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金融時報:美聯儲或將再次降息 貨幣政策不是萬能藥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而本就顯露疲態的全球經濟也在疫情中迎來了更大挑戰。儘管中國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也在穩步進行中,然而,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情狀況卻愈發嚴峻。總體而言,當前未能準確估算和量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的蔓延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但工廠停工、供應鏈中斷、娛樂場所關閉、旅遊意願下降以及非必需消費的減少,已激發出人們的擔憂情緒。而恐慌情緒的蔓延足以通過金融市場的動盪放大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當前最為緊迫的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國以及各主要央行需要協調一致,加強合作。面對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下行壓力,實施降息再度成為市場的期盼,同時也是在疫情風險下,全球政策制定者能拿出的最直接的行動。在2019年經歷了新一輪全球貨幣寬鬆潮後,2019年年底,以美聯儲與歐洲央行為代表的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放緩了降息的步伐,對未來進一步降息採取了更加謹慎的態度。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打亂了全球央行決策者們的節奏,市場也期待美聯儲以及歐洲央行等主要經濟體央行採取措施支撐經濟。澳大利亞央行已在3月3日宣佈降息25個基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衝擊。美聯儲也在3日緊急宣佈大幅降息50個基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依然強勁,但正在快速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對經濟活動構成不斷演變的風險。

大幅降息並沒有降低市場對於美聯儲再次降息的預期。與此同時,市場將目光轉向歐洲央行等其他主要央行,預計其將跟隨美聯儲的腳步,作出政策回應。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將準備採取“適當且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英國央行表示,正與國際合作夥伴和英國財政部合作,確保“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的衝擊。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發表緊急聲明,稱將採取措施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央行決策者們極力通過行動以及言論為市場注入信心,但不可否認的是,留給決策者們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已然不多。美聯儲臨時大幅降息的舉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市場對經濟將比預期中受到更大沖擊的擔憂。

疫情的出現令全球經濟如臨大敵,在全球債務水平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各國政府債臺高築的情況屢見不鮮,推出強財政刺激方案的難度很大。因此,採取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工具仍將是決策者們的首選。然而,不可否認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持續收窄,降息也早已不是提振經濟的“萬靈丹”。

對於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而言,在此次疫情風險中選擇降息,無疑是繼續寅吃卯糧,消耗掉所剩不多的政策空間。目前,全球利率水平已處於歷史低位,歐洲央行在2019年降息後,進一步陷入了負利率的泥沼,而日本央行更是陷入負利率而不可自拔。儘管美聯儲仍具備降息空間,但並不能為應對疫情衝擊而完全消耗。重新轉向量化寬鬆(QE)或許將成為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不得不作出的選擇。

在歷史長河中,人類與病毒不斷進行著鬥爭,在取得醫學技術進步的同時也獲得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但在全球各國共同的努力下,疫情總有得到控制的一天,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目前看仍是短暫的。因此,對於全球政策決策者而言,更加需要關注的是暫時被疫情掩蓋的更大挑戰以及疫情成為“導火索”點燃的對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

事實上,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始終未能恢復元氣,經濟增速難以迴歸到危機之前的水平。儘管在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所好轉,但最終只是曇花一現。在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夾擊下,全球經濟增速在2019年陷入低谷,面臨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強。

貧富差距擴大、人口老齡化等結構性風險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中顯現,逆全球化浪潮盛行。民粹主義將內部經濟結構性問題歸因貿易失衡,由此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而貿易增速的下滑則拖累了全球經濟增長,循環往復。全球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以及復甦的可持續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無疑加重了此種擔憂。如何解決全球經濟面臨的更深層問題,成為在解決疫情衝擊的同時,留給全球政策決策者們的更大挑戰。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