年的煎熬,小李發動所有資源在年後加入搶房潮,最終以每平方米17000元的單價買下一套90平方米的期房。作為首次貸款的置業者,利息對比之前也有了上升,而且不能使用公積金,不過看著目前似乎又漲了1000多元的房價,小李已經不用為買房決定後悔了。

故事二

杭州掙錢回金華買房

最近幾年,90後小棟的工作一直在杭州和金華之間轉移,目前在杭州一家網絡公司上班。

“畢業那會想回金華髮展,後來還是覺得省會更有前途,在杭州工作了兩年,發現薪資待遇雖然高,機會也多一些,但安家的門檻仍然夠不著。”提起這幾年的經歷,小棟說:“剛畢業的時候,在金華某網絡公司,月工資3000多元,後來去了杭州,薪資待遇漲到5000元/月。”憑藉這幾年的勤奮工作,小棟開始負責兩三個項目的研發,每個項目還有分紅。在一般人眼裡,小棟的收入已經不低了,但在杭州買房,小棟表示還是有壓力,“在餘杭邊的房子也要3萬多元/平方米,綜合考慮還是回金華買房吧,畢竟金華的房價相比杭州還處於低位水平”。

今年年初,小棟在市區某樓盤定了一套房子,首付一共掏了50萬元左右,目前已經開始還貸,但是房子交付還需要一年多。目前,小棟在杭州單位附近租的房子,每個月租金3000元。“金華的房子買了,每個月要還房貸,再加上每個月的租金,扣除日用花費,在杭州掙的錢還是有剩餘的。”

故事三

小康家庭要住排屋

金華的住房情況其實屬於提前進入小康層面,不少普通家庭這些年通過置換、買賣,都已經進入排屋時代,也正是一輪又一輪的漲價,讓人不由自主地被裹挾著改善置業。

老朱夫妻在市區某事業單位工作,結婚時在市區江北有一套房。因為兒子在市區江南讀小學,3年前為方便孩子讀書而購買了一套學區房,去年開始這套房從100多萬元翻番變成了200多萬元,幾乎是夫妻倆5年的收入。

老朱的一些同事已經住進了排屋,眼看著他們在這輪樓市增值中再度獲利,這一輪房價開始波動後,老朱也尋思準備升級置業。5月初,他相中了市郊的一幢排屋,總價450萬元。老朱的學區房賣了200多萬元,前後不到兩週很快變成了排屋的首付,而200多萬元的房貸成為他未來要面對的新壓力。因為學區房售出,老朱還面臨著租房完成剩餘學業的煩惱,已經奔四的老朱,就這樣完成了居住的再次升級,在這一輪購房潮裡賣出買進為城市建設添了一把火。

故事四

父母提前佈局買房

在安徽讀大學的小張今年夏天即將畢業,與別的同學不同的是,她不需要在買房的問題上操心,因為去年家裡已經在金華提前給她購置了一套房產。“去年的時候金華房價開始大漲,當時還不知道會到哪裡工作,所以買房很猶豫。後來考慮再三,還是在環城南路附近購置一套,買的時候15000元/平方米,今年二手房漲得厲害,這套房現在也漲了不少錢。”談起當時的買房經歷,小張父母仍記憶猶新:“當時買房正值金華樓市火熱,房價一天一個價格,但是看了很多戶型都不是很好。出於對公攤、學區的考慮,最後還是決定買次新樓盤,相對有保障,這樣我們家長也安心一些。”

對於如今的金華房價,小張的父母開心又懊惱:“早在前幾年,孩子還沒有上大學時,我就跟她爸說過,提前給孩子在省城買套房吧,買房是大事,以後孩子的生活壓力也沒有那麼大,但是他爸就是推三阻四,結果杭州房價翻倍上漲,所幸也算搶在金華上車了。”

對於父母買的房子,小張則表示得很淡然:“確實會比以前更關注房價,也會想著去理理財,有時候甚至想著要不要去大城市發展。可是一查房價還是覺得算了,每月動輒上萬元的房貸,青年人的壓力太大了。”

小張告訴記者,其實在她的同學朋友圈中,有不少同學也有房子。“房地產畢竟不是近幾年才火起來,家裡稍微有點積蓄的前幾年都會買房,讓孩子畢業後安家,即使孩子不留在家鄉,投資也是蠻好的選擇。”

投身金華樓市悠著點故事五

經商人士投資入市

老謝在市區經商多年,這些年相繼買進店面、排屋,手頭的物業價值已經超過2000萬元,不過這一輪樓市中住宅明顯高於商鋪的投資回報還是讓他看不清。

因為生意週轉,老謝其實沒有富餘資金,但也正是因為有生意支撐,老謝的現金流強過一般的置業人。就在上週老謝通過司法拍賣途徑,買下了一套杭州的公寓房,總價400多萬元。

“還是看好省城的住房投資回報,所以咬咬牙買進這套房。資金幾乎全部來自貸款,當然我會在一年時間裡做一些變通,通過抵押等逐步緩解現金流。基本上只要熬過3年,投資的壓力就減輕了,就當再上一個項目的生意了。”老謝坦言這幾年生意所得其實不如房產增值,目前這種情況下能夠在限購的杭州買進物業,也只能通過司法拍賣這種途徑,先不論後期還有多少漲幅,能夠以現金流擁有一套限購城市的物業已經算難得了。

故事六

鄉情難捨回金華落戶

小趙老家蘭溪,在江西上的大學,畢業後現在寧波某國企上班,月薪12000元。海港城市獨有的魅力,讓小趙深深地愛上了那個地方。“慢慢適應了這個地方的節奏,很多時候都想讓父母安居在這裡,當時已經有了在寧波買房的想法,但是有一筆資金沒有到位,後來也沒有買成。”

一年前孩子出生了,迫於兩個人的工作原因,只能把母親接到寧波方便照顧孩子。母親由於吃住都不習慣,生活也不是很愉悅,幾個月下來瘦了好幾斤,小趙才開始轉變想法,“在金華市區,回蘭溪很方便,母親可以隔三差五回鄉下老家,不像到寧波一天只能在樓上待著,母親識字不多不敢帶著孩子走遠,出小區誰也不認識,加上鄉音很少有人搭話聊天。”

春節回蘭溪老家,他和父母談了談,“以後孩子越來越大,考慮到上戶口的原因,還有上學的因素,還是打算回金華髮展吧,畢竟孩子在老家,二老也方便照看。”母親知道他的想法後也很支持他。目前,小趙正在處理寧波工作的交接事宜,即將調崗到集團的金華分公司工作。現在,小張已經開始多方瞭解金華市區房價和各個樓盤信息,考慮孩子今後的上學問題,準備入手江南的某學區樓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