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羅大佑、林夕、李宗盛、方文山、高曉鬆誰寫歌厲害?

陳澤琴


羅大佑,林夕,李宗盛,方文山,高曉松這幾個人,都是創作人,林夕和方文山是專注寫詞,高曉松詞曲創作,偶爾自己唱,羅大佑和李宗盛不僅能創作詞曲,自己的歌很多自己唱,單論寫詞方面,我個人的理解是:羅大佑廣博,林夕精妙,李宗盛深刻,方文山瑰麗,高曉松化簡。

1、羅大佑,音樂教父,他的歌曲很有時代感和責任感,有對世事的抨擊和憤怒,“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有磅礴的大氣“東風,水波明,只驟然來得匆匆,來不及抓緊你的背影; 震痛,前世情,呼你一聲、喚你一聲、唱你一聲,為你一陣悲”!既有俠骨還有柔情,“看我看一眼吧,莫讓紅顏守空枕”,“不明白的是為何人世間,總不能溶解你的樣子,”還有童年等等,我覺得在這裡邊境界最高。

2、林夕,是香港的“詞神”,創作速度快,產量多,質量高,用詞非常精妙,擅長寫情,從暗戀、初見、熱戀、相思、分手等等感觸,“當赤道留住雪花,眼淚融掉細沙,你肯珍惜我嗎”,“我們要互相虧欠 要不然憑何懷緬”,“塵埃落定之後,回憶別來挑撥”,等等優秀的句子太多,林夕就是“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3、李宗盛,他筆下的詞,化腐朽為神奇,簡單幾個字直擊心靈,一生的辛酸苦辣都在歌中盡嘗,“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也曾傷心流淚,也曾黯然心碎,這是愛的代價”,”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瞭”,“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走吧,走吧,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還有《凡人歌》對人生大氣而生動的描述,以及《山丘》中的感悟:“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

4、方文山,他的詞很唯美,充滿了畫面感,如青花瓷中的婉轉“天青色等煙 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窗臺蝴蝶像詩裡紛飛的美麗章節雨”,“”也很有想象力,“面對魔界的斜吻,不被汙染的轉身,維持純白的象徵,然後還原為人”,“巴洛克建築的街道旁,一家煙霧繚繞的酒館,波蘭的吟唱詩人在彈唱”,“ 眼看北斗七星,墜入地平線,瞬間,英雄豪傑如鬼魅般的出現,我呸!”一代鬼才。

5、高曉松,我很喜歡他,但他的身份太雜了,寫歌只是他其中的一個標籤,他的影響力裡離不開校園民謠,比如,《冬季的校園》,《白衣飄飄的年代》,《流浪歌手的情人》,《青春無悔》當然離不開《同桌的你》,他的詞比較敘事,都是很平淡的描述,也很有美感,“一斜斜乍暖輕寒的夕陽 一雙雙紅掌輕波的鴛鴦 一離離原上寂寞的村莊 一段段斷了心腸的流光”,但整個人氣質給不了“大師”的感覺,O(∩_∩)O哈哈~。


注視這視界


簡略的講,他們幾個人都是華語樂壇難得歌詞創作人才。但是每個人突破的層面不一樣:

羅大佑和李宗盛是臺灣滾石時代比較有有影響力並具有符號意義的音樂人。

林夕是香港當代比較厲害的詞人,是見證了粵語音樂從巔峰到如今歸於平淡的大師。

高曉松是內地難得的具有較高名氣的歌詞作者。

方文山是最早的“古風”倡導者。

接下來拆分開和大家聊一下:

羅大佑和李宗盛


以前也聊過他倆,羅大佑在臺灣的文化上影響是巨大的。如果說崔健用搖滾樂啟蒙了國內,那麼羅大佑就是用流行音樂與民歌結合啟蒙了臺灣。

《知乎者也》這張專輯的問世在臺灣簡直是“石破天驚”,他的歌詞和音樂深刻反映社會,點醒了很多知識份子。

李宗盛在臺灣名氣其實不及羅大佑,但是李宗盛強於自己對於“唸白式”的歌詞的創新以及更有名氣的自我剖析的“細膩情歌”。李宗盛用男人清情懷寫女人,引起了全社會的強大共鳴,這算是他過人的地方。

