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诗经》出自哪个时代?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成就了它?

可荣188


《诗经》出现的时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周初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作品,最终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对应于现在地域大概是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诗经》形成:

本书跨越时代之长,地域之广显而易见是经过整理收集形成的,而且作者成分复杂,从贵族到平民都有,大部分作者都已经不可考究。在古籍中也没有明显记载其编集过程,其来源在“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中有些许痕迹。

汉代人认为《诗经》是周代设置采诗的官员到民间收集献给朝廷以便了解民情,可以说是最早的民间民情调查,但是这种说法十否正确还有争论(刘歆《与杨雄书》:“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代语、童谣、歌戏。”)这些有采用民间也有采官自己著作,周王朝是否有过此制度无可考证,但若没有贵族的参与民间诗歌是很难上达天听。

汉人认为这本书是由孔子删定的(《史记》卷四十七中有记载,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6页。,但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和现在《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孔子可能对“诗”的内容做过修改和删减是有可能的,但要说《诗经》是由他删选而成是不可能的。(《毛诗正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

可以参考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一卷上有详尽解读。


QQ奶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我国诗歌传统的起点和源头,《诗经》以其伟大的文学成就彪炳史册。《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关于《诗经》的编集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采诗、献诗、删诗之说,这些也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

一、采诗说

一些学者认为西周王朝依古制每年春秋两季派出采诗官员到各地去采集民歌,以了解民情,“观风俗,知得失。”

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二、献诗说

一些学者则认为《诗经》是天子为“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国语·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

三、删诗说

删诗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出来的,认为《诗经》305篇是孔子以礼义为标准,从三千多篇古诗中删定编集起来的,此说不可信,因为在孔子出生以前,各国通行的乐歌集,大体已是三百篇之数。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四、关于《诗经》的经典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诗三百》被奉为经典其实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诗三百》到了汉代才被人奉为经典,改称为《诗经》。

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版本,就是“毛诗”。

另外,《诗经》大部分篇目的作者难以确考。《毛诗序》虽提及某诗的作者、实不可信。从采诗说、献诗说来看,这些诗篇可能经过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加工修订,经传既久,经手亦多,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

所以说,《诗经》的编纂其实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是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果。从《诗》到《诗经》的经典化过程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夏阳晢煜


《诗经》出自:东周包括春秋(前722一481)和战国(前403一前221年)两个时代。

春秋时代,铁器被广泛用于农业,后期并出现了牛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和手工业繁荣起来。但贵族统治阶级与奴隶、农奴的矛盾不断发展,加入兼并战争的频繁,人民租赋、徭役的负担更为加重。《诗经》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描绘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切地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无耻。

《诗经》中的贵族作品,除部分讽刺喻诗外,大多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糟粕。两个阶级的两种文学,在《诗经》中表现的特别明显。两种文学的斗争,贯穿了我国整个文学史。

春秋、战国时代,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遂渐过渡,是我国历史上大变动的时代。铁大量用于制造农业和手工业工具,楚国更出现了炼钢技术,牛耕在农业上得到推广。生产力获得很大提高,进而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公田制废除和宗族制度的破坏,贵族领主私人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过渡到地主阶级。

与农业发展的同时,工商业也发展起来,都市繁荣,出现了如临淄、邯郸、咸阳等大城市。

这一时期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引起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反映,与贵族领主发生矛盾。战国近二百年中长期激烈的的战争,基本上是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之间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地主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前221年,秦先后消灭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结朿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从此,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统一国家。

这一时期,文化上与之相应的是出现了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的“百家争呜”,形成了学术、文化的空前繁荣局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诗经》整理成集的过程,过去说法很多。汉朝人认为古代有采集制度,专门收集各地民歌,从《诗经》作品包含地域的广泛、体制的完备、内容的丰富来者,这种说法是可伩的。


用户王者孝


诗经成书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

是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下的衍生产物!

《诗经》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鄘: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一带。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齐: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唐:晋的前身,在今山西省。

秦:在今陕西省境内。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一带。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二国领土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曹:在今山东省曹县、荷泽、定陶一带。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邑县一带。)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其中周颂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为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歌颂周代贵族统治者及先公先王,共 31 篇;鲁颂为公元前 7 世纪鲁国的作品,歌颂鲁国国君鲁僖公,共 4 篇;商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 5 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传统银文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的一部诗歌集,它记录了周朝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以及阶级斗争,其作品内容广泛,语言艺术高超且丰富多彩,讲究韵律,极具音乐美感。我将从:

