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B-29的不完全“翻版”——圖-4遠程轟炸機

B-29的不完全“翻版”——圖-4遠程轟炸機

1944年6月15日,B-29轟炸機次從印度起飛,途經中國成都加油,長驅直入轟炸位於九州的日本製鐵所。作為一款專門為日本“訂製”的飛機,此後B-29多次轟炸日本,最後投向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也是由B-29轟炸機投放。在二戰期間,空襲日本的B-29累計達34790架次,投下的炸彈和燃燒彈合計達170000噸以上,有力助推了二戰的結束時間。B-29完全彰顯出大型轟炸機巨大的價值。

蘇聯也非常渴望擁有遠程轟炸機。衛國戰爭開始後,斯大林依據租賃法案多次向美國表達希望能得到B-29,但均被美國政府拒絕。美國深知蘇聯是未來的戰略對手,保持遠程轟炸機的對蘇優勢是必要的。所以美方只願意向蘇聯提供中型轟炸機、戰鬥機和運輸機。由於技術基礎薄弱,蘇聯一直難以開展大型轟炸機的研製。就在蘇聯處於困境時,轉機出現。

1944年7月29日,美國空軍上尉霍華德·賈雷爾為首駕駛的一架B-29轟炸機(編號42-6256)遂行轟炸時被高炮擊傷,迫降於蘇聯的海參崴(即符拉迪沃斯託克),並被蘇聯軍方扣留。在隨後的軍事行動中,又有兩架B-29受損後迫降蘇聯。這兩架飛機和機組都再次被蘇方扣留。在短短的4個月,蘇聯軍方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三架嚮往已久且完整堪用的B-29。

1945年6月22日,蘇聯正式啟動代號”B-4“的四發動機轟炸機計劃,後來正式改名為圖-4(即複製B-29的絕密計劃)。斯大林任命圖波列夫為圖-4的總工程師,這三架B-29一架用於拆解測繪,一架用於參考,一架用於測試試飛。

複製過程無疑是艱難的。拆下來的每個部件都要經過仔細的測量和照相以便供複製時用。拆各種儀表和控制系統時特別小心,無數的線路被一一編號,貼標籤,並且記錄在案。之後,這些部件才交給設計小組進行仿造。蘇聯航空工業承受了巨大壓力,要複製大約10萬個按時滿足質量要求的航空部件,困難很大。

1947年,蘇聯生產出了第一架圖-4轟炸機,同年5月首飛。

圖-4轟炸機為常規氣動佈局、中單翼、平直機翼、單垂尾,裝備4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基本參考了B-29的整體設計、動力系統、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但圖-4並不完全是B-29的仿製品:其雷達、彈藥和發動機都是蘇聯自己的。發動機改成渦槳發動機,功率大於B-29的發動機,使圖-4的最大航程甚至超過了B-29。

圖-4飛機的所有炮塔都使用23毫米機炮取代了12.7毫米機槍,但保留了B-29的自衛武器控制系統。該機的炸彈掛架也更換成了蘇式的,儀表則是美國型號的公制單位複製版本或者能直接替代的蘇聯現有產品。蘇聯原計劃在第一批圖-4轟炸機上直接安裝從美國購買的機輪、螺旋槳、起動機、發電機、雷達和機電驅動器等零部件,併為此撥款150萬盧布,由於軍隊高級指揮官不願意在如此重要的項目上使用進口零件而作罷。所以在第一批圖-4轟炸機上,除了在租借法案中獲得的美製SCR-274N無線電設備外,其他所有零件都是蘇聯製造的。

蘇聯前前後後總共製造了1200架圖-4轟炸機。20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空軍的圖-4全部退役,60年代初蘇聯海軍航空兵圖-4全部退役。蘇聯曾經向中國出口圖-4轟炸機,中國空軍的圖-4服役到198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