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考试失利,只因和朋友发生了争执,青春期友谊如何引导

友谊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2015年,我邻居家的孩子因为和朋友吵架高考失利,原本可以走一本的孩子,走了三本。

父母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怎么就那么软弱,不就是和好朋友因为到底要吃什么而发生了争执,怎么就能影响的孩子一科交了白卷。

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这个孩子到了新环境之后,再次因为友谊的问题,陷入了抑郁之中,现在是看到别人成群结队她就害怕。学校里的很多活动她都不去参加,脑海经常想得都是和同学关系怎么处,怎样别人才会喜欢他。因为想的太多,导致无心学习,后来发展到挂科,无心学习,休学在家。


考试失利,只因和朋友发生了争执,青春期友谊如何引导


2013年4月中旬,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是他们同寝室的林某在寝室饮水机内投放毒药导致,导致林某投毒的原因只是与室友关系不和。

2011年3月上旬,安徽省阜南县柴集小学五年级4名女生相约赴死,在服用了100片安眠药后,被校方发现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据称四女童自杀为的是考验彼此友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伴关系逐渐替代亲子关系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表现在青春期最为突出,这一时期既是他们发展独立、成熟自我,发展社会性的重要阶段。也是同伴压力最大时期,不擅长社交的孩子更容易感觉到同伴压力。


考试失利,只因和朋友发生了争执,青春期友谊如何引导


孩子懂得选择朋友吗?

我在陪女儿读书的时候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猴子和一只猫,他们两个是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在猎人家里。他们俩太坏了,做了很多损人利己的事情。像家里有什么东西被损坏,东西丢了,奶酪没有了,就准保是他们俩干的好事。

一次这两个家伙看到炉火的一角搁着些栗子。能偷吃些栗子,那可真妙不可言了。但是让谁从火中取出栗子呢?这成了个难题,猴子奸诈些,他要让猫去掏。 “兄弟,今天可是你展现才华的时候了,这可是你的看家本领哦。”

话才说完,这个好大喜功的猫就行动了,他用灵活的爪子拨开炉灰,接着缩回脚爪,又连续几次,才从火灰中把栗子一个个取出来,而这个狡猾的猴子却抓紧时机大嚼栗子。


考试失利,只因和朋友发生了争执,青春期友谊如何引导


《克雷洛夫寓言》里有这样一句话:”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在很多孩子的交往中,难免会遇到猴子这样的朋友,当孩子幡然悔悟的时候,有些孩子不再相信友谊,有些孩子开始惧怕交往,甚至有些孩子成了社交恐惧症。

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友谊和人际交往?

邻居曾经来我家诉苦,在他看来朋友属于比亲人要远很多的人了,甚至是不相关的人,怎么孩子就是走不出来,经常因为朋友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弄的自己焦虑不安,睡不着觉。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奇怪了!

我们都知道“想法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孩子为友谊苦恼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的想法,只有想法改变才有后续行为的改变。


考试失利,只因和朋友发生了争执,青春期友谊如何引导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多年对焦虑和友谊的研究发现,青少年之所以会因为友谊产生困惑,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对友谊的看法出现了认知错误。比如有的孩子渴望完美的友谊,有的孩子期望朋友可以完全的倾听自己,有的孩子则认为自己需要准备好之后再去参加社交活动------而这些想法恰恰阻碍了孩子友谊的发展,在他的《青少年抗焦虑手册》中给我们提出了青少年交往的五条法则:

1、友情最大的价值就是在我们遭遇生活坎坷时,能够有人倾听,给予我们鼓励;但有时朋友的挣扎和痛苦也会让人不堪重负!

2、有焦虑和担忧都非常正常,可以确定地讲,你绝对不是唯一一个在人际人际交往中感到尴尬,孤独的人;但在与人接触中,有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容易紧张,到了因紧张而有意回避社会活动的地步。事实上,这种回避会对彼此的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阻碍人生重要目标的实现。

3、不要等自己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开始参与社交活动,因为能力不是等来的,能力是在实际参与中提高的。

4、我们不需要参加每一个社交活动,也不需要拒绝每一个社交活动,去自己特别想去的,同时也要接受几个对自己来说有挑战的。

5、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我们更容易成为追求完美的人;但现实生活中,一个活动是否完美真由不得我们掌控,所以不要指望某个活动恰好是你计划或者期待的样子。

作为父母我们在对待孩子友谊的时候,往往会落入讲道理的俗套,却不能全面的去分析孩子面对的问题,这个五条规则恰好可以让孩子正反来看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如果父母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讲给孩子,可能更加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