1,诗经的起源

2,诗经的发展

3,诗经的形成

三个方面来阐述《诗经》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诗经》的起源

《诗经》的起源,可向上追溯到殷商时代。商人认为“万物皆有灵”,信奉天命。他们为了讨好神灵,同时维护国家的统治,于是把祭祀提高到国家根本的地位,希望通过祭祀的方式来得到神灵的庇佑。

在商代,每逢祭祀都会敬献大量的牲畜作为祭品。这样一来,大大促进了商代畜牧业的发展。这个时候的奴隶主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根据《殷本纪》记载,商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出现了专门学习音乐与舞蹈的人,年常日久的积累,在一定形式上促进了《诗经》的形成。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在权衡利弊的选择下,殷商所留下的“文化艺术”得到持续的提高和发展。可以说,“殷文学”为《诗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诗经》的发展

我们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容所描写的对象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把这三部份分开进行阐述。

a,《风》

“风”是诗经当中篇幅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录了周代各地的民风民谣。据《汉书·艺文志》曰:

“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

其提到的“采诗官”可以说是周朝一个独具特色的官职,官职名称非常具有文化品位。他们通过诗歌的采集,实际上充当了民意调查员的角色。把表达百姓“喜,怒,哀,乐”的民歌采集来,由专门的乐官配上音律,然后以歌舞形式呈现在周天子的面前,来辅助施政。

比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讲农时;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讲季节对生活的影响。还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还有大量反应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横征暴敛、攻伐兼并,使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诗歌。通过这些诗歌,生动的表达了底层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如《魏风·伐檀》﹐描写了一群伐木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进行斥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更是直接鲜明的把那些剥削者称为大老鼠。

《国风》中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繁重的劳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

《唐风·鸨羽》讲述的是因为没完没了的劳役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赡养父母妻儿。《魏风·陟岵》通过讲述劳役者想起父母兄弟的嘱咐,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等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

伴随着徭役﹑兵役而出现了大量离人思妇之作。具体表现为士兵厌战思乡﹐妻儿怀念征人。如:《召南·殷其雷》﹑《卫风·兮》﹑《王风·君子于役》、 《豳风·东山》等。

这部分作品艺术成就极高,通过富有韵律的艺术表达,深沉感人。

b,《雅》

《雅》大部分记录的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大雅》主要是一些歌功颂德的诗歌,讲述周武王推翻残暴的殷商,成为天下共主的政治成就。赞扬武王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变奴隶制为农奴制,缓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使整个社会精神与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小雅》则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赋予现实精神的诗歌,对当时的时政,战役,婚姻有着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在这部分内容当中,有一部分是贵族祭祀用的乐歌。如《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等﹐都是在祭祀的时候表达祈求丰收的内容﹐其间还描绘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至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诸篇﹐则颂扬自周族的始祖后稷建国﹐到武王灭商的历史功绩﹐中间有一些神话传说﹐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

《小雅》中的《采薇》﹑《出车》和《六月》写周宣王对玁狁的一些军事活动。到了西周后期﹐统治阶级日趋腐朽﹐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出现了反映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作品。比如《小雅》中的《节南山》 ﹑《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蝇》﹐《大雅》中的《民劳》﹑《板》﹑《荡》等。

c,《颂》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我们来看这首《周颂·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这首诗就描写了周朝祭祀岐山的场面,在一定形式上表达出了周天子雄厚的实力,预示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这时的周朝以“礼乐治天下”,实行分封制。

《周颂》全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用典雅的词章歌颂祖先的功德并祈求降福子孙。其中也有几首写到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西周初年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情景。

《鲁颂》是鲁国贵族用于宗庙的乐章。其中《泮水》﹑《閟宫》二篇是臣子对国君的歌颂﹐有许多夸张的描写﹐它对汉大赋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商颂》是宋国贵族用于祭祀祖先商王的颂歌﹐如

《玄鸟》﹑《长发》﹑ 《殷武》等篇﹐描叙商民族在开国时期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成就大业﹐虽属歌功颂德﹐却颇有宏伟气象。

总得来说,《诗经》中的周代民歌以多种多样性的画面,真实的展现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也表达了他们对受到奴隶主的压迫与剥削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国风》大多以写实为艺术特点。而《雅》《颂》等篇章通过华丽典雅的词章对祖先进行歌颂,对神灵进行祭祀,其艺术形式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为后世的社会道德礼仪奠定基础。

《诗经》的形成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跨度达几百年之久。收录诗歌311篇,故也称“诗三百”。最终编辑成册是在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到汉武帝时期,由于五经的诞生,《诗》《书》《礼》《易》《春秋》后被成《诗经》。

