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说论权谋,他堪称历史皇帝中的第一

在古代封建社会,历经数朝,大抵有史可考的皇帝大约有424位。而这些皇帝中,不乏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这样的明君圣主,更不乏隋炀帝杨广般的昏聩之辈,但即便是昏君,他们作为皇权的代表人,也都会为了荒淫享乐,骄奢淫逸而试图将国家权利的权杖牢牢的把持于手中。可悲的是当皇权式微,威信丧失,权利却又几乎毫不例外的落入历史的窠臼——宦官、外戚、内宫之手,随后便有了干政擅权,而此时的昏君也大都成为傀儡,为人所操纵,国家也一步步的走向衰微、灭亡。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说论权谋,他堪称历史皇帝中的第一

但在几乎之外,大明王朝之上却有一位君王,在位时间为有明16帝第二长,40余年的执掌生涯,有二十余年不上朝,幽居深宫,荒于政事,一心炼丹,却从未将大权旁落,而若从权谋这一点来说,即便是自己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也要“甘拜下风”,堪称历史皇帝中的第一人,而史家更是称他为“张弛操纵,威柄不移”。他便是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嘉靖帝的上位可谓是极其的幸运。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英年而崩,无有子嗣,而自己的父亲兴王也在1519年去世,自己的长兄更是出生不足年便夭折,他也便成为了皇位继承权的第一人。在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延和的决定下,16岁的他得以承继大统。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说论权谋,他堪称历史皇帝中的第一

但从小并没有接受过帝王之术的嘉靖帝,并不懂的“中庸”之道,在上位伊始,便与群臣结下了矛盾。一场大礼议之争,更是让他与扶持自己上位的三朝元老内阁首辅杨延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大动干戈,但是从小便聪慧过人的嘉靖帝,却依靠合纵离间分化,取得了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大礼议之争的胜利。父亲兴王(此时被其加封为文献皇帝)的牌位也得入太庙,而杨延和本人也被迫致仕归乡,而因此被牵连的官员更是多达二百人之多。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说论权谋,他堪称历史皇帝中的第一

虽然这得罪了文官集团,但也彻底的确立了嘉靖帝的主导地位。坦白讲,在执政前期嘉靖帝,一改前朝时弊,推行新法改革,更是诛杀了钱宁等奸佞之辈,取得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但是在统治后期,他则丧失了进取精神,开始迷信方士,追求炼丹,大兴土木,而也正是这些糜烂之征兆,外加1542年,一场“壬寅宫变”——宫女们为了反抗嘉靖帝取“经血”炼丹,而组织的谋杀活动。最终嘉靖帝开始罢朝,不理朝政。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说论权谋,他堪称历史皇帝中的第一

虽然不理朝政,但一样要居庙堂之上,掌国家之权,因此他开始任用一如夏言、徐阶、高拱、严嵩、李春芳之媚上溜须之流,并让他们进入权利中枢,出任内阁臣僚。而对外严嵩更是以首辅之职,掌权二十余载,但这种掌权可谓是都在嘉靖帝的掌控之中。他也因此被指,缺少众多优秀皇帝的素质,不懂的中庸之术,更是让奸佞当道。但他更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他启用奸佞 ,也利用奸佞,进行敛财,充实府库;而当民怨四起,他又能够惩治奸佞,启用清流,平息民愤。而这一点,严嵩父子便是明证。 原本翻云覆雨的父子俩,当嘉靖帝觉得毫无利用价值之时弹指即灭,旦夕而亡。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说论权谋,他堪称历史皇帝中的第一

而内有完善的内阁制度以及外有 精密的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对官员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办公等事务了如指掌,嘉靖帝也实现了一如现在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当只以权谋之术,来驾驭臣民,他则忽略了本末。正如李世民所言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民间百姓的不断压迫,也最终只能让他落得一个毋庸置疑的昏君评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