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道德經》中的“士”有哪些層次和含義?

靈智學君


第三章   善始善成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如昧,進道如退,夷道如類。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

廣德如不足;

建德如偷,質真如渝。

大方無禺,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襃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解析與心得]

 

大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形無象,無處不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上等的士人領悟大道之後,依道而行。對道非常敬仰、無比虔誠,時刻勤勉力行,是以心安樂道、反樸歸真。悟道行道,在生活之中付之實踐方能領悟真知灼見。勤勉修身常自律,清廉儉樸以奉公。

中等的士人聽人談經論道,對道認識尚不深刻,有時存記於心,有時拋之腦後,將信將疑,且行且止。知道不行道則無法弘道傳播正能量。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公平公正的玄同世界需要智慧、慈愛、包容、積極、堅強、誠信、友善、謙讓、自律、感恩等核心價值觀來作堅實的奠基石。

下等的士人,沉迷於名利之中,認為“道”玄妙虛無,荒誕不經可笑之極。道不為下士理解,心存遲疑,所以輕視而譏笑道的存在。如果能輕意為下士所理解接受,那道就說不上是要言妙義,下士嘲笑:道在談空說玄,空洞無物,是無蹤無影的事等,若不笑不足以顯示道的玄妙和崇高。

因此古代諺語中有這樣的說法:

明瞭大道和光同塵闇昧不清,隱遁於萬物之上,蘊含於情理之中。明道悟道之人隱藏於常人之中大智若愚、含藏內斂、韜光養晦是長生保命的生存策略,甚德若愚是優秀的傳統美德。明道如昧含光藏輝,光而不耀。《道藏》:“明道若昧,大光明裡頭等於黑暗,黑暗是真正的大光明的根本。”明道,真正的大明之道若昧。昧不是完全黑暗,是處在暗與明之前模糊的臨界點上。明道必須經歷如昧的過程,正如黎明前的黑亮,面對黑暗,希望在即;重重困境,突破在即。

精進大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勉勵自己不斷進道修德,總感覺自己好像在退步一樣。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與人爭權奪利,不如退而修行。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修行越好的人越懂得謙讓不爭。國之重器,匠心鑄造。以靜進道,以儉修德,以勤養志。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風雨過後方見彩虹,人間正道是滄桑。只有歷盡苦難方能成器,才可以磨鍊匠人品格。走在平坦的康莊大道,亦如走在崎嶇不平山間小路一樣,小心謹慎,如履簿冰。遲疑大道,對大道的感知認識模糊不清,心存疑惑,正如庸人自擾,自尋煩惱。道如人生,人生無常,順境不驕傲,逆境不氣餒。常懷憂患意識,心存疑慮,獨立思考是開啟智慧大門的密碼。

崇高的品德如空曠低下的山谷,真正崇高的德行,顯得虛懷若谷,川穀甘處高山之下水自下流而長久豐盈充沛。

大白若辱,正如太陽無限光明而其中也常有黑子相伴。人無高低貴賤之分,同在地球村大家都是大家庭中兄弟姐妹,情同手足。就像白天和黑夜混為一體,白天到了最亮的時侯就開始向黑夜方向轉變,不可分割,周行不殆。

廣佈恩德卻深感不足,具有慈悲心腸積德行善而覺得自為人不夠厚道,從不自彰顯厚德。

建立豐功偉業卻不居功自傲、自見自彰,而覺得自己德行不夠,功德淺薄。

    本質純真淳樸的人具有高潔的品格就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官場上直接面對權勢和金錢的誘惑,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難能可貴,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需不斷的進道修德,厚德載物。以人為鏡明恥辱,以案為鑑促廉潔。

若用形體形狀來描述大道,大道無形廣大無邊,道盅而用之或不盈,充滿天宇,沒有區域化分,道臨天下,要有大格局心繫蒼生,不可以偏安一禺。

若從器物應用方面去描述大道,道體是渾然天成非人力所能雕琢,只有順其自然依道而行而不可背道而施,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器為具體器物,而大器指創生天地萬物的創始者道。大器曼成即指道無始無終卻善始且善成,促進成就萬物自然而然的生死消息。

