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百年动乱—曹魏的第一代宗亲将领(下)


百年动乱—曹魏的第一代宗亲将领(下)

第三位,曹仁。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

在现代很多关乎三国的游戏中,曹仁的设定经常被视为‘曹魏之壁垒’,是守卫一方的大将,有他在的地方,必定固若金汤。我想,这应该跟关羽北伐围樊城的事件有关。在魏书十七有提及:贼围堑鹿角十重。这等局势,怕是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而曹仁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坚守至援兵的到来,然后里应外合,大破关羽。

魏书九也有提到此事: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毕竟面对的是关羽,前面水淹七军,斩杀庞德,逼降于禁,四方皆响应,不管是哪一个事件都是严重打击士气。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曹仁能激励将士,以不二之心坚守城池,实在难能匹敌。

但是在这之前,‘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曹仁并没有守卫过一方,而是作为骑兵统帅征战四方,立下许多汗马功劳。

从一开始的袁术、陶谦、吕布、张绣到袁绍、刘备等人,曹仁甚至作为曹操的分兵军队的统领征伐作战,像‘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太祖征吕布,仁别攻句阳,拔之,生获布将刘何。’、‘太祖征张绣,仁别徇旁县,虏其男女三千馀人。’等事件足以表明,曹仁在是曹操前期作战方面,给了很大的支撑。

我们可以试想,曹仁即为骑兵统帅,又多经历战事锤炼,那曹操扬名后世的名牌军虎豹骑是否就是从曹仁率领的骑兵队伍中产生的呢。

我们看看下一位曹魏宗亲将领。

百年动乱—曹魏的第一代宗亲将领(下)

第四位,曹纯。

曹纯字子和,是曹仁的弟弟。

他是三国志中第一个明确提出统领虎豹骑的将领。

魏书九: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

这是在建安十年(205年),曹操击败袁绍,袁谭、袁尚因争夺冀州互为交战,袁谭战败求救曹操,曹操率军攻打邺城时,袁谭复叛曹操。后曹操击败袁尚,继而在南皮击败袁谭,而袁谭也被曹纯的虎豹骑所斩杀。

为什么说在前文中提到曹操的名牌军虎豹骑很有可能是从曹仁说率领的骑兵当中产生的呢。因为同一时间的曹仁,正在攻打壶关,而且是连月不下(第一次攻打壶关)。

我们知道骑兵只能是在平原或者相对较为平坦的地势上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冲刺和掩杀。而对于攻克城墙关隘来说,步兵及弓兵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与此同时,鉴于两边同时作战的情况下,曹仁有经常独立领导队伍的经验;曹纯就成了曹操除曹仁这个不二人选之外的选择,因此把骑兵的指挥权交给了曹纯,虎豹骑也由此产生。

大家就在想,总不能就因为姓曹,又是宗亲,就把这支队伍交给曹纯吧。

不是的。据英雄记记载,曹纯有可能比曹仁更优秀。

纯字子和。年十四而丧父,与同产兄仁别居。承父业,富於财,僮仆人客以百数,纯纲纪督御,不失其理,乡里咸以为能。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由是为远近所称。年十八,为黄门侍郎。二十,从太祖到襄邑募兵,遂常从征战。

曹仁与曹纯是亲兄弟,在曹纯十四岁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就去世了,但家业却是由作为弟弟的曹纯来继承,并且财富积多,门客仆人达到百人。

可怕吧。十四岁的少年,又能经商,又能管理这么多的下人。

而且曹纯‘纲纪督御,不失其理’、‘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足以证明曹纯秉性优良,众望所归,在还未加入曹操阵营前,就负有盛名。

在后来的北征乌丸,擒获乌丸首领单于蹹顿;南下荆州,追击刘备,收降其众,进而降得江陵。可再次证明,曹纯的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只是在建安十五年,这位厉害的曹氏宗亲将领就去世了。

百年动乱—曹魏的第一代宗亲将领(下)

第五位,曹洪。

曹洪字子廉,也是曹操的从弟。

曹洪对于曹操来说可谓是再生父母。

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因关东诸侯心怀不轨,只是造势并无作为。当董卓兵败孙坚,开始西迁长安,关东十八诸侯也没有追击的想法。只有曹操率本部兵马追击董卓,先是败给吕布,又被徐荣截住掩杀。曹操失去马匹,徐荣又追得紧,曹洪就把自己的马匹让给曹操,并说:“天下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您。”遂让曹操骑着马,自己步行,直到汴水。汴水深而不能过,曹洪又去找来船只,曹操才得以脱险,逃回谯县。

曹洪为曹操招募到强悍的兵力。

扬州刺史陈温与曹洪关系要好,曹洪率本家千余人去找陈温招募士兵,招到带甲士兵两千人,后又到丹阳招募到数千人,这无疑是给刚起步的曹操一记强心剂。众所周知,丹阳兵是非常有战斗力的。像徐州陶谦,为什么一个堪称大将的人,却能独占一州,并敢于袁绍、曹操等豪杰对抗,其老本就是丹阳兵。后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这支队伍就到了刘备的手上,随他颠沛流离,成了蜀汉的基础。像广陵太守陈登,为什么能多次阻止小霸王孙策的侵犯,并且有吞并江南的志向,也是因为这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队伍。

曹洪成功抵御张郃、高览的进攻。

官渡之战时,在袁绍前后失去颜良、文丑的情况下,许攸又因族人犯事被审配下狱的事情叛投曹操,在郭图等人的谗言下,命张郃、高览攻击曹操本营。曹操则是听从许攸的建议,偷袭袁绍的屯粮之处乌巢,留下曹洪与荀攸镇守大本营。

魏书十提及: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

其结果是张郃、高览久攻不下,曹操成功偷袭淳于琼,火烧乌巢,张郃及高览知郭图肯定会把罪责推到他们身上,遂降曹操。要知道,张郃、高览可是与颜良、文丑齐名的‘河北四庭柱’,能成功抵御河北两员名将的攻击,可见曹洪多勇。

曹洪击败吴兰,逼退张飞。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汉中争夺战中期(217年),刘备派吴兰兵屯兵下辫,曹操派曹洪、曹休攻打吴兰。刘备又派张飞屯兵固山,想要断曹军的后路。在诸将迟疑的时候,曹休提出‘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于是曹洪听从了曹休的建议,进军击破吴兰,张飞果然退兵。

大家可能会觉得,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既然无法形成夹击,张飞退走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足以证明什么。但换个角度来说,张飞可是号称万人敌,两军交战勇者胜,对付一个曹洪不在话下,不是也恰恰说明,张飞是忌惮曹洪的吗。

曹洪富裕却吝啬。

曹丕在年少时候,跟曹洪借钱被拒绝,因此怀恨在心。后来曹丕继位,就借着曹洪门客犯事将曹洪下狱准备处死。幸得卞太后求情,方得活命,贬为庶民。到了曹叡继位,曹洪才得以复拜为后将军、乐城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