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考試失利,只因和朋友發生了爭執,青春期友誼如何引導

友誼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2015年,我鄰居家的孩子因為和朋友吵架高考失利,原本可以走一本的孩子,走了三本。

父母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怎麼就那麼軟弱,不就是和好朋友因為到底要吃什麼而發生了爭執,怎麼就能影響的孩子一科交了白卷。

事情並沒有因此而結束,這個孩子到了新環境之後,再次因為友誼的問題,陷入了抑鬱之中,現在是看到別人成群結隊她就害怕。學校裡的很多活動她都不去參加,腦海經常想得都是和同學關係怎麼處,怎樣別人才會喜歡他。因為想的太多,導致無心學習,後來發展到掛科,無心學習,休學在家。


考試失利,只因和朋友發生了爭執,青春期友誼如何引導


2013年4月中旬,復旦大學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該校2010級碩士研究生黃洋,經搶救無效,於上海中山醫院去世。上海警方經過調查發現,是他們同寢室的林某在寢室飲水機內投放毒藥導致,導致林某投毒的原因只是與室友關係不和。

2011年3月上旬,安徽省阜南縣柴集小學五年級4名女生相約赴死,在服用了100片安眠藥後,被校方發現並及時送往醫院搶救後脫離生命危險。據稱四女童自殺為的是考驗彼此友情…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同伴關係逐漸替代親子關係成為他們最重要的人際關係,這一表現在青春期最為突出,這一時期既是他們發展獨立、成熟自我,發展社會性的重要階段。也是同伴壓力最大時期,不擅長社交的孩子更容易感覺到同伴壓力。


考試失利,只因和朋友發生了爭執,青春期友誼如何引導


孩子懂得選擇朋友嗎?

我在陪女兒讀書的時候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猴子和一隻貓,他們兩個是好朋友。他們一起生活在獵人家裡。他們倆太壞了,做了很多損人利己的事情。像家裡有什麼東西被損壞,東西丟了,奶酪沒有了,就準保是他們倆乾的好事。

一次這兩個傢伙看到爐火的一角擱著些栗子。能偷吃些栗子,那可真妙不可言了。但是讓誰從火中取出栗子呢?這成了個難題,猴子奸詐些,他要讓貓去掏。 “兄弟,今天可是你展現才華的時候了,這可是你的看家本領哦。”

話才說完,這個好大喜功的貓就行動了,他用靈活的爪子撥開爐灰,接著縮回腳爪,又連續幾次,才從火灰中把栗子一個個取出來,而這個狡猾的猴子卻抓緊時機大嚼栗子。


考試失利,只因和朋友發生了爭執,青春期友誼如何引導


《克雷洛夫寓言》裡有這樣一句話:”選擇朋友一定要謹慎!地道的自私自利,會戴上友誼的假面具,卻又設好陷阱來坑你。“

在很多孩子的交往中,難免會遇到猴子這樣的朋友,當孩子幡然悔悟的時候,有些孩子不再相信友誼,有些孩子開始懼怕交往,甚至有些孩子成了社交恐懼症。

如何讓孩子正確認識友誼和人際交往?

鄰居曾經來我家訴苦,在他看來朋友屬於比親人要遠很多的人了,甚至是不相關的人,怎麼孩子就是走不出來,經常因為朋友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弄的自己焦慮不安,睡不著覺。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奇怪了!

我們都知道“想法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當孩子為友誼苦惱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的想法,只有想法改變才有後續行為的改變。


考試失利,只因和朋友發生了爭執,青春期友誼如何引導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通過多年對焦慮和友誼的研究發現,青少年之所以會因為友誼產生困惑,是因為在交往過程中,對友誼的看法出現了認知錯誤。比如有的孩子渴望完美的友誼,有的孩子期望朋友可以完全的傾聽自己,有的孩子則認為自己需要準備好之後再去參加社交活動------而這些想法恰恰阻礙了孩子友誼的發展,在他的《青少年抗焦慮手冊》中給我們提出了青少年交往的五條法則:

1、友情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我們遭遇生活坎坷時,能夠有人傾聽,給予我們鼓勵;但有時朋友的掙扎和痛苦也會讓人不堪重負!

2、有焦慮和擔憂都非常正常,可以確定地講,你絕對不是唯一一個在人際人際交往中感到尷尬,孤獨的人;但在與人接觸中,有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緊張,到了因緊張而有意迴避社會活動的地步。事實上,這種迴避會對彼此的關係產生負面的影響,也會阻礙人生重要目標的實現。

3、不要等自己一切都準備好了,再開始參與社交活動,因為能力不是等來的,能力是在實際參與中提高的。

4、我們不需要參加每一個社交活動,也不需要拒絕每一個社交活動,去自己特別想去的,同時也要接受幾個對自己來說有挑戰的。

5、在人與人的互動中,我們更容易成為追求完美的人;但現實生活中,一個活動是否完美真由不得我們掌控,所以不要指望某個活動恰好是你計劃或者期待的樣子。

作為父母我們在對待孩子友誼的時候,往往會落入講道理的俗套,卻不能全面的去分析孩子面對的問題,這個五條規則恰好可以讓孩子正反來看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如果父母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講給孩子,可能更加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