若用聽覺去感知大道的特徵是聽不到任何聲音的。大音是指道能溝通天地之奧妙,猶如天簌之音無聲無息,萬物萬象皆隱含事理,不光用耳朵聽,用眼細觀其反覆運動變化的的現象,更要用心去感悟其運動發展的規律,觀天文地理以得人生啟示。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道隱無形悄無聲息地運化萬物,生而弗有,成而弗居。

以天垂之象觀復大道於無形無象。大道無物之象,巨大無比,玄妙莫測,變幻無常,沒有具體固定的形象。斗轉星移風雲變幻有跡可尋,而大道無形無象變化莫測,善為道者微妙玄通反樸歸真。

道體廣大,包羅萬象,是產生萬物的根源,無形無象,幽隱未現故稱其無名。

大道善於創始造化萬物,天之道利而不害;萬物在道中得於自我展現和運化而使世界變得異彩紛呈。道無始無終超越時空,使萬物善始善終,而萬物自始至終也離不開道,如生命始終離不開陽光和水一樣。




麥福先咬文嚼字聊人生


道德經中提到士的章節很少,老子在第四十一章中細分了士對道的態度,也就是各人對道的理解。即: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老子把士分為三類:上士,中士,下士。每類人對道的態度各不相同。

上士,上智之人。能通天徹地,無所不通,是老子說的那種微妙玄通之人,注意:這個上智,並非現在說的聰明絕頂之人,現在聰明絕頂的人未必能理解老子道德經的本義。

上士聞道之後,會篤守大道,勤而行之,不論作什麼事,都遵循道,崇奉道。

中士,中智之人。在平庸尋常之人當中,算是有點智慧的人,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那種學霸類型的人。中士聞道之後,一會說:哦,原來這就是道啊。一會又會行事作法與道背道而馳。他不會象上士那樣事事謹遵道而行,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地得道。中智之人無恆道,有時遵道,有時背道。

下士,下愚之人,粗陋鄙薄之人,蔽於物而不知有道。這類人佔現在世俗之中的大部分人,象什麼馬雲、王建林父子、馬化騰之類的人,都屬於下士,當今社會中的各種富豪、成功人士,開口閉口有多少資產,有多少人脈,有多少能利用的資源。不能不說這些人都是聰明人,但這些人與道都是背道而馳的,蔽於物而不知有道。下士聞道之後,會鬨然大笑,會問得道能享受到奔馳寶馬車的舒適嗎?在他們看來,得道之途居然要放棄物質帶來的舒適感,這豈不是太好笑了。下愚之人,喪己於物,失性於俗。就是教他學道,他也不會去接受,遵循。

由此可見,老子講的道,並非人們宣揚的那樣,到處都是道,並非什麼人所崇奉的都是道。能真正理解並循道而行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但凡看到有人不加分辨地認為什麼都是道,什麼歪理邪說都能無分辨地接受,尊重幷包容的,那一定是個愚蠢至極的下愚之人。



蔣昱文188348


“道德經中的(士)有哪些層次和含義?”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善為士者,不武”。

“上士”是什麼意思,我很想解釋成“優秀的人”,但是我非常害怕有人問我“這個優秀的人是一出生就優秀、還是出生以後變的優秀了,是從幾歲開始變得優秀了?” 如果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我就不敢把“上士”解釋成“優秀的人”。 道德經不可能把人分為“上中下”三等,如果道德經把人分為“上中下三等”,那道德經就不能稱之為“經”

那麼“上士、中士、下士”怎麼解釋呢? “是同一個人處於上的時候、處於中的時候、處於下的時候...........”。 道德經中的“下”不是一個帶有貶義成分的詞語,相反、道德經中的“下”是一個非常寶貴的認識。 比方說“天下”這個詞強調的是“天”還是“下”,強調的是“下”,那麼“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實際上說的是什麼? 實際上說的是“將欲取(下)而為之”。 “將欲取(下)而為之”實際上說的是“將欲取(之)”。 這是我個人的淺陋解釋。 道德經就像是地球上寫滿了字,我們只能觸摸到自己腳下的字,我們走的路各不相同,和主流的見解不一樣、對不起


華民學讀道德經


野狐試答

西周時社會上的人被分為五個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士沒有層次的劃分,但有類別的劃分,有儒士、策士、俠士,後來還有了道士,對於能行俠仗義的不管什麼類別的人,大家會統稱其為義士,他不屬於那個內別,是一種讚美的稱呼。

