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韋應物驚蟄時看到田家辛苦耕種,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

今天是驚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也標誌著萬物復甦,仲春的開始。驚蟄的字面意思就是蟄居的動物在這一天被天上的春雷驚醒了。從驚蟄開始,農民們也進入了最忙碌的時候,進入了春耕農忙時期。古人注重節氣,新的節氣意味著新的希望,關於驚蟄的詩詞很多,其中韋應物的這首詩展現了農家淳樸的生活,也表達了同情心,是驚蟄詩中的經典之作,值得一讀。

韋應物驚蟄時看到田家辛苦耕種,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

《觀田家》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這首詩全詩語言通俗易懂,但是表達的情感十分豐富。“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一場微細的春雨百草充滿生機,一聲隆隆的春雷驚蟄節令來臨。種田人家一年能有幾天空閒,田中勞作從驚蟄便開始忙碌起來。前四句說明了這首詩的背景,正是驚蟄時節,農耕之時。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只有勤勞才能收穫,才能維持生計,所以農民休息的時間很少,都用在耕種上了,天氣一好轉,農民就忙碌起來了。

韋應物驚蟄時看到田家辛苦耕種,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年輕力壯的都去田野耕地,場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來了。從田中歸來常是太陽落山以後,還要牽上牛犢到西邊山澗去飲水。這幾句描述的還是農人的辛勞,古代沒有先進的耕種設備,只能完全依靠人力。從早忙到晚,沒有休息的時候,挑水種地,十分辛苦。

韋應物驚蟄時看到田家辛苦耕種,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即使這麼勞累,但是捱餓辛勞的農夫們卻從不叫苦,倘若能下起一場春雨他們就充滿了喜悅。農人的幸福感就是這麼簡單和廉價,春雨貴如油,驚蟄時節正是春雷陣陣,一場春雨滋潤大地,莊稼喝飽了水,預示著一年的好收成。

韋應物驚蟄時看到田家辛苦耕種,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

前面都是對農民生活的描繪,有苦也有樂,生活就是在平凡中度過。但是後面四句情感昇華了,“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糧倉中早已沒了往日的存糧,但官府的派差卻還無盡無休。看到農民這樣,我這不耕者深感慚愧,我所得的俸祿可都出自這些種田百姓啊!

韋應物驚蟄時看到田家辛苦耕種,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

正所謂“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賦稅徭役讓本來就辛苦的農民生活更加困窘,他們辛勤的勞動,卻換不來好的生活,甚至連飯都吃不飽,而這些不耕種的貴族官員卻可以享受奢華,真是赤裸裸的諷刺啊!這首詩像我們展示了農人在驚蟄時節忙碌的生活,也揭示了底層生活者的不幸,韋應物是個有良心的詩人,他對農民表達了同情,也諷刺了那些貪婪不勞而獲的官吏。

韋應物驚蟄時看到田家辛苦耕種,觸景生情,寫了一首悲天憫人的詩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公平一直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前不久新聞報道某城市物業人員對拾荒老人施暴,視頻看後讓人不寒而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又有誰願意撿拾垃圾為生?在城市中這樣的人不是少數,縱使他們的一些做法影響了公共衛生,但是這些弱勢群體的存在值得每一個人深思。雖然人有貧富之分,但是沒有貴賤之別,請尊重每一個人,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