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歷史的另類臉譜:孫傳芳的聲東擊西之策,釀成一場文雅的江浙戰爭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二百八十六):醉翁之意不在酒。

北洋十三年,浙滬地區作為直皖戰爭後皖系軍閥碩果僅存的一塊地盤,直係軍閥江蘇督軍齊燮元一直想要斬草除根。更重要的原因是僅淞滬一地的賦稅就足夠誘人,光是煙土的收入就能供給三個師的軍餉,所以齊燮元一直攛掇著環伺在浙滬周圍的直係軍閥一起動手。面對大環境中的“反直聯盟”,吳佩孚叫停了這群見錢眼開的草頭王。但是隨著“和皖”的策略碰了一鼻子灰,吳佩孚決定先一致對外,依靠福建督軍孫傳芳為馬前卒揮師徵粵,作為直係軍閥中崛起的新秀,孫傳芳也是因為膽大心細才得以發跡,所以在接到吳佩孚的命令後,孫傳芳先將目光定格在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歷史的另類臉譜:孫傳芳的聲東擊西之策,釀成一場文雅的江浙戰爭

其後,孫傳芳掂量著必須先吞下整個福建,要不然雞飛蛋打,自己揮師伐粵勢必有去無回,但是吞下整個福建地盤也不是一件易事,為此孫傳芳祭出了聲東擊西之策。北洋十三年一月,孫傳芳麾下人馬突然向閩浙邊界集結,當時就有孫傳芳不願意攻粵將轉而附和齊燮元攻浙的風聲。是年二月十七日,孫傳芳以檢閱部隊為名前往延平,派王永泉代理福建督軍之職。因為兩人是結拜兄弟,王永泉對於孫傳芳將保舉其為福建督軍深信不疑。同時,孫傳芳麾下原駐於省城的兩旅人馬相繼開拔出城。盧永祥得到情報後立即在常山、江山一線佈防。又說孫傳芳將會轉而攻贛,江西督軍蔡成勳也大為恐慌。

歷史的另類臉譜:孫傳芳的聲東擊西之策,釀成一場文雅的江浙戰爭

但是,這個謎底在三月六日被揭開,與孫傳芳合作的閩軍第十二師師長周蔭人致函給板凳還未捂熱的王永泉,限於三個小時內離開省城,同時已經開出城的孫傳芳嫡系人馬後隊轉為前隊返城,王永泉來不及收攏人馬抵抗,只能逃出福州。原來孫傳芳的聲東擊西之計,故意佈下疑陣,趕走了猝不及防的王永泉,得以吞下福建一省地盤。然而王永泉麾下部將臧志平和楊化昭收攏殘部投奔了皖系軍閥盧永祥,也就給齊燮元伐浙提供了藉口,隨之釀成一場“文雅”的江浙戰爭。之所以說江浙戰爭是一場文雅的交戰,因為在洋人的干涉下劃定了交戰區域,而且海軍也未得以參戰。

歷史的另類臉譜:孫傳芳的聲東擊西之策,釀成一場文雅的江浙戰爭

最終,更重要的原因是參戰雙方都已久疏戰陣,打仗變成了走走過場。齊燮元本人不是武夫出身,麾下兩師人馬久駐江南繁華之地,士氣萎靡不振,而盧永祥的人馬號稱是北洋勁旅卻也暮氣沉沉,所以雙方叫囂的一鼓作氣拿下杭州亦或是勢如破竹直搗金陵都沒能達到目的。反而是開戰之後,雙方在黃渡等地展開陣地戰,雙方深挖壕溝,拂曉開炮,中午休息,午後三時繼續開炮,一直到傍晚停止,兩週之內雙方從來沒有主動出擊過。在公佈的戰績中都是“陣地沒有變化”,這也是歷年北洋軍閥混戰中打得最“文雅”的一次戰爭,原來是齊燮元的兩個盟友都置身事外,自然蘇軍也就不願意賣力,要不是孫傳芳麾下人馬趕赴扭轉戰局,江浙戰爭或許會在所謂的文雅狀態中繼續糾纏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