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去西安旅游,看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最深刻的感觉是什么?

恋情圣子


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对于西安来说兵马俑犹如长城之于北京,所以来到西安一定会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南倚骊山,北临渭水,青山绿水包围着雄伟壮阔的兵马俑,还未走进这里肃然起敬之意油然而生。穿过重重人海终于看到一号坑兵马俑时,激动之情是无法言表的,一千多个逼真的陶俑突然呈现在眼前,俨然一个古代大军阵,军容严整,似乎书本上形容战士严阵以待的语言就是为这幅史诗巨制描述的,被两千年前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直到今天,第一次看到兵马俑时的兴奋与激动还历历在目。二号坑的陶俑是对中国古代战术的生动体现,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防御战术。而三号坑比一号、二号坑的规模要小很多,却处处体现传统文化的精华,武士俑队列也与一号、二号差别很大。兵马俑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即便在今天也是相当浩大的工程,何况是两千年前的秦朝呢,可想而知兵马俑对于中国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有多大。

在这神秘篇章的背后,在波澜壮阔的秦兵马俑冲击下,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使沉寂了千年才把这样的艺术呈现给世人面前,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史诗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后人不该只是瞻仰先人的成果,更应该把先人身上的品质发扬光大,延续先人的智慧,把中华文明扩充丰富,发扬光大。


落榜进士V


很震撼,还有一点点害怕,看的越仔细越有点相信那个活人浇泥烧制而成的传说。

去兵马俑时正好是十一黄金周,所以游客非常多,费了一些力气才挤到坑上的栏杆边,睁大了眼睛往坑里瞧,立时就被坑内的气势和阵仗镇住了,一个个真人大小的俑,沉静不言。他们已默默在那儿伫立了千年,坑外的世界沧海桑田,已发生了巨变。重见天日的他们,却还保持着千年前的姿态,供今人参观。仿佛千年前的时光,尽在眼前,触手可及。

有那么一刻,我甚至有些感激周边嘈杂的人群,人少的话真压不住这个曾经深埋地下的军团散发的咄咄逼人的阴郁寒气。他们千人千面,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吹一口仙气,就可以复活过来,战场厮杀。

我不敢盯着他们太久,怕不小心惊动了他们封存的灵魂,惊扰了他们沉睡的长梦。又或者他们是否真的在默默等待某个能唤醒他们的人,醒来还要驰骋疆场,一番作为。忍不住胡思乱想,思绪纷纷。

终于理解,一再有文学和影视作品不厌其烦地描述演绎,秦俑复活的故事桥段。那些经典的电影场景不断在脑海中闪回。张艺谋和巩俐主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成龙和金喜善主演的《神话》李连杰参演的《木乃伊3》.....

张艺谋导演是陕西人吧,仔细端详,导演的长相和秦俑迷之相似。冥冥之中,也许自有安排和缘分。

后来,看过一部兵马俑的纪录片,介绍说刚出土的兵马俑竟然是彩色的,而且颜色非常绚丽。节目中还对那些颜色进行了还原,让人目瞪口呆。不知道他还有多少秘密待后人发掘。那时,匠人的技艺多么高超,大秦帝国,是如何的强盛霸气,令世界侧目。


燕程程的旅程


要说最深刻的感觉就是震惊吧,我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描述它的宏伟壮观,心里是感觉不到什么,当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知道内心的波动和感触。

图为一号坑。

当我看了兵马俑,不得不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那么多的兵马俑竟然没有一个重样的,即使额头皱纹,手心掌纹一一勾画,惟妙惟肖,很好奇当时都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么庞大的工程。

每个人的兵器都依然很锋利,这也能看出来我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多么厉害。8000多个呢,都是用陶做出来,有的低有的高,还有1.8米多的,栩栩如生。

看过秦陵地宫后,虽然只是一个模拟,就足矣想象到真是的秦陵是何等壮观。

总得来说,兵马俑不愧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中国的宝藏及骄傲。也反映出了古人的智慧与能力,以及在秦始皇的心中盛大的宫殿,他生前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死后也要有个地下大秦帝国来陪伴,这可能就是一代帝王的不甘与不舍。这么伟大的工程同时也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值得一看的兵马俑,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书写了一段辉煌历史。西安这个城市承载太多的历史情愫,虽然千年,但是它的光辉依然在。


