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太监们无不拍手称快,还骂了他一句话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太监们无不拍手称快,还骂了他一句话

1912年2月12日,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就在这一天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从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但是,民国政府却并没有驱逐溥仪,仍然允许溥仪等皇族人员继续呆在皇宫,而且袁世凯还给了清廷优厚的待遇。根据民国政府议定的《清室优待条件》第二款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所以,依靠民国政府的优厚待遇,清宫内依旧沿袭着数百年不变的陈规旧习。满、蒙王公和旧臣勋贵们以及活佛们依旧进进出出,他们仍然把溥仪敬若神明,照例向他叩头参拜。同时,紫禁城内还驻扎着大批的皇家护军,森严防卫着皇宫。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太监们无不拍手称快,还骂了他一句话

因为小朝廷仍然存在,所以为这些失势权贵的服务人员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必要的护军保护安全外,宫中还随侍着大量的太监。虽然民国政府已经规定不许清宫再招收阉人,可是被太监伺候几百年的清宫权贵还是偷偷地收用着。据记载,直到1922年宫内仍然存在着1137名太监。同时,过惯了奢侈生活的爱新觉罗皇族们仍然改不掉肆意挥霍的毛病,结果民国拨给的400万两生活费常常入不敷出。据溥仪自己回忆:在民国十年以前,清宫内部的支出每年总数不少于360万两。这部分款项不算皇室本身的吃穿用度,仅仅由内务府奉旨支出的恩赏等款项就高达87万两。例如:1920年,为了显示作为帝王的仁慈与大度,溥仪用折合三十万美金的古玩、字画、珍宝作为赈灾款救济地震中的日本灾民;溥仪好玩狗,因此不惜耗用重金从国外购进洋狗,连洋狗用的狗食也是进口的;清宫中本有御膳房,溥仪却增添了做西餐的番菜膳房。这些名目繁多的挥霍迅速耗尽清宫的钱财!钱不够用,就只能向民国政府接着要!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太监们无不拍手称快,还骂了他一句话

1920年,缺钱的溥仪让内务府给民国政府写了一封催款信,请求民国政府拨发余下经费。但是溥仪却遇上了更加缺钱的民国政府,因为连年内战所开支的巨额军费,使得民国政府常常自己也养不活,所以规定的清宫拨款时常不能如数照付。索款无望之下,溥仪借起了外债,但是大量的外债又让溥仪无力偿还。无奈之下,溥仪开始拍卖宫中金银珠宝古玩等贵重财产。即使如此,宫中的财政用度以及外界欠款还是不够数,有感于逊位以来宫中太监猖狂的盗卖宫中财物,溥仪动起了裁员的心思。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太监们无不拍手称快,还骂了他一句话

1923年7月,溥仪选出服侍太妃和溥仪妻子等五宫的200名太监之后,对宫中太监开始进行裁撤。当月16日,溥仪下发谕旨,”将宫中太监全部裁撤,立即出宫“。听到裁撤令后,恐慌又愤慨的太监们有的高声咒骂,有的嚎啕大哭。担心太监骚乱,溥仪立即命人调集了护军将太监们强送出宫。最后,领取遣散费的太监们除了有家的、回原籍的、当和尚的四百余人,剩下的三百多无处可去的太监们每天衣衫褴褛地穿梭在大街小巷,饿了就找个地方升火做饭,其凄惨情况犹如逃荒的难民。后来,巡街的军警们怕他们引起火灾又将他们驱逐了事!这些无处栖身的太监们每每谈及裁撤之事,人人都是咬牙切齿地咒骂不已!因此,在公元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时,太监们无不拍手称快:”这才是一报还一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