林夕


相比之下林夕我不太瞭解,但是他是高曉松嘴下的天才。

王菲、陳奕迅都有與林夕珠聯璧合的作品,我想這就是對他最好的證明吧。

我以後多多查閱一下林夕的資料,再進行補充。

高曉松


在作詞上,大陸最厲害的音樂人恐怕就是高曉鬆了。他文學素養頗高的人,使他在詞上有很多個人的見解。

李宇春在走紅之後,最先想到要合作的作詞人是高曉松。那個時候李宇春可是風頭無兩的第一個草根巨星啊,可以見得他的大陸音樂圈地位。

另外,譚維維的代表作《如果有來生》也是高曉松操刀的作品。被高曉松十分賞識的譚維維通過這個作品成功的在一段時間內穩定了樂壇影響力。

近年來,如今製作音樂不怕花錢的小鮮肉吳亦凡,在組建音樂製作團隊之時,製作人中也有高曉松,足見整個行業對他的認可。

方文山


他與周杰倫算是互相成就了。中國風成為了周杰倫的一個重要符號,而方文山的詞也因為杰倫的音樂得以一加一大於二。

國內流行音樂想“有特色”中國風是個特別好的路子,也算是文化自信的表現。兩個人的組合很好的將“中國風”降低門檻呈現給了更多人人,因此也有了更多的粉絲。

我覺著將古風變得沒那麼晦澀,做出能被更多人喜歡的“中國風”作品是他主要的華語樂壇貢獻。


【想看到更多與音樂人相關的問答,歡迎關注朝陽市群眾。】


羅根老鐵


羅大佑自己單獨一檔,站在金字塔的頂端,還望不見有後來人能與他比肩。



在羅大佑之前,流行歌曲的命題大都是燈紅酒綠的小情小愛,羅大佑則援引他特有的人文思考,帶進華語樂壇。

他的作品既能針砭時弊、批判社會(之乎者也、皇后大道東),又能把世間之愛描摹到細緻入微(滾滾紅塵、海上花),偶爾清新一下還能作出《童年》這樣歷久彌新的小品。

哦,差點忘了,大家小時候都唱過的《明天會更好》,作為華語公益典範兼開山之作,也是出自羅公的手筆。



羅大佑下面是李宗盛,李教父仍然是自己獨佔一檔。

李宗盛著眼於紅塵俗世中的男歡女愛,他過盡千帆,能把紅男綠女們的心事看透,也能把歌寫得刻骨纏綿。

簡言之,他的歌,寫的都是你的故事!



林夕和方文山列同一檔。他們不同於羅李兩位教父詞曲俱佳,而是專業填詞人。

林夕是後港樂時代的標誌性填詞人,受歡迎程度,一個“香江詞神”的封號足以說明一切!

方文山代表千禧年之後,周杰倫勢力在華語歌壇的崛起,他開創的“中國風”人盡皆知!

這麼比起來,高曉松可能是這幾個人裡頭最弱的那個吧……


好歌獻給你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家直言,且聽且珍惜。

一首好歌詞的誕生,有時候會被人稱為老天爺拿著你的手寫出來的。可是這五個人寫詞的功力之深,簡直可以說是,即便老天爺沒時間,他們也能巧奪天工的完成一首我們要立正著消化的好詞。

這裡邊我最喜歡的是林夕跟李宗盛。

上邊一個林下邊一個夕,合起來就是夢。林夕的詞就好像夢似的,你日常的所見所聞總會在他的歌裡變了形狀,從身邊的種種下手,你心裡被觸動的瞬間才會更加熟悉,原來這個感覺我也有過,只是被藏在了心底下,恰好被他碰到了。



當赤道留住雪花,眼淚融掉細沙,你肯珍惜我嗎。—— 陳奕迅《當這地球沒有花》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張國榮《我》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懂事之前、情動以後,長不過一天,留不住算不出流年。——王菲《流年》