毫无疑问,《诗经》绝对是中华文明的不朽经典。春秋时期,中国历史正经历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历史动荡期。《诗经》的整理成册给当时乃至后世两千多年的人们带来极为重要的精神寄托。它以非凡的艺术成就和丰富多彩的语言影响着后世学者的文学创作。它所表达的内容成为后来人不断继承和发扬的源泉,为我国历史文明奠定了基础。

《诗经》里面的每一首诗,都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正声雅乐还是国风民谣,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相聚还是离别……这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思路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受到所有的创作者推崇。


燕子的涛宝


关于《诗经》这本书的创作时间,学者大多数认为这本著由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从这本书的内容来分析,它应该出自西周中期这段时间,但具体的时间无从考证。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建。 西周自建国起共历11代12王,享国275年。西周初期成康之治政局稳定,后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直接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西周融合了境内各个部落,逐步形成华夏族,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其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民族的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其它还有蛮、夷、戎、狄、越、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诗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


谈书论事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辉煌成就的重要标志。

《诗经》收录了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诗歌311篇,先秦时代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过,在孔子时代并不叫《诗经》,而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诗》才成为儒家“五经”之一。

后来,给《诗》以“经”的尊称,奉为垂教后世的典籍,则是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之后的事。

《诗经》按音乐特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商颂》、《周颂》、《鲁颂》,有诗40篇。《小雅》里有6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诗经》产生的年代及成就《诗经》的社会环境: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中的作品,从其内容来看,年代跨度很大。可以说,这部上古时代的诗集,为我们展示了古代氏族社会、奴隶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生活与礼俗的画图。《诗经》中各篇作品的写作年代难以具体确定,但从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并依据一些文献史料,可以大体认为:《商颂》是殷商时期的作品,

《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而《大雅》中的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等,则反映了在野蛮与文明交替时期,奴隶制国家尚未建立之前的父家长制时期周部族的生活;《小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的全部则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关于《诗经》的时代问题,过去一般都认为它产生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这个时期。

有人认为最早的作品要算《幽风》中的《破斧》,并据诗中说到“周公东征”,断其必不出公元前1114年前后;而《陈风》中的《株林》一诗,是陈人讥刺陈灵公同夏姬淫乱的作品,此事于《左传》宣公九年、十年中均有记载,约当于公元前600或599年,因而定其为最晚的作品。事实上,这样“精确”的实证,对一部分作品或许适用,而对其余则未必合宜,因为《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它的产生都经过了从口头流传到被采集写定这样一个漫长过程。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粽》等,作为周族史诗,所反映的都是宗周领主封建制国家建立之前的史事。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不难看到,它们是年代久远的古歌,世代流传,经后人整理写成定本。这一类诗,其确切的写作年代虽已不可考知,但我们显然应该据其内容把它们看作是早周时代的作品。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需要说明的是,《诗经》保存了大量上古歌谣,许多作品的确切年代是无法用实证方法考知的。我们只有根据唯物史观,从宗教、礼俗、思想以及作品所反映或描述的生活和形象等方面,来探求其产生时代的先后。


凤鸣九天999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现存共305篇。其中: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改为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大动荡大分化的春秋战国时代,历史和文学都掀开了厚重辉煌的一页。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收获丰硕的时代。这个时期以诗歌的成就最突出。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年间,是四言诗发展的黄金时代。周代的统治者为了制礼作乐和考察民情的需要,通过采诗和献诗的方式,搜集并整理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东门雷晰22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成书过程

折叠名称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折叠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折叠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折叠创作背景

折叠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其传诗。

折叠颂篇

《颂》共有40篇。

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折叠现实主义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折叠诗经六义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六义"是《诗大序》(《毛诗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一、比,就是譬喻。

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中国"诗经学"的发展,从春秋彰始,有三个重要阶段,即汉唐经学、宋元义理、清代考据。

一、先秦时期。

春秋时三百篇最初流传、应用和编订,孔子创始儒家诗教。他的诗教理论,以及后来战国时孟子提出的方法论、苟子创立的儒家文学(学术文化)观,奠定了后世《诗经》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汉学时期(汉至唐)。

汉初《诗》成为"经"。鲁、齐、韩、毛四家传诗,反映汉学内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斗争。以毛诗为本,兼采三家的郑玄的《毛诗传笺》,实现今文、古文合流,是《诗经》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虽然晚出,西汉也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现代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传本。

