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濱城區張王村:發展水果採摘 村民人均年增收600元

一提起濱城區梁才街道張王村,很多市民都會想到草莓、黃金梨採摘。走進張王村,映入眼簾的是整齊的街道、整潔的農家小院、絢麗的3D牆繪、設施齊全的休閒娛樂廣場。

從傳統的糧食作物種植,轉變為以“上梨下莓”、大棚草莓採摘為主,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隨之增加。張王村的成功轉變,得益於村支書劉洪俊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做出的努力。

從市場銷售到發展採摘

今年58歲的劉洪俊,2004年起就擔任張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我們村的變化,是從舊村復耕開始的。”劉洪俊說。

2003年,張王村舊村搬遷後,騰出了300多畝地,進行了復耕。這些地,對村民進行了平均分配,每人0.13畝。為增加收入,村“兩委”經過商議,決定從煙臺引進黃金梨。

2005年,黃金梨開始結果,村民們就運到市場去賣。當時不光路不好走,價格也賣不上去,劉洪俊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後來,劉洪俊看到外地搞採摘節的新聞,不由得靈機一動:為何不嘗試一下,也搞個採摘節?2008年,經過和“兩委”班子、村民商議,張王村首屆採摘節正式舉辦。

“效果出奇地好,梨園裡人滿滿的。”劉洪俊說,“在市場上賣1元多一斤的梨,採摘時最高賣到了3元。”

2004年起,有些村民試著在梨樹下面套種草莓,成功後其他村民紛紛效仿,種植面積達到了200多畝。這樣的“上梨下莓”模式,引來越來越多的遊客。採摘節連續搞了五屆,一屆比一屆火爆。

從露天種植到建草莓大棚

“上梨下莓”開展的採摘,草莓是五月份,梨是九月到十月,冬天是一個“空白期”。

為填補這個空白,2012年,張王村在街道的支持下,開始建大棚種草莓。“目前,一共有15個棚,其中街道5個,我們村7個,個人建設的有3個。”劉洪俊說。

街道和張王村的大棚,都對村民承包,交足承包費,收益歸個人。街道的5個大棚,承包給了5戶村民,每個棚每年的承包費為4000元。張王村的7個大棚,則承包給了一戶村民,每個棚每年的承包費為5000元。

村民張炳坤是街道的5個承包戶之一,“大棚每年的收入在2萬元左右,我還有六七分地的‘上梨下莓’,每年收入2000多元。”而在這之前,張炳坤完全種植糧食作物,收入微薄。

建設大棚,不光帶給了租戶收入,還直接帶動了村民“跟風”。2011年,村民張志廣承包了12畝土地,種植櫻桃,成立了壽果櫻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年收入5萬元左右。

2015年,村民王觀斌承包了20多畝土地,建起了3個大棚,發展草莓、甜瓜、西瓜採摘,成立了祥泰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

“大棚草莓從元旦開始採摘,一直持續到五·一,之後西瓜甜瓜可以摘一個多月,與露天的草莓和黃金梨正好銜接。”劉洪俊說。每年一到採摘旺季,村裡每天可接待遊客1000多人。

去年10月份,張王村剩餘的1040畝土地,以每畝1300元的價格,整建制流轉給相思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以種植蘋果樹為主,目前每天用工十幾人,都是從村裡招聘。

“通過種植果樹、搞採摘,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00元左右。”劉洪俊說,“村集體從零收入到如今的大棚租金收入3.5萬元,去年上的光伏發電項目,每年也可以為集體增加收入4萬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