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末代皇帝溥仪最记恨的人,本是皇位继承人勾结日本企图恢复清朝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清废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从此满清在中华大地的统治彻底结束了。虽然清朝不在,但是复辟声不曾断过,最著名的就是“辫子将军”张勋的复辟。溥仪又一次当上了皇帝,可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在全国人民的讨伐之声中失败了。

在“张勋复辟”这场闹剧中,有一个人在山东青岛远远的观望着,他就是溥伟。

末代皇帝溥仪最记恨的人,本是皇位继承人勾结日本企图恢复清朝

溥伟是道光帝旻宁曾孙,恭亲王奕欣之孙。在光绪还没有死之前,慈禧就开始挑选光绪的继位者。这其中小恭王溥伟在王公大臣中的呼声是最高的。溥伟的祖父恭亲王奕对大清、慈禧都是立下韩马功的,况且此时的溥伟已经成年了,溥伟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慈禧却偏偏挑选了她养女的儿子溥仪,当时的溥仪还只是个顽童,这也表明慈禧在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也有继续控制朝政的想法。所以溥伟这位最有力的的皇位继承人也成为了政治阴谋下的牺牲品。

末代皇帝溥仪最记恨的人,本是皇位继承人勾结日本企图恢复清朝

武昌起义爆发后,溥伟与良弼、铁良等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溥伟主张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在溥仪退位一事中,他坚决反对。后溥仪让国后,溥仪大怒,叫嚣道:"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之后,溥伟就转移到德国占领的青岛。

末代皇帝溥仪最记恨的人,本是皇位继承人勾结日本企图恢复清朝

溥伟在青岛时,经常与清朝遗臣们会面,他勾结日本人,联系蒙古贵族进行武装叛乱,并派自称曾国潘的孙子曾明本担任由日本人协助组建的复辟武装参谋长。北洋军阀冯国璋和张勋也是溥仪极力拉拢的对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乘机夺得青岛。在日本的支持下,溥伟和善耆搞起"满蒙独立运动",重建已被解散的宗社党,在辽东一带召纳土匪,秘密组成"勤王军"。1916年2月,溥伟得到了日本高层力量的支持,准备6月中旬时在辽南举事兴兵,可以说溥伟为了复辟清室费尽心机。但因袁世凯突然病死,日本对华政策改变,溥伟的辽南举事也不了了之了。

末代皇帝溥仪最记恨的人,本是皇位继承人勾结日本企图恢复清朝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此时的溥伟似乎觉得复辟清朝的机会就要来了。日本人将溥伟接到了沈阳,并让其出任"四民维持会"会长,扬言要以溥伟为首建立"明光帝国",让其穿着"王服"在日伪警宪的拥护下祭陵。溥仪听到消息后,便急忙赶到旅顺,顺从的当了日本的傀儡。

其实在日本人心中,溥仪才是他们心中最佳的傀儡人选。他们这样做也只是为了诱迫溥仪早点到东北筹建满洲国傀儡政权。

末代皇帝溥仪最记恨的人,本是皇位继承人勾结日本企图恢复清朝

溥仪当上了“伪满”皇帝后,溥伟的的儿子毓嶦也成为了溥仪的贴身侍卫。但此时的溥仪已经深深记恨上了这个对他有着"拥立之功”的亲戚。溥仪对溥伟始终不放心,加上溥伟在满朝遗老中威望最高,所以溥仪生怕溥伟夺去其帝位。始终不肯给溥伟一个职位,甚至连平常日用的零花钱都不肯给。要知道溥仪当时对伪满官员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溥伟儿子成为了溥仪的贴身侍卫,但溥仪也只是当他是个奴才。

1936年,五十六岁的溥伟死在新华旅社,死因不明。溥伟死后,他侧室周佳氏迫于生计带着一双子女改嫁满洲章姓正蓝旗,隐居长白山深处。后来因日本逼迫和清皇室众亲贵谏劝,溥仪才追谥溥伟为恭贤亲王,由其子承爵。


分享到:


相關文章: