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在江南大地,最幸福的莫過於早上能在沐浴著陽光,走去大小麵館,吃上一碗地地道道的陽春麵,以迎接嶄新的一天。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陽春麵小檔案

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曆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得名“陽春麵”。還有傳聞陽春麵的得名,其實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微服私訪,在街邊攤檔品嚐到清湯麵,對其鮮美滋味感到大為驚喜,遂御筆親題“陽春麵”。

陽春麵除了面和湯,不會有其它配料,簡單至極。但正是這樣一碗簡單到極致的面,吃起來卻是湯清味鮮,清淡但不寡淡,十分爽口。

作為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陽春麵是蘇州、上海、無錫、揚州、高郵、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諸如上海陽春麵、高郵醬油麵(又稱高郵陽春麵)、揚州陽春麵等,都屬於各地的特色美食。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陽春麵的秘密

陽春麵的面並非主角,可也不容小覷。上海陽春麵有用寬面也有用細面,其餘多地均以龍鬚細面為主。和麵時放入適量食用鹼,以起增香作用。

另外,一碗好的陽春麵,一定要大鍋沸水煮麵,這樣下出來的麵條,不但不糊,而且又爽又滑。麵條扔進大鍋裡,根據客人要求,通過觀察水沸(一沸、二沸還是三沸)的情況,分別煮出軟硬不同的口感。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面熟後,用長筷挑出,入竹漏勺濾水,再挑出,一折三回放入盛湯的麵碗,長筷抽出,這樣麵條根根整齊爽利、紋絲不亂。有一種最經典的“觀音頭”,又被稱為“鯉魚背”,紋理分明,十分好看,口感十分爽口利索。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湯底

看似簡單的陽春麵,最大的秘密就是“湯頭”——也就是湯底。

陽春麵最考究的麵湯,要求清而不油,味鮮而食後口不幹。製作麵湯稱為“吊湯”,和酒樓食肆裡的吊制高湯有異曲同工之妙。各家大小麵店都將湯料的配方視作傳家之寶,秘不外傳。

正宗陽春麵湯頭分紅白兩種,區別是有無醬油,蘇州、揚州人愛紅湯,上海人愛白湯。

普通的湯頭做法是蹄膀加以做爆鱔餘下的鱔骨,以及一定比例的調料,以文火慢熬而成。如今,製作湯頭的食材也變得十分豐富,豬骨、雞架、鱔魚骨、螺螄和青魚鱗片……應季的河鮮,為湯頭倍添鮮甜。

正宗蘇州陽春麵,湯色透明如琥珀,澆湯頭前先在碗底倒入秘製醬油,衝出來的湯底不見任何雜質,噴香撲鼻,鹹淡適中。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而上海陽春麵的湯頭,還會分葷素兩種。葷高湯選料製作與其它地方無異;素高湯則是以黃豆芽、菌類燉制而成,湯色清澈如泉水,無論葷素,湯頭箇中鮮味卻仍然迷人。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陽春麵湯頭須小火慢吊,才能達到不油不膩、湯色清澈的標準。

豬油

豬油是湯頭的靈魂,用隔年黑豬網油配上本地小香蔥,小火慢熬而成,名曰“白雪油”,入湯時,哪怕用上小小的一筷子尖,香味瞬間提升一個檔次。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蔥油

除了湯底,炸蔥油也是陽春麵的秘密。炸蔥油最好選用紫皮洋蔥,這是因為它們的味道比較香,炸出的蔥油味道非常濃郁,而炸成金黃色的洋蔥酥也不必棄置,可以用來製作下酒菜。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除了蔥油、豬油,揚州、高郵陽春麵還喜歡加入蝦籽、蝦油,湯頭鮮味更上一層樓。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澆頭

在面上放上“澆頭”,陽春麵搖身一變,成了各種名噪一方的澆頭面(三蝦面、黃魚面、爆鱔面、大排面…..)。

或者只需撒一小把青蒜,一碗一清二白的正宗陽春麵,同樣能呈現在眼前。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陽春麵術語

客在點面時可以對湯麵做很多定製:“寬湯”,指要湯多面少,“緊湯”則反之;“重青”,指多放蒜葉,“免青”則免之;“重面輕澆”,要面多澆頭少,“重澆輕面”則亦反之;“過橋”,就是澆頭用另外的盤子盛放,不浸於面中。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延伸:蔥油拌麵

在江南地區,還有廣為人知的蔥油拌麵。與陽春麵相比,蔥油拌麵無需熬湯,更加簡單,只需以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麵條一起拌食,便是美味。

蔥油拌麵的麵條十分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結語

諸如陽春麵、蔥油拌麵這類地道傳統小吃,往往也是不錯的菜品創新靈感來源,或者朋友們以後想要開間小店,陽春麵、蔥油拌麵,也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揭秘 | 一碗好吃的陽春麵是怎樣做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