我也曾把光陰浪費,甚至莽撞到視死如歸,卻因為愛上了你,才開始渴望長命百歲.。——張衛健《身體健康》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其實還挺嚇人的。因為我們又不是知道秘籍的魂鬥羅,沒有三十條命給你回味,就這麼一輩子的時間,還有煩了前邊煩後邊。可是就是那麼一個人,用不太好聽的嗓子,唱著自己獨有的押韻,把生活裡的五味雜陳全都放進自己的歌裡。所以大家面對李宗盛的時候總會叫一聲大哥,然後偷偷把心裡那首屬於自己的李宗盛又悄悄回憶一遍。

管它什麼天大麻煩,久而久之我會習慣,天下沒有不要錢的午餐!——《最近比較煩》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調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愛的代價》

關於愛情的路,我們都曾經走過。關於愛情的歌,我們以聽的太多。關於我們的事,他們通通都猜錯,關於心中的話只對你一個人說。——《生命中的精靈》

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該還的還該給的我給,歲月你別催,走遠的我不追,我不過是想弄清原委——《給自己的歌》

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山丘》


毒士角


羅大佑、林夕、李宗盛、方文山、高曉松誰寫歌厲害?

誰的歌厲害,主要看歌詞。歌詞厲害了,曲調基本上也會跟上,不成問題。

所以在這裡大宋主要說說歌詞。

什麼樣的歌詞算厲害?其實是有標準的,不是隨便人云亦云的。

歌詞好不好,厲害不厲害,有一個重要的標準:整體境界。

只要看它的整體境界是在第幾層,即可以判出高下。

我們可以把藝術的境界,粗分為七層。

第一層,最表面的,人人看得見的。比如情情愛愛,卿卿我我;比如油鹽醬醋,你爭我奪。就是人人都有的生活表面。

第二層,略微深廣的層次,觸及生活之上的話題,如勵志,如軍事,如財經,如文化,等。

第三層,痛楚而敏感的層次。一般來說,就是政治與性。但並非新聞式的,也非市井式的,而是有反思 的,帶哲學與心理學意味的。

第四層,人性的、信仰的層面。這是通向神性、靈性的起步階段,是開始對天道、人性、神性進行探索。

第五至第七層,心靈層面。之所以把第五、第六、第七層堆在一起,是因為,一旦觸及到心靈層面,我們就不必再細分,這不是我們尋常時候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我們只需要隱約知道,它似乎已經觸及到了天道的層次、靈性的層次,即可。

現在我們按照這七層的標準劃分,來看羅大佑、林夕、李宗盛等歌者在哪一層。

篇幅有限,我們重點分析羅大佑,其他歌者與他對照點評。

羅大佑的歌,已經到達第四層。

◆羅大佑第一層:

愛的箴言

我將真心付給了你 將悲傷留給我自己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 將歲月留給我自己

我將生命付給了你 將孤獨留給我自己

我將春天付給了你 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愛是沒有人能瞭解的東西

愛是永恆的旋律

愛是歡笑淚珠飄落的過程

愛曾經是我也是你

我將春天付給了你 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

卻將自己給了你

基本上,這是在愛情與生活的層面上發言。除了表面的悲傷、遺憾與失落,就沒有更多的內涵。

◆羅大佑第二層:

之乎者也

知之為知之 在乎不在乎

此人何其者 孔老夫子也

知之為不知 在在不在乎

此人何其者 寒山子是也

不知為知之 不在乎在乎

此人何其者 齊人 是也

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都曾經這麼說

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都曾經這麼說

現在看看我們的青年他們在講什麼

但是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

…………

可以說,這是在文化與傳統的層面上發言。但也沒有觸及很深。

◆羅大佑第三層:

戀曲2000

遠攀入雲層裡的喜瑪拉雅

回首投身浪影浮沉的海峽

北望孤獨冰冷如西伯利亞 傳情是否有這種說法?

等遍了千年終於見你到達

等到青春終於也見了白髮

倘若能摸撫你的雙手面頰 此生終也不算虛假

久違了千年即將醒的夢 你可願跟我走嗎?