士高於庶人,大都有一定文化,多有特別的才能,所以後世也統稱讀書人為士,這是一個內涵不斷髮展變化的詞。不知何時士用來泛指男人、泛指當兵的,至於用來稱呼女性(女士)、稱某些專業人員(醫士、護士)應該是在近代才有的。


野狐習禪


《道德經》只有四十一章提到了士呀!《列子》力命第三章:“以德分人謂之聖人,以財分人謂之賢人”,因材施教是識人之用也是教人以德(所謂法佈施,無畏佈施),此謂聖人。輕財好施是謂賢人。《道德經》述修真聖治;《論語》教修真與識人之用是教成聖的路,後半部即為治,第二十篇堯曰為天子治要即聖治。我們用《論語》來解釋《道德經》裡的“士”吧!

13.20子貢問怎麼樣才能算“士”,孔子回答:第一等士“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第二等士“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第三等士“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說明先秦時期對“士”的定義分層關鍵在此人所能完成的社會職能。

又12.20“士何如,可謂之達?”子曰:“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言行無論在何處都是表裡如一,這是入真道了!這章裡還有句“聞也者,色仁而行違,居之不疑”神志病患者、裝啥被雷劈的人,這種人也沒入道。你問入的啥道?“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啊!“巧言令色,鮮矣仁”,直真為入道之始,所以我說《道德經》《論語》說的一回事啊!

6.3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但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事於仁,必也乎聖!”推己及人是入仁道的方法,人道修大道就是入仁道。

《論語》還說了“士”的私行,13.28“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之間是為了互相促進、共同提升進步的,兄弟重點在生活上的照顧。

“孝弟”兩字,聖人的重點在人道承繼上,並不是被後人曲解的父權威制式管理,用來強逼扭曲人的天性。

以上是與“士”相關的概念定義,那麼我們回頭看《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勤是憂慮的意思,“君子憂道不憂貧”,“形而上”通了能指導“形而下”,世界觀指導方法論,君子不器、追求天性與思維的成長。在這個心性與思維層次或者是有這個完成職守提升需要的人,明道而行,是為上,所以是上士。知而不行,人與道不合,“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則無所謂弘道,所以對中士來說,明道不明道無所謂,“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論語》17.3“唯上智與下愚不移”,9.30“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告訴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你仁者與知者的距離在學而習用、可以仁求知成勇也能以知求仁成勇,然後你什麼也不想動。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還能怎麼辦?那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咯!決策思維不與眾謀,“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所以《道德經》四十一章接下來的就是論天下之治了。我解釋明白了麼?你單章理解和全文閱讀理解《道德經》那是不一樣的層次哦!再找上《論語》關聯理解又能進一層。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祝進步。


節度使95


《禮記·王制》:‘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老子在這裡借用周朝對社會等級的不同劃分,作為對道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比喻。上士,借指有才德之士;中士,指一般之士;下士,才德皆下等之士。

顏之推《顏氏家訓》也曾借用此說:“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為方便解讀,將關於“士”的論述摘抄如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這是老子對各種人——以三種士人為代表的人群——對“道”的不同態度的形象描繪。因為道士無形無聲的,不可見,不可聞。當上士聞道以後,心性通透,恍然大悟,勤苦竭力而行之。稍差一點的士人,即所謂中士聞道,半信半疑,不夠堅定,但也能以此謹慎治身治國,但因心存疑慮,不夠堅定,一旦遇到蠱惑,比如財色榮譽,惑於情慾,曾經的半信半疑會轉而會蕩然無存。

最可笑的是那些愚鈍的人,也就是所謂的下士,用情不專,貪心多欲,聽聞大道,不以為然,縱然大笑。道因純粹,質樸,遠離世俗之情,貪慾之心,與下士們距離更遠,所以他們會發笑,不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為道。

老子作為大智者,深知“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而大道“澹兮其若海;飉兮若無止”問津者少,故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無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老子的大意是說: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實行。但是天下人卻不能理解,不能實行。正因為不理解,所以也不理解我。理解我的人很少,能取法於我的人就更難得可貴了。