圈圈小旅行


一个字:哇

我是2016年带着两个妈妈去的兵马俑,这之前去过西安几次,但都与之无缘,所以带妈妈们去的时候,第一天我就选择的兵马俑。


一到地儿,进入里面,我真的就只喊了一个字:哇!然后我发现身边很多游客也是这一个字居多,随后就是啧啧的赞叹声。就连我70岁的老母都惊叹❗️她是没读过任何书的,也不识字。



两个字:震撼

那么大的工程,那么多的兵马俑,更何况很多考古者说,这些兵马俑的形态还各不相同。在没有很发达科技的古代,这些都是靠人工做出来的,就这一点,足够让看的人震撼半天。



三个字:了不起

细看兵马俑,做得惟妙惟肖,与真人无二,连衣服扣子都是清晰可见,试看这世上,还有哪个帝王的陵墓里有那么多的兵马俑守护?就算是法老的金字塔,也只是其建筑和保存干尸的奥秘。

当然,每一个人类留下来的精华东西,都值得去敬佩和仰望,而兵马俑,更是历史长河里留下来的精髓。

我是草香,喜欢读书,喜欢旅行。感谢邀请,欢迎关注。

草香读书


那还是我在一个公司做team的小头头的时候,组织了一次旅游,选择了西安,西安必不可少的景点当属兵马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历史沉重的景点,时隔5年,到现在我都记得当时的场景,下着非常非常大的雨,从一个门走进去,就看见了很多很大很大的兵马俑,被告知这只是冰山一角,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精神,秦始皇作为开天辟地统一中国的第一位人,仍然还是会老去死去,但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他的丰功伟绩,他建立了这么一座自己的陵墓,我们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很多人却丧失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理想和


气节。

也许是因为生活太过于安逸,社会太过于功利,这样的伟人越来越少了,也许真的艰苦的环境才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希望他好的地方能被更多人学习。


旅途的自我


小弟于近期刚去过一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下图
没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人,秦始皇,有人说他霸道独裁又透露着腐败,但是笔者认为他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秦灭六国统一货币、度量衡,使得中国文化有了最初步的凝聚,历史的伟人,为始皇帝点赞。

随后继续深入,看到下图,具体几号坑有些忘记了,所以没敢乱写,一进门就是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这个坑最为恢宏大气,也是在网上、书上见得比较多的,不得不赞叹先人的伟大,一个个雕像栩栩如生,好似真人。导游告诉笔者,有人曾经说过,在这个坑里可以找到与长的相似的“人”,听到这话,多少有一点瘆得慌,冷颤~~~
沿着旁边的过道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下图这些未修复完工的显示“战士”,因为兵马俑遗址没有配备图文解说,所以小弟建议,还是找个导游比较靠谱,40元,不贵,解说非常的详细,也学到了许多在网上书上没有的文化知识,还是从导游的口中得知,兵马俑现在并未发掘完毕,三号坑的进度最慢,只进行了初步的挖掘工作,大致雏形已经有了,希望您能有幸观看欣赏,目前遗址在白天对外开放,晚上有专家继续开掘、修复,一位“战士”由一名专家负责,毕竟从一块块的碎片开始拼装,这工作确实有些繁琐。

接着往下走就到了下一个坑,“坑”共有三个,因为忘记了具体顺序所以就不赘述,当然,这也不是重点,下图是整个军团的指挥部,成“凸”字形,这里面的,可都是无头尸体,真心有点瘆人
而后走进三号坑,这个就是未发掘完工的,所以也没啥好拍的,直接看了旁边的陈列室,
有以下几个重点

跪射俑、高级军吏俑,跪射俑是整个发掘过程中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按照导游的话来说,就是所有兵马俑里最幸运的一个,保存最好的,二是高级军吏俑,大家可以从照片里看到,高级军吏俑的手指,翘起一个,根据解说得知,寓意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就是,整个兵马俑发掘中级别最高的一个,身高1米9,北方人,体重300多斤(体重是称过的)。

小弟也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还有好多其实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毕竟看景不如听景,不过说真话,还是希望能够亲身去感受一下,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一看。最后附图一张,“乱葬坑”,其实就是三号坑为开掘的。还有就是在瞻仰高级军吏俑的时候听到的这么一句话,江南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路线很好走,坐火车(不是高铁)到西安,然后直接在火车站附近坐游5路公交,7块钱到兵马俑景点门口,很实惠,其他的坑人就不多说了,驴友们都心知肚明。小弟一些拙见,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喜欢的朋友我们可以交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