不过,这四个学术中心区域在汉初的《诗》学传授,绝不只限于齐、韩、鲁、毛四家《诗》的四位始祖。《汉书·儒林传》说:"汉兴……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这只是说申、辕、韩数人是在鲁、齐、燕等涌现出的大师级人物而已。其《诗》学也只是形成了区域性特点,并没有明确的派系之分。只有在政治力量介入之后,才使《诗》学的传播由无序进入有序状态。而《诗》学传播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就是《诗》学博士的设立。

魏晋南北朝时,汉学内部发展为郑学王学之争、南学北学之争。北学基本继承汉代章句之学,南学则承袭魏晋以来以玄解儒的学风。各有所师、各有所本的状况,不但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理论上的歧异,而且也使国家在科举考试中缺乏统一的标准。

唐初,经学依然沿续着南北朝以来的师承关系,"师说多门"的情形显然与唐初统一思想的要求不相适应,统一南北经义和学风,成为政治上、思想上统一的当务之急。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完成了汉学各派的统一,成为《诗经》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

三、宋学时期(宋至明)。

宋人为解决后期封建社会的矛盾而改造儒学,兴起自由研究、注重实证的思辨学风,对汉学《诗经》之学提出批评和诠争,压倒了汉学。朱熹的《诗集传》是宋学《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它以理学为思想基础,集中宋人训诂、考据的研究成果,又初步地注意到

一、社会功用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应用:

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通过赋诗来进行外交上的来往,在春秋时期十分广泛,这使《诗经》在当时成了十分重要的工具。《左传》中有关这方面情况记载较多,有赋诗挖苦对方的(《襄公二十七年》),听不懂对方赋诗之意而遭耻笑的(《昭公二十年》),小国有难请大国援助的(《文公十三年》)等等。这些引用《诗》的地方,或劝谏、或评论、或辨析、或抒慨,各有其作用,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凡所称引之诗,均"断章取义"--取其一二而不顾及全篇之义。这种现象,在春秋时期堪称"蔚成风气"。这就是说,其时《诗经》的功用,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赋诗言志"。想言什么志,则引什么诗,诗为志服务,不在乎诗本意是什么,而在乎称引的内容是否能说明所言的志。这是《诗经》在春秋时代一个实在的,却是被曲解了其文学功能的应用。

赋诗言志的另一方面功用表现,切合了《诗经》的文学功能,是真正的"诗言志"--反映与表现了对文学作用与社会意义的认识,是中国文学批评在早期阶段的雏形。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等。诗歌作者是认识到了其作诗的目的与态度的,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态度,从而达到歌颂、赞美、劝谏、讽刺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赋诗言志,也是使赋诗言志真正切合《诗经》的文学功能及其文学批评作用。

《诗经》社会功用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包括士大夫与朝廷统治者)利用它来宣扬和实行修身养性、治国经邦--这是《诗经》编集的宗旨之一,也是《诗经》产生其时及其后一些士大夫们所极力主张和宣扬的内容。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曾多次向其弟子及儿子训诫要学《诗》。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这是孔子对《诗经》所作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兴、观、群、怨"说,也是他认为《诗经》之所以会产生较大社会功用的原因所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阐明了《诗经》的社会功用,既点出了《诗经》的文学特征--以形象感染人,引发读者的想像与联想,又切合了社会与人生,达到了实用功效。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二、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 ,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 ,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四、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习《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在《诗经》之前,诗歌虽说已诞生,但尚无自己固定的体式,且还流于口头形式,一般以二言为主;到《诗经》时,中国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也就是说,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时代。

《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

历史评价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

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荀子:"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司马迁:"《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董仲舒:"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何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朱熹:"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朱熹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经》是里巷歌谣(民歌)说;二是淫诗说。特别是在谈及"郑风"时,他认为"郑风"十有八九都是淫诗。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胡适:"《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鲁迅:"(《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比奥(M·EdouardBiot):"(《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费德林:"《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微笑善


答:《诗经》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编成于春秋时代,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世称为《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巜小雅》,《颂》有巜周颂》、巜鲁颂》、巜商颂》。

相传古有“采诗”制度,派专人收集民间诗歌,后人或认为书中不少作品的辑集与这种制度有关。其中《国风》部分,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大都是民间诗歌,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混乱、及贵族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对于人民的劳动和爱情生活也有所反映。其出于统治阶级的《雅》、巜颂》部分,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其中有些祀神祭祖的诗,虽提供了关于周的兴起、周初经济制度和生产的若干情况,但其作用仍在于歌功颂德、宣扬统治者承天受命的宗法思想;还有一些暴露时政的贵族作品,则表现了对周王朝政权趋于衰落的不安和忧虑。诗篇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篇章,描写生动,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长期以来,《诗经》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它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行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