問道黃老


士在道德經中只出現了兩次,分別是第三十八章“上士聞道”中的上士、中士和下士以及第六十八章中的“善為士者不武”。士者事也,凡能事其事者稱士,從“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句話中可以知道士本身是要做事的,而勤而行之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所聞之道是否符合事物本身的發展變化之道中可以知道士還是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有一定的對事物的認知識別能力的,有知識有能力能對沒有認識過沒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有一定的識別和學習能力,這就是士與普通的民的區別,所以《道德經》中的士是指有知識有能力並且在做事一線需要直接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這樣的人可能是一個人從事一項工作也可能帶領幾個人一起從事一項工作,所以他們應該是從事一件事情時最基層的管理者和執行者。


且聽楓吟


“士”在《道德經》經中,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只有五次。分別在第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六十八章。

士,會意字,從一從十,善於做事情,從一開始,到十結束,本是古代男子的美稱。士,上古時期為掌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時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根據西周的五等爵制度,貴族的等級是“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後者依附於前者,即士依附於卿大夫、卿大夫依附於諸侯、諸侯依附於周天子。因此,士是先秦時貴族的最低等級,位次於卿大夫,但高於庶民。春秋末年以後,逐漸成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稱。

在商周時代,士屬於貴族階層最底一層,是享有俸祿的階層,這個階層中地位較高的是卿大夫。《禮記·王制》說:的“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

有一定門第的人和通過諸侯卿大夫的推薦經過各種技藝考核優秀的人可以獲得“士”的資格。其實早期的士,多是世襲的,王族出身的人,嫡傳以外的多可以獲得士的身份,而且可以嫡傳世襲。即使以各種技藝考核獲得“士”的人,也多是王族的非嫡傳後裔。周王朝的士要大於各諸侯國的士,相當於大諸侯國的大夫、小諸侯國的上卿。當時“士”是“准入證”,具有“士”的資格的人才可以擔任大夫。到春秋時,“士”已經成了介於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一個階層,戰國時士的階層有所擴大,連有一點特殊本領的屠夫或雞鳴狗盜之徒也列入了士,這時的士也不用通過嚴格的考取程序,多不再享有俸祿,只是靠寄居於權貴門下生存。

實際上,《道德經》就是寫給士的,退一步說,雖然老子最希望統治者能看到它,但卻拿士說話。老子希望士像聖人一樣循道而行。因此老子在《道德經》中塑造了一個“古之善為士者”的形象。“善為士者”(第十五章、第六十八章)就是“善於循道而行的人”。老子還根據對道的理解,把士劃分成上士、中士、下士。

“善為士者”當屬“上士”之列,這樣的士聞道“勤能行之”,不倚仗武力,“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那麼,何為“善為士者”?便是深諳為士之道的人,其見識和行為比一般的士(中士)要高明許多,亦即“上士”。王弼通行本《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其中上士,是高明的士;中士,是普通的士;下士,低劣的士。上士是得道之士,自然見識與凡夫不同,“朝聞道,夕死可矣”,因此“聞道”即“行道”,自然不至於“若存若無”甚至“大笑之”了。


麟開祥趾


第15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是說:真人為道之士,抱一而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第41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是說:賢人聞道,勤而行之。君子聞道,若存若亡,似信非信。凡人聞道,有大笑之,有不笑之,都是完全不懂道之人。

第68章 “善為士者不武。”是說:聖人善用元炁,衝氣以為和,使膽的決斷中正而不武斷。

作者王田君


自然藥觀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大概意思是:上士的人聽見“道”,會馬上親身實踐。中士的人聽見“道”,會將信將疑不一定會去實踐。下士的人聽見“道”會大笑。正是因為下士的大笑,才顯出道的高深;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士”的意思是有悟性,智慧高的人。這樣的人聽說“道”以後,會深信不已,沒有一點疑惑,而且一定會勤勤懇懇、堅持不懈的去習練它、運用它;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中士”的意思是比較有悟性,智慧不太高的人。這樣的人聽說“道”之後,有時將它放在心上,有時卻忘得無影無蹤。相信和懷疑各佔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故而行動力也會大打折扣;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下士”的意思是沒有悟性,蠢笨的人。這樣的人聽說“道”之後,就會大笑不止,認為荒誕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現出鄙視譏笑的語態,持完全否定的態度,是因為“道”理高深,本來就難以理解,如果連蠢笨的人都不嘲笑的話,那就不足以稱之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