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孩子是通情达理还是叛逆,决定于你跟他的说话方式

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一对一微信咨询进行中,有书面咨询回复与文字、语音咨询,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如果您对孩子教育、家庭关系、个人成长存在困惑,请留意文末的预约二维码。

不会跟孩子说话的父母,只会指挥、控制、恐吓孩子。那么,从一开始,你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无论你说什么,孩子都会置身事外,毫无参与感,要他完全听你的是不可能的。他此时采取的态度,自然会是防卫、抗拒,甚至对父母充满敌意。

孩子是通情达理还是叛逆,决定于你跟他的说话方式

这些说话方式不对,你中招了吗?

1、命令、指挥的语气

 

如下:

“你去找别的东西玩。”

“把这里收拾干净。”

“不准大声尖叫。”

2、警告、恐吓、威胁的语气

 

如下:

“如果你再来捣蛋,我就要打你的小屁股了。”

“玩具再不收回玩具箱,我就全部扫到垃圾桶。”

“你如果成绩再这么差,玩游戏时间就别想了。”

3、忠告、训诫的语气

 

如下:

“妹妹小,不懂事,别和她吵架。”

“请别吵我,我快被你们吵死了。”

“东西用之前,请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这些谈话的方式,将产生下面的后果:

1.致使孩子抗拒父母。

2.孩子误以为父母当他是傻瓜。

3.孩子觉得父母不顾及他们的需求。

4.孩子觉得有罪恶感。

5.刺伤孩子自尊心。

6.致使孩子层层武装自己。

7.激发孩子攻击父母的念头。

当父母把这种说话方式当成习惯以后,其实是在剥夺孩子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的机会

,久而久之,孩子根本无从学习如何去“体谅别人”和如何“负起责任”。

那么,正确的说话方式是什么呢?我们以孩子“非要买什么东西”为例,看看说话的要点。

举例说明正确的说话方式


 

1、询问用途  

  

当宝宝提出要买某种物品时,耐心询问他买该物品的用途。询问时注意态度友好,切忌“质问”。耐心对待宝宝的需要、聆听他的意见,这样即使受到拒绝,宝宝也不会感到特别失落。
  

孩子是通情达理还是叛逆,决定于你跟他的说话方式


  成功秘诀:基于尊重态度的不认可比随意的承诺要有价值

通俗的说,就是:

· 不要:完全没有耐心听孩子说什么,只是不耐烦说不同意。

· 要:耐心地听他说完后,再说不同意。

虽然结果是一样,但后面这种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最要不得的是下面这种:

怕孩子跟自己扯皮,应付地含糊答应他,结果却仍然是不同意。


 

2、注意引导


  当宝宝说到要购买的原因是因为“某某小朋友有,我也想有”时,您绝不可轻易购买,以免滋长宝宝无节制的攀比心理

,这很容易让宝宝形成不珍惜物品的态度。
  
  建议您用以下问题适当地加以引导:
  1)你觉得它(物品)好在哪里?
  2)它(物品)是用来干什么的?
  3)你需不需要用这样的东西?
  4)告诉宝宝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例如:笔的式样漂亮不漂亮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出来的画是否是动脑筋用心思画出来,如果有了好笔,只是随便涂涂画画也没意思:笔上面有没有笔套,也不要紧,大家看重的只是认真写字的态度和写出来的漂亮的字。
  
  成功秘诀:逐渐引导宝宝将对物品外部形式的关注引导到对物品用途的认识上来。
  

3、帮助思考  

  

如果条件许可,宝宝所要的物品是书或是玩具类等有一定价值的东西时,也可以引导宝宝思考:

 
  1)不一定非要买吧,可不可以向别人借?(如果借到了,请记住一定要提醒宝宝及时归还。)
  2)如果借不到,可以引导宝宝用他眼中同等价值(如趣味性、新颖程度相等)的物品交换。

成功秘诀: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拥有,关键是体验过了,感受到了,就行了。
  

4、明确表态  

当宝宝缠着你硬要买时,明确告诉宝宝你的态度: 


  1)不买,因为你已经有类似的东西。
  2)等你将类似的东西用完后,再考虑换这种用用看。
  3)爸爸妈妈工作赚钱很辛苦,生活中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不能随便买这买那。
  4)看你的表现,再买少量(比如一个)嘉奖宝宝


  有的家长不是不知道怎么奖励孩子吗?平时留意他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


  成功秘诀:轻易得来的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越珍贵,成人如此,宝宝亦是。
  
  最后,今天的文章还会分享给大家,与宝宝说话方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家长这么做

  

1、真正地去“听”你的孩子讲话

  

孩子是通情达理还是叛逆,决定于你跟他的说话方式

各位妈妈是不是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一边炒菜一边盛饭时,女儿想跟妈妈说些什么,妈妈有时是不经心地听着,有时会打断她,反而请她帮忙摆桌吃饭,但从未停下来,专心去“听”她想说的话,除非她说的话,真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我们手头正在做的事情不能停下来时,你可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时间,比如:“好,等我把饭菜摆好。”或是“再给我十分钟。”

另外,在“听”时,最好做目光接触,要孩子晓得你是真的愿意听。

很多时候,孩子只不过想说你觉得不太要紧的事,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2、不管孩子说什么,千万别笑他

  

孩子的世界与想法是和大人们不同的,

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则别去笑他。尤其当孩子很认真地告诉你什么时,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只会伤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跟你谈了

交谈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沟通中的最好润滑剂,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与取笑的不同。

3、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当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担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担忧的心理负担,但有时不妨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对事情的看法,孩子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4、充分利用身体语言

  

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都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

。当然,也别心急,指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5、别问太空洞的问题

  

譬如“今天如何?”“学校好吗?”也别常用,“为什么?”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想保护自己。学着用一些日常生活来勾引出话题。孩子有兴趣的电视节目或作业即是一个好开头。

6、了解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时间,孩子只是想从他信任的成人中,确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所以,我们可在了解情况后,做个回答或支持

7、孩子都需要与你单独相处的时光

有一个母亲,说她很珍惜接送女儿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只有她和孩子两个人,没有父亲的吼叫声。

上面所谈的,有些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但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有一颗爱孩子的心,随时在意我们的身教与言传,孩子是不会太让我们失望的。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微信号“lhyxinli”,注明“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