藍色的太平洋 隱沒的紅太陽

是否喚起了 你的回答?

纏綿的千年以後的時差 你還願認得我嗎?

我不能讓自己再裝聾作啞 沉默的表達代價太傻

遠似孤獨冰冷的西伯利亞

遠到今生飄零浪跡天涯

遠到了千年後的恩情揮灑 傳言戀曲有這種說法

久違了千年即將醒的夢 古老的像個神話

我不能讓自己與千年掙扎 讓我揭曉這千年問答

讓我揭曉這千年問答 讓這戀曲有這種說法

為什麼是千年?千年的是什麼?這歷史的縱深感,從從表層的情感挖掘下來的。它穿越了文化的層面,直到敏感層。

◆羅大佑第四層:

耶穌的另一個名字

耶穌有另個名字 叫做你也叫做我

我們都有他的聖靈 還有魔鬼的本性

撒旦有另個名字 叫做你也叫做我

他在夢中將我驚醒 笑我平凡的人性

平凡有另個名字 叫做你也叫做我

我們都在白天犯罪 就像夜晚的懺悔

如此我才真正明白 星期天的教堂為誰開

上帝住的天堂門外 平凡的魔鬼在等待

阿門

藉由宗教,對人性進行反思。我是神,也是魔鬼。我表面是神,骨子裡是魔鬼。

在這裡,雖然神與魔鬼一體、善與惡一體,但本質上依然是二元論。因為真正的一體,就不必再分神與鬼、陰與陽。

羅大佑的境界,到這一層為止。羅大佑的境界,到這一層為止。也許現在,他還在進一步探索。期待他後面的作品。

以此作為參照,看其他歌手。

李宗盛,聲名顯赫,在流行音樂界的地位,與羅大佑比肩。但其境界,則在第三層上下,比羅大佑低一層。

方文三,周杰倫歌曲的詞作者,其歌詞水平,到達第三層。

高曉松,除當時非常紅火的校園歌曲之外,另外也零碎寫過不少歌詞。縱觀其所有歌詞,最多到達“詩與遠方”,即第二層面和第三層之間,算2.5層。

林夕的詞作,加上王菲的演繹,可到第四層。甚至,有時候觸及到第五層的門檻。

比如這首《飄》:

耳不要聽雨聲亂撞

眼不見光只見遠方

口不要講心在忙

空冥想感覺亂放

飄......飄緲飄......飄緲

聽心跳感覺雪花墜落

看不見軀殼不再有束縛

空冥想呼吸升降

宇宙沒形狀感覺亂放

飄......飄緲飄......飄緲

空冥想呼吸升降

宇宙沒形狀感覺亂放

飄......飄緲飄......飄緲

這首歌,詞作加上王菲的演繹,已觸及到靈性的層次。

以上沒有提及崔健。其實崔健是唯一與羅大佑比肩的歌者,在某個角度,還超過羅大佑。

所以,在眾位歌者的大競爭中,崔健有資格作為一個裁判旁觀。


宋唯心


方文山寫歌詞前言不搭後語,生編濫造,純屬譁眾取寵。要不是周杰倫曲作得好,他的歌詞根本不會流傳。

林夕的歌詞美,所以流傳甚廣是必然的。能切中人心深處隱藏的情感觸點,悲喜歡憂隨著歌詞的節律波動,林夕是詞人中不可多得的卓越者。

羅大佑、李宗盛自己作詞自己譜曲,當然有別人所不具有的優勢,不過二人的區別在於羅大佑多是自己編歌自己唱,而李宗盛受嗓音條件的限制,好多歌都是經別人演唱才得以流傳的。

高曉松的詞在這幾個人裡面,只比方文山強一點點,比其他幾人弱很多。不過高曉松也是有過牛逼作品的人,也是值得佩服的。

所以,就歌詞創作一方面來看,個人給他們的排行是:林夕、李宗盛、羅大佑、高曉松、方文山。就綜合實力(包括詞曲唱)來講,個人給他們的排行是:羅大佑、李宗盛、高曉松、林夕、方文山。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每一個人心目中都有自認為最好的作者,本人還認為自己寫的歌詞是最好的呢,可惜沒有人來幫作曲,就更談不上有人來演唱了。

