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你知道關節炎的“五大誤區”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中招誤解了!

【膝骨關節炎的五大誤區】----查查看,你身邊的人是不是都誤解了?

第一個誤區:骨質增生、骨刺等於關節炎?

不能將骨質增生、骨刺與膝骨關節炎簡單的畫上等號,因為“診斷膝骨關節炎,需要符合兩方面的條件,即是臨床症狀與影像學表現”

有骨質增生並不表明有膝骨關節炎的存在,因為有些骨質增生並沒有伴隨什麼症狀。

長了骨刺是否出現症狀,主要看有沒有炎症。只有出現炎症時,才會產生疼痛。

如果骨刺很大,但是卻沒有對周圍組織、神經和血管產生擠壓和摩擦,就不會產生疼痛(可能打骨膜頂起來會出現疼痛)。所以,骨刺大,也可能不疼;而骨刺小,卻也可能疼的厲害!

另外,臨床上骨質增生跟骨刺,不是一個診斷!

你知道關節炎的“五大誤區”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中招誤解了!


第二個誤區:關節炎只是老人家的病?

儘管關節炎是一種關節的“老”毛病,但是,關節炎並不只是是老人的專利。從骨科門診就診情況來看,關節炎的發病患者群體不再侷限於老年人!近年來趨向於年輕化!

過度使用膝關節、外傷史、肥胖體質、慢性病、體質虛弱、缺乏運動、基因遺傳等,都會讓關節軟骨出現磨損的時間提前,造成人未老關節先衰的表現。

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美國籃球巨星喬丹!打球那個厲害!錢也賺得很多!但過度的運動及鍛鍊,付出的代價卻是膝關節炎提早在他40歲的時候來“報到”。很多運動員也有類似的經歷。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負擔的加重、體育鍛煉的減少以及不良習慣的養成,越來越多的年輕白領開始成為關節炎的“常客”,生命在於運動,完全不動,哪裡來的生命!

你知道關節炎的“五大誤區”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中招誤解了!


第三個誤區:只有將增生的骨質去掉,才能治好關節炎?

不少患者憂心忡忡:怎樣才能將增生的骨質去掉?

其實,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的目的在於緩解疼痛、改善關節的功能、控制關節炎病情的進展,並不在於手術去除增生的骨質。去除骨刺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關節炎的起因------關節軟骨磨損!

不要想著把骨質增生做個手術去掉就好了,骨質增生是人體自我保護的產物,把它去掉,關節炎會加速,病情反而加重!後期就只能關節置換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合理運動、合理使用關節!

你知道關節炎的“五大誤區”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中招誤解了!


第四個誤區:關節不靈活,更要多鍛鍊?

這是存在於廣大老年患者中的普遍誤區!

鍛鍊沒錯,但要注意方式。患了膝骨關節炎如果不運動,可能會導致肌肉萎縮、體質下降、骨質疏鬆等。但是,爬山、下蹲起立等過度鍛鍊關節的方式,則會加重關節損傷,不利於症狀的緩解。

因此,比較適宜老年人鍛鍊的項目有游泳、散步、太極,即是多做一些上半身的鍛鍊。

總之,過度、劇烈的關節運動,只能增加關節負擔,使疼痛症狀加重,功能障礙更加明顯!

你都這麼胖了還去跑步,無非是讓膝關節“自殺”啊!

你知道關節炎的“五大誤區”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中招誤解了!


第五個誤區:治療膝骨關節炎,藥物可以速戰速決?

關節炎發展過程緩慢,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才能發展到影響患者生活的程度。

因此,要想緩解症狀,就要有“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不能急於求成!(論持久戰的重要性!)

就像老年人牙齒老化,宜食用鬆軟食物一樣,膝關節老化也應該避免青壯年時期承受的劇烈活動。許多早期、中期膝骨關節炎患者,只要按照醫生指導,改變運動(活動)方式,降低膝關節活動強度,症狀就可以明顯減輕,病情進展就會明顯減緩,而不是單純的想著吃藥來速戰速決!

總結:早期可以用非藥物療法,主要是合理使用關節,注意休息;中期使用藥物療法控制炎症,營養磨損的軟骨;後期無奈只能手術!!

你知道關節炎的“五大誤區”嗎?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中招誤解了!


★ 您身邊的人是不是這五個誤區都踩遍了?如果是,請注意改變觀念、改變生活方式!

★ 如有問題諮詢或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 如果您覺得對健康這方面內容感興趣的話,不要忘記點擊“關注”按鈕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