不過歌曲這種東西也沒有什麼永恆的標準,民族的流行的美聲的還有其他更細的分類的,都是各領風騷若干年,有時東風壓倒西風,有時西風壓倒東風,所以僅用好和不好也難以對他們做出準確評價。

現階段我們只能以流傳的廣度來評判了,如果以流傳的遠度來判斷的話,沒準方文山的類似於火山文的啥啥不通的歌詞在若干年後還真能成了官方語言呢,這世界上的事兒,誰能猜那麼準呢?


七村的自留地


我始終不明白的是大家在評論知名詞人的時候為什麼把姚若龍丟了,早知道姚若龍創作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例如趙詠華(最浪漫的事),孫燕姿(開始懂了),范瑋琪(最初的夢想),郭靜(下一個天亮),張惠妹(解脫),信樂團(離歌)(死了都要愛)(海闊天空),梁靜茹(會呼吸的痛),張韶涵(看得最遠的地方),黃小琥(沒那麼簡單),周傳雄(男人海洋)等等,我覺得忘記這樣一位優秀的填詞人是不公平的。


手擀麵先生


作為一個不懂音樂的聽友,我就說點感覺。

上述幾位,都是了不起的音樂人。要說誰寫歌最厲害,那得先搞清楚什麼是歌?所謂歌,最一般的理解就是歌曲+歌詞。寫歌,包括作詞和作曲。

那麼,上述五位大咖,林夕和方文山是作詞高手,但不會作曲,所以可以率先排除。剩下羅大佑,李宗盛,高曉松三位詞曲作者。高曉松以校園民謠出道併成名,雖然至今仍活躍在音樂界,但始終沒有寫出超越校園民謠的新作,有點江郎才盡。所以,也排除。

羅大佑和李宗盛,目前也老了,幾乎退出了音樂界,至少已不在一線。但是他們創作高峰期較長,馳騁樂壇二十年左右,留下了眾多經典作品,所以最厲害的只能在這二位大咖中產生。

相比二位,羅大佑的歌涉及範圍更廣,更有深度,有政治,有社會,有青春,有人生,有愛情,有臺灣,有中國,有歷史,有現實。李宗盛主要是當下的愛情和人生。因此,個人認為,羅大佑才是華語流行樂壇寫歌最厲害的教父!


江南俗士1972


我來我來 ,羅大佑相當於李白加杜甫除以二,既具有古典浪漫主義的英雄情懷,又具有悲天憫人人文精神,並且極具才華。詞藻瑰麗古樸,可惜後面差了點,我感覺修身方面比李宗盛差了點所以略顯浮躁。

李宗盛是我最喜歡的,相當於白居易乘以四。用詞平白,準確,細膩。開始也許沒有羅大佑的驚才絕豔,但是勝在專注於對人生的思考。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寫了一些口水歌之後,老來越寫越深刻,越寫越通透。對於人生的理解無人能敵。他真正做到平和和超脫,修身境界已窺人生真諦。

林夕,有點像李煜。天才橫溢,用詞唯美,靈動。最厲害的一點他給歌手寫的詞就像是歌手的獨白。從美感和天才上,無人能敵。

高小松,多情善感,又愛炫技,雖然文采風流,但和上面三位實在不能相提並論。本人非常喜歡他博聞強記,觀點新穎。但是他自己也承認,有些人是老天上飯吃。他雖然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理解,但並未在一個方面有所突破,看他的脫口秀,能明顯感覺到他引為遺憾。

方文山,有點像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熱愛生命62


個人更喜歡李宗盛,他不僅是寫歌,更多是徐徐道來他的故事。

從瓦斯行老闆的孩子到歌手,到為張信哲、梁靜茹製作專輯;

聽聽山丘、給自己的歌、演唱會隔空對唱林憶蓮……

聽懂他的歌也就聽懂了他的故事,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你的影子。

年輕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